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学生版_第1页
赤壁赋学案学生版_第2页
赤壁赋学案学生版_第3页
赤壁赋学案学生版_第4页
赤壁赋学案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 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 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一 知识链接 一 知识链接 1 1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苏轼 公元 1037 1101 年 字子瞻 号东坡 眉山 四川 人 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并 称 三苏 同为 唐宋八大家 成员 他是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他中了进士后 登上仕途 早 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 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 诽谤新法罪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到 司马光执政时 尽废新法 苏轼也激烈反对 王安石 司马光死后 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 被一贬再贬 最后贬到了海南 直到 63 岁遇赦北归 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 苏轼诗词 散文 书画无一不精 他的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齐名 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齐名 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他论画主张神似 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 苏轼博通经史 一方面 他仰慕屈原 贾谊 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 曾多次上 书朝廷 要求改革弊政 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 在 仁政爱民 的思想指导下 做了许多好事 另一方面 他又酷爱陶渊明 喜读 庄子 他一生政治生涯 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 对庄 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 表现在 一是旷达超脱 一是玩世不恭 甚至消极出世 这也是形成苏轼 世界观复杂化 经常陷入 入世 和 出世 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 在苏轼的文 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 庄子散文洋恣肆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而苏轼散文也具 有纵横捭阖 挥洒自如的气势 他的 前赤壁赋 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苏轼散文还在 孟子 战国策 以及贾谊 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形成自己的特色 他的论政 论史的 散文 大多笔力雄健 有行云流水之势 因而被誉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也是复兴古文运动的主是复兴古文运动的主 将 将 2 2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乌台 汉书 朱博传 记御史台中有柏树 野乌数千栖居其上 因称御史台为 乌台 元丰 二年 1079 七月二十八日 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 当场逮捕了苏轼 这是怎 么回事呢 原来从六月以来 权监察御史里行 权 代理 里行 见习 何正臣 舒亶 d n 国 子博士 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 李宜 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 句 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 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 讥讽文字 愚弄朝廷 指斥 乘舆 皇帝的代称 无尊君之意 亏大忠之节 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 最后贬至黄州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 赤壁赋 第赤壁赋 第 1 1 课时 课时 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 1212 1616 2 宋代的黄州 就是今天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 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 矗立着一座 红褐色的山崖 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 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 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 所以它 也被称为 文 赤壁 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 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 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 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 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 北省嘉鱼县东北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 借题发挥而已 北省嘉鱼县东北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 借题发挥而已 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 苏轼不能签署公事 不 得擅离安置所 相当于软禁 心里十分苦闷 3 3 有关有关 赋赋 的文体简介 的文体简介 含义 本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 到汉代形成一种有韵的特定体制 成为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 活的韵文 它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 讲究文采 以铺陈为能事 赋体经 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 发展到中唐 在古文运动影响下 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 不讲求骈偶 音 律 句式参差 押韵也比较自由 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 叫做文赋文赋 像杜牧的 阿房宫赋 苏轼的 赤壁赋 都是文赋的佳作 特点 语句上以四 六字句为主 并追求骈偶 且允许有参差错落 语音上要求声律 和谐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用铺陈手法 分类 大赋 以铺叙事物为主 小赋 以抒情为主 文赋 近于散文 骈赋 律 赋 接近于骈文 二 熟读课文 二 熟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壬戌 之秋 举酒属 客 歌窈窕 之章 少焉 徘徊于斗 牛之间 如冯 虚御风 扣舷 而歌之 桂棹 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 流光 倚歌而和 之 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 妇 苏子愀 然 山川相缪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渔樵于江渚 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 鹿 驾一叶之扁 舟 举匏 樽以相属 寄蜉蝣 于天地 无尽藏 也 相与枕藉 乎舟 中 2 诵读指导 读出韵脚 读出韵脚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 慕 诉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栗 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 主 有 风 声 月 色 读出重音读出重音 如 舞舞幽壑之潜蛟 泣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重读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终 韵字重读 而今安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疑词重读 读出节奏读出节奏 如 况 吾与子 渔樵于 江渚之上 盖将 自其变者 而观之 读出气势读出气势 如 方其破荆洲 下东陵 顺流而东也 停顿较小语速较快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朔赋诗 语速舒缓 固一世之雄也 停顿较大气势豪迈 而今安在哉 情感急转 缓慢低沉 读出情感读出情感 如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何其乐也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何悲哉 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而吾与子所共适 何其旷达 相与枕藉乎舟 3 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又何其洒脱 请你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堂导读课堂导读 一 研读第一段 一 研读第一段 1 1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词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句式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 词义 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修辞 少焉 词义 月出于 用法 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句式 