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空调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空调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空调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空调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1 1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本建筑为广州一普通酒店 共 6 层 首层为公共层 层高为 3 8 米 2 6 层为标 准层 层高为 3 2 米 制冷机房设于首层 本建筑全楼只作夏季通风空调 冬季 不考虑空调 卫生间考虑平时通风 2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 87 2001 版 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T50001 2001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GBJ114 88 3 3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1 中央空调系统选型 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 2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空调箱 风机盘管 送风口 回风口的选型 风管布 置 3 冷冻机组 冷却塔 水泵 膨胀水箱的选型及水系统设计 4 4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1 4 14 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空调通风主导风向风速大气压力 干球温度 35 7 夏季 湿球温度 28 5 温度 33 C NNW 2 2m s100050Pa 4 24 2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有关指标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有关指标 夏季 房间名称 温度 相对湿 人员密度 p m2 新风量 m3 h p 允许噪声 dB A 办公室 26600 153055 教室 26600 72540 会议室 26600 52050 走道及前厅 26600 12050 5 5 空调冷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计算 5 15 1 相关参数的选取相关参数的选取 围护结构参数见下表 3 4 结构类型类型传热系数 外墙 石灰砂浆 20mm 加一砖半黏土实心砖墙 370mm 总厚度 390 mm II 型墙 1 79 外窗普通钢窗 3mm 普通玻璃 6 46 外门单层 3mm 玻璃木门 结构修正 0 7 2 00 内墙 内外抹面 各 20mm 加一砖黏土实心砖墙 240mm 总厚度 280 mm III 型墙 1 97 屋顶加气混凝土保温屋面 编号 1 0 8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2 其它的冷负荷相关参数 人员照明房间 名称劳动强度群集系数类型功率 W m2 设备散热 W m2 办公室极轻 0 93 暗装荧光灯 灯罩有孔 3025 教室极轻 0 89 明装荧光灯 灯罩有孔 5010 公议室极轻 0 93 暗装荧光灯 灯罩有孔 4020 走道及前厅轻 0 93 一楼同教室 其它同办公室 3010 注 1 电脑房 设备间 设备按实际发热量估算 2 室内保持正压 不考虑空气渗透引起的冷负荷 3 教室 会议室工作时段取上午 8 00 到 12 00 下午 13 00 到 16 00 办公室工作时段取上午 8 00 到晚上 21 00 4 除机房外全部房间和走道都设置了空调 不考虑内围护结构的传热 5 25 2 冷负荷计算中所用到的公式冷负荷计算中所用到的公式 5 2 1 人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 Q 按下式计算 Q nq1X T 式中 群体系数 n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 W T 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 点钟 T 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 h X T 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Q W 按下式计算 Q nq2 式中 q2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 W 群体系数 5 2 2 人体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 D kg h 按下式计算 D 0 001 ng 式中 n 房间人数 g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 g h 5 2 3 灯光冷负荷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 Q W 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 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 白只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 Q 1000n1NX T 2 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 