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_第1页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_第2页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_第3页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_第4页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图片,学习目标,掌握眼表上皮、眼球结构及功能,眼部的血液供应及房水循环途径。熟悉眼肌的分类及功能、眼部的神经支配及视路。了解眼眶及泪器的解剖。,眼的组织解剖,眼表结构:上、下睑缘间到眼球前面的整个黏膜 上皮衬里,包括角膜和结膜眼球视觉传导系统眼眶及内容物也可分为:眼球 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眶、眼外肌) 视路和视觉中枢,眼前表面结构与泪器,眼 睑 eye lids,覆盖于眼球前面的保护性帘状组织,睑缘,外眦,泪阜,泪小点,内眦,上睑,下睑,睫毛,1. 皮肤 薄、有弹性2. 皮下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易水肿 3. 肌层 眼轮匝肌、提上 睑肌、Muller肌4. 睑板层 睑板腺、“支撑 ”5. 睑结膜层 薄、透明、光滑,眼睑的组织结构,结 膜 conjunctiva,睑结膜:与睑板牢固粘连球结膜:结膜最薄和最透明的部位,可推动穹窿结膜:疏松,多皱褶,便于眼球活动 距角膜缘3mm范围内的球结膜与其下的巩膜粘连甚紧,手术中多用镊子夹住此处结膜以固定眼球。,结膜的组织结构,上皮和其下的基质层构成结膜上皮:非角化的鳞状上皮过渡到非角化的黏膜上皮,以黏膜上皮为主杯状细胞:位于表浅的两层细胞间,开口于结膜表面,分泌黏液样物质,构成泪膜的成分。穹窿及附近的睑、球结膜较多,近睑缘处睑结膜无杯状细胞。上皮下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和血管。,泪 膜 Tear film,衬覆结膜囊,角膜表面防止角膜干燥 保持平滑 光学作用脂质层 减少泪液蒸发 (睑板腺分泌)水液层 湿润 光学作用 (泪腺分泌)黏液层 营养湿润角膜(结膜杯状细胞;结膜、角膜的鳞状上皮分泌),泪膜破坏引起干眼症,眼前表结构相关的腺体,泪腺:位于眼球颞上方,分为眶部和睑部。 穹隆部结膜下副泪腺( Krause腺 Wolfring腺) 泪腺上皮干细胞用于损伤再生 功能为分泌基础泪液,水样层睑板腺:分布于睑板内,开口于睑缘。皮脂腺分 泌皮脂,构成泪膜的脂质层 Zeis腺:相邻于睫毛毛囊的皮脂腺,体积小,开口于毛囊Moll腺:发育不良的汗腺,开口于睫毛根部间的皮肤表面、睫毛内或Zeis腺腺管内,泪 器 lacrimal apparatus,分泌泪液:泪腺 、副泪腺排泄泪液:泪道 泪点- 泪小管-(泪总管)- 泪囊 - 鼻泪管,眼球 概述,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24mm 垂直径平均23mm 水平径平均23.5mm 前后径的变化范围约为21-26毫米;远视眼者前后径较短,近视眼者前后径较长。位于眼眶内,眼球最前端高出外侧眶缘 12-14mm(两眼差2mm)前面有眼睑保护,眼 球,眼球壁 三层组织膜外层 角膜 巩膜 角巩膜缘中层 葡萄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内层 视网膜眼球内容 眼内容 房水 晶体 玻璃体,眼球壁,眼球壁外层,坚韧的纤维组织 完整封闭角膜 巩膜 前1/6为透明角膜后5/6为瓷白色巩膜交界处为角巩膜缘,角膜 cornea,透明 表盖状略椭圆形*水平11.5-12mm 垂直10.5-11mm13mm异常曲率前曲率7.8mm后曲率6.8mm 厚度 中央0.5-0.6mm周边1.0mm,上皮细胞层 epithelium,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5-6层 基底细胞层 翼状细胞层 表层细胞 再生能力强 24-48小时即可愈合,均质透明膜,无细胞结构,由粗细不均排列不规则的胶原纤维构成。易损伤 不再生 形成疤痕,前弹力层 Bowmans membrane,占角膜厚度90%,胶原纤维、角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约200层平行胶原纤维薄板 排列规则 透明损伤后不再生 疤痕组织,基 质 层 stroma,后弹力层 Descemet s membrane,坚韧的均质透明弹性膜,无细胞结构内皮细胞分泌产物,随年龄均匀一致的增厚抵抗力强 可再生,内皮细胞层 endothelium,六角形 单层扁平细胞 位于最内层离子泵 主动转运脱水 保持透明构成角膜-房水屏障 内皮密度随年龄降低 损伤后不再生,角膜内皮,正常角膜内皮细胞,本图内皮细胞数约为3,700/2,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增大,非六边形细胞比例增多,本图内皮细胞密度约为1,700/2,角膜生理特点,屈光作用: 43D凸透镜透明性: 组织结构排列规则;无血管;相对脱水状态角膜营养来源: 角膜缘血管网、房水及泪膜角膜代谢需氧: 80%来自空气;15%角膜缘血管网;5%房水感觉敏锐: 神经末梢丰富(三叉神经的眼支) 眨眼反射对眼球起保护作用,巩 膜 Sclera,由相互交错胶原纤维组成 质地坚硬 乳白色厚度:最薄直肌附着处0.3mm 最厚视神经周围1.0mm血管神经较少(睫状前、后动 脉分支,涡静脉),缺淋巴管 由上巩膜、实质和棕色层构成生理作用:保护眼内结构、眼外肌附着点、病程较长,角膜和巩膜移行区(约1mm)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内眼手术切口角膜干细胞所在前界: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经过房角内巩膜突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外观:前部半透明区:前弹力层止端到后弹力层止端约1mm 