白露横 词义 江 水光接天 纵 词义 一苇之所如 词义 凌 词义 万顷之茫然 句式 浩浩乎 词义 如冯 词义 虚御风 而 用法 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 词义 独立 羽化而 用法 登仙 2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本段写了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 可分几层 作者开始游赤壁时 景色如何 找出原句 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画面 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本段的感情色彩什么为主 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 赤壁赋 第赤壁赋 第 2 2 课时 课时 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 1212 1616 4 二 研读第二段 二 研读第二段 1 1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于是 词义 饮酒乐甚 扣舷而 用法 歌之 用法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词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 词义 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句式 倚歌而和 词义 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 用法 词义 幽壑 之潜蛟 泣 用法 词义 孤舟之嫠妇 2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本段可分几层 感情是怎么变化的 在全文的结构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5 课堂导读课堂导读 一 研读第三段 一 研读第三段 1 1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苏子愀然 词义 正 词义 襟危 词义 坐而 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句式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 用法 词义 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 用法 词义 望夏口 东望 武昌 山川相缪 词义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 用法 词义 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 用法 词义 江陵 顺流而 用法 东 用法 词义 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 也 而今安在哉 句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 侣 用法 词义 鱼虾而友 用法 词义 麋鹿 驾一叶之扁 舟 举匏樽以 用法 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 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2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客于明月清风 良宵美景 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 他之所以要 托遗响于悲风 其缘由是 什么 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几组对比 请同学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二 研读第四 五段 二 研读第四 五段 1 1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疏通文句 落实文言知识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词义 而未尝往 词义 也 盈 虚者如彼 而卒 词义 莫消长也 盖 用法 将自其变者而 用法 观之 则天地曾 词义 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 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 赤壁赋 第赤壁赋 第 3 3 课时 课时 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 1212 1 1 6 6 6 羡乎 句式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 词义 所有 虽 词义 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 用法 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 词义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句式 而吾与子之 所共适 词义 客喜而 用法 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 词义 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 词义 白 2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理解文意 把握内容情感 这两段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第四段 作者是如何阐发人生感悟 来劝慰客人 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7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后训练课后训练 一 基础巩固 一 基础巩固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缪 盘绕 B 举匏樽以相属 属 劝酒 C 知不可乎骤得 骤 快速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享有 2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1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2 不知老之将至 B 1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2 君安与项伯有故 C 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 当其欣于所遇 D 1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2 骑千余 卒数万人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歌窈窕之章 羽化而登仙 击空明兮溯流光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知东方之既白 A B C D 二 一法一练二 一法一练 掌握被动句的用法 并能够准确翻译掌握被动句的用法 并能够准确翻译 所谓被动 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 用 为 或 为 所 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 2 用 被 表被动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3 用 见 或 见 于 表被动 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用 于 或 受 于 表被动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5 无词语标志的被动句 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为意念上的被动 屈原放逐 著 离骚 太史公自序 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赤壁赋 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就是 于 引出被动者的被动句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翻译文中的被动句 秦以关中之地 日夜东猎六国 百有余年 悉禽灭之 虽云得地利 善为兵 故百战百胜 以 予考之 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 韩 燕弱小 置不足论 彼四国者 魏以惠王而衰 齐以闵王而衰 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 赤壁赋 第赤壁赋 第 4 4 课时 课时 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 1212 1616 8 楚以怀王而衰 赵以孝成王而衰 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魏承文侯 武侯之后 表里山河 大于三 晋 诸侯莫能与之争 而惠王数伐韩 赵 志吞邯郸 挫败于齐 军覆子死 卒之为秦国所困 国 日以蹙 失河西七百里 去安邑而都大梁 数世不振 讫于殄国 闵王承威 宣之后 山东之建国 莫强焉 而狃 于伐宋之利 南侵楚 西侵三晋 欲并二周而为天子 遂为燕所屠 虽赖田单之力 得复亡城 子孙沮气 孑孑自保 终堕秦计 束手为虏 怀王贪商於六百里 受诈张仪 失其名都 丧其甲士 不能偿 囚辱以死 赵以上党之地 代韩受兵 利令智昏 轻用民死 同日坑于长平者 过四十万 几于社稷为墟 幸不即亡 终以不免 此四国之君 苟为保境睦邻 畏天自守 秦虽强 大 岂能加我哉 选自洪迈 容斋随笔 注 狃 ni 贪 1 惠王数伐韩 赵 志吞邯郸 挫败于齐 译文 2 卒之为秦国所困 译文 3 遂为燕所屠 译文 4 囚辱以死 译文 三 表达交流 三 表达交流 5 将下面的一个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 不能改变原意 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被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 但他的儒雅与豪放 既富于 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原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 6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照要求答题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热心奖掖后进 扶植了不少人才 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 流传 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苏诗受到金代诗人 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 