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摘 要要 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也是电动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直接决定电动汽 车的性能 本文根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理论 结合电动汽车的实际要求 研究设计基于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矢量控制通过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 为转子磁场定向的两个直流分量并分别加以控制 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磁通和转矩的解耦 控制 已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效果 最后 在 Matlab 环境中建立了仿真系统 验证了无 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原理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系统 异步电动机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ABSTRACTABSTRACT Driving system is the heart of EV and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vehicle that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V directly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technique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motor drive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factual requirement of EV the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was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By transforming coordinate the stator current is decomposing two DC parts which orientated as the rotator magnetic field and controlled respectively So magnetic flux and torque are decoupled It controls the asynchronous motor as a synchronous way Finally intim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Matlab to validate these control arithmetic The system proved its enormous practical value of application KeyKey words words EV Drive system Induction motor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1 1 1 引 言 1 1 2 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对比 1 1 3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况 2 第 2 章 常用的几种驱动系统 3 2 1 驱动系统电机的选择 3 2 2 常见的几种驱动系统 6 第 3 章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7 3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 7 3 2 坐标变换 8 3 3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9 3 4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9 3 5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其解耦作用 10 3 6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12 第 4 章 基于 MATLAB 的电动汽车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12 4 1 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控制系统仿真 12 4 2 基于电压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14 4 3 仿真结果分析 15 第 5 章 结束语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第第 1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 11 1 引引 言言 电动汽车是一种电力驱动的道路交通工具 其包括了电池电动汽车 混合 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 在第一辆电池电动汽车问世至今以来 电动汽车的发展几经沉浮 并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跨越了不同的时代 至人类社会进入 20 世纪以来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了世界各国面临 的两大难题 1 21 2 燃料汽车燃料汽车和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的对比对比 电动汽车以蓄电池的电能为动力 在行驶时几乎没有废气排出 比燃油汽 车减少 92 98 是最被看好的 零污染 汽车 因此 电动汽车的使用时为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一条途径 表 1 1 比较了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废气排放 主要成分 表格 1 1 资料 来源 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电动汽车实施方案 表 1 1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比较 g km 废气组成燃油汽车电动汽车 CO17 00 HC2 70 NOX0 74 1 0 023 CO2320 0 130 注 括号的数据考虑了电厂排放的废气 表格 1 2 列出了未安装防护设备汽车的排放系数 这些事汽车在产生区域 以平均 40 233 6km h 时速为基础的平均排放系数 资料来源 大气污染影响 评价实用技术 表 1 2 未安装防护设备汽车的排放系数 g 车 km 排放物质燃油汽车排放系数电动汽车排放系数 甲醛 0 870 一氧化碳 46 500 碳氢化合物 3 520 氮氧化合物 2 400 硫氧化合物 2 400 有机酸 醋酸 0 870 2 有机酸 醋酸 0 2240 在表格 1 3 中所示 重量为 1 000kg 的传统汽车使用无铅汽油所排放的 HC CO CO2 SO2分别为 0 018 0 91 0 077 1 0 004 5 0 045 36kg 其中 电动汽车的尾气排放包含了发电厂气体排放量 分为火力发电厂和天然气发电 厂两种情况 意义与燃油汽车相同 表格 1 3 资料来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电 动汽车技术报告 表 1 3 1000kg 