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6婺源理坑写生报告江西婺源写生报告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实习写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2 / 36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 ,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我们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也是我们这次写生的住宿地点。晓起村始建于公元 787 年,村中保持 600 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晓起先人崇尚绿色,重视和保护环境的有力佐证,更为今天的晓起增添了几分灵气。 ,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 。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3 / 36造的。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建筑都是“马头墙”的,屋檐也是非常的独特, 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看够了繁华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礼和享受这简单的视觉体会。晓起还有一条小河,连着上下晓起,小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另外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以说是它是婺源的活的灵魂。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景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另外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以说是它是婺源的活的灵魂。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景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具有 800 余年历史,因李白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取名为“彩虹桥” ,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4 / 36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错落有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彩虹桥最大的特点:设计非常科学,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起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其二、桥墩之间距离不等。这种设计,是根据汛期洪水的走向确定的。主流量经过的地方墩距较大,有利于行洪,桥墩受到的冲击也小。其三、条石之间砌法讲究。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整座桥,为了便于维修,化整为零,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这样做不会因为一处坏而影响到整座桥。真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民风纯朴!婺源的当地人对我们非常的热情!我们还进了一老大爷的家里坐着休息,老大爷很好客,我们跟他聊天,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做的茶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谈人生,谈生活!另外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有时候车一拐弯,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隐现于古树青山之间;有时候一回头,远山尽处,5 / 36云雾缭绕,松竹连绵,恍若仙境。因此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结合自然资源的完好保存,吸引了游人如织,也是画家、美术院校学生等所独衷的写生去处。我在这一次的考察中也受益菲浅。我们一行将各自考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归类婺源博物馆,看到博物馆时不禁惊叹,只是县级 博物馆,都建造的如此讲究,馆内收藏从商代到清初的各类文物万余件,品味之高,国内罕见,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尤以宋瓷,明清字画和唐宋名砚见优。精品有东汉元兴年陶权,两宋纪年墓瓷器,明代百花金莲炬,点翠坐屏,原装盘龙玉带,羊脂玉带和玉冠等,明代刘世儒墨梅图 ,吕纪芦雁图 ,清代弘仁黄山图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徽明,董其昌,冯梦龙等书法真迹,清代郑板桥,李鸿章等字画真迹。尤其喜爱当地有名的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精美绝伦,历经百年,颜色依然黑亮,有机会应该带回一套歙砚作为收藏。我们时间不多也没能把婺源所有景点好好游玩一翻,但是我们也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了以商贾闻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6 / 36四周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艺术。延村以群屋一体的建筑格局著称,若逢雨天,踩着光可鉴人的青石路,从村头走到村尾,穿堂入户而衣衫不湿,延村现保留有古民居 57栋。庄园特色极具,在环绕延村的河岸上还可以捕捉到水彩画般轻灵、蒙胧、滋润的画面。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深的庭院风格见长,鎏金匾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斋,亦庄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当年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飘带一般蜿蜒伸向远方。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南风光田园诗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国画中的韵味。印象颇深的是李坑的小桥流水。