的推崇 苏文长期沾溉后学 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 苏词直到清代 仍为陈维崧 等词家所宗法 苏轼的大量作品 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1 有一个句子和本段的话题不统一 应删去 这句话是 2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7 苏轼的诗不仅 诗中有画 而且 诗中有理 请将他的 惠崇 用散文化的语言 描述出来 然后用一句话说出其中蕴涵的哲理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改文 9 蕴含的哲理 素材积累素材积累 素材一 苏轼不同意 客 的 人生短促无常 的的悲观观点 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感情变得喜悦 他以明月 江 水作比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 又有不变的一面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 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 保 挂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写作应用话题 1 胸怀 2 态度决定成败 3 珍惜拥有 4 人要坦荡 达观 5 变与不变 6 乐与悲 素材二 凡夫俗子对待得失 无一时不患 无一地不患 而苏轼却道 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无所有 虽一毫而莫 取 别人得了 我不羡慕 我没得到 也不遗憾 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就是大自然赐给我的无穷宝藏 这就是对生命真谛的诠释 写作应用话题 1 生命的真谛 2 得与失 3 人生的取向 4 守住心灵的那一轮月亮 5 过诗意的人生 素材三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年 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捕入狱 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从 乌台诗案 到流放黄 州 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 政治上失意彷徨 精神上苦闷孤独 但生性旷达的他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开始在老庄 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 从文学上完成人生的追求 写作应用话题 1 挫折 改变人生 2 转向 3 面对逆境 4 穷则独善其身 5 永不言败 6 人要适应现实 写作应用示例 缩小痛苦 战胜挫折缩小痛苦 战胜挫折 苏轼看见了风 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 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 流落四方 辗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 他心灰 意懒 看 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 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 他看见风在山顶呼 啸 盘旋 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 刹那间 他心中郁结的块垒 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挫折 痛苦 唯有忘记 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 寄情山水 最终名垂千古 只是 那夜的风 已遗落于岁月 无人见得 他的多情 造就了他的豪放 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 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 风雨任平生 的大境界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的苏东坡 心灵的胜利心灵的胜利 苏轼毕竟是苏轼 他能驾一叶扁舟 从容应对惊涛骇浪 在白露横江 清风徐来之际 他以旷达 疏狂的性情 和俯仰万世的思考 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 世事无常的感伤 他猛然间豁然开朗 终于悟出了 自其变者而 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的哲理 霎时 他的内心已一片澄明 于是 所有的不幸与困苦 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缕游丝 一缕轻尘 那些世俗小人不懂 可江上的清风懂了 山间的明月懂了 在这场与邪恶的拔河中 苏轼取得了心灵上的胜利 于是 他远离了喧嚣 回归于清纯空灵 他 习惯了淡泊 才情更加俊逸洒脱 他明白了如何应对挫折 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他的人生 充满了坎坷与荆棘 可他却是一只天生的荆棘鸟 越痛苦 唱出的歌声就越婉转 堪称天籁之 音 犹如迎着寒风的一株寒梅 越是凛冽刺骨 他越是怒放芬芳 冷艳无比 苦难成就辉煌人生苦难成就辉煌人生 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 从高高的象牙塔上重重地坠了下来 不公的排挤与打击 若是换了别人 恐怕早已无法 承受 可东坡先生却并未被这风刀霜剑所击倒 而是用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来接受这一切 纵然沿途道路崎岖 却 依然不忘欣赏 在贬地扶风 他为我们留下了喜情荡漾的 喜雨亭记 在贬地黄州 他更是以 天地与我并生 万 10 物与我为一 的超然姿态 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 前赤壁赋 这才是享受生命啊 面对无情的打击 他扛起了 重压 潇洒地自我调侃道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直到晚年遇赦 回首这些年的颠沛生活 东坡继续自 嘲 九死南 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内心光明到如此 任外界花开花落 眼中都会自有一份美丽 东坡的选择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 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 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 孤独 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 是的 我拥有了荣华富贵 社会地位 不灭才情 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 着蒙蒙的细雨 当夕阳西下 羁鸟归林 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 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 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 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 激荡回旋这赭 黄色的浑流 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 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 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 苇 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 于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 我又来了 带着朋友 驾着扁舟 抱着美酒 还是千年前的明月 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 还是千年 前的江水 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 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 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 而我的心 在这样 的氛围中 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 怀古 感伤 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 如烟如雾 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 漪 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 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 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 五岁 时开始苦读 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 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 十九岁上京赶考 文章震动天下 文坛领袖欧阳修不 吝美的赞誉 但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灾难忽然降临 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 自己被下放黄 州 妻离子散 独居僻野 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 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江水 明月 芦花 箫声 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 冥冥间 远古 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 于是 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 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 我选择通达 在功名与自然之间 我选择自然 在官场与赤壁之间 我选择赤壁 于是 我的选择成就了我 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穷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 古语有云 用行舍藏 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 当仁不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