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某人民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1页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2页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3页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4页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南通市某人民医院 X 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射线诊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1 1 概述概述 1 1 建设项目名称和地址 1 2 建设性质 1 3 工程规模和人员结构 该新建项目位南通市通州区某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东侧 拟建设五层门急诊大楼 总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 800 万元 门急诊大楼位于老院区东侧 为地上 4 层 地下 1 层 拟建项目放射科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角一块相对独立区域 设有 4 个 X 射线机房 其中 1 个 CT 机房 1 个 DR 机房 1 个胃肠透视室 1 个备用摄片室 CT 室和 DR 机房面积各 58 5 平方米 其中 X 射线室使用面积 35 平方米 胃肠透视室和备用机房面积为 39 平方米 X 射线室使用面积 29 平方米 放射工作场所的射线装置主要是将现有医用诊断 X 线机移入使用 放射科现有 X 线机基本情 况见下表 医用诊断 X 线机名 称 生产厂家型号 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 X 线 CT 机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责任有 限公司 NeuViz Dual 型140300 DR 摄片机 德国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 司 MulTix Compact130500 胃肠透视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XG 510A125500 X 线摄片机北京万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ZFs 302 1125300 1 4 评价范围 本报告书评价范围涉及 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初步设计 中拟建的 放射诊断工作场所 内容包括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危害因素 并可能对人员及周围环境 的电离辐射影响进行专项评价 1 5 编制依据 略 1 6 评价目标 1 6 1 防护设计原则 1 6 1 1 对于符合正当化的放射工作实践 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 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剂量不 仅低于规定的限值 而且控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 这一考虑包括了正常运行 维 修以及应急状态 也包括了具有一定概率的导致重大照射的潜在照射的情况 1 6 1 2 在防护设计时 充分考虑辐射防护的发展 如 GB18871 2002 ICRP60 IAEA115 以及 国家基本放射防护标准 已把剂量当量限值降低 也考虑到公众对辐射的心理因素 还为防护设计 与施工保守地留有二倍安全系数 1 6 2 剂量限值 1 6 2 1 工作人员剂量的年限值 略 1 6 3 评价目标 1 6 3 1 在考虑了最优化原则后 屏蔽设计时 年剂量目标值应不高于下列值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 2 mSv a 公众成员 0 1 mSv a 1 6 3 2 按防护设计原则和年剂量目标值 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定为 射线装置工作时 距屏蔽室墙 外壁 30cm 处的辐射当量剂量率不大于 2 5 Sv h 对于从事医用 X 射线诊断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 即 使居留因子为 1 按年照射时间 500 小时 每年 250 天 每天 2 小时 计算 年累积剂量仅为 1 25mSv a 低于年剂量目标值 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 1 10 对于公众成员 居留因子为 1 16 时 年累积剂量为 0 078 mSv a 低于年剂量目标值 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 1 10 2 场址和对公众的影响 场址和对公众的影响 2 1 场址环境 2 1 1 该新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某人民医院内 病房大楼东侧 南临平刘公路 西面是医院内病房大 楼 东面是农村马路距民房 20 米远 北面是河道 拟建设门急诊大楼 规划建设面积 4000 平方米 楼长 46 米 宽 41 米 地上 4 层 地下 1 层 集门诊 急救 医技工作场所于一体 医院在底层东北 侧一端设置放射工作场所 放射工作场所为一块相对独立区域 2 1 2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块原为平东村村部和部分居民楼区 无其它放射性污染源 所在地区环境 辐射水平目前趋于通州区环境放射性本底背景值水平 2 8 10 2 Gy h 1 2 2 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放射工作场所的 X 射线机房周边区域 如更衣室 办公室 走廊 庭院及毗邻道路等有人员活动 的区域为放射防护主要目标 如屏蔽防护措施得当 其电离辐射水平将符合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安全基本标准 GB 2002 和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 IAEA 安全丛书 NO 115 1997 年 规定的公众剂量限值和本屏蔽设计的年剂量目标值 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 1 辐射源项分析 3 2 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3 3 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 1 放射性皮肤损伤 2 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 3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 拟采取放射防护设施 拟采取放射防护设施 4 1 选址 放射工作场所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侧一端 