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后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_第1页
改后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_第2页
改后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_第3页
改后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_第4页
改后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杆机构设计要求概述 已知曲柄每分钟的转数 各构件尺寸 且刨头导路位于导杆端头 B 所 2 nxx 作圆弧的平分线上 要求作机构的运动简图 并作机构一个位置的速度 加速 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 画在 2 号图纸上 10 位置的机构简图 计算过程 由已知数据 n2 64r min 得 2 2 64 60 rad s 6 7rad s 1 求 C 点的速度 确定构件 3 上 A 点的速度 构件 2 与构件 3 用转动副 A 相联 所以 A3 A2 2 又 A2 2lO2A 0 9 6 7 0 6m s 求 4A V的速度 选取速度比例尺 v 0 023 m s mm A4 A3 A4A3 方向 BO4 AO2 BO4 大小 22O A l 图1 用图解法求解如图 1 式中 A3 A4表示构件 3 和构件 4 上 A 点的绝对速度 A4A3表示构件 4 上 A 点相对于构件 3 上 A 点的速度 其方向平行于线段 BO4 大小未知 构件 4 上 A 点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线段 BO4 大小未知 在图上任取一点 P 作 A3 的 方向线 pa3 方向垂直于 AO2 指向与 2的方向一致 长度等于 A3 v 其中 v为速度比例尺 过点 p 作直线垂直于BO4 代表 A4的 方向线 再过 a3作直线平行于线段 BO4 代表 A4A3的方向线这两条直线的交 点为 a4 则矢量 pa4和 a3a4分别代 A4和 A4A3 由速度多边形得 43a pa 4 4322 0 l A A A A 求 BO 4的角速度 4 曲柄位于起点 1 时位置图如设计指导书图 1 此时 为 42O AO 2 0 4 90 arcsin75 1 2350 A 将曲柄圆周作 12 等分则当曲柄转到 1 位置时 如图 1 2 0 4 90 arcsin75 1 2350 A AOOO AOAOOO ll lll OOA 242 442 2 cos 22 2 2 42 4 338 23 AO lmm 杆 BO 4的角速度 4 VA4 rad s 1 75 rad s 4 4 AO l 0 483 0 277 杆 BO 4的速度 V4 V4 1 75 1 54m s 0 9431m s 4 4 BO l 求 C 点的速度 c c B CB 方向 X X BO4 BC 大小 4lO4B 速度图见图 2 式中 c 图2 B 表示点的绝对速度 CB表示点 C 相对点 B 的相对速度其方向垂直于构 件 CB 大小未知 点 C 的速度方向平行于 X X 大小未知 图上任取一点 p 作 代表 B的矢量 pb 其方向垂直于 BO4指向于 2 转向相反 长度等于 vB V v 为速度比例尺 过点 p 作直线平行于 X X 代表 c的方向线 再点 b 作 直线垂直于 BC 代表 CB的方向线 这两方向线的交点为 C 则矢量 pc 和 bc 便 代表 c CB 则 C 点的速度为 c v pc v 40 0 92 m s CB v cb v 5 0 115 m s 2 求 C 点的加速度 求 aA2 因曲柄匀速转动 故 2222 2222 343 4 2 110 0 smsmlaa AO n AA 2 23 343 4 smaa AA 选取加速度比例尺 a 0 15 m s2 mm 求 aA4 434 34 3 Kt AAA AA A aaaa 4434 34 3 tnKt AAAA AA A aaaaa 方向 BO4 B O4 A O2 BO4 BO4 大小 4 2 4AO l 344 2 AA V 加速度见下图 式中 44A n Aaa和 