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与辅导.ppt_第1页
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与辅导.ppt_第2页
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与辅导.ppt_第3页
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与辅导.ppt_第4页
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与辅导.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儿童心理与辅导 陈秋珠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曾读过这样一首散文诗 爸爸的脊背是挺拔的山峰 靠着他 便隔绝了一切困难 恐惧 灾变和危险 甚至死亡 妈妈的胸膛是辽阔的大海 投向她 便融化了一切忧愁 烦恼 悲哀和不幸 甚至绝望 我背倚着爸爸的山峰 面对着妈妈的大海 在山和海之间 我在恬适里跳跃 在温馨里扬帆 在快乐里翱翔 我的笑声在山和海的春风里飘荡 美丽的港湾 我的幸福温暖的家 我的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呀 第七章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与辅导 一 几个案例二 离异家庭子女的界定与概况三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四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影响因素五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六 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保护 案例一 14岁的武汉某初中女生小婕 化名 永远也忘不掉2005年的这个暑假 就在这个暑假里 她的父母离婚了 小婕一直以为父母吵架是正常的事 从未想到过父母会不顾她的感受而离婚 她被法院判给了爸爸 离婚后的第二天 妈妈就搬走了 9月下旬 一个年轻的女人住进了小婕的家 小婕这才知道 正是这个 第三者 导致了父母离婚 小婕的心里充满了怨恨 原本成绩优异的小婕无心学习 每回父亲和那女人回来 小婕都会变得歇斯底里 她冲出房间 指着两人大骂 不要脸 从那以后 老师和同学发现小婕变了 她不再和同学 老师交流 有时看到男女生疯闹 她也会冒出一句 不要脸 她还开始对男教师产生抗拒心理 遇到男老师上课 小婕不得不到操场上 透气 为了帮助小婕 11月初 父母一起来到学校 可是 两人因一言不合 竟当着孩子和班主任的面大吵起来 小婕大哭后晕倒 第二天 小婕的妈妈给孩子办了休学手续 打算带孩子回老家调整一段时间 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言毕 这位母亲泪水长流 案例二 在13岁的康康的记忆中 没有一次和爸爸 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场景 他渴望一只手拉着爸爸 另一只手拉着妈妈散步 他渴望每天做完作业后 爸爸 妈妈陪他在一起看电视 他渴望像其他同学一样被父母宠爱的感觉 可是 他每次见到爸爸的时候 听到的总是严厉的责骂 13岁 如花的季节 别的孩子每天都沉浸在父母的爱的怀抱中 而康康却好像被整个世界遗忘了 好像是多余的 除了爷爷给他点吃的 再也没人关心他了 从出生9个月起 康康就一直和爷爷 奶奶睡在一张床上 他到现在都不敢一个人睡觉 因为他害怕 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地方 据了解 康康的父母亲结婚后关系一直不好 他出生才9个月时父母就把他交给了爷爷 奶奶不管了 他5岁时 父母亲离婚 此后 父母亲就更少来看他 只支付些日常的生活费 康康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 但随着年龄的长大 他的心理逐渐变化 到初中时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障碍 孤僻少语 脾气倔强 不爱学习 逆反心理特别强 有时甚至搞些攻击同学 挑逗女生等的恶作剧 入住102医院心理科后 每当医生提到康康爸爸的时候 他总是用 碎尸 木乃伊 等恐怖的词语转移话题 医生说 他已经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案例三 一个班主任老师的陈述 走进新接的班级 有一个黑黑胖胖 高高大大的学生特别引人注目 这大概就是全校闻名的小梁吧 他乐呵呵地笑着 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几天下来 我就开始头疼了 他的学习习惯极差 上课时坐没坐相 站没站相 四十分钟里手脚不停 还经常干扰同学学习 作业不做 少做是家常便饭 我一天到晚跟在他后面处理问题都来不及 通过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 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不是那么令人讨厌 倒让我对他产生极大的同情和怜惜 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 父母感情不合 长期分居 现正准备离婚 目前他随父亲生活 父亲的职业比较特殊 无法给孩子正常的生活 于是 父亲把他交给自己的姐姐 而他的姑妈是个精神病患者 不时地会发病 孩子就是在这种极不正常的环境中生活着 不要说有人负责他的学习 有时就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法保证 案例四 