为一块独立区域 4 2 机房布局 该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 根据医院放射科规模的大小和 X 射线机房的多少 采用全分隔式布局 将放射科分为内 中 外三层 内层是 X 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 中层是各种 X 射线检 查室 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 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 4 3 建筑设计 放射工作场所要求每一间 X 射线机房使用面积均大于 24 平方米 CT 和 DR 机房使用面积约 35 平方米 胃肠室和备用机房使用面积约 29 平方米 层高为 3 米 机房 X 射线机主照射方向和其他方 位的墙体厚度为 370mm 的粘土砖墙 1 6g cm 3 内外水泥粉刷 相当于 3 个铅当量防护 上下楼板 为 15cm 厚混凝土浇注体防护层 CT 室上下楼板要达到相当于 3 个铅当量防护 可为 25cm 厚混凝 土浇注体或 15cm 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 门窗为专业厂家制造的相当 2mm 厚铅板防护层 其中 CT 室大门为推拉式的 内衬 3mm 厚铅板防护层 观察窗用 20mm 厚普通铅玻璃相当于 3 个 铅当量 4 4 分区管理 根据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 2002 的规定 CT 机房 DR 机房摄影片 机房和透视机房应设为控制区进行管理 机房控制室及走廊应设为监督区进行管理 4 5 通风设施 根据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 2002 的规定 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可采取 开窗或安装换气扇方式 在机房大防护门对侧墙高 2 5m 以上设置排风扇并应有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 厚度 工作期间 机房每小时换气 2 3 次为宜 4 6 警告标志 根据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 2002 和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 2002的规定 在四个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 4 7 屏蔽设计 X 射线机的核心部分是 X 射线管 X 射线管是装在屏蔽套中的 屏蔽套上留有可供有用线束通 过的窗口 即主照射方向 对无用而有害的 X 射线 出厂时即有足够的屏蔽 泄漏量不超过相应的标 准 机房的屏蔽 利用计算模式和项目提供的数据计算相应透射系数 B 利用 B 值即可通过透射曲线 得出相应的材料所需厚度 将其与项目提供的屏蔽厚度进行比较 评价项目防护规划是否满足要求 射线照射的防护墙为主屏蔽墙 其余墙壁及屋顶为次屏蔽墙 计算模式 初级射线屏蔽计算 B HR2 WUT 次级射线屏蔽计算 6 104HR2I WT 式中 W 周工作负荷 U 利用因子 T 居留因子 H 每周剂量控制参考值 R 参考点与放射源的距离 B 透射系数 透射比 H 周屏蔽设计目标值 工作人员取 0 04mSv Week 公众取 0 002 mSv Week 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普通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表 2 CT 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 置东墙东墙南墙南墙西墙西墙北墙北墙屋屋 顶顶机房大门机房大门防护门防护门 d m 3 53 03 53 03 03 04 5 参考点所区 域 DR 机房机房走廊走廊走廊走廊控制室控制室B 超室超室走廊走廊控制室 T1 41 41 411 41 41 计算厚度2 72 82 72 42 82 82 0 设计厚度设计厚度3 03 03 03 03 03 02 0 螺旋 CT 的 X 射线管要做 360 度旋转运动 U 利用因子为 1 4 北墙处 U 为 1 16 表 3 DR 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 置东墙东墙南墙南墙西墙西墙北墙北墙屋屋 顶顶机房大门机房大门防护门防护门 d m 3 53 03 53 03 03 03 0 参考点所区 域 办公室办公室走廊走廊CT 机房机房控制室控制室B 超室超室走廊走廊控制室 T11 41 411 41 41 计算厚度1 81 41 31 41 41 41 4 设计厚度设计厚度3 03 03 03 02 02 02 0 根据计算机房防护所需最大屏蔽厚度均低于项目设计屏蔽厚度 因此 该设计满足防护要求 4 8 防放射性污染 位 置东墙东墙南墙南墙西墙西墙北墙北墙屋屋 顶顶 机房大门机房大门防护门防护门 d m 3 03 23 03 23 03 03 0 参考点所 区域 控制室控制室 备用摄片备用摄片 机房机房 走廊走廊走廊走廊 门诊换门诊换 药室药室 走廊走廊控制室 T11 41 41 41 41 41 计算厚度1 00 80 80 80 80 80 8 设计厚度设计厚度3 03 03 03 02 02 02 0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 断电后即没有射线产生 不产生放射性污染 4 9 个人防护用具 医院制定了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计划 计划配置铅眼镜 铅围脖和铅防护服 根据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 2002 的规定 机房应配备受检者的各种辅助防 护用品 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的各种用品 4 10 三废处理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 不产生放射性三废 5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 5 1 个人剂量监测 根据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个人剂量管理的要求 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必须佩戴 外照射个人剂量计 并按本单位制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办法 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个 人剂量监测的实施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负责 所用热释光剂量计为 LiF Mg Cu P 元件 须经过计量部门刻度 个人剂量监测频度为三个月 1 次 由监测单位出具个人剂量检测报告 遇有事 故情况随时送检 受检单位应认真做好剂量片计的收发和佩戴工作 并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登记在 放射工作人员证 上 被监测人员应包括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相关人员 同时建立这些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 