后部白色巩膜区:后弹力层止端到巩膜突,角巩膜缘 limbus,前房角 anterior chamber angle(15页),角膜缘后面 虹膜根部前面 形成的隐窝前外侧壁:角膜缘(角膜后弹力层止端到巩膜突)后内侧壁:睫状体前端和虹膜根部巩膜内沟: 角膜缘内面凹陷,沟内有小梁网和 Schlemm管,睫状环,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虹膜角膜角隙,前房角 anterior chamber angle(15页),前房角结构: Schwalbe线 小梁网和Schlemm管 巩膜突 睫状体带 虹膜根部小梁网:胶原纤维 弹力纤维 内皮细胞功能:房水排出通道,房水循环,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环房角睫状体带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10%20%)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5%),眼球壁中层,葡萄膜 含丰富血管及色素,又称色素膜、血管膜由三部分组成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生理功能 遮光 调节光线 营养 产生房水维持眼压,虹 膜 iris,圆盘状膜状组织位于晶体前 外圈根部薄弱 与睫状体相连虹膜纹理中央区:瞳孔瞳孔开大肌-颈交感神经开大瞳孔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收缩瞳孔,虹膜组织学结构,基质层 (前) 疏松结缔组织:色素细胞 神经 血管,血-房水屏障瞳孔括约肌 :位于瞳孔缘部基质,副交感神经支配色素上皮层 (后)前层扁平梭形细胞分化出瞳孔开大肌 交感神经支配后层立方形色素细胞,在瞳孔缘向前翻转形成瞳孔领,虹膜生理特点,暗室-利于成像,根据外界光线强弱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内的光强血管丰富,提供营养,参与房水代谢,炎症渗出 容易粘连 第脑神经支配 刺激疼痛,睫状体 Ciliary body,前与虹膜相连 后与脉络膜相连,6mm-7mm宽环行三角形组织结构 睫状冠 pars plicata: 前1/3,宽约2mm,较肥厚 内表面有放射状嵴样皱褶-睫状突 分泌房水平坦部pars plana : 后2/3,宽约4mm,厚而平坦,其后界为锯齿缘-手术切口部位功能 分泌房水 维持眼压 营养 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房水 调节: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 无色素细胞有多向分化潜能,参与纤维增殖膜的形成,脉络膜choroid,起于锯齿缘, 止于视乳头;血管 、色素丰富组织学 5层,内层毛细血管壁有小孔,通透性高脉络膜上腔(除视盘周围与巩膜附着较紧外,其他部位与巩膜附着疏松)睫状后短/长动脉 睫状神经,无感觉神经功能 视网膜外5层营养 黄斑中心凹唯一营养来源 遮光 暗房作用 眼部温度调节,眼球壁内层 视网膜 retina,透明组织膜外靠脉络膜 内靠玻璃体起于锯齿缘 连接睫状体 止于视乳头连接视神经重要结构 视盘 黄斑,直径 1.5mm1.75mm视觉纤维汇集点,神经与血管在此通过无视细胞 生理盲点中央有小的凹陷称视杯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视盘 optical disc视乳头optic papilla,后极部有一个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距视盘颞侧缘3.5mm,解剖上称中心凹,富含叶黄素黄斑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叫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聚集地 神经元单线联系 视觉最敏锐部位五层结构:色素上皮层、 视锥细胞、 外界膜、 外颗粒层、 内界膜,黄斑 macula lutea,OCT检查,图4 正常OCT,图5 弥漫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层间多个小囊泡,图6 黄斑囊样水肿: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间多个囊泡呈蜂窝状,图7 黄斑前膜:视网膜内界膜前一层高反射组织,紧贴于视网膜表面,图8 黄斑前膜伴黄斑牵拉:黄斑前高反射线性信号牵拉黄斑中心凹,OCT检查,图9 黄斑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脱离,隆起较高,其下为光学清晰的暗区,视网膜分层,共分10层色素上皮层 血-视网膜外屏障神经感觉层 三级神经元 光感受器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血-视网膜内屏障,视网膜的内外屏障,视网膜内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壁的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视网膜外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间的紧密连接玻璃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共同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单层椭圆形、立方形或多角形细胞病理情况下可增生、向内迷走和迁移,并化生为纤维细胞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消化光感受器外节脱落之膜盘碎片屏障功能:血-视网膜外屏障,保持视网膜透明,视网膜光感受器 photoreceptors,外节 连结绒毛 内节 体部 突触 视锥细胞:强光 色觉 主要集中于黄斑区 