Q 1200n1NX T 3 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 Q 1000n0NX T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3 式中 N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kW n0 考虑玻璃反射 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 当荧光灯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风散 热于顶棚内时 取为 0 5 0 6 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 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 0 6 0 8 n1 同时使用系数 一般为 0 5 0 8 T 开灯时刻 点钟 T 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 h X T T 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5 2 4 设备冷负荷 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 W 按下式计算 Q 10000qX 式中 q 设备散热量 kg h X 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 g h 其中设备散热量按每平米的设备散热量与空调面积估算 5 2 5 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 Qq W 按下式计算 Qq mdmx iw in 3 6 式中 md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1 13kg m 3 mx 新风量 m 3 h iw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 kJ kg in 室内空气的焓值 kJ kg 其中新风量 空调房间人数 房间中的人均新风量 5 2 6 新风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 Dx kg h 按下式计算 Dx mdmx dw dn 0 001 式中 mx 新风量 m 3 h dw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 g kg dn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 g kg 5 2 7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 CL W 按下式计算 CL FK tl td Ka tn 式中 F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 m2 K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 W m2 tl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Ka 温度的由于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 tn 室内设计温度 2 3 8 外窗冷负荷 该冷负荷可分为三部分 直射冷负荷 CL W 散射冷负荷 CL W 传热冷负 荷 CL W 其中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4 直射冷负荷 CL FzCzDj maxCcl 式中 Fz 窗玻璃的直射面积 m 2 Cz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Dj max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 W m 2 Ccl 冷负荷系数 散射冷负荷 CL FsCzDj maxCcl 式中 Fs 窗玻璃的散射面积 m 2 传热冷负荷 CL FK tl tn 5 35 3 冷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 使用鸿业冷负荷计算软件对各个房间进行冷 湿负荷计算 由于篇幅有限 附 录 1 只列出 101 教室的逐时负荷构成 下表列出同层面负荷最大出现时刻的各个 房间负荷数据 房间号 空调面 积 m2 人数 人 负荷最 大时刻 房间内 冷负荷 W 房间 湿负荷 kg h 新风量 m3 h 新风 冷负荷 W 总冷负 荷 W 101 教室 43 230 16 点 65512 910750806114611 102 教室 43 230 16 点 65512 910750806114611 103 电脑房 82 760 16 点 133805 82115001612229501 104 控制室 21 62 16 点 17540 209505372291 105 教室 97 268 15 点 144746 59717001827132745 106 休息室 21 615 15 点 33161 45537540307347 107 接待室 27 118 16 点 37091 74645048368546 109 男厕 21 64 15 点 12470 68412012902537 走道及门厅 125 612 16 点 66692 05324025799249 一层小计 483 8239 16 点 5765124 385593563787121438 201 办公室 21 63 14 点 12070 304909672174 202 办公室 21 63 14 点 12070 304909672174 203 办公室 21 63 14 点 12070 304909672174 205 会议室 61 130 15 点 55803 041600644912028 206 藏书室 21 62 9 点 12260 