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09-1 胡定松 17号_第1页
采09-1 胡定松 17号_第2页
采09-1 胡定松 17号_第3页
采09-1 胡定松 17号_第4页
采09-1 胡定松 17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黑龙江科技学院 院系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 采矿工程 姓名 胡定松 学号 17 号 2012 年 5 月 28 日 2012 年七月 13 日 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 不知不觉我在东海煤矿实习已经有将近两个月了 实习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 通过这次实习 我们对以 后工作的环境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 学校在我们大学 生活还有一年之际安排这次生产实习 我认为是非常 适时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一 种鞭策和考验 我们应该感谢矿领导对我们的关心 支持和帮助 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 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一 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 井底车场的结构井底车场的结构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 位于开采水平 井筒附近的巷道和 硐室的总称 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 包括巷道 硐室和线路 它担负对煤炭 矸石 伴生矿产 设备 器材和 人员的转运 并为矿井通风 排水 动力供应 通信 安全设施等服务 1 主要运输线路 巷道 主要运输线路 巷道 包括存车线巷道和行车线巷道两种 存车线巷道 是指存放空 重车辆的巷道 如主 副井的空 重车 线 材料车线等 行车线巷道是指调动空 重车辆运 行的巷道 如连接主 副井空 重车线的绕道 调车 线 马头门线路等 2 辅助线路 巷道 辅助线路 巷道 主要是指通往各种硐室的巷道 如通往主排水泵 硐室 水仓的通道 主井撒煤清理斜巷 或水平巷道 及通道 管子道 通往电机车修理库的支巷等 3 硐室 硐室 为了满足生产技术 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井底车场内需设置若干硐室 按它们在井底车场中所 处的位置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副井系统硐室 主井系统 硐室以及其它硐室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 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 1 顶推调车 环形车场常用 2 专用设备调车 设置专用设备 3 甩车调车 4 顶推拉调车 井底车场线路平面布置及存车线长度的确定井底车场线路平面布置及存车线长度的确定 主井空 重车线主井空 重车线 大型矿井 主井空 重车线各长 1 5 2 0 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 主井空 重车线各长 1 0 1 5 列车长 副井空 重车线副井空 重车线 大型矿井 副井空 重车线各为 1 0 1 5 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 副井空 重车线各为 0 5 1 0 列车长 副井空 重车线一般不小于 1 0 列车长 小型矿井 副井空 重车线有时可按 0 5 列车长 材料车线材料车线 大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为 15 20 个材料车 中小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能容纳 5 10 个材料车 调车线调车线 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线路 一般为 1 列车加机车 之和 如果存车线长度不足 将会使井下运输的井筒提 升工作彼此牵制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 但存车线过长 会使列车在车场内的调车时间增加 反而降低车场的 通过能力 并增加井底车场的工程量 井底车场线路的坡度井底车场线路的坡度 为了调车方便 一般主副井空车线 副井重车线 设自动滚行坡度 其高差损失由回车线上坡 空列车 不大于 1 0 弥补 主井重车线矿车进入翻笼借助 于设在翻笼前的推车机 环行式井底车场环行式井底车场 特点 列车在车场中环行单向运行 环行车场可分为 卧式 斜式和立式 卧式环行车场 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 大巷或主石门 平行 斜式环行车场 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 大巷或主石门 斜交 立式环行车场 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 大巷或主石门 垂直 立井卧式环行井底车场立井卧式环行井底车场 优缺点及使用优缺点及使用 a 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 开拓工程量小 b 调车较方便 通过能力大 c 安全性差 机车在弯道上顶车 减速 不安全 d 交叉点及弯道多 施工不便 e 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 安全 f 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很近 约一列车长 的条 件下 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 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 