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 ,距婺源县城 12 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 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 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 29 部,南宋年间出 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 、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 、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青石板道纵横交错,7 / 36石、木、砖各种溪桥 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 、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 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 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 烂的明珠。在李坑呆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行程都比较紧迫。早早的放下包袱,就开始在里面转悠起来。我的感觉是李坑没有宏村的 商业化,没有姚里的世外桃源,但是却有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它的人文气氛让人难忘,游走在村子里的,是游客,客流量稀少的时候,就可以好好关注下那边的村名的生活方式。李坑的美酒,叫我难忘。约上好友,来到一家小小乡村酒吧,叫上一桌家常菜。清凉刺喉的地下婺。红的发紫的状元红,直到出了村子口舌头下依然回味甘甜。还有看似温懦的桂花米酒,最美味却后劲十足。还有几个高度数美酒,因为怕喝醉,就不能体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份快感了。但是就着外面那条河,和远处此起彼伏的山,还是喝出来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小小情调。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唐诗是酒水压榨出来的。可惜我文采不好,没留下画也没留下了诗,但是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相片,以及一份情怀8 / 36十几天的写生时光一晃而过,美好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通过写生使我们由一个对婺源一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一个熟练徽派建筑的“内行” 。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 。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酷爱这块土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珍藏于心。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江西婺源写生之旅”的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优美的地方写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感叹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 然而,看着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让人陶冶在这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之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感谢婺源的先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一处“牛形村落” ,9 / 36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深思人类智慧的无限宽广和深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实验实习报告评分:班 姓名:实验实习内容 风景速写、色彩写生 任课老师 12 年 9 月 1 日一、实习时间:2016 年 7 月 5 日7 月 15 日二、实习地点:江西婺源三、实习内容:风景速写写生、风景色彩写生四、实习过程:怀着对中国最美乡村的憧憬,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婺源的行程。10 / 36七月五日大清早,我们早已已迫不及待地乘上了开往江西婺源的大巴,迎着清晨的阳光,怀揣着期待,漫长的车程对激动的我们来说并没有丝毫的无聊,说说笑笑中,我们从喧嚣的城市来到了青山绿水间,对从大山中走出的我来说,一丝熟悉、一腔思绪,承载在峭巅、林梢、枝头,潺潺的小河流波里。习惯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是超脱世外的空境,是一方宁静的星空。渐渐地,汽车延伸进了婺源这片山间林里,惊叹早已无法形容我们此时内心的震撼,汽车在狭窄的山间险峭穿行,我意识到婺源这片神秘的面纱正在一点点被掀开,大家都期待着,车里的气氛显得出奇的安静。穿过大山,眼前豁然开朗,正如陶渊明豁然见识到桃花源的震撼,而我们眼中的一切,让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评价,对呀!这正是我“童年奔跑过的村庄” ,仿佛是在吟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又仿佛是一支山间幽曲。淡淡的炊烟,层层的山间梯田,无不真切地勾绘着一幅乡村韵味的水墨画。到达沱川时,已到夜幕降临,路途的疲劳已全然冲不走此时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漫步在这乡村,在这朗朗星空下,正如你想的那样,这里完全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嚣与浮华,11 / 36有的只是恬然、平凡的生活。早早地吃完晚饭,没有什么大鱼大肉,粗淡的小菜却吃出了我童年的味道,我们十人住一间宿舍,热闹的氛围也着实不错。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吃完早饭,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婺源第一大特色景点理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黑瓦、黛墙,看到了小桥流水,感受着浓郁的乡间村落的气息。这里聚集着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而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农村建筑的代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谐流畅、清雅简淡、依山傍水,既有翠微缭绕的自然美,也有因陋就简的朴素美,同时也有统一规划的整体美,而且它将石雕、木雕、砖雕的艺术融合住一起,完美地呈现给了世人。穿行在这古老的高宅深巷间,流连在这幽深的天井祠堂里,我们解读着这样一种文化,体验着这样一种生活。