203606451871 207 设备库 21 62 13 点 12300 203606451875 208 办公室 32 45 13 点 15480 50715016123161 209 办公室 21 63 13 点 12360 304909672203 房间号 空调面 积 m2 人数 人 负荷最 大时刻 房间内 冷负荷 W 房间 湿负荷 kg h 新风量 m3 h 新风 冷负荷 W 总冷负 荷 W 210 办公室 21 63 13 点 12360 304909672203 211 办公室 21 63 13 点 12360 304909672203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5 212 办公室 21 63 13 点 16320 304909672600 213 女厕 21 64 14 点 15560 68412012902846 二层走道 86 08 16 点 27500 81116017204470 二层小计 417 175 14 点 240587 88118702009744156 301 会议室 43 220 15 点 40722 02740042998371 302 休息室 21 63 14 点 13980 304909672365 303 控制室 21 62 14 点 12890 203606451934 304 活动室 104 360 10 点 1300310 26712001289725901 305 办公室 32 45 13 点 19010 50715016123513 306 办公室 43 26 13 点 26450 60818019354579 307 办公室 43 26 13 点 30420 60818019354976 308 男厕 21 64 13 点 16920 68412012902982 三层走道 86 08 16 点 39561 36916017205676 三层小计 417 1114 14 点 3299817 89225402730060297 全楼总计 131842811470750 15810345291184225891 6 6 系统方案及风量的确定 一层房间空间大 人员密集 冷负荷密度大 室内热湿比小 选择一次回风的 定风量单风道全空气系统 为节约能源和资投 只进行单参数的露点送风 二 三楼人房间较小 选择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到同室内点等焓的状态 然后同风机盘管的送风混合后送入室内 2 6 16 1 全空气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全空气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一层全热冷负荷为 57 651kW 人体的散发的湿负荷为 6 77g s 24 385kg h 热湿比 8516 查焓湿图得送风温度为 17 4 送 回风点的焓值分别为 hs 46 18kJ kg hn 58 85kJ kg 焓差 12 67kJ kg 总送风量 3600 冷负荷 焓差 16381kg h 13651m3 h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6 总新风量为 5935m3 h 新风比 43 5 回风量为 7716m3 h 混合点干球温度 30 3 湿球温度 24 2 焓值 hm 73 5kJ kg 由于新风比很大 一层在某些部 位应设排风系统 本设计说明书中暂不涉及 6 26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考虑到卫生和能效 选择处理后的新风和风机盘管处理过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 内的方案 2 采用新风不负担室内负荷的方式 即将送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 90 相 对湿度的室内等焓点 l 见焓湿图 即 干球温度为46 21 85 58 XX TkgkJh 下面以 201 为例计算风机盘管的处理状态和风量 201 房间在下午 14 点出现 最大负荷 此时参数为 全热 1207W 湿负荷 304g h 取新风量为 90m3 h 分析空 气处理过程 室内的热湿比为 14293kJ kg 取送风温差为 8 室内状态点沿热湿比下降 到 26 8 18 即为送风状态点 S hs 48 8kJ kg 焓差 10 05kJ kg 送风温差也 可按混合点相对湿度 90 选取 本例选择先确定送风湿差 后效合相对湿度的方法 总送风量 3600 冷负荷 焓差 432kg h 360m3 h 风机盘管送风量 总送风量 新风量 270m3 h 276kg h 风机盘管空气出口温度为 16 8 可以处理 风机盘管的冷量即为房间的冷 负荷 1 207kw 由于没有找到给出显热比 SHF 的风机盘管样本 暂不对风机盘管 处理的热湿比进行效合 二层和三层各个房间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列于下表 送风点新风量总送 房间名称 最大负 荷出现 时刻 房间内 冷负荷 W 送风 温差 焓 kJ kg 焓差 kJ kg 风机盘管 送风温度 风机盘管 送风量 m3 h m3 h 风量 m3 h 201 办公室14 点 1207848 810 0516 8270 90360 202 办公室14 点 1207848 810 0516 8270 90360 203 办公室14 点 1207848 810 0516 8270 90360 204 办公室14 点 1207848 810 0516 8270 90360 205 会议室15 点 5657845 5513 314 9676 6001276 206 藏书室9 点 1593750 97 9518 7541 60601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7 207 设备库13 点 1252750 688 1718 6400 60460 208 办公室13 点 1604848 2210 6316 3303 150453 209 办公室13 点 1292848 949 9117301 90391 210 办公室13 