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_第1页
浅谈教师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_第2页
浅谈教师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师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新密市教研室 王万军内容摘要:“我们的教师普遍问题意识不足,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要敢于在日常教学中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的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思考,问题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出现问题意识弱化和问题丢失现象告诉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有所思考、追问,抓住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才能提升、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才能促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一、引发思考的缘起“我们的教师普遍问题意识不足,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要敢于在日常教学中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的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思考,问题比经验更重要。”吴志宏教授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我!是啊,作为教师的我们已经多久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已有多久都是在走别人的路,说别人的话,有多少人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教书匠的生活!此时,我想起了在上海培训的第一天,那至少是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尴尬的时刻。记得在刘京海校长发言结束后,主持人给了大家一个与刘校长交流的机会,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刘校长提问。结果有着几百人高中、初中、小学骨干教师俱全的会场一片寂静:有的一脸茫然;有的东张西望在看有谁主动地站起来;有的仍在摆弄自己的手机,仿佛没事人一样主持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与会的老师,我想此时那怕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会让这个死一般沉寂的会场有些令人惊喜的涟漪。可惜没有!还是刘校长打破了这样的僵局,他主动提出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才让许多人都暗暗长出了一口气,我也在暗暗批评自己的怯懦。其实,是我们的老师们没有问题吗?我想关键的问题不是老师们没有问题,而是在于老师们的意识有问题。可能有的老师在想我这个问题太小了,说出来会让大家笑话,还是不说的好;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这麽多人在呢,又不差我一个;还有的老师会想我的问题一时半会又帮我解决不了,何必又浪费自己的口舌呢?又或许是真的没有问题,因为在听报告的时候,真的是就像刘主任所说的只带着耳朵来,没有带着心来,在听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沉淀,没有被触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真的没有问题吗?事实上,我们的教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牵涉到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键性问题。所谓的没问题,其实是熟视无睹的麻木和怯懦的回避,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思维跳跃中忽略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教学不过是用纯文本的知识,通过机械的灌输,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拉圆为句号。即使有问题,更多的也只是明知故问的“假问题”。学生用不着深究,教师更用不着思考。二、追寻问题的根源我想我们的教师出现问题意识弱化和问题丢失现象,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少教师学习意识淡薄,思考自然萎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色盲就看不到课程问题的色彩,弱视就看不清成长问题的主旨。二是应试教育还牢牢地占据着教育的主阵地,许多地方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还在背地里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教师疲于应付,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没有了思考所必须的从容心态和交流氛围。三是思想认识上有误区,缺乏科研意识。许多老师对教科研和课程建设不重视,认为是专业人士或课程专家的事情,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与能力。许多教师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犹如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免有着种种迷茫和惆怅。四是缺少反思的习惯,喜欢走老路,照本宣科。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从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不能对隐含于日常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予以价值澄清从而建立自我剖析档案。10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复。因此,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个人也难以有长足的进步。 其实,每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你留心就有,不过有的是小问题,一般教师都认为,这样的问题价值不大。殊不知,对小问题的积累也很重要。对小问题的思考多了,大问题及有价值的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要从问题的视域出发来反思我们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是否迈进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赛道,乐此不疲地加入到问题研究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去?三、解决问题的本真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同时也有自己的一系列的问题,抓住这些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就会提升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和逐渐积累的过程就会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首先,我们要善于捕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往往从我们脑海中一闪而过,这就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要善于捕捉,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又是深入钻研教育教学工作的巨大推动力量,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发现问题后要认真进行分析,究竟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对于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否则只能使问题越积越多,贻误青少年或丧失研究的极好机会,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教师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做实践的探索者。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之后,常会感到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增强理论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再次,教师要带着问题去研究工作,做思考的实践者。“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师长年如一日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教学的智慧,学会思考。带着问题研究工作,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我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更深入,还会发现新问题,有新的收获。如果我们从开始教书的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提升,那我们一样能做出成绩来。“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