是 4A a 的切向和切法向加速度 34AAa 是点 A4 相对于 A3 的相 对加速度 但由于构件 3 与构件 4 构成移动副 所以 0 34 AA n a 故 其方向平行于二构件相对移动方向 即平行于 BO4 大小未知 3434AA t AA r aa 为哥氏加速度 它的大小为 其中为相对速度 34AA K a sin2 344 34 AA AA K Va 和牵连角速度矢量之间的夹角 但是对于平面运动 的矢量垂直 34AA V 4 4 于运动平面而位于运动平面内 故 从而 34AA V 90 344 342 AA AA K Va 哥氏加速度的方向是将沿的转动方向转 34AA K a34AA v 4 即图中的方向 在上面的矢量方程中只有的大 90 3k a 344AA r Aaa和 小未知 故可用图解法求解 如右图 从任意极点连续作矢量 代表 再过作垂直于线段 BO4 大小 4 3 aa 和4 3 A n A aa 和 3 a 3k a 然后再过作 BO4的平行线 代表 mmuVwka aAA 2 10 2 344 3 k 的方向 过作垂直于 BO4 的直线 代表的方向线 它们 34AAa 4 a 4A n a 相交点则矢量代表 4A a 4 a 4 a 44 18 62 79 AaAa aam s A 求 B 点加速度 B a 构件 4 的角加速度 BO4为 2 44 BO4 404 3 29 aA AOA aa rad s ll 22 44 1 654 n BBO alm s 2 44 5 379 t BBOBO alm s 求 C 点的加速度 CBBc aaa c ntnttn c BBCBCB aaaaaa 方向 x x B O4 BO4 CB C B 大小 lBO4 BO4 0 090m s2 2 44BO l 加速度图见下图 式中 表示点 C 相对点 B 的法向加速度其方向 n CB a 为从 C 指 B 表示点 C 相对点 B 的切向加速度 其方向垂直于 CB 又 CB a 因速度多边形已作出 所以上式法向加速度可求出 C 点作水平运动 故 C 点 的法向加速度为 0 仅有的大小未知 同样可以用图解法求解 CB aa c 和 如右图 在图上任取一点 作代表 方向为平行于 BO4并从 B 指向 b n B a O4 长度为 其中为加速度比例尺 过作代表 aBO l 4 2 4a b bb 方向垂直于 BO4 长度为 连接 它表示 再 B a aBOBO l 44 b B a 过过作代表 方向平行 CB 并从 C 指向 B 长度为 b cb n CB a 过作垂直于 CB 代表的方向线又从 作平行于 X X 的 acBBc lV 2 c cB a 方向线 两线交点为 则矢量便代表 c c c a 2 2 22 0 110 0 090 0 135 n nCB CB CB v am sm s l 7 2 t cca aapcm s 3 此时 C 点位置如下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为 则 2 l mm mm 此时 C 点的位移为 c x 2 105210 c l xuc cmmmm 第二节 凸轮机构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设计要求概述 已知摆杆 9 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要求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选取滚子半径 将凸轮实际轮廓 凸轮机构的设计要求概述 画在 2 号图纸上 该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各数据如表 符符 号号 max l O9D l O9O2 r o rt s 单 位 mm 数 据 1 5 125 150 6 1 1 5 75 10 7 5 2 由以上给 定的各参数值及运动规律可得其运动方程如下表 推程 0 2 o 2 回程 o s o s o 2 24 25 12 24 17 36 2 25 96 25 96 17 36 2 25 192 25 192 25 推程 o 2 o回程 o s o 2 o s o 12 24 5 12 2 25 24 8 9 2 25 96 5 12 2 12 96 8 9 2 25 3 依据上述运动方程绘制角位移 角速度 及角加速度 的曲线 1 角位移曲线 图 1 