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意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1页
赵可意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2页
赵可意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3页
赵可意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4页
赵可意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ar Candidate,Welcome to Auto Space Summer Intern Program, here is the paper test session, you may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below:Posi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vestment Banking Summer InternTest: Industry Analysisl New Energy Vehiclesl Car FinancePlease choose one topic from the two options, conduct a detailed industry research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its market, industrial chain, competitive structure and related companies.Attention:l The assessment contains 1 question for each candidate;l Please send back your answer before 24:59, 8th May;l You may develop your answer in English or Chinese;l Please control the word number between 3000-5000;l Send back your answer sheet to ;l Please develop your answer based on your own opinion and judgment about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r your result could be invalidl Research method recommendation: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related companies; Coldcall towards targeted experts; Discussion through your network.Best Regards, Any question, please contact: Sunny Yang | Summer Intern Answer SheetName:赵可意Phonemail:Position:Date:2016/05/03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如今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中国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目标,将其列入七大战略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缓解石油短缺,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角度分析: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显示,2016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62663辆,销售58125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倍和1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348辆和42131辆,比去年同期均增长1.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5辆和15994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46.9%和43%。而一季度汽车销量仅同比增长5.9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2.08个百分点。可见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并且叫传统汽车体现出明显优势。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如“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分明确,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如,国家能源局发布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劲需求,政府制定的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根据现状我做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 Strength(优势) 资源优势。我国锂和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二和一位,可以生产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 基础设施后发优势。我国大中城市建设还处于发展期,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Weakness(弱势) 技术与产业链弱势。目前新能源车关键电力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 售后体系弱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维修成本高昂、维修站点不多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弱势。Opportunity(机会)需求机会。石油价格高增长、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增高、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等能源、排放目标使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政策机会。国家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政策,其力度和速度均超市场预期。Threat(威胁) 国际汽车巨头威胁。国际几大汽车厂家,如大众、通用、丰田均投入资金进行新能源车研发,并已有成品车批量销售。 投资建议:其实容易理解,传统气缸的效能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15%-35%),而且很难再提高。电池效能利用率远比气缸高,而且提高更容易,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养车成本要比传统汽车便宜,随着汽车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使其完全代替产同汽车成为可能。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该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值得投资。徐国虎和许芳(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影响因子为:售后服务因子、购置成本因子、汽车品质因子、使用能耗因子和周围影响因子。因此,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等传统指标比重应该降低,而售后服务的建设、汽车制造关键技术(这是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和耗能成本的主要途径)应该成为考察的重点。产业链分析:新能源汽车可以进一步分为混合动力汽车(HEV) ,纯电动汽车(EV) 和燃料电池动力汽车(FCEV)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中游主要包括:电机电控系统和电池等;下游主要包括: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等配套服务和售后服务系统。 从厂商构成来看,隔膜的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高端的锂电池隔膜技术基本掌握在 Asahi,Celgard和 Tonen三家厂商手中; 正极材料的技术壁垒次之,正极材料的生产原材料“EV Plus级”碳酸锂SQM ,Rockwood,FMC和Talison四家厂商垄断。电解液与负极材料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今年全球主要的生产厂商正逐步从日本、韩转移至中国大陆。电机与电控系统目前国际主流的技术为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后者依赖于稀土资源、成本较高,但是主要发展方向。