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专业知识_第1页
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专业知识_第2页
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专业知识_第3页
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专业知识_第4页
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专业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考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 第第 1 1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热点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一般需要考生对知识点进行强 化记忆 综观近几年各地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考试情况来看 考生需了解计算机的起 源 发展以及主要应用 字符编码 理解不同计算机语言的特点及其区别 尤其是利用汇编 语言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如何得以被计算机执行 掌握计算机系统中软 硬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等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 数值的各种进制表示及转换方法 等 1 1 计算机的特点 分类及其应用 1 1 1 计算机的发展 以使用的基本逻辑元件为标志 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1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1946 年 1957 年 1 采用电子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 体积大 耗电量大 寿命短 可靠性差 成本高 2 采用水银延迟电路或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 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 鼓存储信息 扩充了存储容量 3 输入输出设备落后 还没有系统软件 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4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ENIAC 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2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1958 年 1964 年 1 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 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 体积较小 重量减轻 能耗 降低 制作成本下降 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得到了提高 2 普遍采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 采用磁盘 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存储容量有了提高 3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 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出现了如 FORTRAN COBOL ALGOL 等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4 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 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3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65 年 1969 年 1 采用中 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 2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 存储容量大幅度提高 增强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 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使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 源 4 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 5 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序迅速扩大 除用于科学计算 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外 还用于 处理图形 图像及文字资料等方面 集成电路使计算机体积更小 质量更轻 耗电更省 寿命更长 成本更低 运算速度 更快 4 第四代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70 年至今 1 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半导体存储器因集成度不断提高 容量越来越大 外存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和光盘 3 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 软件产业高度发展 4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 集图像 图形 声音 文字处理于一体 广泛应用于社 会各个领域 1 1 2 计算机的特点 1 快速的运算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基于电子脉冲电路原理 由电子线路构成其各个功能部件 其中电 场的传播扮演主要角色 由于电磁场传播的速度很快 所以现在高性能计算机每秒能进行 几百亿次的加法运算 如果一个人在一秒钟内能完成一次运算 那么一般的电子计算机一 小时的工作量 一个人得做 100 多年 2 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理论上 电子计算机的计算精度不受限制 一般的计算机均能达到 15 位有效数字 通 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可以实现任何精度要求 3 超强的记忆能力 计算机中有许多存储单元 用以记忆信息 内部记忆能力是电子计算机和其他计算工 具的一个重要区别 由于具有内部记忆信息的能力 在运算过程中就可以不必每次都从外 部取数据 而只需事先将数据输入到内部的存储单元中 运算时即可直接从存储单元中获 得数据 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4 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 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分析 能力 借助于逻辑运算 可以让计算机作出逻辑判断 分析命题是否成立 并可根据命题 成立与否作出相应的对策 例如 数学中著名的 四色问题 说是不论多么复杂的地图 使相邻区域颜色不同 最多只需 4 种颜色就够了 100 多年来不少数学家一直想去证明它 或者推翻它 却一直没有结果 成了数学中著名的难题 1976 年 两位美国数学家使用计 算机进行了非常复杂的逻辑推理 终于验证了这个著名的猜想 