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排放比较 驱动系 统类型 质 量 燃油汽车 无铅汽油 1 000kg 电动汽车 火力发电 1 200kg 电动汽车 天然气发电 1 200kg HC0 0180 000 80 002 2 CO0 910 009 10 018 2 NO20 077 10 294 80 181 4 CO2839141 SOX0 004 5 0 453 60 181 4 0 771 10 000 3 与燃油汽车相比 电动汽车的仅产生少量的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 在正常 运行时 通常比燃油汽车低 10 15dB 在表格 1 4 中比较了两种汽车在不同时 速下的噪声情况 表 1 4 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下的噪声 dB 燃油汽车电动汽车 噪声 车内车外车内车外 3573676766 匀速 5070697066 5081757266 加速 5076727166 注 速度单位为 km h 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 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在环境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1 31 3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况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况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 电动汽车的 3 研究开发再次进入了一个活跃期 许多技术难点逐渐得到了解决 世界各大汽 车制造商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 本章小结 电动汽车拥有和燃料汽车相反的性能 即电动机在环境 效率 等的方面略胜一筹 但是在舒适性 输出功率大小和价格等方面较燃料汽车有 一定的差距 因此 对电动汽车高性能蓄电池 高效率电动机 电力变流器 驱动系统的开发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下几章将对电动汽车驱动 系统做简要介绍 第第 2 2 章章 常用的几种驱动系统常用的几种驱动系统 现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是高效 清洁和智能化的利用电能驱动车辆 其关键技 术包括汽车制造技术 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能源技术 电力驱动技术 自动 控制技术等等 2 12 1 驱动系统电机的选择驱动系统电机的选择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由能源供给系统 电力驱动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组成 选择最佳的驱动系统是设计电动汽车的关键 而电动机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驱动 系统的性能 因此电动机的选择成为设计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主要基础 目前 有一系列类型的电动机均可作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动机 具体如下所述 电动汽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了不同的电动机作为驱动电机 电动汽车 用电动机有各种种类 直流电动机由于控制性能好最早在电动汽车中获得应用 1 他励直流电动机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分别由不同的电源供电 图 2 1 为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当励磁绕组接到一个恒定的电源时 通过调节 Rf 的大小 可以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 M a r FAFr IL a V a I f I f R f V FF L AA L 图 2 1 他励直流电动机等效电路 他励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的电压方程为 2 1 fff IRV 4 2 2 FAFraaa ILIrV 2 串励直流电动机 串励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串联起来 其电枢 电流也是励磁电流 为了减小其电压降 绕组采用电阻较低的绕圈绕成 图 2 2 为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图 M AA L a r f V FFs L a V fs I fsAFr IL a I fs R fs V 图 2 2 串励直流电动机等效电路图 3 并励直流电动机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接线方式如图 2 3 所示 M a V f V a I a r AA L fAFr IL f I f r FF L 图 2 3 并励直流电动机等效电路 4 复励直流电动机 复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具有串励和并励的特点 如图 2 4 所示 在大 多数复励直流电动机运行中 并励磁场起主导作用 串励磁场起辅助作用 5 M a r AA L FF L a V f V FFs L fs R a I fs I fs V t V t I fsrAFs frAF IL IL f R a 长并励连接方式 M a r AA L FF L a V f V FFs L fs R a I fs V t V fsrAFs frAF IL IL f R I b 短并励连接方式 图 2 4 复励直流电动机等效电路 图 2 5 三相交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 当电机工作点在第 象限时 例如 A 点 电机为正向电动运行状态 如 驱动电动汽车前进 当工作点在第 象限时 例如 B 点 电机为反向电动运行 状态 如电动汽车倒车 电动运行状态下 电磁转矩为驱动转矩 6 当电动汽车下坡时 汽车往往需要制动 交流电动机的再生制动如图 2 6 所示 当电机运行速度不断增大 最后超过同步转速而稳定运行于 B 点 此 1 n 时 系统处于再生制动状态 1 nnB 图 2 6 三相交流电动机再生制动 而异步电机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应用 其特性如下所示 根据电机学原理 异步电动机在下述三个假定条件下 a 忽略空间和时间谐波 b 忽略磁饱和 c 忽 略铁损 其稳态等效电路如图 2 7 所示 s I s R ls L lr L m L s Rr r I 0 I l s U 图 2 7 异步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 2 22 2 常见的几种驱动系统常见的几种驱动系统 现代电动汽车是融合了电力 电子 机械控制 材料科学以及化工技术等 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产品 整体的运行性能 经济性等首先取决于电池系统和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的运行 与一般的工业应用不同 不但要求电机驱动系统具有高 转矩重量发 比 宽调速范围 高可靠性 而且由于电源功率的限制等 其转 矩一转速特性应根据电动汽车起动 爬坡和行驶等不同阶段分为恒转矩区或恒 功率区 永磁无刷电动机系统具有较上述电机系统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效率 在电动汽车中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通过对电动汽车几种常用控制方法的对比 可以看出在当今社 会中 