小琳 女 12岁 小学五年级学生 高高的个儿 脸上总是带着忧郁的神情 那双大眼睛总是充满疑惑地看周围的一切 从我第一天跟她接触 就发现这个孩子很特别 在班级中她总是一个人独处 她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王国中 但从她眼里偶尔闪现的神情 让人感到她内心有那么多的渴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 我不禁对这孩子的处境感到无比的担忧和同情 小琳是一个父母双全的 孤儿 在她幼年时 父母离异 她由父亲抚养 但由于父母又另组家庭 且父亲的新家远在无锡 她只能随年老的祖母生活 祖母和父亲是无业人员 家庭经济状况极差 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的她 在物质生活方面得不到最基本的满足 精神和物质双重的贫乏造就了现在的小琳 孤僻 自卑 忧郁 界定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 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概况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 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 1万对 1990年为80万对 2000年为121万对 2003年为133 1万对 2005年为161 3万对 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从1979年到2006年 全国以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来计算的离婚率 已从4 7 上升到20 而上海同期则从5 上升到29 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 社会变革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婚姻质量 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 以前觉得能凑合的 现在就不能容忍了 由于民政部对婚姻登记条例和协议离婚条例进行了修改 简化了结婚和离婚程序 也使得一部分人冲动离婚变得容易 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因素之一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妇女在经济和精神上越来越独立 不需要忍耐在别人的屋檐下 这绝对是妇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 情感问题二 性格缺陷三 意志障碍四 智力落后五 问题行为六 社会适应困难 情感问题 1 自卑2 孤僻3 忧郁4 恐惧5 激怒6 焦虑7 叛逆心理 一些研究结果证据几个案例证据情绪情感发展阶段 张铁成 李淑民 谭欣的研究结果 1990 爱哭X2 250 1 P 0 01放荡不羁 到处乱跑X2 102 3 P 0 01过分胆小或焦虑X2 25 4 P 0 01冷漠 无动于衷X2 109 4 P 0 01情绪低落 快活不起来X2 122 3 P 0 01觉得低人一等 没脸见人X2 54 9 P 0 01对什么事都无所谓 嘻嘻哈哈 做错事后不感到羞愧X2 98 5 P 0 01喜欢孤独X2 81 4 P 0 01 张铁成 李淑民 谭欣的研究结果 1990 易烦躁X2 46 3 P 0 01易发怒X2 50 5 P 0 01经常发呆X2 143 4 P 0 01不愿与人交谈X2 101 8 P 0 01惧怕某些动物 情境或人X2 13 2 P 0 01固执 闷闷不乐X2 120 9 P 0 01吹牛自夸X2 27 5 P 0 01 儿童痛恨父母情况统计 离婚头六个月儿童情绪发生率 案例1 小J 女 11岁 独生子女 离异型家庭 个子瘦小 行为迟钝 智力反应也很一般 上课不敢发言 作业质量低 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 忧郁 胆小 孤僻 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 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 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 做任何事都显得信心不足 在对她进行家访以后 了解到小J在父母离异后 跟随母亲居住 母亲有一男友同住 周末有父亲接去住 孩子的学习 生活主要由母亲来管 但事实上母亲没有很好地负起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 孩子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 备忘录经常没人签名 多次跟她家长联络 均无回音 在备忘录上留言 也无法见到小J家长的踪影 后经多次催促小J 母亲才来了一张回条 声称工作忙 连孩子的晚饭也常常无暇顾及 更不用说关心她的学业了 没空到学校来联系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 造成小J性格和学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家庭 父母离异 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 家庭生活不稳定 学业上无人督促帮助 造成学业方面的问题成堆 学习成绩差 以至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 导致小J不敢与同学交往 变得更加自卑 更加孤僻胆小 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艰辛 