电机生产商主要由两大类: 其一为嵌入在整车生产链条中的电机厂商,如本田、丰田均有自身的电机生产链; 其二为专业、独立的电机生产商,如福田、日立和博世等。 从价值分布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电池组生产环节将取代传统内燃机成为链条上主要价值环节,而特定环节( 如隔膜,电池管理系统等) 的核心技术控制者将进一步通过控制电池组生产的关键技术,成为新一代产业链上的链主。从Tesla Model S其成本大致有四大块组成,即锂电池组(55.6%)、装饰件(9.7%)、电器轮胎等零部件(11.8%)以及其他(16.7%)。而在占比最高的锂电池组的生产成本中,正极材料(7.3%)隔膜材料(6.7%)电池组装(8.3%)以及电池管理系统(6.7%)占据了成本的一半以上。此外,有数据显示,受到技术壁垒与市场结构的影响,隔膜行业的利润最为丰厚,高端市场的隔膜产品毛利润可达70%左右。投资建议:从产业链角度看,锂电池组的隔膜行业最具有投资价值,即新能源汽车投资标的企业中,具备成产锂电池特别是隔膜等关键技术的企业最具投资价值。同时,我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特点庞杂、产能过剩等现象。因此,这一行业必将出现像目前互联网企业一样的大规模并购与行业整合,而最终能够成存下来,并形成行业龙头的公司,一定是至始至终完全拥有关键技术,并依靠市场需求进行“人性化创新”的企业。 同时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就想智能手机的系统一样,除非像苹果手机系统一样做的绝对突出,否则应该像安卓系统一样,匹配市场大多数产品,进而确立行业标准。不然很容易经历“诺基亚之败”,因此,型号能够匹配多数产品并具有建立行业标准能力的标的企业是值得投资的。竞争结构分析:从生产技术角度看,正如前面所说,隔膜技术基本被 Asahi,Celgard和 Tonen三家厂商垄断,正极材料的生产原材料“EV Plus级”碳酸锂被SQM ,Rockwood,FMC和Talison四家厂商垄断。电机生产商中本田、丰田等企业拥有自身的电机生产链,而如福田、日立和博世等能够独立的电机生产商,国内企业的大洋电机、江特电机、上海驱动等虽然能够生产,但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中国生产制造企业基本处于竞争劣势。 从企业销售角度,中国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较大。根据中汽协统计,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包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额前 6名,分别是比亚迪29.8%、吉利21.0% 、 众泰11.8% 、北汽8.3%、奇瑞6.8%、上汽5.4%、江淮5.0%,其中比亚迪品牌认可度最高。当然,自主品牌竞争力与中国政府补贴政策有关。同时,日系、德系、韩系品牌也具有一定竞争力。总体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认可度较高,具有销售和渠道优势。投资建议:拥有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具有市场和品牌优势,但技术短板最终会限制其未来发展。特别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一些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企业间的强竞争性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强变革性会使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快速和剧烈的变化。因此,我认为拥有较强核心技术与企业创新型的中国自主品牌是值得投资的。 相关企业: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国内9个地区建设有生产基地,同时它在国内A股和香港H股同时上市发行股票。共拥有IT和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十九个事业部门。2008年,经过五年的积累创新,比亚迪推出了可以充电的F3DM双模汽车。F3DM最高时速可达160 km/小时,充电次数可达2000次以上,在纯电动模式下可以不间断行驶达100公里而比亚迪在F3DM中使用的“铁电池”储能技术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次飞跃,也是是世界汽车发展史的里程碑。2010年9月30日,比亚迪在长沙生产基地推出了纯电动大巴K9。2011年1月,K9在深圳公交系统投入载客试运营,同月,比亚迪K9大巴在长沙公交系统投入试运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优势1、成本与质量 由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长期蓄力,其电池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已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而电池是目前决定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主要因素。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不成熟,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成本。相比其他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的酸铁锂电池在客服上瓶颈方面都有不俗2、专门知识与特殊资产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推出的F3DM电动车是全球第一辆双模电动车。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专利申请方面比亚迪申请数量高居国内企业第一。正是凭借所拥有的强大的研发能力,尤其是在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方面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舞台上独树一峡,在全球领域也极具竞争力。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1、现有竞争者分析 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目前各个企业依然处于技术研发的初级阶段,技术还不成熟,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也比较小,同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方面,特别是动力储存和转换等关键领域。市场上现在主要有两大新能源汽车企业类型,有从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延伸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美国通用、日本日产和丰田等传统主流汽车企业;另外则是例如比亚迪和特斯拉之类的完全新的汽车行业参与者。比亚迪秦的总体使用成本更是遥遥领先,其总体成本只有通用雪佛兰沃蓝达的三分之一,比丰田普锐斯低了50%。同时,比亚迪秦是一辆油电混合动力的轿车,摒除了纯电动车需要频繁充电且续航里程不长的缺点。可以说,现阶段比亚迪生产出的新能源汽车无论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在中国市场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2、买方议价能力 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市场需求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购需求和市场采购需求两大块。政府釆购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更具有消费指导意义。政府的新能源车的购买行为具有公益性的基本特点,而比较少考虑成本支出。而市场采购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力量,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强,因为传统内燃机车技术成熟并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消费者有更多选择。3、 供应商议价能力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量有限,而这些零部件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汽车的性能与特色以及成本的高低,所以不仅供应商少而且替代品也十分有限,特别是那些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往往处于一种非常主动而有利的地位,所以这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强。4、潜在进入者威胁汽车行业的进入不仅在技术和资本层面需要投资和积累,还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审批许可,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滥。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高科技新产品,产量还比较小,相对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