5 程序控制方式 一般的机器是由人控制的 人给机器一条指令 机器就能完成一个操作 计算机的操 作也是受人控制的 但由于计算机具有内部存储能力 可以将指令事先输入到计算机存储 起来 在计算机开始工作以后 从存储单元中依次去取指令 用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从 而使人们可以不必干预计算机的工作 实现操作的自动化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程序控制方 式 1 1 3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很多 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划分 1 从计算机规模来分 可分为巨型机 大型机 中型机 小型机和微型机 2 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 可分为数字计算机 数字量 离散的 模拟 计算机 模拟量 连续的 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 按照用途分来 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4 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 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 多用户机系统 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 机系统 5 从字长来分 可分为 4 位 8 位 16 位 32 位和 64 位计算机 6 按厂家分 可分为原装机和兼容机 7 按 CPU 分 可分为 386 486 586 P P 和 P 计算机 8 按主机形式分 可分为台式机 便携机 笔记本式机和手掌式机 1 1 4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方 式 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 科学计算 或数值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 在现 代科学技术工作中 科学计算问题是大量的和复杂的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 大存储容 量和连续运算的能力 可以实现人工无法解决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 2 数据处理 或信息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 存储 整理 分类 统计 加工 利用 传播等 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据统计 80 以上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 这类工作量大面宽 决 定了计算机应用的主导方向 3 辅助技术 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括 CAD CAM 和 CAI 等 1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工程或产品设计 以实现最佳设 计效果的一种技术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飞机 汽车 机械 电子 建筑和轻工等领域 例 如 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过程中 利用 CAD 技术进行体系结构模拟 逻辑模拟 插件划分 自动布线等 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又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可以利 用 CAD 技术进行力学计算 结构计算 绘制建筑图纸等 这样不但提高了设计速度 而且 可以大大提高设计质量 2 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 控制和操作的过程 例如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用计算机控制机器的运行 处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数据 控制和处 理材料的流动以及对产品进行检测等 使用 CAM 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缩短 生产周期 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 将 CAD 和 CAM 技术集成 实现设计生产自动化 这种技术被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它的实现将真正做到无人化工厂 或车间 3 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以使用课件来进行教学 课件可以用著作工具或高 级语言来开发制作 它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使学生轻松自如地从课件中学到所需 要的知识 CAI 的主要特色是交互教育 个别指导和因人施教 4 过程控制 或实时控制 过程控制是利用计算机及时采集 检测数据 按最优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 节或自动控制 采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而且可 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从而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产品质量及合格率 因此 计算 机过程控制已在机械 冶金 石油 化工 纺织 水电 航天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5 人工智能 或智能模拟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 诸如感知 判断 理解 学习 问题求解和图像识别等 现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 有些已开始 走向实用阶段 例如 能模拟高水平医学专家进行疾病诊疗的专家系统 具有一定思维能 力的智能机器人等 6 网络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建立 不仅解决 了一个单位 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各种软 硬件资源的共 享 也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字 图像 视频和声音等各类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1 2 信息编码与数制 1 2 1 数制的基本概念 1 数制 数制也称计数制 是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人们通常采 用的数制有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2 进位计数制 常用的数制都采用了进位计数制 简称进位制 是按进位方式实现计数的一种规则 进位计数制涉及数码 基数和位权这 3 个概念 数码 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基数 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位权 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对于 N 进制数 整数部分第 i 位的位权为 Ni 而小数部分第 j 位的位权为 N j 常用的数制表示如下 十进制 D 有 10 个基数 为 0 9 逢十进一 二进制 B 有 2 个基数 为 0 和 1 逢二进一 八进制 O 有 8 