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剂种类ppt课件.ppt_第1页
引发剂种类ppt课件.ppt_第2页
引发剂种类ppt课件.ppt_第3页
引发剂种类ppt课件.ppt_第4页
引发剂种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5引发剂 3 5 1引发剂的种类3 5 2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3 5 3引发剂分解动力学3 5 4引发剂效率3 5 5引发剂的选择 1 引发剂的作用 链引发反应是使烯类单体生成自由基的化学过程 初级自由基可用光 热或高能辐射直接作用于单体而生成 但更经常使用的是引发剂引发剂分子含有弱键 热分解产生两个初级自由基 2 3 5 1引发剂的种类 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无机过氧类引发剂 3 1 偶氮类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腈 AIBN 偶氮二异庚腈 4 2 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过氧化二苯甲酰 二烷基过氧化物 5 3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 过硫酸盐 6 3 5 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分类方法按组分 无机和有机按溶解性质 油溶性和水溶性 7 1 水溶性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 氧化剂 过氧化氢 过硫酸盐 氢过氧化物等还原剂 无机还原剂 Fe2 Cu NaHSO3 Na2SO3 Na2S2O3等 有机还原剂 醇 铵 草酸 葡萄糖等 8 常见的水溶性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 热分解活化能 200降低到40KJ mol 125降低到50KJ mol 140降低到50KJ mol 9 铈盐的氧化还原体系 四价的铈盐和醇类也可组成氧化还原体系 使本来不是引发剂的醇 也能产生自由基引发反应 10 2 油溶性氧化 体系 氧化剂 氢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烷基 过氧化二酰还原剂 叔胺 环烷酸盐 硫醇 有机金属化合物 11 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与N N 二甲基苯胺引发体系 12 例如三烷基硼 能和空气中的氧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引发烯类单体在低温下聚合 13 3 5 3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自由基聚合的各基元反应中引发反应速率最小对聚合反应总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很大链引发反应速率引发剂分解速率所控制研究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了解自由基产生的速率与引发剂的浓度 温度和时间的定量关系 14 1 引发剂热分解速率 引发剂热分解是一级反应 引发剂 初级自由基 引发剂分解速率mol L s 分解速率常数s 1 积分得 一定温度下 测定不同时间t下的 I 值 以ln I I 0 对t作图 速率方程式 15 引发剂热分解速率以ln I I 0 对t作图 其斜率 kd ln I I 0 t min 0 0 0 4 0 8 0 0 80 160 240 320 0 4 0 8 160 320 60 4 2x10 5 s 1 16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t1 2 对于一级反应 常用半衰期来表征反应速率大小半衰期是指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 2 17 Arrhenius公式 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遵循Arrhenius公式 作lnkd与1 T图 应得一直线由截距可求得频率因子Ad由斜率求出分解活化能Ed 18 表3 6几种典型的引发剂的动力学参数 引发剂溶剂温度 oCkd S 1t1 2 hEd kj mol偶氮二异丁睛502 64 10 673128 460 51 16 10 516 669 53 78 10 55 1过氧二苯甲酰苯602 0 10 696124 3802 5 10 57 7异丙苯过氧化氢甲苯1259 10 621 41393 10 56 4过硫酸钾0 1mol 603 16 10 661140 2L KOH702 33 10 58 3 19 3 5 4引发剂效率 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 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还有一部分引发剂由于诱导分解和 或笼蔽效应伴随的副反应而损耗定义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量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百分率为引发效率 以f表示 20 1 诱导分解 自由基向引发剂分子的链转移反应自由基总数并没有增加 却消耗了一个引发剂分子 使引发效率降低 21 影响引发效率的因素 引发剂种类不同 引发效率大不相同AIBN诱导分解很少氢过氧化物特别容易诱导分解 使引发效率低于0 5单体种类不同 也会影响引发效率单体活性较高时 能迅速与自由基反应 减少诱导分解 例如苯乙烯 丙烯腈单体相反 醋酸乙烯酯一类单体 对自由基的捕捉能力较弱 因此f较低 22 引发剂分解速率 诱导分解常使Rd增大 使t1 2减小存在诱导分解时 引发剂分解速率可表示为 正常一级分解速率 诱导分解速率 1 2之间 23 2 笼蔽效应 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 初级自由基常被溶剂分子所形成的 笼子 包围着初级自由基必须扩散出笼子 才能避免相互再反应自由基在笼子内的平均寿命约为10 11 10 9秒 24 例如 偶氮二异丁腈在笼蔽效应下的副反应 25 过氧化二苯甲酰在笼蔽效应下的副反应 26 表3 7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效率 引发效率与引发剂 单体 溶剂 体系粘度等因素有关偶氮二异丁腈在不同单体中的f值 27 3 5 5引发剂的选择 首先 按聚合方法选择引发剂类型本体 溶液 悬浮聚合时 选用油溶性引发剂乳液聚合则选用水溶性引发剂第二 选择半衰期与聚合时间同数量级或相当的引发剂第三 选择适当的引发剂量引发剂浓度 I 不仅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