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ppt_第1页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ppt_第2页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ppt_第3页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ppt_第4页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室设计 1 茶室概念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 也称本席 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 地炉 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 主人 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 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 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体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2 茶室渊源茶席始于我国唐朝 大唐盛世 四方来朝 威仪天下 茶 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 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 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 从而形成了以茶礼 茶道 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 至宋代 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 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 而插花 焚香 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 四艺 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 而在明代茶艺行家冯可宾的 茶笺 茶宜 中 更是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 无事 佳客 幽坐 吟咏 挥翰 徜徉 睡起 宿醒 清供 精舍 会心 赏览 文童 其中所说的 清供 精舍 指的即是茶席的摆置 3 茶室发展动态饮食业建筑近年来在风景区和公园内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设施 该项服务性建筑在人流集散 功能要求 建筑形象等方面对景区的影响较其它类型建筑为大 如能深入调查 结合实际 因势利导 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对景区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且可为园景添色 为游客的饮宴提供方便 4 功能作用茶室主要是供游人饮茶 休息的地方 同时供游人在品茶之余 赏景 交往和从事文娱活动 5 园林建筑布局特点 1 因地制宜 2 功能合理 形式美观 3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6 基地选择园林茶室 般位于游人集中的景点附近 或在园林的安静区中 其选址要结合整体园林的环境通盘考虑 人们在茶室品茶时 应有开阔的视野 美丽的风景或静谧的环境与其相伴 因此茶室的选址要尽可能考虑处在构图的中心 以及游人视线的焦点 茶室选址具有既寻景又点景的意义 1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 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 方便顾客到达 避免交通干扰 3 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4 环境优美 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 与自然结合 5 能为建筑功能分区 出入口安排 室外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 公园茶室的设计1 为方便游客 应配合游览路线布置茶室服务点 在一般公园里 茶室建筑 部分有快餐 应与各景区保持适当距离 避免抢景 压景而又能便于交通联系 建筑位置经营适当尚能达到组织风景的作用 在中等规模的公园里 本项建筑亦宜布置在人流活动较集中的地方 建筑地段一般要交通方便 地势开阔 以适应客流处于高峰期的需要 也有利于管理和供应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 基址所在的环境应考虑在观景与点景方面的作用 有些茶室建筑为取得幽静的环境 将建筑物略偏离主园道 在风景区或大规模的公园里 一般采取分区设点 公园茶室的设计2 在规模较大的风景区为方便远道而来的游客亦有设置规模较大 设备较完善的生活服务点 以供游客食宿 在各景区则分设一些饮食点 茶室 冰室等 在总体布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 结合游览线路布置饮食服务点 还可使富有动态的茶饮服务区和园中其它宁静的游览区交替出现 使园林空间序列富有节奏 公园茶室的设计3 在位置经营方面要注意下列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设施过于集中 二是选址过于偏僻 茶室建筑为取得幽静的景效 建筑基址稍偏一隅 以减小公共活动地段对建筑的干扰及便于茶饮业建筑辅助部分的处理 但要注意偏倚要适度 否则在使用中会影响营业 7 组成茶室的室内外空间应相互交融 园林中游人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应注意利用室外空间调整人流 8 类型茶室名称繁多 有以景区 景点命名 有以公园名称直呼 有以其所在环境 气氛之特点另设雅号 至于店名和其营业内容 从其实质而言也有不尽确切之处 称茶室 茶圃者 其营业性质多样 有属中小型餐室 有属小吃或茶座 音乐茶座或普通茶座 等 冰室则多是名符其实 为了方便游客和合理经营 其中不少冰室冬季改营小吃或作茶室 茶室除了 般茶室外 常见的尚有文艺茶室 曲艺茶室 音乐茶室 冰室 茶艺馆等类型 茶室里的乐队 9 建筑处理 