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二).ppt_第1页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二).ppt_第2页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二).ppt_第3页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二).ppt_第4页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小麦产业技术 张保安 手机四 小麦播种 1 适期晚播 适期晚播可以培育冬前壮苗 减少冬前水分蒸腾 实现节水抗旱 有效防止冻害 根据近几年的气象资料分析 今年我县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 20日 最佳播期为8 15日 即由原来的 白露早 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调整为 秋分早 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2 播种量 精细整地 适期播种地块 提倡半精量播种 亩播量7 5公斤 适宜播期内亩播量控制在10 12公斤 根据地力水平适当调整播量 秸秆还田整地质量不高地块 播量增加1 3公斤 适播期后播种的地块 每推迟1天 基本苗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万 即亩播量增加约0 5公斤 播种深度3 5厘米 播种过浅 抗旱 抗冻能力差 播种过深 种子出苗慢 苗子弱 播种时机手应控制拖拉机匀速行走 速度不超过5公里 小时 禁止中途停车 确保播种均匀 深浅一致 行距一致 不漏播 不重播 3 推广等行宽畦全密种植 推广等行宽畦密植播种技术 改12 14 行窄畦为24 28 行宽畦 缩小畦埂宽度 播种行距14 15厘米 畦宽3 4米 畦埂宽度不超过30厘米 以提高田间均匀度 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水肥资源 有效增加亩穗数 小麦规模化生产及种植大户可示范 推广小麦等行无畦全密种植技术 大田不留畦埂 不留垄沟 等行全密播种 采用移动式节水喷灌 测土配方施肥 降低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 提高土地利用率 达到节水 节肥 增产的目的 五 小麦田间管理 1 小麦生育时期和生育阶段12个生育时期的划分标准3个生育阶段的特点第50页 51页 1 初生根系在萌发时先伸出一条主胚根 接着出现第一对和第二对侧胚根 绿叶出现后初生根基本停止形成 初生根数量 形态 入土深度 2 次生根系着生部位 出生顺序 数目 节位间数量差异 开始发生及结束时间 粗壮 多根毛 下伸角度大 冬前集中于40cm土层 尤以20cm以上最多 2 根系的类型及其形成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 温度生长最低温度2 最适为16 20 超过30 停止生长 2 水分和空气最适土壤水分为70 80 水分不足根量少 易早衰 水分过多土壤通气不良 生长受抑制 灌水次数多 水量小时 根生长浅 控制前期灌水次数 灌足水量 有利根系随水下扎和后期抗旱 3 耕层深度和肥料深浅耕结合 深耕深松结合 有利于打破犁底层 创造深厚耕层 适合根系发育 培肥土壤 增施磷肥 氮磷配合 能促进根系生长 3 叶片的肥水效应 由于水分和氮肥都是可控的 因此常用来调控叶片大小 进而调控群体结构 肥水调控叶片大小有一定规律 当n叶伸出时追肥灌水 受促进最大的是n 2叶 其次是n 3叶和n 1叶 利用这种关系 可以达到控制某一片或几片叶大小的目的 例如 在春二叶伸出时灌水施肥 则春四叶的叶面积增加最多 春五叶和春三叶次之 这种规律称为叶片的肥水效应 4 分蘖规律与成穗 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由下而上 由内向外进行的 具有层次性 顺序性 各级分蘖出生的时间 与主茎或其低一级分蘖的叶片出生有一定对应关系 称为 