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_第1页
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_第2页
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_第3页
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_第4页
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德国莱克进口排气阀 持不同意见人士认为 北方冬季采暖期尚未结束 同时山西一些小煤矿还未恢复生产 煤炭市场却出现饱和迹象 加之今年煤炭产能的继续释放 煤炭净出口额的不断减少甚至 会出现净进口的现象 目前这种情况会不会是今年煤炭市场状况的前奏尚难定论 但2007 年度的煤炭市场可能不容乐观 同时 有关人士认为 考虑到市场上 买涨不买落 的需求心理 各煤炭企业需要采 取有效措施抑制价格下滑的趋势 坚持 以销定产 以运定产 谨防煤炭库存的增加波及 整个煤炭市场 防止 一 产品 快速排气阀 的详细资料 产品型号 KP 10 产品名称 快速排气阀 产品特点 本产品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体积小 排气量大 我厂在原基础上进行大量改进 使 KP 型更 完美 产品合格率可达100 本产品用于管道最高点或闭气的地方来排除管内气体 su 通管道 使管道运 转正常 出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如不装此产品 管内气体形成气阻使管道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管道在 运转时出现停电 停泵管道随时会出现负压力会引起管道振动或破裂 该排 吸 气阀就快速吸入大量空 气 防止管道振动或破裂 确保管路安全 二 作用原理 当水进入管内时 浮球停在球桶下部进行大量排气 当气排完时 水进入阀内通过球桶把球浮起关闭 停 止排气 管道在正常运转时自然会产生少量气体 这些气体会集中到管内上部到相当程度 阀内水与球随 时下降 气从不局限性排队出 三 技术参数三 技术参数 1 介质 清水 2 使用温度常温 3 阀体 灰铸铁 HT200 4 浮球与塞头 不锈钢 5 密封材料 丁腈橡胶 6 阀体强度试压 1 5Mpa 7 密封试验压力0 05 1 1Mpa 四 排气量表 按每秒流速成 1 5 3 0米计算 规格25508080100150 200立方米 小时4 811 2222 4042 6061 12283 166 五 工洲牌快速排气阀主要尺寸 公称通径 DN DD1D2D3HZ d 2511585651402854 14 501601251022003404 14 801951601352304904 18 1002151801582505454 18 1502802402123006158 23 2003352952683807308 23 一 产品 复合式排气阀 的详细资料 产品型号 CARX 产品名称 复合式排气阀 产品特点 本产品用于管路上的最高点有闭气的地方 来排除管内的气体来疏通管首 达到正常工作 如 不装排气阀 管内流动的液体会产生动热引起气体形成短路 使管道出水容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其次 管 道在运转时出现停电 停泵管道会出现负压力会引起管道振动或破裂 排 吸 气阀就迅速反空气吸入客 内 防止管道振动或破裂 二 作用原理二 作用原理 当水进入管道时 塞头停在定位架下部 进行大量排气 当空气排完时 水进入阀内把球浮起传动塞头到 关闭 停止排气 如管道在正常运转时自然会产生少量气体会聚到管内上部 到相当程度 阀内水位下降 浮球随时下降气体从小孔排出 如出现停电 停泵 管内水流空时 管内随时会出现负压力 浮球顺水下 降 打开小孔带动大孔大量进气确保管道安全 三 技术参数三 技术参数 1 介质 清水 2 使用温度 常温 3 阀体 灰铸铁 HT200 4 浮球与塞头 不锈钢 5 密封材料 丁腈橡胶 6 阀体强度打压 1 5Mpa 7 密封试验打压 0 05 1 1Mpa 不漏水 四 外形尺寸 尺寸单位 四 外形尺寸 尺寸单位 mm 