取凸轮转角比例尺 1 25 mm和螺杆摆角的比例尺 0 5 mm在轴上 截取线段代表 过 3 点做横轴的垂线 并在该垂线上截取 33 代表 先做前半 部分抛物线 做 03 的等分点 1 2 两点 分别过这两点做 轴的平行线 将左方矩形边等分成相同的分数 得到点 1 和 2 将坐标原点分别与点 1 2 3 相连 得线段 O1 O2 和 03 分别超 过 1 2 3 点且平行与 轴的直线交与 1 2 和 3 将点 0 1 2 3 连成光滑的曲线 即为等加速运动的位移曲线的部分 后半段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的画法与之相似 2 角速度 曲线 选凸轮转角比例尺 1 25 mm 和角速度比例尺 0 0837 rad s mm 在 轴上截取线段代表 10 图 2 由角速度方程可得 o 2 max 求得 v 换算到图示长度 3 点处 0 2 故 max位于过 3 点且平行与 轴的直线 由于运动为等加速 等减 速 故连接 03 即为此段的角速度图 下一端为等减速连接 3 6 即为这段角速 度曲线 其他段与上述画法相同 只是与原运动相反 3 角加速度曲线 选取与上述相同的凸轮转角比例尺 1 25 mm 和角加速度比例 尺 0 8038 rad s mm 在轴上截取线段代表 由角加速度方程求的角加速度 因运动为等加速 等减速 故各段加 速度值也相同 只是方向相反 作摆动 图 3 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设计原理 设计凸轮轮廓依据反转法原理 即在整个机构加上公共角速度 为原凸轮旋转角速度 后 将凸轮固定不动 而从动件连同机架将以 绕凸轮轴心逆时针方向反转 与此同时 从动件将按给定的运动规律 绕其轴心相对机架摆动 则从动件的尖顶在复合运动中的轨迹就是要设计的凸 轮轮廓 设计凸轮 轮廓 绘制凸轮的理论轮廓线 既滚子轴心实际轮廓 将 曲线图 如图 1 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 动角个分成 4 等份 按式求个等分点对应的角位移值 1 1 11 1 2 22 的数值见表 1 选取适当的长度比例尺 l定出 O2 和 O9 的位置 选取 l 0 002m mm 以 O2 为圆心 以 r0 l为半径 作圆 再以以 O2 为圆心 以 rb l为半径作基圆 以 O9 为圆心 以 l Oo9D l为半径 作圆弧交基圆与 DO D O 则 O9DO便是从动件的起始位置 注意 要求从动件顺时针摆动 故图示位置 DO位于中心线 O2O9 的左侧 以 O2 为圆心 以 l Oo9 O2 l为半径作圆 沿 即为逆时针方向 自 O2O9 开始依次取推程运动角 0 75 远休止角 s 10 回程运动角 o 75 和远休止角 s 200 并将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各分成 4 等份 得 O91 O92 O93 O99 各点 它们便是逆时针方向反转时 从动体轴心的各个位置 分别以 O91 O92 O93 O99 为圆心 以 l O9D e 为半径画圆弧 它们与 基圆相交于 D 1 D 2 D 3 D 9 并作 D 1O91D1 D 2O9rD 分别 等于摆杆角位移 1 2 3 并使 O91D1 O91 D 1 O92D2 O92D 2 则得 D1 D2 D9 与 D 9重合 各点 这些点就是逆时针方向反 转时从动件摆杆端滚子轴心的轨迹点 将点 D1 D2 D9 连成光滑曲线 连成的光滑曲线便是凸轮的理论轮 廓 亦即为滚子轴心的轮廓轨迹 B 绘制凸轮的实际轮廓 在上述求得的理论轮廓线上 分别以该轮廓线上的点为圆心 以滚子半径为半 径 作一系列滚子圆 作该系列圆的内包络线 即为凸轮的实际轮廓 如图 C 校核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min 在设计滚子从动件凸轮的工作轮廓时 若滚子半径 rt 过大 则会导致工作轮廓 变尖或交叉 在理论轮廓线上选择曲率最大的一点 E 以 E 为圆心作任意半径的小圆 再以 该圆与轮廓的两个交点 F 和 G 为圆心 以同样半径作两个小圆 三个小圆相交 于 H I J K 四点 连 HI JK 得交点 C 则 C 点和长度 CE 可近似地分别作 为理论轮廓上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