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练习_第1页
第四单元练习_第2页
第四单元练习_第3页
第四单元练习_第4页
第四单元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庖丁解牛 一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盖至此乎 善刀而藏之 二 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依乎天理 天理 因其固然 固然 虽然 每至于族 虽然 至于 所见无非全牛者 无非 三 指出文中活用字的类型 良庖岁更刀 以无厚入有间 四 辨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臣之所好者 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视为止 行为迟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五 解释一词多义 道 臣之所好者 道也 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废先王之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天下土崩瓦解 怀其壁 从径道亡 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 从骊山下 道芷阳间行 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乎 技盖至此乎 吾见其难为 进乎技矣 视为止 行为迟 依乎天理 如今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吾今为之虏已 我为鱼肉 何辞为 于 合于 桑林 之舞 然 砉然向然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其固然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 每至于族 每至于族 帝然之 六 选择题 1 从词类活用角度 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良庖岁更刀 岁 名词用作状语 B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水 名词动用 C 以无厚入有间 厚 形容词作名词 D 栗深林兮惊层 栗 形容词用作名词 2 下列句式错判断误的是 A 臣之所好者 道也 判断句 B 技经肯綮之未尝 定语后置 C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D 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省略句 3 下列各组句子相同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矣 B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C 而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 七 翻译下列句子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臣之所好者 道也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题 贾铉 字鼎臣 博州博平人 性纯厚 好学问 中大定十三年进士 调滕州军事判官 补尚书省令 史 除陕西东路转运副使 上疏论边戍利害 上嘉纳之 迁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郎 铉上书曰 亲民之官 任情立威 所用决杖 分径长短不如法式 甚者以铁刃置于杖端 因而致 死 间者阴阳愆戾 和气不通 未必不由此也 愿下州郡申明旧章 检量封记 按察官其检察不如法者 具以名闻 内庭敕断 亦依已定程式 制可 复上书论山东采茶事 其大概以为 茶树随山皆有 一 切护逻 已夺民利 因而以拣茶树执诬小民 吓取货赂 宜严禁止 仍令按察司约束 上从之 泰和三年 拜参知政事 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 敕赐神针先生 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 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 有司捕治款伏 值赦 大理寺议宜准伪造御宝 虽遇赦不应原 已 2 奏可矣 铉奏 天子有八宝 其文各异 若伪造 不限用泥及黄蜡 今用笔描成青龙二字 既非八 宝文 论以伪造御宝 非本法意 上悟 遂以赦原 明日 上谓大臣曰 已行之事 贾铉犹执奏 甚可嘉也 群臣亦当如此矣 久之 铉与审官院掌书大中漏言除授事 上谓铉曰 卿罪自知之矣 然卿久参机务 补益弘多 不深罪也 乃出为安武军节度使 改知济南府 致仕 贞佑元年薨 节选自 金史 贾铉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 敕赐神针先生 等十二字 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 青龙 二字 以诳惑市人 B 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 敕赐神针先生 等十二字及于纸尾 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 字 以诳惑市人 C 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 敕赐神针先生 等十二字及于纸尾 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 青龙 二字 以诳惑市人 D 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 敕赐神针先生 等十二字 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 字 以诳惑市人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古代殿试及第者之称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 B 除 是授予官职 拜 是用一定的仪式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C 上疏 和 上书 都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D 大理寺是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机构 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位九卿之列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铉入仕以后 积极向皇上建言 论述边防利害 得到皇帝赞许 采纳其建议 并升其为左谏 议大夫兼工部侍郎 B 贾铉上奏 要求下诏于州郡 申明法纪 对州县官员非法用刑加以节制和管理 皇上采纳了他 的建议 C 贾铉不顾皇上对大理寺上奏案件决定的应允 坚持上奏 推翻了大理寺的决定 并获得皇上的 夸奖 D 贾铉在济南知府职位上退休 因病去世 对他私下谈论朝廷官员升迁的罪 皇上没有过分追究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亲民之官 任情立威 所用决杖 分径长短不如法式 甚者以铁刃置于杖端 因而致死 5 分 2 因而以拣茶树执诬小民 吓取货赂 宜严禁止 5 分 项羽之死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 项王军壁垓下 2 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 3 力拔山兮气盖世 4 虞兮奈若何 5 左右皆泣 6 直夜溃围 7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8 骑能属者百余人 9 田父绐曰 10 以故汉追及之 11 复引兵而东 12 项王自度不得脱 13 然今卒困于此 14 今日固决死 15 期山东为三处 16 汉军皆披靡 17 辟易数里 18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20 籍独不愧于心乎 21 吾知公长者 22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23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二 