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一 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一 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公司三级安全教育时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培训 二 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二 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 全措施 全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 有害因素有 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 有害因素有 1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 介质 2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可燃气体 3 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 切实做好工艺处理 与作业系统相连的管线 阀 门加盲板断开 加 取盲板要有专人负责 对生产 储存 输送易燃易爆 有 毒有害物料的设备 容器 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 所用盲板要用符 合压力等级的正式盲板 不能用白铁皮 石棉板等材料作代用盲板 2 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 全面性 一个设备要多采几个点 的样 如塔类 至少应测上 中 下 3 个点 储罐应在物料进出口和中部 卧 式容器最好取两端 采样时尽可能伸向设备内部 样品才有代表性 切不可在 人孔处取样 人孔处因空气对流采的样品不具代表性 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 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 路线和救护方法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 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 材等 设备的出入口内 外不得有障碍物 保证其畅通无阻 便于人员出入和 抢救疏散 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容器 设备内作业温度 高 湿度大 人体易出汗 就会增加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 进入金属容器 炉 塔 釜 罐等 和特别潮湿 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 照明电压不 大于 12V 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 12V 时 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 护器 其接线箱 板 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 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 方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使用防爆工具 5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 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 摘除保险 并在 开关上挂上 有人工作 严禁合闸 警示牌 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 的联轴器 6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不得使用卷扬机 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 所带的工具 材料须进行登记 作业结束后 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无误后 方 可交付验收 7 作业的受限空间内 可采用自然通风 必要时可用通风机 鼓风机强制 抽风或鼓风 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 宜过长 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容器内作业 容器内的防腐作业 一次作业时间以 不超过 30 分钟为宜 8 对危险性较大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如催化装置清焦 反应釜内检修 大型油罐人工清罐等 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制定较为详细的作业安全方案和应 急预案 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 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三 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气体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体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开机 按下电源键 ON OFF 左边 从上数第一个 仪器开机 进入自检状态 然后到计时 110 秒 仪器进入 常规的气体读数模式 可以测量可燃气 氧气 一氧化碳 硫化氢四种气体的 含量 注意事项 1 仅用于探测所装探头能检测的毒气 2 若读数不在规定 的范围内 则进行校准 3 若装置遭受撞击或接触高污染物 则应该应该频繁 的检查校准 4 在氧气缺乏会氧气富于的环境 还原性大气 有烟气的环境 惰性环境 含可燃气雾 粉尘的环境可能导致不正确的读数 5 不得将梅思安多 种气体检测仪用于测试有一个高闪点 超过 38 100 的液体演变为气雾 的环境中的可燃气体 因为这将导致不正确的低读数 6 不得堵塞传感器 不 得压住传感器的表面 不要用压缩空气来清洁传感器各孔 因为这将导致不正 确的读数 长管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长管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2 专人监护 防止扭结 踩踏 吸入口 放置上风头 3 自吸式长管 15m 超过 15m 应加装送风装置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过滤式防毒面具禁止在密闭空间内使用 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 18 或有毒 物质毒物浓度大于限定范围 0 5 或只有含氟物及蒸气时 禁止使用过滤式 防毒面具 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使用时必须打开滤毒罐底塞 滤毒罐属 于一次性抛弃型产品 使用后必须更换 滤毒罐 盒 必须专防专用 且在有效 期内 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正确佩戴和使用器具 2 空气瓶内压力 在 20MPa 以上时允许佩戴 使用过程中低于 5MPa 要立即无条件退出作业环境 3 严禁气瓶 呼吸器外表沾染油污 4 严禁单独一人佩戴呼吸器进入危险 区域 5 不能用于潜水系列 6 不要让充满气的气瓶在阳光下曝晒 7 空气呼吸器额定工作时间仅为 45 分钟 随时根据压力读数表听到气笛警报声 应 立即准备撤离 四 事故的预防 避险 逃生 自救 互救等知识 四 事故的预防 避险 逃生 自救 互救等知识 出现有人中毒 窒息的紧急情况 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 设备 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发生事故 抢救工作应争分夺秒 但 须沉着冷静正确处理事故 不得拖延耽误 更不能盲目抢救 抢救者首先要保 护好自己 只有将自己保护好 才能更有效地抢救别人 否则会适得其反 不 但救不了别人 也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若有人员受伤时将患者抬离现场必须放在空气新鲜 温度适宜的安静地方 对呼吸已停止 但心脏跳动刚停止而有体温的患者 应立即抢救 不得中断 未经医生确诊死亡 不得停止抢救工作 中毒的患者 禁止使用压迫式人工呼吸 只许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给予 输氧进行抢救 并将患者尽快转交医生治疗 呼吸停止 呼吸微弱以及胸部 背部骨折的患者 严禁背运 应使用担架 或双人抬送 搬运时动作要轻 不可强拉 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严重出 血的患者 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救护在高空作业的患者 应采取防止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