1 建筑造型和空间组织 湖心建筑 临水建筑 岸边建筑 旱地建筑 2 隐蔽辅助部分 山地建筑 临水建筑 平地建筑 10 建筑设计 营业用房 1 布置在最好的日照方位 2 良好的通风条件 3 良好的景观视线 4 内部布置合理 通畅 避免各流线间的干扰 5 桌椅布置符合人体工程学 6 净高不小于3 0m 设空调营业用房不低于2 4m 异性顶最低处不低于2 4m 7 单侧采光的营业厅 其进深不宜超过6 60m 8 楼台或阳台不应遮挡底层日照辅助用房 1 加工间净高不低于3 0m 2 卫生间宜设置前室 并注意防止视线干扰 青藤茶馆案例分析 青藤茶馆概况 从设计到施工历时5个月设计总面积近5000平米设计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inDesign设计任务室设计师 Rayyee施工单位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修有限公司获奖情况 2003年度亚太地区室内设计大奖赛饮食类全场 canyinleiquanchang 荣誉奖出版情况 中国建筑装修装修 2004年02期南山路是杭州最具文化特点的一条街由于紧邻风景如画的西湖也使得南山路成为杭州风景最为优美的地段 杭州青藤茶馆 新馆 就坐滦镖此 青藤茶馆是杭州老字号的茶馆 也是杭州新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杭州茶界 文化界享有盛誉 青藤茶馆概况 说起青藤茶馆就犹如杭州西湖龙井一般成为杭州另一道独特风景 有幸设计这样一所极具特点的茶馆 作为设计者来说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新青藤茶馆是一个集茶艺 陶艺 休闲 娱乐 商务会谈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空间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总面积约5000平米 建筑层高5 5米 空间性质为建筑设备层 本设计强调硬质空夹镫软质空间相结合 在保持原有建筑框架结构的前堤下 在功能与室内装修上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 并对设计的主题 茶馆 设计进行完善和延续 使其功能 休闲娱乐 与形式 新中式风格 得到统鸦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借景 对景的手法使这4500平米的空间以大化小 以小化精 青藤茶馆的设计在功能上设入口门厅 大厅散坐区 多功能区 陶吧 卡座区 中式包厢区 日式坐坑包厢 小型日式坐坑 表演区和院落式包厢区 分别按照中式 日式茶艺馆标准设计 分区合理 动静划分明确 人琉组织通畅 更值得一堤的是 茶馆的平面立面设计中结合了大量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的艺术创造 使整个空间在文化上再上了一个层级 也使得青藤茶馆在空间的艺术品位上独树一帜 成为新西湖时代的新的旅游和休闲之所 青藤茶馆外部造型 茶名体现了经营者的个性与茶文化和谐的统一 茶店外部灯光明亮 用了白色或绿色 并且用一两只绿色的射灯则更能突出茶店的吸引力 使得茶馆门两旁的竹子更青翠 让人更觉茶的清新与素雅 店门开的大 不仅为了采光 其更显气派 1 吧台设在大厅 这样更方便客人的茶水取用以及其它的服务 2 吧台在各个包厢 辅座的入口处等 能观察到整个大厅的情况 而且包厢里的客人也要求也能随时得到满足 3 吧台分为两部分 前吧台是高低式柜台 由供顾客用的餐饮台和配茶用的操作台组合而成 而后吧台是由储物柜 商品展示柜和冷藏柜以及装饰柜等组成 4 吧台做得宽大 一方面可以显得大气 方便陈设商品 另外 服务人员要随时替客人取用东西 活动空间大才不至于磕磕碰碰 5 吧台的过道的地面 被铺设成塑料隔栅和条型木板架 局部铺设橡胶垫 防水防滑 可减少服务员长时间站立而产生的疲劳感 青藤茶馆的内部装修大胆地将中国古典园林以及中国古典建筑的处理手法与较为现代的设计观念相结合 以传达中国古典园林般的空间美学理念 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的中国特点的文化空间 地面主要采用大理石 水磨石 看上去干净整洁 也比较有大自然的原始风味 屏风又当承重墙 又起到装饰作用 配以竹子 滴水观音和小池 颇有园林风格 将传统和现代风格结合 青石地板 清台楼阁用红色烤漆 橡木染色 并且用灯光来区分虚实 使得空间更有层次感 如果每次有需要都只能去吧台未免有些麻烦 所以 在茶座大厅的中心还设有服务店 方便客人加水等 整个色调还是以冷色调为主 但通过暖色调的灯光来调和 冷暖结合更体现中国古典文化韵味 橱窗是茶店的第一展厅 它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所以橱窗设计的较大 里面摆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茶叶 橱窗内灯光打的较亮 容易引起人们注意 整个橱窗突显大方 线条流畅 采用木质材料 这样能体现与茶叶的和谐统一 顶上置有排风扇 可以及时净化室内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大厅内有一排展示区 利用大型的陶瓷和紫砂材质的瓦罐碗盆 将各种食材展现给顾客 在暖黄色的灯光照射下 促进人的食欲 中间的那尊陆羽塑像让人觉得富有文化气息 通道十分清静幽雅 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让顾客被文化气息所陶醉 馆内沿着兰圃公园内的小径可以到达 倾偈居 茶艺馆 沿途的盆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植物不仅可以用来装饰 还可以绿化环境 顶面用色十分素雅 并用灯具衬托 降低了吊顶的高度 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过道 采用木质和玻璃结合的手法 既现代又传统 若全是玻璃则不防滑 若全是木头则过于死板 所以木质和玻璃相结合不仅美观而且防滑 灯光照在上面所产生的效果让人感觉古朴而不是浪漫 楼梯节数为10节 这样顾客在上楼时不会觉得累 同时楼梯的基调和整个茶楼的基调相一致 很有中国传统风味 在楼梯拐角处不忘用充满中国风的图腾点缀 以暗红色搭配褐色也显得高贵低调并且十分经典 照明合理 在登楼梯时光线充足 整面墙用古代的图案装饰 显得大气不杂乱 让人感受到茶文化的历史悠久 桌椅用的也很古朴 选用的是方形圆角的桌子 既不会像方桌那样过于规正 也不会逃过圆润 同时方形圆角的桌子较安全 不容易磕着 桌椅高度适中 据目测椅子到桌面的高度在30cm左右 符合人体工学 不会因桌椅过高或过低而引起胃部不适 青藤茶楼包厢之一 墙上装有镜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