一词多义 乃 1 项王乃大惊曰 2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3 汉军乃觉之 4 乃有二十八骑 以 1 以五千骑追之 2 以故汉追及之 3 无以渡 三 词类活用 1 项王军壁垓下 2 项王则夜起 3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4 直夜溃围南出 5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四 文言句式 1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2 不忍杀之 以赐公 3 然今卒困于此 4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5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6 乃谓其骑曰 何如 五 翻译句子 1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2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直夜溃围南出 驰走 3 项王渡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4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5 今独臣有船 汉军至 无以渡 3 6 然今卒困于此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六 课外阅读 完成 1 题 春 汉王部五诸侯兵 凡五十六万人 东伐楚 项王闻之 即令诸将击齐 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 从鲁出胡陵 四月 汉皆已入彭城 收其货宝美人 日置酒高会 项王乃西从萧 晨击汉军而东 至 彭城 日中 大破汉军 汉军皆走 相随入谷 泗水 杀汉卒十余万人 汉卒皆南走山 楚又追击至 灵壁东睢水上 汉军却 为楚所挤 多杀 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 睢水为之不流 围汉王三匝 于 是大风从西北而起 折木发屋 扬沙石 窈冥昼晦 逢迎楚军 楚军大乱 坏散 而汉王乃得与数十 骑遁去 欲过沛 收家室而西 楚亦使人追之沛 取汉王家 家皆亡 不与汉王相见 汉王道逢得孝 惠 鲁元 乃载行 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 推堕孝惠 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 曰 虽急不可以驱 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 求太公 吕后不相遇 审食其从太公 吕后间行 求汉 王 反遇楚军 楚军遂与归 报项王 项王常置军中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 居下邑 汉王间往从之 稍稍收其士卒 至荥阳 诸败军皆会 萧 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 悉诣荥阳 复大振 楚起于彭城 常乘胜逐北 与汉战荥阳南京 索间 汉败 楚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项王之救彭城 追汉王至荥阳 田横亦得收齐 立田荣子广为齐王 汉 王之败彭城 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汉军荥阳 筑甬道属之河 以取敖仓粟 汉之三年 项王数侵夺汉甬道 汉王食乏 恐 请和 割荥阳以西为汉 项王欲听之 历阳侯范 增曰 汉易与耳 今释弗取 后必悔之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 汉王患之 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项王使者来 为太牢具 举欲进之 见使者 详惊愕曰 吾以为亚父使者 乃反项王使者 更持 去 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使者归报项王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之权 范增大怒 曰 天下 事大定矣 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归卒伍 项王许之 行未至彭城 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 事已急矣 请为王诳楚为王 王可以间出 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 被甲二千人 楚兵四面击之 纪信乘黄屋 车 傅左纛 曰 城中食尽 汉王降 楚军皆呼万岁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注 未傅 未曾载入名册不符合兵役年龄的人 黄屋 古代皇帝车上用黄缯做里子的车 盖 左纛 古代皇帝车上用犛牛尾做的装饰物 设在车衡的左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 汉王部五诸侯兵 凡五十六万人 部 率领 B 楚起于彭城 常乘胜逐北 北 向北 C 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与 交往 友好 D 见使者 详惊愕曰 详 通 佯 假装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刘邦用计策对付项羽的一组是 大风从西北而起 折木发屋 扬沙石 窈冥昼晦 逢迎楚军 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 推堕孝惠 鲁元车下 项王使者来 为太牢具 举欲进之 见使者 详惊愕曰 更持去 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天下事大定矣 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归卒伍 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 A B C D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 走成皋 项王见纪信 问 汉王安在 曰 汉王已出矣 B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 出走成皋 项王见纪信 问 汉王安在 曰 汉王已出矣 C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 成皋 项王见纪信 问 汉王安在 曰 汉王已出矣 D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 走成皋 项王见 纪信问 汉王安在 曰 汉王已出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城一战 汉军被打得大败 在逃亡中又遭到楚军的追杀 只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而父亲和妻子却被楚军俘获 B 败逃到荥阳的刘邦 与追赶而来的项羽在京 索之间又决一死战 取胜后的刘邦趁机驻军荥阳 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 和黄河南岸相连接 以取得敖仓的粮食 C 刘邦采用陈平的离间计 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致使项羽不再信任范增 慢慢地把范增 的权力剥夺了 D 汉将纪信在危亡时刻设计帮助刘邦从成皋城中逃脱 而自己却被项羽俘虏后用火烧死 翻译下面句子 汉军却 为楚所挤 多杀 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 睢水为之不流 楚军大乱 坏散 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欲过沛 收家室而西 历阳侯范增曰 汉易与耳 今释弗取 后必悔之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 阿房宫赋 一 古今异义 4 1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古义 今义 比喻各用心机 互相排挤 也作 勾心斗角 2 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 