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暗光 运动 中心凹处没有视杆细胞 在距中心凹5mm处视杆细胞最多 视杆细胞受损发生夜盲,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循环,视盘黄斑纤维束(斑盘束)纤维,视网膜神经纤维分布,眼球内容,眼内腔和眼球内容,前房 后房 房 水 晶状体玻璃体腔 玻璃体,屈光介质: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前 房 anterior chamber,范围角膜后表面 虹膜前表面 瞳孔区晶状体前表面 容积约0.2ml 中央深度2.5mm-3mm最周边是前房角,后房 posterior chamber,范围 虹膜后面 睫状体前端 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容积0.06ml前后房总容积约 0.3ml,房水 aqueous humor,睫状突睫状上皮产生成分与血清相近 pH=7.5-7.6 弱碱性 生理作用维持调节眼压营养角膜 晶体 玻璃体 小梁网,房水循环,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环房角睫状体带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10%20%)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5%),晶状体 lens,双凸透镜 高蛋白富有弹性位于虹膜后 玻璃体前,借悬韧带悬吊于睫状体直径约9mm,厚度约4mm曲率半径前10mm后6mm前极后极赤道部,晶状体囊 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 后极最薄4um 赤道部最厚23um前囊下单层立方上皮 位于前囊及赤道部下晶状体纤维 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极伸展而形成 晶状体皮质:较新的纤维 晶状体核:旧的纤维不断被挤向中心,逐渐硬化,晶状体组织学,悬韧带zonule,高弹性 胶原原纤维连接睫状体和晶体赤道区生理作用悬吊晶体参与调节,悬韧带融入前囊1.5mm融入后囊1.25mm,晶状体生理特点,高蛋白无血管 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生理作用 透明屈光作用 19D凸透镜屏障作用 分隔前后节 减轻液体运动冲击参与调节(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白内障,调节 accommodation,由睫状肌、悬韧带及晶状体共同参与,调节时睫状肌紧张悬韧带松弛晶体变凸利于视近,无调节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体变扁利于视远,范围晶状体后表面悬韧带后表面 视网膜容积4.5ml占眼球容积4/5,玻璃体腔,透明胶状物 98%水+透明质酸 + 胶原原纤维网状结构有4处粘连紧密 视盘边缘 黄斑中心凹周围玻璃体基底部(锯齿缘前2后4)晶状体后囊(年轻时) 无血管 不再生 营养来自房水 脉络膜生理作用:透光 屈光 眼内支撑作用玻璃体混浊:飞蚊症,玻璃体 vitreous body,第三节、视路与瞳孔反射径路,视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 到大脑枕叶中枢的传导径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视放射枕叶视中枢。 注意: 1、鼻侧网膜反映颞侧视野,颞侧网膜反映鼻侧视野。 2、只有鼻侧纤维交叉。,视路 visual pathway,视神经 眼内段 眶内段 管内段 颅内段视交叉 鼻侧交叉 颞侧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 第四级神经元视放射视皮质 距状裂上下唇及枕叶纹状区,瞳孔光反射,定义:光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光照侧的瞳孔缩小间接对光反射:对侧的瞳孔缩小,瞳孔光反射径路(P17),传入路:光反射纤维与视神经纤维伴行在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至中脑顶盖前核交换神经元一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E-W核,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核传出路:两侧E-W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瞳孔括约肌,瞳孔近反射径路,定义:视近物时,瞳孔缩小、与晶状体调节和集合作用(双眼内聚)同时发生的现象。径路:传入路:与视路伴行达视皮质 传出路:视皮质发出的纤维经 枕叶-中脑束E-W核和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 随动眼神经达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和 内直肌瞳孔缩小、调节、集合作用,眼附属器及眼眶眼的供血及神经,眼 眶 orbit,为四边锥形的骨窝,开口向前,尖端向后。七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四个壁:顶壁、内侧壁、眶底、外侧壁主要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纤维 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 眶下裂:三叉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静脉 眶上切迹(孔):眶上神经和眶上动脉,眼 眶 orbit,眶隔与脂肪,1、眶骨膜 硬脑膜在视神经孔处分2层:内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