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题解说课题解说 题目用 讽 齐王纳谏 而不用 劝 一个 讽 字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讽 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 劝告或指责 讽谏 不同于直谏或劝谏 关键在 于不直指其事 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 去启发 开导被谏者 良药而不苦 口 便于对方接受 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 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 改革弊政 整顿吏治 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邹忌将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 有机地联系起来 由自己的 蔽 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 王之蔽甚 充分显 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 七雄并立 各国间的兼并战争 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 斗争 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 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 难点解说难点解说 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首先邹忌在周围人的交口称赞中 头脑冷静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可见他 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 当他通过观察思考 由现象到本质得出正确结论的时 候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缜密 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 当他把这一生活现 象和治理国家联系起来的时候 一位忠于职守 勤于王事 善于发现问题的谋 士形象就跃然纸上 而他高超的劝谏艺术更进一步刻画出他足智多谋 娴于辞 令 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形象 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而又有魄力的开 明君主 他不仅认真听取了邹忌的 劝谏 认为 善 当然与邹忌的委婉讽谏艺术有关 而且果断采取正确措施 制定出对进谏者的奖励办法 鼓励更加直接的进谏者 而文章通过 令初下 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变化 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 从善如流 兴利除弊 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可见他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开明君主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 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 在今天 邹忌的忠诚与智 慧 齐威王的胸怀与魄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 情节完整 人物生动 2 叙事简洁 剪裁巧妙 3 语言繁简 适度 4 设喻说理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5 全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词语积累 1 通假字 孰 通 熟 仔细 2 词类活用 1 朝服衣冠 朝 名词作状语 2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美 形容词意 动用法 3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4 闻寡人之耳者 闻 动 词使动用法 3 古今异义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今 讽刺 2 窥 镜 古 照 看 今 偷看 3 今齐地方千里 古 土地方圆 今 地 点 4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 指责 今 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5 谤讥于市朝 古 指责议论 今 诽谤嘲讽 6 臣之妻私臣 古 偏爱 今 自私 7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 身边大臣 今 方位名词或表 示大约 古 没有谁 没有什么 今 不 不要 8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 长 原文指身高 今 改正 9 明日徐公来 古 第二天 今 第二 天或未来 10 朝服衣冠 古 穿戴 今 穿 4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 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 表示判断 2 倒装句 忌不自信 语句可调整为 忌不信自 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 语句可调整为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语句可 调整为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3 省略句 旦日 客从外来 与坐谈 省略主语 宾语 邹忌 与 之 坐谈 与坐谈 介宾 之 代词宾语 4 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 蔽 受蒙蔽 基础知识积累基础知识积累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邹忌 z u j 修八尺有 y u 余 形貌昳 y 丽 朝 zh o 服衣冠 窥 ku 镜 谤 b ng 讥于市朝 ch o 时时而间 ji n 进 期 j 年之后 2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战国策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 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接着写邹忌以 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最后写 齐 王纳谏 及其结果 本文中包含一个成语 它是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3 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文章标题中的 讽 是讽喻的意思 特指 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 邹忌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 或 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 设喻 讽谏齐 王除蔽纳谏 而 王之蔽甚矣 的原因是 宫妇左右莫不死亡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齐王接受劝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国内政治修明 在 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4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第二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 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 第三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 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 王之蔽甚矣 中的 蔽 指齐王接受 私王 畏王 有求于王 者的蒙蔽 D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 这是齐国能 战胜于朝廷 的根本原因 5 朗读下列句子 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邹忌 修八尺 有余 B 臣 诚知 不如徐公美 C 王之蔽 甚矣 D 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 邹忌修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修岳阳楼 B 窥镜而自视视 下视视其辙 C 王之蔽蔽甚矣 重岩叠嶂 隐天蔽蔽日 D 皆朝朝于齐 朝朝而往 暮而归 7 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臣之妻私臣 私 