并利 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 但专开 绕道线 优缺点及使用优缺点及使用 a 开拓工程量小 b 调车方便 通过能力较大 c 安全性好些 弯道角度小 顶推车有利 机车不 过翻车机硐室 d 巷道交叉点较少 施工较易 井筒距大巷较近 小于一列车长 且地面出车方向也 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 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 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 并利用主 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 但专开绕道线 优缺点及使用优缺点及使用 a 开拓工程量大 b 交叉点及弯道多 c 在大弯道上顶推车不够安全 但机车不过翻车 机硐室 d 调车较方便 通过能力大 e 当井筒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远时 大于一列车长 采用 斜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斜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 特点 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垂直 二 东海矿概况的学习 矿区发展史矿区发展史 东海矿于 1958 年建矿 1965 年移交原鸡西矿务 局 1980 年 3 月建成集中皮带井 1983 年第一次改 扩建于 1989 年 12 月投产 设计能力 90 万吨 年 1990 年达产 1991 年进行技改 现矿井生产能力达 到 120 万吨 年 目前东海矿核定生产能力 150 万吨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 井田范围 井田范围南起 F181 和 F2 断层 与杏 花立井相邻 东到 F38 断层 北起基盘 南以 54 2 煤层 700m 标高和 21 层 500m 标高为境界 井田走 向 11 公里 南北宽 3 公里 面积为 33 平方公里 储量 储量 东海矿现有可采煤层 21 22 上 22 23 24 25 32 33 34 上 34 35 37 38 48 54 2 计 15 层 截止 2004 年末剩余工业量 12999 5 万吨 可采储量 5225 7 万吨 900 标高以上 其中 21 五采左部和 六采区 32 五采区 35 三井 35 层为中厚煤层 储量 765 2 万吨 其它均为薄煤层 储量占 85 储 量分区情况如下 西部可采储量 1816 万吨 东部五 采区可采储量 723 万吨 五采区 F31 以北可采储量 120 7 万吨 六采可采储量 2566 万吨 可采储量总计 5358 7 万吨 井田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 东海矿开拓方式属斜立井开拓 其主井为两段皮 带斜井 设有两台 GDS 1000 钢丝绳牵引皮带机 副 井有两个 即西部三井一斜副提斜井绞车道 二段付 井绞车道至 450 二水平 东部有五采一 二段绞车 道至 450 二水平 回风井两个 一个是西部三井二斜 风道 另一个是东部五 六采区中部立风井 东海矿 现有一水平 93 二水平 450 的两个生产水平 93 水 平担负西部区 二采区 的恢复准备工程 450 二 水平担负着东部五采区 23 层三段采区 32 层四段 采区 底部层四段采区 六采区 32 层采区 底 部层采区 二水平 450 主运道贯穿井田东西 04 年 核定生产能力 150 万吨 年 矿井实际 生产能力 120 万吨 年 采区布置 采区布置 东海矿现有三个生产采区 三个准备采区 采区 布置方式为三条下山分层组独立布置 同时采用集中 石门或集中皮带道联络 现同时生产采区为三个 每一个生产采区各布置 一个高档普采队 其中五采 32 层四段采区一个采煤 队 196 工作面长度为 200m 选用 MG 150 375 型采煤机 工作面运输采用 SGB 220 刮板运输机 下 巷配备 SGW 40T 型转载机 功率 40kw 运输巷使用 SDJ 150 型带式输送机 功率 2 75kw 工作面支护采 用单体液压支柱 型号为 DZ 1 8 并配备铰接顶梁 同时 2 个掘进队进行掘进 五采 35 四段采区一个采煤队 195 工作面长 度为 200m 选用 MG 150 375 型采煤机 工作面运 输采用 SGB 220 刮板运输机 下巷配备 SGW 40T 型 转载机 功率 40kw 运输巷使用 SDJ 150 型带式输 送机 功率 2 75kw 工作面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型号为 DZ 1 8 并配备铰接顶梁 五采 23 层三段采区为准备采区 布置一个综掘 队 三个炮掘队 六采 32 层采区布置一个采煤队 193 工作面长度为 165m 选用 MG 150 375 型 采煤机 工作面运输采用 SGB 220 刮板运输机 下巷 配备 SGW 40T 型转载机 功率 40kw 运输巷使用 SDJ 150 型带式输送机 功率 2 75kw 一个炮掘队 两个综掘队 底部层采区布置四个炮掘队 五采 32 层四段采区 五采底部层四段采区和 23 层三段采区 由 195 196 两支高档普采队交替开采 六采底部层采区为 32 层采区的准备采区 由 193 高 档普采队交替开采 二采区为准备采区 采区布置方 式为下山 采煤方法均为长臂后退式 全部陷落法处理采空 区 炮掘掘进均为风钻打眼 爆破落煤 耙斗机装车 矿车运输或皮带 溜子连续化运输 综掘采用掘进机 皮带连续化运输 纸上谈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对学以 致用的深刻诠释 在经过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后 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 避免 纸上谈兵 做 到与实际相结合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是我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