个基数 为 0 7 逢八进一 十六进制 H 有 16 个基数 分别为 0 9 与 A F 逢十六进一 3 常用数制的书写形式 在书写时 为了区别不同的数制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表示 1 用一个下标来表示 例如 10 10 10 2 10 16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2 用数值后面加上特定的字母来区分 例如 10D10B10H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其中 在表示十进制时 D 可以省略 1 2 2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 其他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方法是 将其他进制按权位展开 然后把各项相加 就得到了相应的十进制数 例如 N 10110 101 B D 按权展开 N 1 24 0 23 1 22 1 21 0 20 1 2 1 0 2 2 1 2 3 16 4 2 0 5 0 125 22 625 D 2 将十进制转换成其他进制 方法是 分两部分进行 即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 然后将转换后的代码 组合在一起 整数部分 辗转相除法 1 把要转换的数除以目标进制的基数 把余数作为目标进制的最低位 2 把上一次得的商再除以目标进制的基数 把余数作为目标进制的次低位 3 继续上一步 直到最后的商为零 这时的余数就是目标进制的最高位 小数部分 辗转相乘法 1 把要转换数的小数部分乘以目标进制的基数 把得到的整数部分作为目标进制小数 部分的最高位 2 把上一步得的小数部分再乘以目标进制的基数 把整数部分作为目标进制小数部分 的次高位 3 继续上一步 直到小数部分变成零或达到预定的要求为止 3 二进制与八进制 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十六进制 它们之间满足 23 和 24 的关系 因此把要转换的二进 制从低位到高位每 3 位或 4 位一组 高位不足时在有效位前面添 0 然后把每组二进制数 转换成八进制或十六进制即可 八进制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 把上面的过程逆过来即可 例如 N C1B H B 十六进制 C1B 二进制数 1100 0001 1011 1 2 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1 西文字符的编码 微型机采用 ASCII 码 ASCII 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指定 为国际标准 ASCII 码有 7 位码和 8 位码两种版本 国际通用的 7 位 ASCII 码称为 ISO 646 标准 用 7 位二进制数 b6b5b4b3b2b1b0 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 其编码范围为 B B 共有 27 128 个不同的编码值 扩展的 ASCII 码使用 8 位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的编 码 可表示 28 256 个不同字符的编码 2 汉字的编码 1 汉字信息交换码 国标码 汉字交换码是指不同的具有汉字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在交换汉字信息时所使用 的代码标准 自国家标准 GB2312 80 公布以来 我国一直沿用该标准所规定的国标码作为 统一的汉字信息交换码 GB2312 80 标准包括了 6763 个汉字 按其使用频度分为一级汉 字 3755 个和二级汉字 3008 个 一级汉字按拼音排序 二级汉字按部首排序 此外 该标 准还包括标点符号 数种西文字母 图形 数码等符号 682 个 区位码的区码和位码均采用从 01 到 94 的十进制 国标码采用十六进制的 21H 到 73H 数字后加 H 表示其为十六进制数 区位码和国标码的换算关系是 区码和位码分别加 上十进制数 32 如 国 字在表中的 25 行 90 列 其区位码为 2590 国标码是 397AH 2 汉字输入码 为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编制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 也称外码 目前汉字主要是经标 准键盘输入计算机的 所以汉字输入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或数字组合而成 3 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为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 处理和传输的汉字代码 它应能满足存 储 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当一个汉字输入计算机后就被转换为内码 然后才能在机器内传 输 处理 汉字内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4 汉字字形码 输出汉字时 根据内码在字库中查到其字形描述信息 然后显示和打印输出 描述汉 字字形的方法主要有点阵字形和轮廓字形两种 汉字字形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 通用 型汉字字形点阵分成 3 种 简易型 16 16 点阵 普通型 24 24 点阵 提高型 32 32 点阵 精密型汉字字形用于常规的印刷排版 通常采用信息压缩存储技术 汉字的点阵字形的缺 点是放大后会出现锯齿现象 很不美观 5 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6 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输入 处理和输出的过程 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 或者是 说汉字代码在系统有关部件之间流动的过程 汉字输入码向内码的转换 是通过使用输入 字典实现的 7 汉字字符集简介 GB2312 80 汉字编码 GB2312 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 习惯上称为国际码 GB 码或区位码 它是一个简化字汉字的编码 GBK 编码 GBK 也是一个汉字编码标准 GBK 向下与 GB2312 80 编码兼容 向上支 持 ISO 10646 1 标准 GB18030 2000 汉字编码 GB18030 2000 编码标准是在原 GB2312 80 编码标准和 GBK 编码标准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GB18030 2000 支持全部 CJK 统一汉字字符 BIG 5 码 通行于中国台湾 香港地区的一个繁体字编码方案 俗称 大五码 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业和因特网 1 3 计算机系统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 诺依曼 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出了 程序存 储 程序控制 的设计思想 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由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如图 1 1 所示 2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程序存储 程序控制技术 将程序事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 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 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图 1 1 冯 诺依曼结构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构成 如图 1 