进 行档案化管理 及时登记剂量监测数据 数据应完整 对每个人员的年累积剂量进行评估 并对个人 剂量档案妥善保管 保管时间应不少于脱离放射工作后的 20 年 遇到较高水平的局部照射时 应佩戴附加剂量计 有可能造成体内污染时 应进行内照射剂量 监测 5 2 工作场所监测 根据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 46 号令 的规定 放射工作场所应进行 定期的放射防护监测 医用诊断 X 射线机新安装后 应对 X 射线机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 并对 X 射线机机房防护 设施的辐射安全进行测试 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正常使用中的 X 射线机 每年应进行一次 X 射线机 主要防护性能检测的监测 以及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 包括 X 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的检测 有用线 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 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 以及 机房周围工作场所的透射和泄漏剂量检测 如控制室 防护门缝 窗外 四壁墙外 顶棚上等处 使 用合格的 X 射线剂量仪对以上各处进行剂量检测 重点检测可能发生射线泄漏的地方 并记录检测数 据 检测方法参照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GBZ138 2002 的要求 使用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监测数据进行管理 妥善保管 并观察监测数据的变化 发现防护薄弱 环节 使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仪器 仪器须经检定合格 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 5 3 场所外的环境监测 定期对 X 射线机房周围环境辐射安全进行检测 一般每年一次 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布置应包 括机房周围公众经常活动的场所 如候诊走廊 毗邻公用房间 护墙外道路等 应重点监测有人员长 期驻留的场所 以上所有监测数据均应认真记录 建立档案 在记录监测结果时 应同时记录监测条件 测量 方法和仪器 测量时间和测量人 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并提出改进放射卫生防护和监测措施的 建议 6 辐射危害评价辐射危害评价 辐射危害评价暨 X 射线机房屏蔽厚度的核实 医院放射科已有 X 射线机中 最大工作管电压 为 130KV 工作管电流为 500mA 选取工作管电压为 130KV 的 CT 机和 100KV 的 X 射线机分别作为 CT 室和普通放射的代表性辐射污染源 X 射线机在工作状态下对人员及环境的辐射影响主要是 X 射 线通过墙体的透射和门窗的漏射 X 射线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减少照射时间 加长与 X 射线源的距离及 进行适当的屏蔽 6 1 有用线束屏蔽厚度的核实 a 普通 X 射线机房 普通 X 射线机机房墙体厚度设计为 370mm 的粘土砖墙 内外水泥粉刷 相 当于 3mm 厚铅板防护层 普通机房工作空间为 5 75 5 20m2 预测计算点取墙外 0 3m 参考点设于 距离 X 射线机 R 3m 处 考虑公众 居留因子 T 1 16 使用因子 U 1 周工作负荷 W 1 0 103mA min 实际工作中周工作负荷达不到这么高 查比透射量 B 曲线 得 100KV 的宽束 X 射线的 B 2 0 10 4mGym2 mA min 由于 X 射线的品质因子为 1 每 1Gy 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 物效应等效于 1Sv 的有效剂量当量 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 Hw BWUTR 2 1 38 Sv 则公众年剂量当 量为 0 07mSv 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 0 1mSv 导出剂量率为 0 14 Sv h 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考虑 X 射线工作人员 设到工作人员距离 X 射线机 3m 居留因子 T 1 使用因子 U 1 4 则 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 Hw BWUTR 2 5 52 Sv 则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 0 28mSv 低于放射工作人 员年剂量目标值 2mSv 导出剂量率为 0 55 Sv h 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因此 主防护墙厚度设计 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b 螺旋 CT 机房 CT 机主照射方向的墙体厚度设计为 3mm 厚铅板防护层 铅密度为 11 35g cm3 CT 机房工作空间为 6 5 5 4m2 预测计算点取墙外 0 3m 参考点设于距离 X 射线机 R 3m 处 考虑公众 居留因子 T 1 16 使用因子 U 1 4 周工作负荷 W 1 0 103mA min 查比透 射量 B 曲线 得 150KV 的宽束 X 射线的 B 1 0 10 3mGy m2 mA min 由于 X 射线的品质因子为 1 每 1Gy 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等效于 1Sv 的有效剂量当量 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 Hw BWUTR 2 1 74 Sv 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 0 09mSv 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 0 1mSv 导出剂量 率为 0 17 Sv h 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考虑 X 射线工作人员 设工作人员距离 X 射线机 4m 居 留因子 T 1 使用因子 U 1 4 则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 Hw BWUTR 2 15 6 Sv 则工作人员年剂量 当量为 0 81mSv 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值 导出剂量率为 1 6 Sv h 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因此主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 2 漏射线 散射线屏蔽厚度的核实 侧墙 副防护墙 厚度设计为 370mm 的粘土砖墙 1 6 g cm3 内外水泥粉刷 相当于 3mm 厚铅板防护层 根据 GBZ130 2002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诊断 