偏爱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指责 C 闻寡人之耳者 闻 使 听到 D 时时而间进 间 间接 8 下面句子中的 于 字解释为 在 的一项是 C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 于齐 9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B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C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 臣诚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2 王之蔽蔽甚矣 受蒙蔽而不明 3 朝服服衣冠 穿戴 4 群臣吏民能面刺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指责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 是因为偏爱我啊 2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 就是想进谏 也没有什么可 说的了 或 一年以后 就是想说 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 分 期 虽 必须译正确 译错一字扣 0 5 分 3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 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 受到下等的奖 赏 翻译时大意得 1 分 谤讥 闻 译对得 1 分 创新能力运用创新能力运用 一 阅读课文 完成第 12 16 题 12 妻 客都认为邹忌 美于徐公 而说话的语气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 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 语气非常肯定 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 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 语气平淡 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13 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 善 答 1 从日常小事入手 以家比国 以己比君 2 使用排比的方式 增 强语势 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3 语言委婉含蓄 使对方受到启发 4 处处为国为君着想 晓以利害 答出其中一点 言之成理即可 14 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经历了由开始 门庭若市 继而 时时而间进 最后 无可进者 的变化过 程 启示 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 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变化 与 启示 15 从邹忌进谏 齐威王纳谏中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答 1 邹忌善于进谏 给我的启示是 在生活中 在与人的交往中 在提意 见时 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 要看对象 注意场合 要得体 动之以情晓之 以理 让对方心悦诚服 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 2 威王纳谏给 我的启示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要胸怀宽广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 自己的成长 可从个人 治国或工作 学习等方面 16 在生活中 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 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答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 我们要冷静思考 实事求是 答出具体内容亦可 二 阅读 郑龙谏勿伤百姓 完成第 17 题 赵简子 出畋 命郑龙射野人 使毋惊吾鸟 龙曰 吾先君晋文公 伐卫 不戮一人 今君一畋 而欲杀良民 是虎狼也 简子曰 人畋得兽 我 畋得士 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人爵愈贵者愈危 可不慎乎 选自 金楼子 注 赵简子 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野人 农夫 晋文公 即 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卫 春秋时的卫国 17 同样是 谏 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答 邹忌用的是曲谏 委婉规劝 郑龙用的是直谏 尖锐批评 三 阅读 吕氏春秋 先己 完成第 18 20 题 1 夏后伯启与有扈 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 夏后伯启曰 不可 吾地不浅 吾民不寡 战而不胜 是吾德薄而教 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 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钟鼓不修 子女不饬 亲亲长长 尊贤使能 期年 而有扈氏服 2 故欲胜人者 必先自胜 欲论 人者 必先自论 欲知人者 必先自知 注 夏后伯启 有扈是古代人名 浅 狭 窄小 教 这里指教化 张 乐器上弦 修 设置 饬 通 饰 修饰 论 评定 18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于 是 乎 处 不 重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 答 于是乎处不重席 食不贰味 琴瑟不张 一处 1 分 1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欲胜人者 必先自胜 答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 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故 胜 1 分 句意 1 分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 段的内容 答 夏后伯启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 励精图治 严于律己 最终使有扈氏顺从 吸取教训 励精图治 顺从 各 1 分 具体内容亦可 四 阅读 新序 完成 21 题 宋昭公出亡 至于鄙 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 发政举事 无不曰 吾君圣者 侍御 数百人 被 服以立 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 外不闻吾过 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 谄谀 者 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卒得反国 节选自 新序 注释 出亡 失国后逃亡 发政举事 施政办事 侍御 侍从妃子 被 穿上 谄谀 奉承拍马 21 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 然而齐国能够 战胜于朝廷 宋昭 公却不得不 出亡 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答 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 齐威王也善于纳谏 而宋昭公却一直被 谄谀者包围 听不道谏言 五 阅读 曹刿论战 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完成第 22 25 题 甲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 逐之 选自 曹刿论战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 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选白 邹忌讽齐王纳谏 2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彼竭我盈 充满 或 士气正旺盛 2 望其旗靡 倒下 3 臣之妻私臣 偏爱 4 今齐地方千里 方圆 或 纵横 23 把下列句子翻泽为现代汉语 1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 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 失了 2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答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 大王 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 子的理解以及古今语言转换的能力 24 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