同时我们用手中的笔勾勒出这样一幅画卷,悉心品味,我想,对90 后的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奢侈、一种向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用心体验着这里的生活,这里的风土人情。或者端一杯甘甜的樱桃酒漫步青石路上,或者卷起裤管荡漾在清澈流波的小河里,亦或渴了累了坐在小肆茶馆里品一杯香茗,从茶的12 / 36余香中,我尝到了苦中带甜、苦尽甘来的婺源生活。在这里,我重拾起久违的童年,阔别多年的感觉,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以至于淌进小河不知疲倦地打着水漂,为了一点点儿时的成就兴奋不已,我竟是如此轻易地满足于这些不知所谓的快乐。在这片山间小镇里,我们不仅仅见识到了这静美的乡村风貌,这里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同样熏陶着我们,享有“书生之乡”的婺源理坑,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儒家理想,在走进理坑是,我们看到著名的理源桥门坊,桥上刻有“山中邹鲁、理学渊源”的字样。在这山间村落里难得充满如此的文化气息,当导游带着我们一一拜访“天官上卿” “尚书第” “司马第” “诒裕堂”等等这些理坑前辈伟人的宅邸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描绘着这远山碧水、古色古香的小桥农村,我觉得这已不仅仅是一次实习写生,而是对当代喧嚣社会一角宁静的理解,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的重任,而如此幽静恬淡的生活意境不正是日夜奔波的当代人所向往的么!都说婺源是“中国最后的香格里” ,但我们却执着地想要在繁华奢靡、灯红酒绿的社会下开辟13 / 36属于每个人的香格里。因为婺源的生活诠释着这一切。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我想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忘的时光。置身在那宣泄而下的瀑布之下,谁能忘怀,那种振奋、那种激动人心。亲身触摸这山、这水,融入这片意境,尽管下着细雨,尽管山涧泉水冰得彻骨,我们也无法抵御这样的诱惑,抛却一切杂念尽情狂欢,清泉涤身,我们的欢声笑语在这片山涧萦绕,泉水激荡,这里留下了我们的痕迹。总结:通过这次婺源之行,不仅让我们一睹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惊艳,看到了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以及恬淡闲适的乡村生活,也让我重拾了儿时的回忆。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艺术素养,感受到了色彩与线条交织的魅力,更是让我行我素的 90 后当代大学生领略到了共处的快乐。迷醉在这片山间田野,让我们认识到了婺源的精神与灵魂,启迪我们在设计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至此,当我们身处城市的纸醉金迷时,依然记得那片宁静的天空,那条清澈的小河,那群淳朴的婺源人。14 / 3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写生实习报告年 级: 0315123学 号: 031512321姓 名: 李冰彬专 业: 城市规划指导老师: 王亮时 间:2016 年 5 月 6 日一、实习时间:2016 年 5 月 6 日5 月 17 日二、实习地点:江西婺源沱川县理坑村三、实习内容:风景速写写生、风景素描写生四、实习过程:15 / 36怀着对中国最美乡村的憧憬,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婺源的行程。五月六日清早,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我们在天空不舍的泪水中乘上了开往江西婺源的大巴,开始了首次写生实习的旅途。怀揣着期待,超过 12 小时漫长车程对兴致勃勃的我们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的无聊,说说笑笑玩玩乐乐,我们观看着窗外的风景,看着从北方到南方沿途变换的景色,看着平原变成山地,仿佛有一种激动从沿途的景色中慢慢渗透而出。渐渐地,汽车延伸进了婺源这片山间林里,那时天已经暗了下来,路两旁一片漆黑,在前排的我们借着灯光看汽车在狭窄的山间险峭穿行,偶尔的一个急转,让我们如同乘坐过山车一般发出惊叫声,我意识到我们正在接近婺源这神秘的地点。大家都期待着,车里的气氛安静却又火热。到达沱川时,我们终于从外面的一片漆黑中再度找到了灯光,路途的疲劳被初到的激动覆盖。吃完晚饭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漫步在这乡村,想好好的观赏一下这里与平顶山截然不同风景。乡村的夜,我们完全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嚣与浮华,有的只是恬然、平静的气息,仿若遥望天空的那一16 / 36抹淡然。此夜,我们呼吸着婺源乡间的恬淡气息安眠。第二天早餐过后,一起来的几个班同学便一同由老师带这向理坑村的景区出发,沿着从景区方向流来的小河,我们带着好奇而略有激动的心情观赏着山上茂密的树丛,清澈河底悠闲游动的小鱼,还有大块还未耕作的田地?理坑的建筑是标准的徽式建筑。徽式建筑群,给人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那由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轮廓鲜明的黑白灰有机组合,有如一幅镶嵌在翠山秀水当中的水墨画卷,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清远而淡雅。只是远观着,我便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方山水的美好。稍后,导游带我们游览了理坑村的各个景点,大夫第,小姐楼,尚书弟,天官上卿?导游的潺潺讲述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看着这些饱经历史的建筑,我们仿佛看见吏部尚书承蒙圣恩的傲然豪气,仿佛看见小姐楼中美人靠上那婀娜美人的绰约身影,仿佛看见先商后官的大夫奋为掌命的铮铮骨气!当然我们也听闻了许多建筑细节的寓意及特点,就像“门17 / 36当”及“户对” ,天井流水内淌的商家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又例如明朝的建筑木雕纹饰较少,但是建筑内部空间较为恢弘大气,而清朝时期则多用木雕,精美细腻。导游带我们游览过一遍后,我们便自由活动了,虽然未来将在这里生活十天,但我们还是迫不及待的想多去了解得多一些,关于这里的一切。一个上午,我在理坑的小巷中绕过了多次,去寻找美景寻找这里的魂。另外的人有的逆流溯源,去发现清澈溪水的秘密;有的攀爬层峦耸翠的山峰,想要在高处一览这和谐的美景。不过天公不作美,从那个下午之后纷纷扰扰的雨笼罩笼罩了大地,接18 / 36连几天,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许许多多的写生计划。不过生活中处处都是景,绝大多数的同学在住宿地点都周围都发现了自己眼中的美,例如吃饭的那个旧式四合院子,石柱深潭,在雨中非常有意境。来这里写生的人很多,在我们画速写素描的同时,我们也见识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油画作品、水粉作品等。第一次的写生实习,我发现了我们这些不同批次的人笔力的差别。