X 射线机距源点 1m 处的泄漏辐射剂量限值为 1 0mGy h 铅对 150KV 的宽束 X 射线的 TVT 值为 0 96mm 设参考点距源 点 4m 当居留因子为 1 时 经 3mm 厚铅板防护层的屏蔽衰减 根据公式 NTVT lgWLT R2Hw 参考 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为 0 08 Sv h 年剂量当量为 0 04 mSv 当假设 X 射线焦点与受检者距离为 1m 受检者体表照射面积为 400 平方厘米 考虑 90 散射 散射因子取 0 002 则散射线所致周剂量为 0 125 Sv 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 6 25 Sv 导出剂量率 为 0 0125 Sv h 因此 由漏射线和散射线共同作用所致剂量率为 0 093 Sv h 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导出 剂量率目标控制值 2 5 Sv h 年剂量当量为 0 04mSv 也低于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控制值 若考虑 公众 取居留因子为 1 16 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 0 003mSv 也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控制值 0 1mSv 所以 侧墙 副防护墙 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 3 顶棚屏蔽厚度的核实 a 普通 X 射线机房 顶棚设计为 15cm 厚现浇混凝土 2 35 g cm3 对应铅当量为 2 0mm 相当于 2mm 铅当量 普通机房的 X 线主方向一般为向下和水平方向 很少对上 故顶棚有 2mm 铅当量防护 符合 GBZ130 2002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因此 顶棚屏蔽设计符合防护的要求 b 螺旋 CT 机房 CT 室上下楼板设计要达到相当于 3 个铅当量防护 可为 25cm 厚混凝土浇注体 或 15cm 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 内嵌 1mm 厚铅板 的复合防护层 对于螺旋 CT 顶棚设计也 是考虑为主照射方向 其对应铅当量为 3mm 屏蔽厚度的核实同 6 1b 故其防护厚度设计能满足防护 的需要 7 放射防护管理放射防护管理 7 1 单位安全防护自主管理 必须成立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 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 有关职 能科室负责人任组员 人员各有分工 职责明确 医院成立了放射防护管理小组 负责全院放射防护 管理工作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小组 医院应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医院负责放射诊 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专 兼 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应包括 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 射防护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 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组织本 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的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制定放射事件应 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制定详细 操作性强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包括 1 放射防护管理组织与职责 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 3 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剂量监测办法 4 放射性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理方案 5 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6 意外事件应急与处置规程 7 受检者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另外 还应建立相关档案 并妥善保管 包括射线装置和防护设施技术档案 个人剂量与健康 检查档案放射防护监测评价和放射事故档案 辐射检测仪器档案等 7 2 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 工作前 应先明确放射性工作岗位工作人员 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就业前体检 检查结果须符合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的要求 体检合格者方允许参加放射性工作 今后还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 检查 工作人员还需定期参加放射卫生法规教育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并考核合格 才能取得放射工 作人员健康证明 才能上岗 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每叁个月一次的个人剂量监测 8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8 1 结论 1 根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规定 评价机构针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放 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GBZ T181 2006 认为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项目为职业病危害 一般的建设项目 2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部新建 CT 机房 DR 机房 胃肠透视和备用摄片机房选址可行 医院放射科采用全分隔式布局 将放射科分为内 中 外三层 内层是 X 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 中层是各种 X 射线检查室 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 各 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 这种布局将工作人员走廊与患者走廊分隔 将 X 射线机房与操作室 分隔 符合机房布局应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