公称通径 DN HLL1 20 25400290180 50480370200 80600420250 100600420250 150750600350 200870670410 五 零件材料五 零件材料 NO名称材质 1阀体HT200 2阀盖HT200 3浮球304不锈钢 4阀瓣黄铜 不锈钢 5杠杆H59黄铜 6塞头不锈钢 六 排气量表 按每秒六 排气量表 按每秒1 5 3 0米计算 米计算 规格255580100150200250300350400 200米3 小时4 8 10 20 25 50 40 80 61 122 83 166 100 200 170 340 240 480 330 660 一 产品 双口排气阀 的详细资料 产品名称 双口排气阀 产品特点 本阀门适用于温度不超过100 的水 热水管道上使管道内的空气全部排出 二 工洲牌双口排气阀连接尺寸二 工洲牌双口排气阀连接尺寸 主要尺寸 mm 公称通径 DHH1L适用介质 40145355215370水 50160355215370水 75195360225430水 100215360225430水 150280380230510水 200335430320680水 300390540360825水 一 产品 微量排气阀 的详细资料 产品型号 ARVX 产品名称 微量排气阀 产品特点 工洲牌 ARVX 微量排气阀 在一般情况下 水中约含2VOL 的溶解空气 主输水过程中 这 些空气由水中不断地释放出来 聚集在管线的高点处 形成空气袋 AIR POCKET 使输水变得困难 系 统的输水能力可因此下降约5 15 此微量排气阀主要功能就是排除这2VOL 的溶解空气 并适合装 置于高层建筑 厂区内配管 小型泵站用以保护或改善系统的输水效率及节约能源 二 产品概述二 产品概述 单杆式微量排气阀 为一类似椭圆形阀体 内部所有零件包括浮球 杠杆 阀座等均为不锈钢 内部 使用标准排气孔径1 16 适合用于 pn16工作压力环境 介质温度 0 80 AVAX 型自动排气阀主要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 往往安装在制高点或弯头等处 以排除管道中多余气体 提高管路使用效率及降低能耗 介质温度 0 80 三 主要技术参数三 主要技术参数 公称压力 1 0 1 6MPa 公称通径 10 25mm 适用介质 水 油等非腐蚀性液体 适用温度 0 100 试验标准 GB T 13927 API598 主要外形连接尺寸 单位 mm DN10 3 8 15 1 2 20 3 4 25 1 L147474747 H1113113113113 L2102102102102 H2127127127127 一 产品 自力式平衡阀 的详细资料 产品型号 ZLF 16 产品名称 自力式平衡阀 产品特点 工洲牌 ZLF 16 型自力式平衡阀 是一种利用介质自身的压力变化进行自我控制而保持流经该 被控系统流量不变的阀门 并具有流量指示 调节方便 适用于供热空调等非腐蚀性介质的流量控制 运 行前一次调节 即可使系统流量自动恒定在要求的设定值 二 主要技术参数 二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公称压力壳体试验压力适用介质介质温度 ZLF 161 6MPa2 4MPa水 油等非腐蚀性液体0 100 三 工洲牌自力式平衡阀主要外型尺寸 法兰连接三 工洲牌自力式平衡阀主要外型尺寸 法兰连接 PN1 6MPA 按按 JB T79 94标准 标准 DN 1 5 20 2 5 3 2 4 0 5 0 6 5 8 0 10 0 12 5 15 0 20 0 250300350备注 L 1 1 0 11 0 1 1 5 1 6 0 2 0 0 2 1 5 2 3 0 2 7 5 29 0 31 0 35 0 43 0 520635670 H1 7 2 72 8 1 1 0 8 1 3 8 1 3 8 1 4 3 1 7 0 19 3 20 8 25 4 28 9 325357372 H2 7 0 70 7 4 9 1 1 4 7 1 4 7 1 5 4 1 8 9 21 1 22 7 26 0 30 3 367430495 流量控制 范围 M3 h 0 1 1 0 1 1 5 0 2 2 0 5 4 1 6 2 1 0 3 1 5 5 2 5 10 35 15 50 30 80 40 18 0 100 3 00 