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运行可靠 效率较 7 A B C a b c A u B u C u A i B i C i a u b u c u a i b i c i 0 高 制造容易 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电动汽车驱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现 实的使用情况 本文选择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进行设 计 同时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 验证其可行性 第第 3 3 章章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中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实现了交流电动机磁通和转 矩的解耦控制 使其系统的动态特性有了显著的改善 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 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 得到了其在两相静止 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 并介绍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3 13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 由于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 非线性 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故在研究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时 常常做出如下假设 1 忽略铁耗对电机的影响 2 在频率和温度变化 忽略其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3 认为各绕组的互感和自感都是线性的 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4 设三相绕组对称 在空间中互差 1200电角度 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 按正弦分布 忽略空间谐波 3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型和笼型型 其均可以等效为三相绕线 转子 折算到定子侧后 其定子和转子绕组匝数都相等 电机绕组等效后的三 相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如图 3 1 所示 图 3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 8 3 23 2 坐标变换坐标变换 在异步电动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其数学模型由于存在一个复杂的 6 6 电 感矩阵而比较复杂 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 使得变化后的数学模型得到简化 1 三相 两相变换 3 2 变换 在三相静止绕组 A B C 和两相绕组 之间的变换 称为三相静止坐 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间的变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和与之等效的两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各相磁势矢量的空间位置如图 3 2 所示 i i A i B i C i F 图 3 2 三相静止到两相静止变换 假设磁动势按正弦分布 那么当三相磁动势与两相磁动势相等时 两套绕组瞬 时磁动势在 轴上的投影是相等的 则其反变换形式如下 3 i i i i i C B A 2 3 2 1 2 3 2 1 01 12 这样经过三相 两相的变换就可以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变换为两相正交的异步电机 模型 2 两相 两相旋转变换 2s 2r 变换 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 M T 的变换称作两相 两相旋转变换 简称 2s 2r 变换 其中 r 表示旋转 s 表示静止 如图 3 3 所示 旋转坐标系 的两个直流分量和静止坐标系的两相交流分量产生相同大小的同步旋转磁动势 9 0 M T i M i T i i i 图 3 3 两相静止到两相旋转变换 由图可知 其变换矩阵为 3 i i i i T M cossin sincos 13 3 33 3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在前面的坐标变换中不难看出其可以将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简化很多 因此在对异步电动机分析常将其变换在两相坐标中分析 1 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模型 2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在坐标系中绕组都落在两根相互垂直的轴上 两组绕组间没有耦合 矩阵中 所有元素均为常系数 消除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中的 一个非线性的根源 上述方程是矢量控制中的重要方程 3 43 4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20 世纪 70 年代初 由美国学者和德国学者各自提出的矢量控制 vector control 理论 同时在实践中经过改进 形成了现在普遍采用的矢量控制方法 其不但解决了大型电动汽车对高速领域中大转矩的和大范围内恒定输出功率的 运转需求 还解决了以前的电动机体积大的问题 其中 交流电机的转子总磁通就变成了等效的直流电机的磁通 M 绕组 r 相当于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 相当于励磁电流 T 绕组相当于伪静止绕组 M i 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 上述等效关系可如图 3 4 所示 T i 10 2s 3s变换 等效直流 电机模型 A i B i C i i i m i t i r 同步旋转变换 图 3 4 异步电动机的坐标变换结构图 根据等效控制理论 可以构成直接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 如图 3 5 rr 所示 1 VR VR 控 制 器 2s 3 s变 换 电流 控制 变频器 3s 2 s变 换 等效 直流 电机 模型 异步电机模型 m i t i i i A i B i C i A i B i C i i i m i t i r 转速给定 信号 图 3 5 矢量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图 3 53 5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其解耦作用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其解耦作用 在上面的动态模型分析中 假如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按转子磁链定向时 则有 3 rrmrd 0 rtrq 20 将其带入转矩方程和状态方程 可以得到 3 rst r mp e i L Ln T 21 3 sm r m r i p L 1 22 3 rr stm s iL 23 11 式中为转子时间常数 我们不难从式中发现 转子磁链仅有定子 rrr RL r 电流励磁分量产生 与转矩分量无关 因此 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与转矩 