点 1292848 949 9117301 90391 211 办公室13 点 1292848 949 9117301 90391 212 办公室13 点 1699849 399 4617 3449 90539 213 女厕14 点 1556846 8811 9716 5270 120390 二层走道16 点 3008848 6510 217 2725 160885 二层小计14 点 24058 5348 18707218 301 会议室15 点 4095846 1612 6915 6568 400968 302 休息室14 点 1398849 099 7617 1340 90430 303 控制室14 点 1289750 718 1418 6415 60475 304 活动室10 点 13261845 3913 4615 61756 12002956 305 办公室13 点 1972848 7510 116 8436 150586 306 办公室13 点 2778849 089 7717 1673 180853 307 办公室13 点 3186849 39 5517 2821 1801001 308 男厕13 点 1699847 2311 6216 7319 120 439 三层走道16 点 4176848 110 7517 51005 160 1165 三层小计14 点 32998 6332 25408872 注 对于 304 活动室 由于湿负荷太大 降低湿度要求来确定送风状态 7 7 空调设备的选型及布置空调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7 17 1 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 7 1 1 各房间风量确定及风口的选型 按负荷计算各房间风量 确定风口数量及尺寸 送风选择四面吹方形散流器 回风选择单层百叶回风口 送风散流器吼部风速取 3 3 5m s 回风百叶风口风速 取 4 5m s 卫生间不回风 按房间大小及形状布置风口 见图纸 按各房间负 荷出现最大时刻选型 列于下表 房间号 101102103104105106107109 走道总计 负荷 W 6551655113380175414474331637091247666957651 送风量 m3 h 1551155131684153427785878295157913649 送风口数 个 44828241538 送风口型 cm 18 1818 1818 1814 1420 2018 1814 1416 1616 16 吼部风速 m s 3 323 323 402 942 973 373 113 203 43 回风量 m3 h 8768761790234193644449608927544 回风口数 个 22414110217 回风口型 cm 10 3010 3010 308 2010 3010 3010 30 10 30 吼部风速 m s 4 064 064 144 064 484 114 59 4 13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8 注 口型指吼部尺寸 4 2 全空气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对于室内温度取 27 的房间 送 回风点的焓值分别为 hs 47 7kJ kg hn 58 5kJ kg 焓差 10 8kJ kg 对室内温度控制为 25 的房间 hs 41 6 hn 52 8kJ kg 焓差 11 2 kJ kg 总送风量 3600 冷负荷 焓差 可以算出各房间的送风量 计算过程参看附表 1 2 送 回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 风管用镀锌钢板制作 用带玻璃布铝箔防潮层的离心玻璃棉板材 容量为 48kg m3 保温 保温层厚度 30mm 按房间的空间结构布置送回风管的走向 见图纸 并计算各管段的风量 吊顶中留给空调的高度约为 1050mm 由于建筑 空间的局限 回风管干管安置在送风干管上部 根据教室内允许噪声的要求 风 管干管流速取 5 6 5m s 支管取 3 4 5m s 来确定管径 见图纸 7 1 3 最不利管路的压力损失 绘制全空气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轴测图 标出各段标号 长度 流量 管径 镀 锌钢板粗糙度 K 取 0 15 列表计算压力损失 见附 2 7 以来决定空气处理机组 的余静压 相关计算公式及依据如下 当量管径 2 管宽 管高 管宽 管高 流速 秒流量 管宽 管高 1000000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由流速 管径 K 查设计手册阻力线图 沿程阻力 管段长度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根据局部管件的形状查设计手册 动压 流速 2 1 2 2 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 动压 总阻力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 计算得沿程阻力为 59 98Pa 局部阻力为 143 30Pa 取法兰 软接头等其它阻 力约 50Pa 则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余静压应为 250Pa 7 1 4 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的选型 全空气系统的总送风量为 13651m3 h 总冷量为 1 1 房间内的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1 1 121 438 133 6kW 根据 清华同方 组合式空调机组样本选型 选择 ZKW15 JT Z6 额定风量 15000m3 h 左式 六排管额定冷量 94 4kW 按新 回风混合温度为 30 3 进水 温度 7 进行修正 冷量为 145 4kW 风量和冷量分别有 9 和 8 的富余量 机组取混合段 板粗过滤 袋中过滤 表冷段 垂直风机段的组合形式 机组 全长 3040mm 宽 