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 讲解讲解 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 轨道 周期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 轨道 周期 1 1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 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 2 轨道 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轨道 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 3 周期 一个回归年 周期 一个回归年 365 365 天天 5 5 小时小时 4848 分分 4646 秒 每年的秒 每年的 365365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 一年扔掉近一年扔掉近 6 6 小时 故小时 故 4 4 年一润 闰年为年一润 闰年为 366366 天 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 1 恒星年恒星年 365 365 日日 6 6 时时 9 9 分分 1010 秒 以恒星为参照物 秒 以恒星为参照物 3 3 地球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速度 1 1 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360 360 需时一年 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需时一年 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 1 2 2 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3030 千米 千米 3 3 1 1 月初过近日点 月初过近日点 7 7 月初过远日点 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 远日点之分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 远日点之分 大约每年大约每年 1 1 月初过近日点 月初过近日点 7 7 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 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 因为一年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 因为一年 中日地距离最远是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 521 52 亿千米 最近是亿千米 最近是 1 471 47 亿千亿千 米 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米 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 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 7 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 最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 最 大可相差到大可相差到 57 57 可见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 可见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 日点时 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 因此 南半球正值夏季 日点时 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 因此 南半球正值夏季 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 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 地球公转速度也有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 地球公转速度也有 影响作用 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 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影响作用 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 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 1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因此 地球公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因此 地球公 转轨道平面 即黄道平面 同赤道平面不重合 它转轨道平面 即黄道平面 同赤道平面不重合 它 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 黄赤交角是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 黄赤交角是 23 26 23 26 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 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 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2 2 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 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 最南为冬至 位于赤道 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 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 最南为冬至 位于赤道 为春秋分 为春秋分 3 3 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 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 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并且地轴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并且地轴 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 变化 因而 太阳直射点相应变化 因而 太阳直射点相应 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3 26 N 23 26 S 0 2 1 1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 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用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 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用 H H 表示 表示 同一时 同一时 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因此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因此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 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在太阳直射点上 太阳高度为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在太阳直射点上 太阳高度为 90 90 在晨昏线上 太阳高度是 在晨昏线上 太阳高度是 0 0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引起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引起正 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它的大小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它的大小随 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例 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例 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太阳高度角小 冰雪反射率大 冰层厚海拔高 太阳高度角小 冰雪反射率大 冰层厚海拔高 2 2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圈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 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 其它时间 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 其它时间 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赤道除外 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 如果所经 地球自转一周 如果所经 历的昼弧长 则白天长 夜弧长 则白昼短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历的昼弧长 则白天长 夜弧长 则白昼短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 3 3 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 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以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以 2424 节气中的节气中的 立春 立春 2 2 月月 4 4 日或日或 5 5 日 日 立夏 立夏 5 5 月月 5 5 日或日或 6 6 日 日 立秋 立秋 8 8 月月 7 7 日或日或 8 8 日 日 立冬 立冬 1111 月月 7 7 日或日或 8 8 日 为起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 传统农日 为起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 传统农 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 有如 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 有如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的谚语 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 这是因为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 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 春秋二分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 春秋二分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夏至 日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是 日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是 北回归线以北 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 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 则相反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 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则相反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 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 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 3 3 4 4 5 5 月 月 夏 夏 6 6 7 7 8 8 月 月 秋 秋 9 9 1010 1111 月 月 冬 冬 1212 1 1 2 2 月 月 西方四季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为起点 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西方四季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为起点 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 4 五带划分 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 温带 寒带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 温带 寒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 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 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受热适中 四季明显 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受热适中 四季明显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 太阳高度角低 有极昼 极夜现象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 太阳高度角低 有极昼 极夜现象 4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12 月月 2222 日日 3 3 月月 2121 日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大通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三级)急救技能实际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资阳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大理市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庐江县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费用承担
- 海南省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表
- GB/T 8295-2008天然橡胶和胶乳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
- 生产作业管理讲义
- 诗和词的区别课件
- (新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考试题库(含答案)
- 战现场急救技术教案
- 内蒙古电网介绍
- 气力输送计算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 公共关系学授课教案
- 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