sm i st i 分量是解耦的 上述方程可以将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绘成图 3 6 的结构形式 如下 A i B i C i s i s i 23 VR 1 pT L r m r m p L L n sm i st i p p J n r L T e T 图 3 6 异步电动机矢量变换与电流解耦数学模型 从以上分析可知 要使磁场定向控制具有和直流调速系统一样的动态性能 在调速过程中保持转子磁链恒定是非常重要的 r 根据控制方案中是否进行转子磁链的反馈控制及其观测 磁场定向控制可 分为直接磁场定向控制和间接磁场定向控制 又称转差频率控制 图 3 7 是一个典型的转速 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 包括速度控制环和磁 链控制环 M 3 FBS 电流变换转子磁链计算 电流滞环型PWM r r ASRATR A R r r 1 VR t i m i 2 3SS A i B i C i r ABC i e T e T i i r t i r m p L L n 图 3 7 直接型矢量控制方框图 间接磁场定向控制采用磁链开环控制 在磁通运行过程中不检测转子磁链 12 信号 系统结构简单 利用转差公式 形成转差矢量控制系统 rrstms iL 利用得到同步角速度 该方案在实际中也获得广泛的应用 控制方 rs 1 案如图 3 8 所示 r r 1 m L PI mt rr Li T 1 s 2 3rs 1 r s m u t u A u B u C u PGIM PWM电压 型逆变器 电压指 令计算 图 3 8 间接矢量控制方框图 但该方法更依赖于电机参数的准确检测 当参数时变或不确定时 系统动态性 能大受影响 且磁链开环在动态过程中存在偏差 其性能不及磁链闭环控制系 统 3 63 6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无论是直接矢量控制还是间接矢量控制 都具有动态性能好 调速范围宽 的优点 但动态性能受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是其主要的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应满足小型轻量化等要求 而异步 电动机正具有这些优点 在近年来 矢量控制日益成熟 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章根据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和坐标变化 理论 分析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第第 4 4 章章 基于基于 MATLABMATLAB 的电动汽车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的电动汽车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MATLAB 是矩阵实验室 Matrix Laboratory 的简称 是美国 MathWorks 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 用于算法开发 数据可视化 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 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 主要包括 MATLAB 和 Simulink 两大部分 4 14 1 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控制系统仿真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控制系统仿真 13 iabc wr ist psid psiq psir sincos uA1 uB1 uC1 voltage model psir ist Te te i abc iabc pulses pulses 1 5 psir n2 n1 n g A B C inverter 0 i0 iabc sincos psir ist current model x To Workspace5 n1 To Workspace3 n2 To Workspace2 TL wr psir ist sincos m is abc phis qd wm Te psir sin cos psiq psid w 1 MRAS K K Clock Tm m A B C psir psir ism Apsi PI Te 1 Te ist ATR PI n n Te ASR dq0 sin cos abc 2r 3s ism ist 2 ist 1 psir 1 0 087s 1 Transfer Fcn1 K Gain1 Demux abc sin cos dq0 3s 2r 2 sincos 1 iabc 4 sincos 3 psir 2 psiq 1 psid 3 uC1 2 uB1 1 uA1 ud id uq iq psid psiq voltage model1 ua ub uc ud uq us 3s 2s1 iA iB iC id iq is 3s 2s1 v v v cos sin sqrt u 2 u 2 1 s Integrator1 2 Gain3 1 Gain2 69 31e 3 u 1 u 2 0 0874 1e 3 Fcn1 Demux Add1 3 ist 2 wr 1 iabc 根据磁链估计方法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速估计方法 利用 MATLAB Simulink 环境建立了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系统 仿真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 4 1 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图 4 1 所示的系统框图中主要包含有电压磁链估计子系统 电流磁链估计 子系统 转速估计子系统以及电流滞环控制子系统等 具体介绍如下 1 电流模型 图 4 2 磁链电流模型 图 4 2 所示电流模型利用 3s 2r 变换将三相定子电流转化为两相同步旋转 坐标系下的电流和 然后通过公式得到转子磁链 sm i st i 1 PTiL rsmmr 2 电压模型 14 1 w 1 1 s Integrator1 1 Gain1 K G4 K G3 Demux 4 psid 3 psiq 2 sin cos 1 psir iabc wr ist psid psiq psir sincos uA1 uB1 uC1 voltage model psir ist Te te i abc iabc pulses pulses 1 5 psir n2 n1 n g A B C inverter 0 i0 iabc sincos psir ist current model x To Workspace5 n1 To Workspace3 n2 To Workspace2 TL wr psir ist sincos m is abc phis qd wm Te psir sin cos psiq psid w 1 MRAS K K Clock Tm m A B C psir psir ism Apsi PI Te 1 Te ist ATR PI n n Te ASR dq0 sin cos abc 2r 3s 图 4 3 磁链电压模型 3 基于 MARS 的转速推算模块 图 4 4 的转速估计子系统分别利用基于电流模型估计的磁链和基于电压模 型估计的磁链求出偏差 再利用 PI 积分估计出转子速度 这里所得的 r 通过反馈到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用于计算单位矢量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 r 回路 图 4 4 转速估计子系统 4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 将给定电流与电机定子电流 进行比较 将得到的偏差作为滞环比较 iii 器的输入 通过其输出来控制功率器件的通断 4 24 2 