高 1660mm 1510mm 风口尺寸及定位尺寸见图纸 7 27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7 2 1 各房间风机盘管的选型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9 选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 因各房间所需处理的热湿比不同 实际选型中不可 能配齐所有满足湿度要求的风机盘管 所以参考某厂家产品样本 主要通过冷量 对风机盘管进行选型 吊顶中留给空调的高度约为 650mm 风机盘管 名义风量 m3 h 额定冷量 W 个数 高度 mm 出风口 尺寸 mm 所用房间 FP 2 5250158014246130 430 201 204 206 207 209 211 213 二层走道 2 302 303 FP 3 5350203010246130 480 205 2 208 212 301 2 305 三层走道 2 308 FP 550030902246130 580306 307 FP 10100058402246130 880304 2 注 以上机外余压都为 20Pa 7 2 2 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确定 选择方型四面吹散流器作为送风口 单层回风百叶作为回风口 统计如下 风机盘管 名义风量 m3 h 送风口 个数 送风口 规格 同类送风 口总数 回风口规 格 同类回风 口总数 备注 FP 2 5250214 1444450 15014 FP 3 5350216 1620500 15010 FP 5500414 1444600 1502 FP 101000414 1444900 1502 各个房间安装独立的风机盘管 负荷大的房间安装 2 个 新风管干管布置在走 道中 新风支管在风机盘管的第一个出风口前与风管汇合 以新风干管风速取 4 6m s 房间中管道取风速为 2 3m s 来确定管径 走道中风机盘管安置在新 风干管下面 房间内的风机盘管与新风管同标高 具体定位尺寸见图纸 7 2 3 新风机组的选型 二层新风量为 1870m3 h 新风所需冷量 20097W 根据某厂样本选择 BFD 2DX 吊顶式变风量系统作为新风处理机组 额定风量为 2000m3 h 额定冷量 25060W 风 量和冷量分别有 6 5 20 的余量 机外余压 180Pa 三层新风量为 2540m3 h 新风所需冷量为 27300W 根据样本选择 BFD 2 5DX 型 额定风量 2500 额定冷量 31320W 风量比较接近 冷量富余 13 机外余压 200Pa 以上两机安置在走道西边的尽头 机组选择上出风型 即 BFP DIII 型 以便 在干管下布置走道中的风机盘管 机组高度都为 650mm 与吊顶式空余的高度正好 相当 风口和定位尺寸见图纸 8 8 水系统的设计水系统的设计 8 18 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水系统选择闭式等温变流量的形式 利用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的压差旁通阀调 节负荷 冷冻水从制冷机组出来后进入分水器后分三路 分别为一楼组合式空调 机组 二 三楼新风机组 二 三楼风机盘管 集分器回水后再由冷冻水泵泵入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10 冷冻机组的蒸发器 冷冻水泵前连接膨胀水箱 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选择垂直异 程 水平同程的供回水方式 同层面的风机盘管水管从南向房间到北向房间绕一 个回路同程设置 8 28 2 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 根据二 三层风机盘管布置 连接风机盘管的供 回 凝水管路 见图纸 冷 冻水供回水管 DN50 时采用镀锌钢管 50 时采用无缝钢管 空调凝结水管采用 UPVC 管 按冷冻水供回水 7 12 计算流量 水泵压出口流速取 2 4 3 6m s 吸入口取 1 2 2 1m s 主干管流速取 1 2 4 5m s 一般管道取 1 5 3m s 闭式系统选表面当 量绝对粗糙度 K 0 2mm 确定主要管段流量 流速 管径 相关公式及依据如下 冷量 W 1 1 实际冷负荷 W 1W 0 86kcal h 流量 kg s 冷量 kcal h 3600 s h 5 流速 m s 4 流量 kg s 0 001 3 14 管径 mm 2 比摩阻 Pa m 根据 K 流速 管径查设计手册水力计算表 凝结水管径按下表选取 冷量 W 7Kw 7 1 17 6Kw 17 7 100Kw 101 176Kw 凝水管径 DN20mm25mm32mm40mm 各主要管段冷冻水管及凝水管管径确定列于下表 冷量流量管径流速比摩阻凝水管 管段名称 W kcal h kg s DN mm m s Pa m DN mm 备注 水泵吸入主干管 250000215000 11 94 1001 5 276 水泵压出主干管 250000215000 11 94 802 4 907 组合式空调箱水管 133600114896 6 38 801 3 273 40 管径按表冷器选 2F 3F 新风机干管 5200044720 2 48 402 0 1523 32 2F 3F 风机盘管 6276253975 3 00 501 5 62132 2F 新风机 2200018920 1 05 321 3 784 32 3F 新风机 3000025800 1 43 321 8 1481 32 2F 风机盘管干管 2646422759 1 26 321 6 1176 32 实际渐缩到 DN15 3F 风机盘管干管 3629831216 1 73 401 4 757 32 实际渐缩到 DN15 FP 2 5 风机盘管 15801359 0 08 150 4 244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 3 风机盘管 20301746 0 10 150 5 371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 