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验完整版本.ppt_第1页
血液一般检验完整版本.ppt_第2页
血液一般检验完整版本.ppt_第3页
血液一般检验完整版本.ppt_第4页
血液一般检验完整版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 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HCT Ht HCT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原理 Wintrobe法和微量法 均属离心法 抗凝剂处理的全血注入Wintrobe管或毛细管内 以一定转速离心一定时间后 计算红细胞层占全血的体积比 血液分析仪法 HCT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平均体积 方法学评价 手工法 离心沉淀法 放射性核素法 比重计法 折射仪法和黏度计法等 1 放射性核素法最为准确 被ICSH规定为参考方法 但方法繁琐 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2 微量离心法相对离心力大 红细胞间残留的血浆含量低 标本用量少 但高速离心容易导致靠近封口端的红细胞变形 而靠近血浆端的红细胞中容易混入白细胞及血小板 也影响了测定的准确性 3 温氏法无需特殊仪器 但不能完全排除红细胞间残留血浆 且需单独采血 用血量大 通常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 但有被微量离心法取代的趋势 血液分析仪法简便快速 精密度高的优点 应当注意患者为红细胞增多症或血浆渗透压异常时仪器常会出现误差 表2 10临床常用HCT检测方法的比较 质量控制 手工法 采血 抗凝 离心速度血液分析仪法 HCT与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的相关性 参考值 表2 11HCT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各种原因导致病人脱水时 HCT都会升高 补液时可监测HCT HCT恢复正常表示血容量得到纠正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指标 当HCT 0 7 RBC为 7 10 1012 L Hb 180g L 即可成立诊断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的基本参数之一 利用RBC Hb HCT三个指标可计算出红细胞的三个平均值 可用以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重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HCT升高表明红细胞数量偏高 可导致全血黏度增加 可用于监测血栓前状态 五 红细胞平均指数 由于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不同原因造成的贫血 其红细胞 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未必一致 同时 不同数量 大小及形态的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例也不尽相同 由此可见 RBC Hb HCT三个参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计算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加深对红细胞的特征认识 进而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线索 检测原理 手工法 1 红细胞平均体积 meancorpuscularvolume MCV 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 单位 fl 1fl 10 15L MCV HCT RBC 1015 fl 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 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单位 pg 1pg 10 12g MCH Hb RBC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 MCHC 指测定红细胞比容时被压紧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单位 g L MCHC Hb Hct 血液分析仪法 能直接导出MCV 计算MCH MCHC 方法学评价 手工法和仪器法 MCV 仪器法CV值小于1 手工法在10 左右 MCH 仪器法CV值为0 6 1 2 手工法在10 左右 MCHC 仪器法CV值1 1 5 手工法MCHC受HB和HCT的影响 质量控制 手工法 必须用同一血标本血液分析仪法 必须注意三个平均指数的相关性 参考值 表2 12MCV MCH MCHC参考值 临床意义 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是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 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程度 常用变异系数表示 它比血图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和准确 检测原理 多采用电阻抗原理 红细胞经过小孔时产生脉冲信号 有多少红细胞经过小孔就有多少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的强弱与细胞大小成正比 对被检测的所有红细胞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 则导出RDW的值 方法学评价 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评价 过去仅靠血图片上RBC形态的观察 受血图片的制作及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仪器法克服以上缺点 且能定量 比较而言 MCV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参考依据 则可能掩盖病理性RBC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实际情况 从而影响贫血分类的准确性 参考值 成人 11 6 14 6 临床意义 缺铁贫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RDW增大对缺铁贫诊断的灵敏度为95 但特异性不强 可作为缺铁贫的筛选指标 缺铁贫时RDW增大 尤其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 RDW增大更是早期诊断缺铁贫指标 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 RDW将比给药前更大 鉴别缺铁贫和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前者RDW增大 而后者常正常 七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Ret或RET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 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 经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 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 呈现点状或线网状结构 故名网织红细胞 Heilmyer根据其发育阶段分五型 O型 有核网织红细胞 仅见于正常骨髓 型 丝球型 存在于正常骨髓 型 网型 大量存在于骨髓 型 破网型 仅有少量释放到周围血 型 点粒型 多见于正常周围血 新亚甲蓝染色 美蓝染色 煌焦油蓝染色 检测原理 手工法 在光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分布区域内的Ret就可得到Ret的百分率 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法 用荧光染料使含RNA的网织红细胞着色 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并计算出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血液分析仪法 最新型的血液分析仪 采用流式细胞法也可对RET作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手工法 具有操作简便 成本低的优点 但该法操作烦琐 工作量大 且影响因素多 重复性差的缺点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法 流式细胞术Ret计数法可提供Ret绝对值 高荧光强度 中等强度和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LFR 等多种参数 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血液分析仪法 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精密度和检测速度 但本法成本高 假阳性增高 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不十分理想 无法完全取代手工计数法 质量控制 采血后及时测定染液用量要适宜掌握网织红细胞的判定标准定期进行室内质量考核和室间质量评价 参考值 表2 18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范围 相对值 临床意义 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网织红细胞增多 失血 溶血性贫血 放疗和化疗后网织红细胞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观察贫血疗效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过程中 如网织红增高 表明治疗有效 如网织红不增高 表明治疗无效 并提示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骨髓移植后监测造血功能恢复 移植后第21天 若RET大于15 109 L 常表示无移植并发症 若RET小于15 109 L 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移植失败 八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 ESR 简称血沉 是指离体抗凝血在静置后 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正常情况下 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负电荷 形成Zeta电位 红细胞彼此排斥 使之保持25nm距离而悬浮于流动的血浆中 离体血液静置时 尽管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仍存在 但因红细胞比重大于血浆 终将受地心引力而下沉 检测原理 Westergren法 将离体抗凝血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内 将其直立于血沉架上 静置1小时红细胞下沉的距离 血沉仪法 主要根据红细胞下沉过程中血浆浊度的改变 采用光电比浊 红外线扫描或摄影法动态分析红细胞下沉各个时段血浆的透光度 以计算机记录并打印结果 还可绘出血沉不同阶段红细胞下沉高度 H 与时间 t 的H t曲线 方法学评价 魏氏法 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使用方便 血沉仪法 1 能动态观察血沉情况2 可以快速测定 特别适用于急诊病人3 由于真空封闭采血和使用一次性血沉管 减少血标本污染的机会 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4 某些仪器已经做到可以同血液分析仪检测使用同一份EDTA盐抗凝的血标本5 缺点 由于仪器型号繁多 测定原理各不相同 难于达到标准化 表2 22血沉测定的几种方法学评价 质量控制 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红细胞数量和形状血沉管与血沉架血标本室温保持18 25 温度高 血黏度降低 血沉快 反之血沉慢使用质控标本 表2 24影响血沉的血浆和红细胞因素 参考值 魏氏法 50岁 男0 20mm h女0 30mm h潘氏法 成人男0 10mm h女0 12mm h 临床意义 血沉加快1 生理性 1 年龄与性别 新生儿因红细胞数量较高而纤维蛋白原含量低 血沉较慢 12岁以下的儿童因红细胞数量生理性低下使血沉较成年人稍快 但无性别差异 50岁后 纤维蛋白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