2 所示 1 计算机硬件 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 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部件和设备的总 称 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 是构成计算机的看 得见 摸得着的物理部件 总之 它是计算机的 躯壳 2 计算机软件 是指计算机所需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它是计算机的 灵魂 图 1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3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简称 CPU 存储器 输入设 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1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在微型 计算机中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般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 因此 CPU 常 常又被称为微处理器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用于执行所有的算术和 逻辑运算指令 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是运算 大量的数据运算任务都是在运算器中进行的 控制器负责把指令逐条从存储器中取出 经译码分析后向整机发出取数 执行 存数 等控制命令 以保证正确完成程序所要求的功能 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 指令译码器 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CPU 与寄存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相互连接 并通过系统总线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 制总线 同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通常所说的 286 386 486 586 机 指的 就是它们相应的 CPU 型号分别是 80286 80386 80486 80586 2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 它的职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的分类如下 1 按存储器能否直接与 CPU 交换信息来划分 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2 按存储介质的材料及器件的不同 可分为磁介质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以及激光光 盘存储器 3 按存取方式的不同 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 RAM 和只读存储器 ROM RAM 的特点是存储器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可随时读出和写入 且对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 写操作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关机后 RAM 中的信息消失 ROM 一旦存入了信息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 只能读出其中的信息 不能随意写入信 息 关机后信息不消失 3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 并将它们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 进制形式存放在内存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 鼠标 扫描仪和磁盘机等 4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相反 是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换为人们所能接 受的形式的设备 它由输出装置和输出接口电路组成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 磁盘机和磁带机等 1 3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开发 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 要的文档集合 软件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根据软件用途可将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两大类 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 务的一类软件 是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必须配备的基本软件 系统软件通常包括操作 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和各种服务性程序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是现代计算机的必备软件 它对计算机所有资源进行统 一管理 使计算机的使用变得方便简捷 操作系统具有 5 项功能 处理机管理 文件管理 作业管理 设备管理 存储管理 按功能分 操作系统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作业处理系统两大类 2 计算机语言 为使计算机能按人们的要求进行工作 仅输入数据是不够的 还要告诉计算机怎样处 理这些数据 计算机能识别并执行的信息符号代码的指令集合称为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 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3 类 机器语言 计算机发展初期使用的语言 它采用二进制编码 能被 CPU 直接执行 用它编写的程序运行速度快 节省内存空间 但不易读懂 不易修改 汇编语言 用人们熟悉的英文助记符和十进制数代替二进制代码 但计算机不能识 别英文助记符和十进制数 所以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汇编语言 必须通过汇编程序把汇编 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计算机才能执行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和自然语言差不多 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 必须通过翻译程序 解释程序或编译程序 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3 服务性程序 服务性程序是指协助用户进行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的软件 如各种开发调试工具软件 编辑程序 诊断程序等 2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基础上为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 面向某个领域而设计的软件 因此 又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 常见的应用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 工程设计绘图软件 办公事务管理软件 