5 风机盘管 30902657 0 15 150 8 911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 10 风机盘管 58405022 0 28 151 6 3496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注 1 风机盘管干管冷量按最大负荷 1 1 计算 2 风机盘管供水环路管径由大到小渐缩 回水环路由小 到大渐扩 流速控制在 2m s 以内计算 篇幅有限 这里不再列出 8 38 3 水管保温层厚度的确定水管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冷冻水管及冷凝水管都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材料 0 034w m K 按下列公式计 算保温层厚度 8 0 00 2 ln 2 1 1 d dd tt tt w n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11 式中 t 空气干球温度 以最热有室外空气平均温度计算 tn 管道或设备内介质的温度 tw 保温层表面温度 比最热月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高 2 左右 空气与保温层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 一般取 5 8W m2 K 保温层厚度 m 保温材料的热导率 W m K d0 圆形设备或管道外径 m 按上式代入本工程数据 0 00 2 ln 2034 0 1 8 51 6 26 6 28 6 28 d ddtn 由于上式为超越方程 使用数学计算软件 Matlab 对其数值求解 按供水管 回水管 冷凝水管 tn分别取 7 12 20 来计算 绘出不同温度下的 d0 的曲线 由于实际当中保温材料厚度是有规格的 所以实际选用要取整 根据曲 线 下表列出不同水管保温层厚度的建议取值 精确到 1mm 公称 mm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80DN100 保温层 水 厚度 管类型 外径 mm 21 326 833 542 34857 89 108 冷冻供 7 计算 3233353738394244 冷冻回 12 计算 2527282930313334 凝水管 20 计算 1414151516161717 此类为无缝钢管 8 48 4 水环路阻力损失的计算水环路阻力损失的计算 由于水系统垂直异程 水平同程 选择三层的一条主计算环路进行水力计算 2 绘制计算环路的轴测图 标出各段标号 长度 流量 管径 列表计算沿程和局 部损失 见附 3 7 以来决定所需水泵的扬程 计算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约为 226kPa 取蒸发器阻力 50kPa 风机盘管 阻力取 30kPa 集水器 分水器及其它阻力取 10kPa 总阻力约为 316kPa 9 9 制冷机组的选型制冷机组的选型 全楼室内冷负荷和新风负荷总计 225891W 考虑机组本身和介质在泵 风机 管道中升温及泄露的损失 取 1 1 系数 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取 250kW 取冷冻水进 出口温度为 12 7 时 冷冻水流量为 11 94kg s 43T h 取冷却塔排走热量 为制冷机负荷的 1 3 倍 5 冷凝器的负荷约为 325kW 280kcal h 取冷却塔进水 35 出水 30 温差 5 则冷却水流量为 56T h 15 56kg s 5s h3600 cal kcal1000kcal h280 W 根据德国 能博士 家用 商用中央空调样本选型 选择水冷半封闭螺杆式冷 水机组 型号为 NBSW270S 配置如下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 12 电源 380 3 50 名义冷量 270kW 能量调节 50 75 100 启动为 25 压缩机 数量 1 台 Y 启动 150W 油加热器 冷冻油 SUNISO5 GS 制冷剂 R22 60kg 感温式外平衡热力膨胀阀控制 蒸发器 干式壳管式 水头损失 54kPa 水管接口 DN100Flg 冷凝器 卧式壳管式 水头损失 55kPa 水管接口 DN100Flg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3090 1100 1590mm 机组重量 1500kg 运转重量 1650kg 噪音 68dB A 在冷冻水进出水温为 12 7 冷却水进出水温 30 35 工况下性能参数如下 制冷量 273kW 2 35 103kcal h 运转电流 104A 压缩机输入功率 60 5kW 冷冻水流量 47m3 h 冷却水流量 60m3 h 按以上工况计算 本工程选择改机型将有 8 5 冷量余量 冷冻水流量和冷却 水流量也满足要求 1010 水泵的选型水泵的选型 10 110 1 冷冻水泵选型冷冻水泵选型 取冷冻水供回水温差 5 计算 冷冻水流量约为 11 94kg s 取 1 1 安全系数 冷冻水泵流量选择 13 13kg s 即 47 3T h 扬程按下式计算 5 mdfP hhhH 式中hf hd 水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 Pa hm 设备阻力损失 Pa 本工程Hp 226 90 316kPa 取 1 1 安全系数水泵扬程选择 348kPa 即 35 5 mH2O 选择 ISG80 200B 型立式管道离心泵 性能参数如下 流量扬程转速汽蚀余量效率功率 kW 重量外形尺寸口径 DN mm m3 h m r min m 轴功率配带功率 kg 长 宽 高进水出水 2840 53 4565 52 40383 5656 37 5233 2900 4 7676 98 7 597 450 410 6 95 8080 冷冻水泵选择一用一备的方式安装 10 210 2 冷却水泵的选型冷却水泵的选型 按冷却水温差 5 计算 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