同伸关系 由主茎叶腋中出生的分蘖叫一级分蘖 用罗马字母 等表示 其中从胚芽鞘叶腋长出的分蘖叫胚芽鞘蘖 用C表示 由一级分蘖叶腋中出生的分蘖叫二级分蘖 用一个罗马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 其中从分蘖鞘节出生的用p 表示 如Cp C1 p 1 p 2 等 由二级分蘖叶腋中出生的分蘖叫三级分蘖 表示为 p 1 2 p 等 分蘖的发生规律 当主茎出现第3叶 用3 0表示 0代表主茎 时 由胚芽鞘叶腋中伸出胚芽鞘分蘖 C 分蘖的发生规律 当主茎出现第4叶 4 0 时 主茎第1叶的叶鞘中伸出第一分蘖 以后主茎每增加1片叶 主茎上即自 蘖以上增加1个分蘖 在主茎出生第6叶时 蘖已达3个叶龄 3 即与主茎出生C蘖时的叶龄相同 其分蘖鞘中也同时出生1个二级分蘖 p 以后主茎每增一叶 各个一级分蘖上也同时由下向上顺序出生一个二级分蘖 二级分蘖 及三级以上分蘖 出生与其所出生的母茎叶龄的关系 也是n 3的关系 二 分蘖的发生规律 二 分蘖的发生规律 二 分蘖的发生规律 分蘖的发生规律 当水肥等条件不良时 同伸关系破坏 有的分蘖不出生 造成 缺位 现象 C经常缺位 如图2 16 17 18 播种过深时 其他低位蘖也常缺位 分蘖后期 同伸关系不再明显 分蘖的消长 北方冬麦区适期播种 出苗后10 20天开始分蘖 很快进入冬前分蘖高峰期 入冬 气温降至0 以下后停止分蘖 越冬期间遇严寒或土壤水分不足 会造成死蘖 返青后 随气温回升至0 以上 继续发生分蘖 当气温回升至10 以上时 新蘖大量发生 约在起身至拔节期间达到春季分蘖高峰期 冬前和春季两个高峰的大小 以及冬前蘖和春生蘖的比例 与播种期有关 早播冬前蘖多 晚播春生蘖多 无论冬 春小麦 主茎拔节后 分蘖即达最高峰 此后开始两极分化 主茎和大蘖迅速成为有效蘖 高位小蘖生长减慢乃至死亡 无效分蘖消亡顺序与发生顺序相反 即 自上而下 由外向内 分蘖的成穗 分蘖能否成穗 取决于很多因素 单株成穗不同时可能的成穗蘖是 每株1穗 0每株2穗 0 每株3穗 0 每株4穗 0 或 p 每株5穗 0 p 5 穗 穗由穗轴和小穗组成 穗轴由节片组成 每节着生1枚小穗 穗的结构 小穗组成 由外向内 小穗轴 颖片2枚 小花2 9朵 2 3朵结实 每个小花的组成 由外向内 外稃1枚 有芒品种着生芒 内稃1枚 鳞片 浆片 2枚 雄蕊3枚 雌蕊1枚 芒的有无 形状 直芒 钩芒 蟹爪芒 长短 短芒 半芒 长芒 颜色 白 红 黑 和分布 平行 辐射等 都是种和品种特性 图小穗的结构和开花期小穗 穗的分化时期 穗分化所经历的时期及其形态特征如下 0茎叶原基分化期 生长锥未伸长期 生长锥伸长期11 11 穗轴分化期 单棱期 12 2 小穗原基分化期 二棱期 2 20春生2叶 颖片原基分化期 3 21 小花原基分化期3 23春生4叶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3 27 药隔分化期4 2 四分体形成期4 19 1 小穗和小花分化发育的差异及退化部位一穗上小穗分化的顺序 中下部 中部 上中部 基部 顶部同一小穗上的小花分化自基向顶式进行 一个穗上退化小穗和小花的位置颇为一定 退化小穗发生在穗两端 并以基部退化最常见 同一小穗上的小花 越往上位 退化的可能性越大 2 小穗和小花退化的比率退化小穗与发育程度有关 穗发育越好 退化小穗越少 甚至不退化 退化小花则总保持一定比率 尤以冬小麦更多 小穗和小花的退化规律 3 小穗 小花退化的时间当穗上发育最早的小花进入四分体分化期以后 在1 2天内凡能进入此期的小花都集中进入此期 并进一步形成花粉粒 成为有效花 凡未能在此期间进入四分体期的小花 则停止发育转向退化 因此 四分体期是小花分化的转折期 退化小花所处的分化时期不同 已经形成四分体或花粉粒的小花 通过措施调节可以争取成粒 而分化程度再低的小花则无论如何调节也不能结实 对冬小麦来说 药隔分化期施肥水可以显著减少小花退化 四分体期施肥水可以显著提高小花结实率 这两个时期分别对应于拔节期和孕穗期 因此是该两期肥水运筹决策的重要生物学依据 小穗和小花的退化规律 影响穗分化的环境因素 据观察 在穗器官形成时间早 分化时间长 分化强度大时 就容易形成大穗 反之则发育差 穗小 因此 凡影响穗器官发育早晚 持续时间 分化强度等方面的因素 均会影响穗的分化和发育 这些因素有 1温度2光照3水分4养分 