在生活中 她无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无能的信念 案例2 小琳 女 12岁 小学五年级学生 高高的个儿 脸上总是带着忧郁的神情 那双大眼睛总是充满疑惑地看周围的一切 从我第一天跟她接触 就发现这个孩子很特别 在班级中她总是一个人独处 她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王国中 但从她眼里偶尔闪现的神情 让人感到她内心有那么多的渴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 我不禁对这孩子的处境感到无比的担忧和同情 小琳是一个父母双全的 孤儿 在她幼年时 父母离异 她由父亲抚养 但由于父母又另组家庭 且父亲的新家远在无锡 她只能随年老的祖母生活 祖母和父亲是无业人员 家庭经济状况极差 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的她 在物质生活方面得不到最基本的满足 精神和物质双重的贫乏造就了现在的小琳 孤僻 自卑 忧郁 离异家庭子女情绪情感发展阶段 1 愤怒 痛苦阶段 2 盲目乐观阶段 3 流动 出走阶段 4 终日忙碌 闭门不出阶段 5 渴望 思索阶段 6 获得新生阶段 性格缺陷 1 性格粗野 表现为行为放荡 自制力弱 情绪变化剧烈 遇事不思后果 动辄与人争吵殴打 经常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 2 性格内向 表现为行为退缩 沉默寡言 不爱社交 反应迟钝 感情冷漠 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 平时孤独 整天闷闷不乐 从不肯暴露内心世界 3 性格怪癖 表现为既畏惧被人瞧不起 又有看破 红尘 的思想 情绪变化幅度大 时而自卑感特别强 时而自信心特别强 令人捉摸不透 有时又表现为固执 抑郁 颓废 萎靡 4 性格软弱 表现为被动 服从 缺乏信心和主动精神 精力不足 易疲劳 依赖性强 独立生活能力差等 不同年龄儿童同伴关系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两类儿童同伴关系的等级评定 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较差与极差的原因分析 意志障碍 对离异家庭儿童意志品格的研究发现 这些儿童的品质较差 表现在学习和做事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 行动散漫 做错事后 也不感到惭愧 固执己见 不听劝说 不能自制 放荡无羁 意志脆弱 畏缩 胆小等等 离异家庭的子女较普遍地存在意志障碍 原因是离异父母的不良心态 有的父母过分要求孩子出人头地 有的父母则消极无望 对一切无所需求 智力落后 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健全家庭子女 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的紧张度与儿童智力发展直接相关 即家庭关系越紧张 儿童智力发展越差 而这种差异在7 13岁各个年龄阶段都十分显著 主要表现为 儿童上课好动 注意力涣散 观察事物不认真仔细 对事物的分辩 理解 记忆 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 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难以持久 记忆力差 表现为记得慢而忘得快 尤其是意义识记的能力差 思考问题容易受情境影响 思维缺乏广度 深度和灵敏性 家庭关系好坏与儿童智商水平 家庭关系得分 IQ 30282624 13012011010090 离异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认知总体水平比较 离异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学习成绩比较 问题行为 1 未成年人犯罪三分之一来自离异家庭 来自南昌市西湖区法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报告2 中国高离婚率调查 六成少年犯来自离异家庭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100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3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离异家庭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子女 案例 18岁少年杀人埋尸 两类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两类家庭儿童学习中问题比较 两类家庭儿童学习态度比较 案例 案例一 2005年暑假的一个夜晚 某校初中生李某看到正在抚河公园草坪上乘凉的另一个初中生张某 觉得张某不顺眼 张某也不甘示弱 双方打了起来 李某冲动之下 拔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 朝张某捅去 致使张某重伤 案例二 一名16岁张姓少女在宾馆做服务员时 偷了客人的一万多元钱和一部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 被判三年缓刑 并处7000元罚金 妈妈同爸爸离婚后给人当保姆 看到客人的钱和手机时 想到了妈妈的艰辛 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为自己一时的贪念 给妈妈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觉得特别对不起妈妈 案例三 