图书情报 检索软件 医用诊断软件 辅助教学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等 1 4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字长 主频 运算速度 存取周期 存取容量 1 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它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计算精度 速度和功能 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字长越长 计算机的运算精度越高 计算机 的处理能力越强 计算机字长都是 2 的若干次方 如 32 64 等 2 主频 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 即 CPU 在单位时间 每秒钟 发出的脉冲数 单位为 MHz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通常主频越高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平均运算速度 即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单位 是 MIPS 每秒百万条 4 存取周期 存取周期是指对存储器进行连续存取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即从发出一条读写 指令到能够发出下一条读写指令所需的最短时间 存取周期越短 存取速度越快 计算机 内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纳秒 5 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主要指内存储器的容量 内存容量越大 它所能存储的数据和运行的程序就 越多 程序运行的速度就越快 真题精选 1 键盘在计算机中属于 A 输出设备 B 输入设备 C 存储设备 D 控制设备 答案 B 解析 输入设备属于计算机硬件系统 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 常用 的输入设备有键盘 鼠标 扫描仪和磁盘机等 2 计算机显示器参数中 参数 400 600 1024 768 等表示 A 显示器的颜色性能 B 显示器的质量 C 显示器的缓存储量 D 显示器的分辨率 答案 D 解析 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的像素的数量 也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 分辨率 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数目 是显示器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显示器可显示 的像素越多 画面也就越清晰 例如 400 600 表示屏幕中水平方向上每条扫描线可显示 400 个像素 垂直方向上每条扫描线可显示 600 个像素 整个屏幕总共可显示 400 600 个 像素 3 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采用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答案 A 解析 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是计算机中信息存储采用的主 要数制 二进制有两个基数 为 0 和 1 逢二进一 4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 A 操作系统 B 软件系统 C 应用系统 D 输入输出系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中央处理器核心部件是控制器和 A 内存储器 B 外存储器 C 主板 D 运算器 答案 D 解析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在微型计算机中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般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 因此 CPU 常常又被称为微处理器 6 与十进制数 511 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 756B 400C 401D 777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方法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可以使用辗转相除法 也可以将十进制数先转换为二进制数 然后从低位到高位每 3 位二进 制数为一组 分别转换为相应的八进制数 然后再将这些八进制数组合起来 强化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列出的 4 种存储器中 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A RAMB ROM C PROMD CD ROM 2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 A 高级语言 B 符号语言 C 汇编语言 D 机器语言 3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为 A CAIB CAD C CAMD CAT 4 下列不属于存储设备的是 A 硬盘 B 磁带机 C 打印机 D 软盘 5 ENIAC 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器件是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中小型集成电路 D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 多项选择题 1 微型计算机中 控制器的功能是 A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 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B 对指令进行译码 C 根据指令生成一系列时序控制信号 D 控制其他单元的工作 E 存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 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包括 A 科学计算 B 创造发明 C 过程控制 D 辅助系统 E 人工智能 3 以下选项中 属于辅存的是 A RAMB 软盘 C 移动硬盘 D U 盘 E ROM 三 判断题 1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内存的大小 指的是 ROM 的存储容量 2 微机断电后 机器内部的计时系统不会停止工作 3 16 位字长的计算机是指它具有计算 16 位十进制数的能力 4 微机中的 BUS 一词是指 基础用户系统 5 十六进制数是由 0 1 2 13 14 15 这 16 个数码组成 四 简答题 程序是如何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的 一 单项选择题 1 A 解析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的全名为随机存取存储器 用来存储和保存数 据 RAM 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写 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程序的临时存储介质 可称作系统内存 当电源关闭时 RAM 不能保留数据 如果需要保存数据 就必须将其写 入到一个长期的存储器中 例如硬盘 因此 RAM 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2 D 解析 计算机只能直接识别和执行机器语言 