1温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 而温度在10 以下时 光照阶段通过慢 幼穗分化从伸长期到雌雄蕊分化各时期的时间延长 小穗和小花的数目相应增多 因此 在北方冬麦区 春季温度回升慢的年份 往往会形成大穗 早播小麦穗分化开始早 温度低 也易形成大穗 相反地 春季回温快的年份 容易形成粒数少的小穗 2光照 长日照加速穗分化 小穗和小花数目减少 日照缩短或在生长锥伸长期光照弱 会延迟穗分化 使穗长 小穗数和小花数增加 但是 在四分体形成前后特别需要强光照 如光照不足 会产生不孕花粉和不正常的子房 导致小花不孕 3水分 穗分化的哪一时期受旱 应在该时期分化发育的器官的数目就相应减少 最终都会减少穗粒数 尤其四分体形成期是小麦对水分最敏感的 水分临界期 缺水会影响性细胞分化导致不孕 4养分 氮素能延长穗器官分化的持续时间 相应发育时期施氮能增加该器官的分化数目 或减少退化数目 尤其是药隔期追肥能保证植株的适宜氮素水平 显著减少小穗小花退化 提高穗粒数 这一时期缺氮会使株小秆矮 叶色淡 穗粒数少 磷素可提高穗器官的分化速度和强度 使性细胞发育健壮 减少退化小花 提高结实率 钾肥可促进土壤中氮素的利用 同时起壮秆大穗的作用 1 播种后至出苗期间遇雨 雨后要注意锄划 破除板结 以利于出苗 2 查苗补苗 疏密补稀出苗后要查苗 缺苗 10厘米行长没苗 断垄 15厘米行长没苗 严重的 要催芽补种 缺苗不严重的 也可以从过密的地方取苗移栽 过密的重播苗 撮子苗 根本长不起来 即使长起来穗也很小 应及早疏苗 6 播种到越冬前管理 缺苗 断垄 乱地头重播撮子苗 重播 7 越冬前及冬季主要管理措施 1 根据天气 墒情和苗情 酌情浇冻水北部地区 一般年份都要适时浇冻水中南部麦区近年采用浇足底墒水不浇冻水 或趁墒播种基础上浇冻水的措施 取得节水丰产效果 但中南部麦区表墒偏旱 或由于秸秆还田等原因土壤不实的麦田 都应适时浇好冻水 以塌实土壤 减少空隙 补充水分 防止冻害 适时浇水的时间在日平均气温5 开始 夜冻昼消时结束 浇后要及时划锄 破除土壤板结 适时与应变的辩证关系 2 因苗促弱控旺 做好麦田镇压对有脱肥趋势的特殊麦田 可以配合浇冻水施少量化肥 对叶龄偏大 总茎数偏多的旺长麦田 以及耕种粗放 坷垃较多的地块 可以镇压 控制旺长 确保安全越冬 为防倒打好基础 镇压的时间应在晴好天气中午无霜冻时进行 老照片 1982年初冬摄于京郊 3 搞好病虫草害测报和防治彻底铲除田边地头杂草 消除害虫生存环境 出苗期用10 吡虫啉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在田边地头喷5 10米的药带 防止灰飞虱迁入 有小地老虎为害的 出苗后用40 辛硫磷乳油按农药与细土的比例1 200配制毒土 每亩30公斤撒入田间防治 在日平均气温5 以上进行杂草秋治 4 禁止麦田放牧麦田放牧会破坏地上部茎叶 尤其是有旺长趋势的麦田 放牧更会造成物质的过多消耗 削弱麦苗长势 严重者造成越冬死苗 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 严禁麦田放牧 小麦冻害 小麦最易冻死是在返青前期 这是越过冬天 麦苗消耗养分较多 糖的含量降低所致 因此 切勿过早浇返青水 防治方法 主要是培育壮苗 增加体内特别是分蘖节细胞的糖含量 在一般情况下 早春的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麦返青生长的一对主要矛盾 干旱麦田水分不足是主要问题 会影响小麦返青生长 雨雪后或返浆后水分充足的麦田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 土壤升温慢是主要问题 也会影响返青生长 因此 早春管理要抓住主要矛盾 协调温度与水分的关系 增温保墒 促进小麦早发快长 8 早春主要管理措施 1 及时锄划 松土保墒 在土壤解冻 表层土壤水分适当下渗或蒸发 人能够下地时 要及时进行麦田锄划 通过锄划切断表层土壤毛细管 减少表面蒸发 可以保住下层土壤水分 锄划又可以使表层疏松 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 提高地温 促进返青 冬前生长旺 田间有枯死叶片的 可用耙子顺麦垄搂麦 将冻干麦叶 压住麦苗的坷垃或其他覆盖物搂出 