基于电压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基于电压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此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与基于电流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相同 由于系统中用于转速估计的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被独立出来 其仿真电路图如 下所示 15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t s n r min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t s n r min 图 4 5 基于电压模型磁链估计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4 34 3 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分析 建立了上述的仿真系统电路结构后 接下来就对对称三相正弦电压为 380V 频率为 50Hz 的异步电动机进行仿真 并对调节器参数等系统仿真参数进 行设定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以确定该控制系统的性能 1 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仿真 图 4 6 定参数时实际转速和估计转速 16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 s Te Nm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0 20 40 60 80 100 120 t s Te Nm 图 4 7 变参数时实际转速和估计转速 图 4 8 定参数时实际转矩和估计转矩 17 图 4 9 变参数时实际转矩和估计转矩 图 4 10 定参数时的三相定子电流 图 4 11 定参数时定子磁链 从以上仿真结果可知 在定参数时基于电流模型磁链估计的无速度传感器 矢量控制系统能很好的完成加载 变速等基本控制功能 和矢量控制理论相一 致 能够达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要求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t s iabc A 1 0 8 0 6 0 4 0 200 20 40 60 81 1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0 8 1 phid phiq 18 00 20 40 60 8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t s n r min 00 20 40 60 8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t s n r min 00 20 40 60 8 0 20 40 60 80 100 t s te Nm 00 20 40 60 8 0 20 40 60 80 100 t s te Nm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t s i A 1 0 8 0 6 0 4 0 200 20 40 60 81 1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0 8 1 phid phiq 2 基于电压模型磁链估计的仿真 初始给定转速为 600r min 负载为 0 0 3 秒时给定转速突加到 1200r min 0 6 秒时突加 50Nm 的负载 仿真结果如下 图 4 12 实际转速 图 4 13 估计转速 图 4 14 实际转矩 图 4 15 估计转矩 19 图 4 16 三相定子电流 图 4 17 定子磁链轨迹 由图示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基于电压模型磁链估计的矢量控制系统也能较 好的完成加载 变速等基本控制功能 因此 电压型在电动汽车低速控制中有 很大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异步电动机基于电压模型磁链估计的矢量控制系统 进行仿真 并对结果在电动汽车理想行驶过程中进行分析 由仿真结果图可以 看出 采用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电动汽车满足基本的实际需求 具有动 态性能好 调速范围宽的优点 但同时存在不足之处 易受电机参数影响 但 其仍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第第 5 5 章章 结束语结束语 异步电机由于具有结构接单 运行可靠 维护方便等特点在现代电动汽车 中广泛被运用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电子器件 微处理器等的更新 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1 分析对比了几种常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说明选择异步电机的原因 2 通过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分析 选择了适合电动汽车性能要求 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3 最后利用 MATLAB 对电动汽车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验证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可行性 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时间有限 对该课题并未深入的学习研究 因此在 文中难免存在不妥的地方 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校正 电动汽车是各个领域结合的综合产物 随着其不断的发展 驱动控制系统 也将愈来愈方便 效率 因此 自己认为后期可以做以下工作 1 在矢量控制中 克服电机参数常对系统造成影响 2 由于基于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的转子磁链观测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可以研究一种适应能力强 使用范围广的磁链观测方法 将最大效率控制与快 速响应控制有机结合 克服变频调速系统的效率优化对动态响应性能的影响 改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3 利用近年来为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共同出资合伙合同5篇
- 个人的借款延期合同6篇
- 舆情检测合同5篇
- 2025年仓储仓储货物仓储服务合同协议
- 2025湖南长沙宁乡市中医医院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5月西南石油大学考试招聘事业编制辅导员15人(四川)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长期招聘高层次人才25人(福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人员招聘168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模板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必刷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损耗管理办法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透析患者血磷控制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