利用汇编语言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编写的程序必须通过翻译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后 方可在计算机上执行 3 B 解析 CAI 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D 为计算机辅助 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T 为计算机辅助测试 Computer Aided Test CAM 为计 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ided Make 4 C 解析 打印机属于输出设备 能把计算机输出的字符信息或者点阵图形打印出来 5 A 解析 计算机按照其采用的逻辑元器件可划分为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 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ENIAC 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因此采用的逻辑器件是第 一代计算机中普遍使用的电子管 它于 1946 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共耗用 了 18800 个电子管和 5000 个继电器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 解析 控制器在计算机指令的控制下工作 控制器负责对指令进行译码 并根 据指令生成一系列时序控制信号 控制其他单元的工作 存储数据是存储器的功能 因此 E 选项错误 2 ACDE 解析 计算机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系统仿真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网络等 其中不包括创造发明 3 BCD 解析 除了作为主存的只读存储器 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外 其他 3 项均 为外存 即辅存 三 判断题 1 解析 内存的大小为 ROM 与 RAM 的大小之和 2 解析 略 3 解析 16 位字长的计算机是指计算机一次可以处理 16 位的二进制数 而非十进 制数 4 解析 微机中的 BUS 一词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 是 CPU 与存储器及 I O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或地址信号的公共信道 5 解析 十六进制数是由 0 1 2 9 A B C D E F 这 16 个数码组成 四 简答题 专家点拨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 程序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 列 指令是计算机能识别的一组编排成特定格式的代码 它能告诉计算机在什么时间 完 成什么操作 并能让计算机知道数据存放在何处 结果应放在何处 同时指出下一条指令 一系列过程在何处 使程序能连续执行 计算机中每一条指令的执行是通过取指令 分析指令 产生一系列操作信号 控制计 算机各部件工作 取下一条指令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 计算机从取出第一条指令开始 周 而复始地按上述过程工作 直至程序中的指令全部执行完毕 第 2 章多媒体技术 第 2 章多媒体技术 热点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考查内容之一 此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 考 查内容多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基础概念 以及常用的多媒体软件技术 在 此部分的复习中 考生需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特点和关键技术 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 概念及其关键设备 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 1 多媒体及其关键技术 2 1 1 多媒体概述 1 媒体的概念 所谓媒体就是表示和传输信息的载体 是文字 图形 动画 图像 声音和活动图像 等形式 通常指广播 电视 电影和出版物等 从广义上讲 媒体每时每地都存在 而且 每个人随时都在使用媒体 时而也在被当作媒体使用 即通过媒体获得信息或把信息保存 起来 但是 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大都是非数字的 而且是相互独立的 比如说 人们只 能捧着报纸看报 拿着收音机听广播 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而不能边看报纸边看电视等 2 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不仅指多种媒体数据的融合 而且还指多项技术的融合和多项业务的集合 例 如 不能处理包括伴音在内的电视图像的计算机 不能称为多媒体计算机 由于声音和电视图像在传统的意义上属于通信技术和电视技术的研究对象 因此多媒 体计算机实质上已把计算机的应用延伸到通信技术和电视技术领域 传送包括伴音在内的 电视信号 是当前各种通信手段中传送数据量最大的一种 能够处理这种业务的技术 一 定可以处理其他小数据量的业务 如电话 传真 可视电话 会议电话 远程医疗诊断 远程教育等 3 多媒体的基本组成 多媒体技术来自不同的技术领域 所以组成形态及方法有不同的侧面 概括地可划分 为偏硬件技术和偏软件技术两类 用计算机把各种不同的电子媒体 如投影屏幕 视频光盘 录像机 CD ROM 语音及 音响合成器等 连接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这是侧重接口和硬件技术的多媒体 以计算机为工具 应用数字化技术 以交互控制方式 把文本 图形 图像和声音集 成为一体 将结果综合地 实时地表现出来 并通过多种不同媒体实现人机对话 这是侧 重算法和软件技术的多媒体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 1 具有 CD ROM 即除了必需的硬盘驱动器外 还必须有 CD ROM 驱动器 这是多媒 体计算机的重要标志 2 具有 A D 和 D A 转换功能 让语音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能相互转换 从而使 多媒体硬件系统有高质量的数字音响功能 3 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 以便显示图形 图像 文字以及来自光盘的动画与影视 节目 4 具有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这是处理图像和声音等大数据量信息所必需的 条件 4 多媒体的分类 多媒体常常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分类 一种常用的划分方法是把媒体划分为感知媒体 描述媒体 传输媒体和信息交换媒体 5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ology 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 图形 图像 声音 动画 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 建立逻辑关系和进行人机交互的技术 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 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而其他的单纯实物 如电影 电视 音响等 均不属于多 媒体技术的范畴 6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 1 多样性 指集文字 文本 图形 图像 视频 语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 2 交互性 