可以增温保墒 促进早期光合作用 2 适时镇压 不同类麦田在返青前后镇压有不同的作用 播种时整地粗放 坷垃多的麦田 镇压可以压碎坷垃 弥封裂缝 减少水分蒸发 通过沉实土壤 使下层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毛管作用向表层集聚 即提墒作用 以保证麦苗需要 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 镇压对提墒 保墒 抗旱的作用更为明显 旺长麦田 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过快 避免过早拔节 是控旺转壮的措施 镇压时机非常重要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苗情 与锄划结合进行 坷垃多的麦田 以及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 表层干土较厚的 要在返青期前后及早镇压 待镇压起到提墒作用 表层土壤水分有所提高后 再进行土壤锄划 播种前后已经精细整地镇压 土壤表面干土层不足2厘米的 可以只精细锄划 促进麦苗早发 一天当中镇压的适宜时间也很重要 以在晴天的中午和下午最为适宜 清晨叶片结霜 或虽然没有结霜但较脆的时候不要镇压 阴天及土壤湿润的情况下不要镇压 以免压碎麦叶和破坏土壤结构 镇压可以采用石碌碡 也可以采用自制的镇压器或其他代用器具 干土层厚的可以重压 干土层薄的镇压要轻 冰冻时拖拉机碾压造成的死苗 对个别整地质量差 漏水较严重的沙地 底墒较差又未浇冻水等失墒严重 不浇水将影响正常返青的麦田 缺水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矛盾 应及早浇补墒水 浇水后要在适墒时及时锄划 3 特殊麦田的返青期肥水管理 9 春季管理措施 起身期肥水的作用 推迟分蘖两极分化 提高分蘖成穗率 增加穗数而不增加总分蘖数 减少不孕小穗 促进小花分化总数 有利于争取穗大粒多 促进中部茎生叶面积增大 有利于增加中后期光合产物 提高粒重 但也可能造成叶面积过大而郁蔽 促进基部节间伸长 在群体较大时引起倒伏 因此 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 群体适中的利弊皆有 群体大的有弊无利 1 起身拔节期肥水的合理运筹 拔节期肥水的作用 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 是提高穗粒数最为稳健和有效的关键措施 能促进发育较慢的中等蘖赶上大蘖 提高成穗整齐度 促进旗叶增大 延长后期叶片功能期 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 延缓衰老 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 提高粒重 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 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 因此 拔节期肥水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都有利 且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群体 起身拔节期的肥水运筹是春季最重要的管理措施 起身拔节期的肥水运筹水平最能反映小麦栽培管理水平 要根据上述起身期和拔节期肥水的作用及具体苗情 合理运筹春季肥水 尤其是起身 拔节期的肥水管理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 起身期肥水的运用在返青期精细锄划的前提下 群体不足的麦田 可在起身期浇水施肥 促进春季分蘖 春季一次性追肥的 追肥量应为每亩15 17公斤尿素 春季二次追肥的 追肥量可以是总施氮量的1 3 1 2 每亩约7 8公斤尿素 群体生长健壮 总茎数够数的高产田 起身期应控制不施肥水 晚播弱苗管理晚播弱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施肥水 而是温度 应以锄划增温 