但是在这种现状下我并没有任何害怕气馁,这反而19 / 36激发我的热情:我们只是大一,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精进。我相信未来的我只会比他们做的更好而不会落后。不过我明白,一切的东西都必须付出代价,而这种“境界”花费的是时间与汗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取得成功。虽然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但是如何去表现却成为每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刚开始大家都有点手生,我也为没有办法更好的表达画面而烦恼,但是之后,每画一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慢慢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纵使画里还是有许多许多的缺点,但在造型和透视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之前的画只是单纯的表现出了外在的形,现在也能表现出画面里物体的明暗关系。20 / 36另外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对一处景物的形体抽象概括,详略处理这都是难点,不少同学都在这方面有所困惑,这也是靠着不断积累的感悟来提升的。艺术与传媒学部课程名称:时 间:地 点:江西婺源专 业:视觉传达班 级:指导教师:周 教 学 实 习 报 告 写 生 2016 09 04 51510901 莉关于在婺源的教学实习报告学号:5151090123姓名:徐进一、实习目的:21 / 36了解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它的自然景观园林建筑风土民情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绘画材料绘画工具绘画技巧,目的是通过实地的观察,现场作画,把握事物的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感特征以及微妙色彩,借以提高实际绘画水平和综合审美素养。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构图和深入加工能力。三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四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调和。五了解当地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增长文化底蕴修养。提高自身对大自然的感知力和色彩的敏感度,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欣赏别样的江南徽派建筑特色。22 / 36六提高自身对大自然的感知力和色彩的敏感度,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欣赏别样的江南徽派建筑特色。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16 年 8 月 188 月 26 日实习地点:江西婺源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转了理坑一圈儿。那个美呀!粉墙黛瓦、马头墙。这里的人,用的水都是一条河里的。洗菜、洗衣服,吃水都用一条河水。真是原生态、纯天然啊!让本人好生羡慕!烟雨蒙蒙。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山蒙蒙,水叮咚。在这里,你会听到泉水叮咚。每家每户,都有用不完的柴禾,而且码的整整齐齐。走在江南的雨巷,你会想起一句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记忆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不禁让人有一种在画里的感觉!在诗里,在画里。你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又好像是一首歌。大自然自己23 / 36谱曲、填词。你会惊叹于大自然的美妙绝伦。远处的青山泪眼婆娑地望着你。窄窄的小巷,只容一个人过。向东向西都是路,你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条?一不小心,就迷了路。我走了一圈,又绕了回来。走到哪里都通路。你会喜欢上南方的小巧与精致。可你依旧不喜你欢南方小巷的狭窄。走到哪里,都是风景,它让你忘返于来时的路。这里的空气清新又潮湿。女孩子的皮肤瞬间就水嫩嫩、亮晶晶了。不然怎么说:“江南自古出美女”呢!可惜,你我都不是江南女子!春江水暖鸭先知。两只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远处的青山,近处清澈见底的泉水。心想:这鸭子比人都快活啊!看到很多画油画的学生,很是歆羡。再想想自己,水粉都还画的不咋的。油画厚重,水粉薄气。用水粉画出油画的感觉,真是异想天开。混淆了两种材料的特性。谁说的那个:“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我觉得我是生不如死啊!本想学人家优点,反倒成了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怎一个悔字了得?回想这几天,挺累的。上午去金家井,以仰视地角度画了、24 / 36黑瓦、斑驳地老墙。没有乱画,感觉好一点儿,就是有点儿碎。一个人提着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摄影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没想通呢?摄影跟画画一样,画面要有一个主题,有远景、近景,有实有虚、有亮有暗、有整体有局部。人就该四处走走,有什么灵感画出来、拍下来、写下来。这该是一种积累吧!等到有一天,不用苦思冥想,素材一下子就跳跃出来。艺术都是相通的,建筑啊、雕塑啊、创意、设计、工艺。各个画种的画,都要看看,总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你的审美、品位会慢慢变得与众不同。不是艺术家才可以那样,每个人都可以,需要培养。半个月的写生时光一晃而过,美好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通过写生使我们由一个对婺源一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一个熟练灰派艺术的“内行” 。其中,我对灰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 。