一名来自福建的17岁女孩孙某 父母离异 判给父亲抚养 父亲管教严厉 于是她离家出走 来到南昌 有一次 孙某路过五楼一户没锁门的人家 看见只有一老太太在做饭 便进门偷东西 拿了钱包就走 这时 恰好主人下班回家 把孙某逮了个现形 孙某因此被判了5个月拘役 案例 案例四 少年犯赵华 化名 的父亲赵先生懊悔地向记者讲述了儿子赵华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犯罪的 1989年 赵先生有了儿子赵华 可是 赵先生在外做生意 无暇管教儿子 妻子管教不当 只知道给孩子钱花 读中学时 赵华开始交结一些讲 义气 的朋友 经常打架 后来赵华迷上网吧 赵先生发现后 不许妻子给儿子零花钱 但是赵华偷了姐姐的300元钱 到绳金塔附近的网吧玩了10天10夜 传奇 游戏 2004年的一个夏天 因缺钱上网 15岁的赵华伙同网友共5人抢劫过往小学生 被判三年缓刑 案例五 2008年4月19日 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发生一起杀人案 2名学生用刀子杀死了1名学生 手段特别残忍 2名杀人者都是问题家庭的学生 其中1名父母离异 而他的后妈竟然是他的阿姨 亲妈的妹妹 社会适应困难 离异家庭子女在行为上具有环境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 与健全家庭的子女相比 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据研究表明 在品德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9 94 而健全家庭仅为6 38 在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离异家庭的平均比例为21 22 健全家庭为5 81 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 离异家庭为19 32 健全家庭为5 58 在家里 离异家庭子女一般都表现为睡眠状态不好 多梦 易惊醒 不愉快 情绪烦躁 说谎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在学校里 多数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 在课堂上 他们或扰乱秩序 或不集中听讲 畏缩 懒散 作业马虎 抄袭甚至不做 导致这些问题行为较多的原因是父母离异前的不安情绪行为 相互粗野地指责以及为争夺子女时不良动机的爱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影响因素 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勃特 索尔尼特认为 离婚是威胁着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 儿童心理学家李 索尔克认为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只有死了亲人才能比父母离婚更痛苦 更损伤身心 孟育群等人经过研究发现 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上的打击仅次于父母死亡的打击 但是 我们要说的是 父母离异本身与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关键是父母离异后如何对儿童进行教养 教养的不同导致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结果 缺失的天空 父母离婚后最常见的三种情况令孩子容易受伤 且不易教养 第一种情况是 夫妻离婚后 没有了对方 于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对孩子溺爱 百般娇宠 包办一切 有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 我今后就靠你了 这种单亲家长把自己的人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让孩子感觉压力很大 有时会恨反感 有一位离婚的父亲 离婚后 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 甚至连洗脚水都替孩子打好 可是孩子却不领情 理都不理 还把洗脚水一脚踢翻在地 第二种情况是 离婚后 一些单亲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态严重 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 而对孩子的心理往往并不关心 上面那位父亲就是这样的 他说 平时我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从没想想他的心情 第三种情况是 有的父母离婚后 只顾寻找自己的幸福 谁也不管不顾孩子 索性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 这些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和隔辈抚养 出现的问题更多 更严重 1 孩子的身心特点2 家庭氛围3 不良的家教方式4 学校 社会环境的影响 溺爱型 专制型 粗暴型 放任型 社会舆论的导向 社会 他人的偏见 学校中教师和同学的看法 Walerstein Kelly 1974 1975 发现 不同年龄的离婚家庭儿童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 2岁半 3岁3个月的儿童表现出倒退行为 3岁8个月 4岁8个月的儿童表现出易怒 有攻击性行为 自我责备和迷惑 5 6岁的儿童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