促苗早发为中心 待分蘖和次生根长出 气温也较高时 再追肥浇水 如果墒足而缺肥 可以在早春刚化冻时借墒施肥 返青期管理 其他异常苗情管理异常苗情 一般指 僵苗 小老苗 黄苗 等 僵苗 指生长停滞 长期处在某一叶龄期 不分蘖 不发根 小老苗 指生长到一定数量叶片和分蘖后 生长缓慢 叶片短小 叶蘖同伸关系破坏 返青期管理 造成这两种苗情的原因是土壤板结 透气不良 土层薄 肥力差或磷钾短缺 可以采取疏松表土 破除板结 开沟补施磷钾肥 并结合浇水 因欠墒或缺肥造成的黄苗 要补施肥水 拔节期肥水的运用地力较高 群体适宜的一类麦苗 应在拔节期进行春季首次肥水管理 拔节期肥水的时间 瘦地 弱苗 起身期未施肥水的 应在幼穗的雄蕊分化期 约春4叶伸出 进行 促进弱苗转化 肥地 壮苗及起身期已施用肥水的麦田 可推迟到幼穗的药隔分化期 约春5叶伸出 进行 拔节期进行首次施肥浇水的 全部追肥可以一次追施 约为每亩15 18公斤尿素 起身期或以前施过肥水的 可以将剩余的追肥在拔节期追施 约为每亩7 8公斤尿素 2 适时适量抓好后期灌水 抽穗开花后的籽粒形成阶段 水分不足会造成籽粒退化或胚乳细胞数目减少 降低粒数和粒重 开花后10天左右进入灌浆期 根系逐渐衰老 适应能力差 要求适宜的地温和水 气比例 因此 要做好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的水分运筹 兼顾节水和保证小麦水分供应的要求 具体运筹 已经浇过第一水的 应根据土质 墒情 天气和小麦生长情况 在抽穗扬花期或灌浆期再浇第二水 基本上也是最后一水 由于春季生长过旺 为控制肥水而春季尚未浇过水的 应不晚于抽穗期浇水 生育后期小麦植株重心上移 应注意防倒 从灌浆期开始尽量避免三级风以上天气浇水 为防倒伏和有利于机械收获 保证高产优质 无论前期灌水情况如何 应于收获前10 15天停止浇水 3 重视保护措施 确保丰产丰收 防与治结合 前中后期并重 防治病虫草害 播种阶段 采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控制土传 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苗期 杂草秋治技术 返青期至拔节期 以防治麦田春季杂草 纹枯病 根腐病为主 兼治白粉病 锈病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以防治吸浆虫 麦蚜 麦蜘蛛为主 监测白粉病 锈病 赤霉病等 灌浆期防治重点 穗蚜 白粉病 锈病 注意发挥 一药多效 作用 搞好1 2次 一喷多防 提高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效果 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拌种 棉麦双丰种植模式 5 2式 小麦播种5行为一幅 幅宽约60厘米 每幅小麦间留预留行宽度约85厘米 播种2行棉花 图 5 2式 麦棉两熟配置示意图 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要点 为使农民掌握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 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一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 保水保肥能力强 2米以内最好有粘土或壤土隔层 壤土 粘质或沙壤土 土壤养分含量不低于有机质1 2 速效氮60毫克 公斤 速效磷20毫克 公斤 速效钾90毫克 公斤 有灌水条件 二 品种条件选用适宜我县种植 抗逆性强 节水稳产 丰产性好的优质半冬性小麦品种 如邯麦12 邯麦13 石麦22 石麦18 石麦15等 使用包衣种子 三 秸秆粉碎还田与整地不采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机收的玉米 收获后 立即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 用秸秆还田机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