它是灰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灰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酷爱这块净土!25 / 36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记忆在我心里,一块绝对是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学校给我们这次“江西婺源写生之旅”的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写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 ,感叹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 然而,看着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让人陶冶在这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之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感谢婺源的先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一处“牛形村落” ,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深思人类智慧的无限宽广和深邃!婺源是江西东北部 1 个汗青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神州最斑斓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和天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也是神州铁路之父詹天助的家乡这里文风壮盛,奇迹遍布,尤以明清古修建为代表,而天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抱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26 / 36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有山有树林之处,葱茏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 1 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凸起的是这里的徽派修建,其风格表现在“粉墙黛瓦” ,即银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天穹,在蓝天绿树衬映下额外注目婺源古民居既具备浓烈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奇特格式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从当地人口中获悉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具备 800 余年汗青,因李白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取名为“彩虹桥” ,由六亭,五廊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 1 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是以,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交错纷杂有致,被誉为神州最美的廊桥婺源博物馆,瞥见博物馆时不禁惊叹,只是县级博物馆,都建造的云云讲究,馆内保藏从27 / 36商代到清初的各类文物万余件,品味之高,海内稀有,有“神州县级熬头馆”之誉,尤以宋瓷,明清书画和唐宋名砚见优精品有东汉元兴年陶权,两宋编年墓青瓷,明代百花金莲炬,点翠坐屏,原装盘龙玉带,羊脂玉带和玉冠等,明代刘世儒墨梅图 ,吕纪芦雁图 ,清朝弘仁荒凉的山图和明代祝枝山,文徽明,董其昌,冯梦龙等书法真迹,清朝郑板桥,李鸿章等书画真迹尤其喜爱当地有名的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尽善尽美,历经世纪,色彩依然黑亮,有机会应该带回一套歙砚作为保藏咱们时间未几也没能把婺源所有胜地好好嬉戏一翻,但是咱们也从当地人口中相识到了以商人著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朝爱新觉罗弘历、嘉庆年间修建,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修建风格神肖酷似,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周围用风火房山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安插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户牖,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绘声绘色的“三雕”艺术延村以群屋一体的修建格式著称,若逢雨天,踩着光可鉴人的青石路,从村头走到村尾,穿堂入户而衣衫不湿,延村现保留有古民居 57 栋庄园特色极具,在环抱延村的河岸上还可以捕获到水粉画28 / 36般轻灵、蒙胧、津润的画面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邃的天井风格见长,鎏金榜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房,亦庄亦趣有些村落中,直到现在依然保留一些昔时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装饰的带子一般蜿蜒伸向远方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熏风光田园诗般的意象,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中国画中的韵味印象颇深的是理坑的小桥流水理坑是 1 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 ,距婺源县城 12 千米李坑自古文风壮盛、人材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流传到后世巨著达 29 部,南宋年间出 了一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至今仍保存大量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 ,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 ,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 ,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 ,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 ,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 ,园林式建筑“花厅” ,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 。