多媒体的第二个关键特性是交互性 所谓交互就是通过各种媒体信息 使参与的各方 不论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 都可以进行编辑 控制和传递等操作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向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 同时也 为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交互可做到自由地控制和干预信息的处理 增强用户对信 息的注意力 并可延长信息的保留时间 3 协同性 每一种媒体都有其自身规律 各种媒体之间必须有机地配合才能协调一致 多种媒体 之间的协调以及时间 空间的协调是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之一 4 实时性 所谓实时就是在人的感官系统允许的情况下 进行多媒体交互就像面对面 Face To Face 一样 图像和声音都是连续的 例如 实时多媒体分布系统就是把计算机的交互性 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 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有机集成 它集文字 文本 图形 图像 视频 语音等多 种媒体信息于一体 2 1 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压缩与解压缩 媒体同步 多媒体网络 超媒体等 其中以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最为重要 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据量大 同时要求传输速度要高 目前的微机还不能完全满足要 求 因此 对多媒体数据必须进行实时的压缩与解压缩 自从 1948 年出现 PCM 脉冲编码调制 编码理论以来 编码技术已有了 50 年的历史 日趋成熟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大编码及压缩标准 1 JPEG Join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 标准 JPEG 是 1986 年制定的主要针对静止图像的第一个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该标准制定了 有损和无损两种压缩编码方案 对单色和彩色图像的压缩比通常为 10 1 和 5 1 JPEG 广 泛应用于多媒体 CD ROM 彩色图像传真 图文档案管理等方面 2 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标准 MPEG 即 活动图像专家组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一个专家组 现在已成为有关技术标准的代名词 MPEG 是目前热门的国际标准 用于活动图像的编码 在这里 编码指的是信息的压缩 和解压缩 人们今天能够欣赏 VCD 和 DVD 完全得益于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 MPEG 包括 MPEG Video MPEG Audio MPEG System 3 个部分 MPEG 是针对 CD ROM 式有线电视传播的全动态影像 它严格规定了分辨率 数据传输率和格式 其平均压缩比 为 50 1 MPEG 1 的设计目标是达到 CD ROM 的传输率和盒式录音机的图像质量 它适 应于多媒体 CD ROM 硬盘 可读写光盘 局域网和其他通信通道 MPEG 2 的设计目标是 在一条线路上传输更多的有线电视信号 它采用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以求达到更好的图像 质量 MPEG 4 计划用于传输率低于每秒 64K 字节的实时图像 当前 世界上普遍对 3 个 方面感兴趣 无线移动通信 交互式的计算机应用 音频数据和不断增加的各种应用的集 成 MPEG 4 着力于把这 3 个方面的应用集成在一起 将提供一种允许交互性 高压缩和 通用的可访问性的新的音频编码标准 MPEG System 则是用于处理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复合 和同步的标准 3 H 216 又称为 P64 标准 H 216 是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会议 所属专家组主要为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而制定的标 准 是关于视像和声音的双向传输标准 2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 多媒体的专用芯片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固定功能的芯片 另一类是可编程数字信号处 理器 DSP 芯片 3 多媒体输入 输出技术 多媒体输入和输出技术包括媒体变换技术 识别技术 媒体理解技术和综合技术 1 媒体变换技术是指改变媒体的表现形式 2 媒体识别技术是对信息进行一对一的映像过程 3 媒体理解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和理解信息内容 4 媒体综合技术是把低维的信息表示映像成高维的模式空间的过程 4 多媒体存储设备与技术 1 多媒体存储设备是多媒体技术的有力保障 容量大 速度高 可靠 成本低廉是存 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2 多媒体存储技术 多媒体信息的保存一方面依赖数据压缩技术 另一方面则要依靠 存储技术 5 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 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编辑系统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 技术 多媒体信息的混合与重叠技术等 其中 多媒体操作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 具有声音文件格式 2 具有视频文件格式 3 有把硬件虚拟化的应用编程接口 4 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功能 5 具有声像同步操作功能 6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指在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 视频数据流 流媒体技术也称 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是指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 务器上 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和收听 而不需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之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目前 市场上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有 3 种 分别是 Real Networks 公司的 Real Media Microsoft 公司的 Windows Media 和 Apple 公司的 Quick Time 流式传输技术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顺序流式传输 一种是实时流式传输 2 2 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 2 2 1 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1 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 Multimedia computer 是指能够对声音 图像 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 