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3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古义 今义 收集保藏 古义 今义 策划并管理 古义 今义 常比喻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 怜悯 二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 四海一 2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 黄鹤一去不复返 4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5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6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爱 1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4 晋陶渊明独爱菊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3 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族 1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2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3 山东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焉 1 盘盘焉 囷囷焉 蜂房水涡 2 或师焉 或不焉 3 且焉置土石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5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6 于是余有叹焉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 2 不敢言而敢怒 3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4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三 词类活用 一 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虹 出现彩虹 2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3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4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2 名词作状语 1 骊山北构而西折 2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3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4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3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二 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三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 四 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 四海一 四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戍卒叫 函谷举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几世几年 剽掠其人 五 语句翻译 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分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 分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分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分 5 六 文学文化常识 1 阿房宫赋 选自 作者 字牧之 号 朝代 著名诗 人 文学家 人们将他与 并称为 小李杜 代表作有 过华清宫绝句 山行 赤壁 清明 等 2 赋 是介于 和 之间的一种文体 赋最重要的特点是 赋讲求字句的 整齐和声调和谐 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多用排比 对偶 夸张 比喻等修辞手法 句式多 为骈散相间 整散结合 长短不拘 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 以寄托 讽喻之意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 汉赋 骈赋 律赋 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 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文赋 句式参差 押韵比较随便 重视清新流畅 杜牧的 阿房宫赋 是 赋 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题 虞集 字伯生 父汲 娶杨氏 集三岁即知读书 是岁乙亥 汲挈家趋岭外 干戈中无书册可携 杨氏口授文 闻辄成诵 比还长沙 就外傅 始得刻本 则已尽读诸经 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 授大都路儒学教授 虽以训迪为职 而益自充广 不少暇佚 除国子助教 即以师道自 任 诸生伺其退 每挟策趋门下卒业 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除博士 监祭殿上 有刘生者 被酒 失礼俎豆间 集言诸监 请削其籍 大臣有为刘生谢者 集持不可 曰 国学 礼义之所出也 此 而不治 何以为教 竟黜刘生 泰定初 考试礼部 言于同列曰 国家科目之法 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 将以一道德 同风俗 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 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 圣经深远 非一人之见可尽 试艺之文 推其高者 取之 不必先有主意 若先定主意 则求贤之心狭 而差自此始矣 后再为考官 率持是说 故所 取每称得人 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 经世大典 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 俄世延归 集专领其事 再阅岁 书乃成 凡八百帙 帝以集弘才博识 无施不宜 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 集每承诏有所述作 必以帝 王之道 治忽之故 从容讽切 冀有感悟 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 尤委曲尽言 时世家子孙以才名 进用者众 患其知遇日隆 每思有以间之 既不效 则相与摘集文辞 指为讥讪 赖天子察知有自 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 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 终不为动 光人龚伯璲 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 祖常为御史中丞 伯璲游其门 祖常亟称之 欲集为 荐引 集不可 曰 是子虽小有才 然非远器 祖常犹未以为然 邀集过其家 设宴 酒半 出 荐牍求集署 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 以病卒 年七十有七 选自 元史列传 第六十八 有删改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论荐人材 必先器识 评议文章 不折之于至当不止 其诡于经者 文虽善 不与也 B 论荐人材 必先器识 评议文章 不折之于至当 不止其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