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 “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29 / 36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 、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 、参失闪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青石板道错综复杂,石、木、砖各类溪桥 数十座沟通沿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 、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 秀等胜地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 人家的斑斓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灿 烂的明珠感觉李坑没有宏村的贸易化,没有姚里的世外桃源,但是却有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它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气氛让人难忘,游走在村子里的,是游客,客流量稀疏的时辰,就能够好好存眷下何处的村名的生活体式格局李坑的琼浆,叫我难忘约上摰友,来到一家小小乡村酒吧,叫上一桌家常菜清冷刺喉的地下婺红的发紫的状元红,直至出了村子口舌头下依然回味甘甜还有看似温懦的木樨,最甘旨却后劲统统还有几个高度数琼浆,因为怕喝醉,就不能体验认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晨风残月”的那份快感了但是就着外面那条河,和远处此起彼落的山,照旧喝出来了“别有用心不在酒在乎山川之间”的小小情味终于明白为啥子有人说唐诗是酒水压榨出来的惋惜我文才不好,没留下画也没留下了诗,但是留下了很美30 / 36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照片,和一份心境通过写生使咱们由 1 个对婺源毫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1 个熟练徽派修建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修建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修建的重要特色马墙高低交错纷杂,一般为两叠式、或者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着土偶情和民俗习气已在咱们脑际中深根了,咱们也酷好这块土地我们有的钟情于古朴自然的小桥流水,有的专注于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我们用手中的画笔,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诠释着我们眼中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记录着独特而秀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画出了一幅幅谱写自然生命的作品。远处的粉墙黛瓦在苍翠欲滴的绿树中显的格外显眼,满眼的油菜花已经让我们忘却了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中。笔在手中慢慢滑动,静静地刻画着山村的每一面,思溪、延村、漳村?欢声笑语让安静的山村也染上一抹红霞。我们的到来,见证山村令人垂涎的优美风光,也令我们惊奇的31 / 36发现,原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如此特别又吸引人,大自然的缔造竟这样神奇。西方画家非常重视写生,主要以写生来搜集素材;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艺术家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它与视觉艺术形式紧密相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借助理性和科学,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看的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发现三维透视画法原理及解剖学原理,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的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特别是文艺复兴三杰都达到了超凡的技巧造诣和完美的心灵。眼与手的配合,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绘画作品中获得了完美的统一。后世无不无时感受到它的强大影响力。风景写生实质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面对自然的写生,所画形象不只是客观的真实,需带有主观因素的提炼加工,侧重于把大自然中物之间色彩冷暖关系、物之间体感虚实、线面结合的交替变幻、强弱节奏等韵律感现象对人的视觉反映,充分的表现出来,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作品内涵32 / 36的途径。通过江西婺源的写生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如画般景色。在这里咱们瞥见了斑斓的风光,还有感触感染到了那纯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窗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情,这一切将永远典藏于心。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 ,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33 / 36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江西婺源写生报告一、实习的主要内容2016 年 10 月 21 日11 月 6 日 2016 级艺术系动画和摄影专业全体同学在专业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之下为期半个月的江西婺源写生之旅,主要是练习速写和色彩写生。二、实习取得的经验及收获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紧急演练考试题及答案
- 节水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采摘园的租赁合同范本
- 软件许可采购合同范本
- 电脑外包维修合同范本
- 维美房屋维修合同范本
- 江苏省扬州市园区消防安全测试题三(含答案)
- 吉林省四平市高中消防安全测试题十九(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医院消防安全测试题九(含答案)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五十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中交集团国考云题库
- 高龄患者PICC导管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案分享课件
-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题附有答案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200个句子涵盖高中英语3500词汇
- 光线传媒公司章程
- 二手车产品目录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