综合处理的计算机 2 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 从开发和生产厂商以及应用的角度出发 可以将多媒体计算机分成以下两大类 1 计算机电视 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 采用微处理器作为 CPU 其他设备还有 VGA 卡 CD ROM 音响设备以及扩展的多窗口系统 有人说它的发展方向是 TV Killer 电视杀手 2 电视计算机 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 是把 CPU 放到家电中 通过编程控制管理电视机 音响 有人称它为 智能 电视 Smart TV 3 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实质是将各种媒体上不同形式的信息数字化 然后用计算机对其进行 组织 加工处理 最后将信息结果展现给人们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数 字化 集成化 交互性和实时性 4 个突出的特点 2 2 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能对文本 声音 图形 图像 动画 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 获取 编辑 存储 处理 加工和表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两 部分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以及与多媒体计算机配套的软件 1 硬件系统 1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一个多媒体计算机 MPC 系统最基本的硬件是声频卡 简称声卡 CD ROM 光盘机 CD ROM 视频卡 在个人计算机上加上声卡 视频卡和 CD ROM 就构成了目前人们所 说的多媒体计算机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还应配置必要的其他硬件设备 如摄像机 扫描 仪 触摸屏 打印机 影碟机 音响设备等 以及相应的软件 才能构成一个多媒体系统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的声频卡 视频卡和 CD ROM 声频卡 声卡的种类很多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至少有上百种不同型号 不同性能和 不同特点的声卡 声卡用来处理音频信息 它可以把话筒 唱机 包括激光唱机 录音机 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 压缩处理 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 的声音信号通过还原 解压缩 数模转换后用扬声器放出或记录下来 声卡和多媒体计算 机中所处理的数字化声音信息通常有多种不同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可以选择 以适应不 同应用场合的质量要求 采样频率越高 量化位数越多 质量越高 目前 相当于激光唱 片质量那样的高质量要求的场合 采样频率为 44KHz 量化精度为 16 位 数据速率为 88 2KB s MIDI 是声卡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MIDI 是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缩写 它规定了不同的电子乐器和计算机连接的方案以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 协议 通过 MIDI 可进行乐曲创作 以及提供多种乐器声音的效果 视频卡 视频卡处理的是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信号 技术上难度较大 但发展相当迅 速 主要有电视采集卡 JPEG MPEG H 261 图像压缩卡 VGA 到 NTSC PAL 电视信号转换盒 等 通过视频卡和由它组成的多媒体计算机 不仅可以对原有的图像进行操作 如放大 缩 小 定格 着色 剪贴等 还可以对原有的图像进行降噪 制式转换 NTSC PAL SECAM 等制式 帧同步等处理 并能进行三维动画 特技效果等的使用与创作 解压卡对编码压 缩后的视频或音频信号只有解压缩的功能 即只是将数字化的图像或声音信号还原为模拟 信号 以便能用普通的电视机或音响设备播放出来 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视频卡与声卡必须有相应的软件系统 并能与计算机的硬件和 软件相配合 才能进行各方面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CD ROM CD ROM 或 DVD ROM 是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部件 一张光盘可 存储大约 54000 帧视频信息 从它的任何地方读取所需的信息等待时间不超过 2 秒 这样 的能力使得多媒体系统对教学非常有用 通常 CD ROM 是指包括光盘和可以驱动光盘的驱 动器的一整套设备 2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标准 1990 年 Microsoft 等公司筹建了多媒体 PC 市场协会 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 并在 1991 年 10 月 8 日发表了第一代多媒体 MPC 的规格 在 1993 年 5 月接着发 表了 MPC 2 0 的技术规格 又在 1996 年发表了 MPC 4 0 的技术规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 断发展 MPC 的标准也在提高 目前 普通 MPC 的配置已经完全超过了这一标准 并且还 将迅速发展 MPC 规定了多媒体 PC 机系统的最低要求 凡符合或超过这种规范的系统以及 能在该系统上运行的软 硬件都可以用 MPC 去标识 今后计算机的新特性是 支持 DVD 支持通用串行总线 USB 内存规范为 64MB 128MB 具有 TV 功能 全立体声 多监视 器 集成化网络接口卡等 2 软件系统 与多媒体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软件大致有以下几类 1 支持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 如 Windows 3 X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等 2 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它们用来完成声音录制编辑 图像扫描输入与处理 视频采集与压缩编码 动画制作 与生成等 常用的声音制作与编辑软件如下 Windows 中的 Sound Recorder 程序为声音的录制与编辑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 Creative Wave Studio 是一个在 Windows 下用于录制 播放和编辑波形文件的应用 软件程序 它有很强的功能 它支持 Windows 的 MIDI Windows Multimedia Developer Kit 带有一个简单的编辑器 Wave Edit 它可以实 现一些简单的编辑操作 3 多媒体创作软件 多媒体创作软件是用来编制与生成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的 多媒体创作软件是处理和 统一管理文本 图形 声音 静态图像 视频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个或一套编 辑 制作工具 也称多媒体开发平台 不同类型的开发平台有不同的功能特点 根据其创 作特点可分为以下 3 种 基于描述语言或描述符号的创作工具 这类工具需提供一套脚本描述语言或描述符 号 设计者用这些语句或符号像写程序那样组织 控制各种媒体元素的呈现 播放 为了 便于创作 通常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