150 5 00 200 70 0 DN15 25为 螺纹连接 一 产品概述 工洲牌 ZP 1快速排气阀适用于工业介质为水的管路上 作为快速排除管道内气体设备 以提高输送水 设备的效率和保护管道不致变形破裂 是管道的必备之设备 特点 1 能够排除管道中的气体 减少阻 力节约 c 源 2 当管道负压时 本产品能快速自动吸入空气防止管道破裂 3 排气能力是普通双孔排 气阀多倍 4 浮球托架为不锈钢 使用寿命长 安全可靠 性能技术参数 1 介质 清水 2 温度 常温 3 壳体强度试验压力 1 5MPa 无损坏 4 浮球密封试验压力 0 05 1 1MPa 无漏水 5 阀体材 料 灰铸铁 HT200 6 浮球托架 不锈钢 一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 不锈钢排气阀 产品型号 P11H 16P 产品材质 不锈钢 304 304L 316 316L 制造标准 国标 GB 美标 API 日标 JIS 产品介绍 工洲牌 P11H 16P 自动排气阀全部采用不锈钢制造 体积小结构新颖 适用于排除热水采暖系 统及冷水管道中的气体 阻止液体溢出 不锈钢排气阀 上海排气阀厂 上海不锈钢排气阀优质产品 专业生 产不锈钢排气阀系列的排气阀产品 包括不锈钢排气阀的经营及不锈钢排气阀的销售 本页包含不锈钢排气 阀的图片及不锈钢排气阀的详细及不锈钢排气阀技术和不锈钢排气阀的参数 欢迎您来电咨询不锈钢排气 阀系列 不锈钢排气阀产品的详细信息 服务热线 021 63540895 传真 021 63172805 不锈钢排气阀种 类有很多 不同不锈钢排气阀的应用范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而本公司将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不锈钢排气阀厂 不锈钢排气阀系列 不锈钢排气阀 不锈钢排气阀生产商 不锈钢排气阀 不锈钢排气阀系 列 不锈钢排气阀代理商 不锈钢排气阀系列 不锈钢排气阀 不锈钢排气阀经销商 型 号规 格 HD P11H 16PDN 1518470 P11H 16PDN 2018470 P11H 16PDN 2518470 一 产品概述 产品型号 QB1 10 产品名称 单口排气阀 产品特点 本阀门为圆桶状式阀体 其内部结构主要有不锈钢浮球 本阀分为丝扣式和法兰式两种排气阀 QBI 型适用与工作温度 80 的管路上 作为排除管路内气体的设备 二 工作原理二 工作原理 管内开始注水时 浮球会慢慢向上浮起 此时本阀已进行排气 当达到一定压力的进修 浮球紧顶住橡胶 圈 说明空气已全部从排气嘴排出 三 零件材料三 零件材料 1 阀体 铸铁 2 阀盖 铸铁 3 浮球 不锈钢 4 塞头 橡胶 5 排气阀 黄铜 6 螺丝 螺帽 元钢 四 工洲牌单口排气阀主要尺寸四 工洲牌单口排气阀主要尺寸 DNHDD1Z d 152451951604 18 202451951604 18法兰式 252451951604 18 15 20245 25 32245丝口式 40 50310 的物流费用增幅将回落2 5个百分点 而物流需求规模增长将在15 以上 物流业增加值 预计增长10 以上 从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 2006年运输费用为2 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 8 占社会物流 总费用的比重为54 7 保管费用为1 2万亿元 同比增长16 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 重为32 1 与2005年相比 这一比重扩大了0 7个百分点 我我国炼油能力稳居世界第二 在 2007中国石油贸易峰会 上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白雪松称 2006年底 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较上年增长6 3 约达3 5亿吨 稳居世界第二位 原油加工量达 到3 07亿吨 四大类成品油 汽油 柴油 煤油和航油 产量达到1 88亿吨 国内成品油 供需基本平衡 按照目前国内主要炼油装置规划情况 预计2010 2012年我国装置能力将增长约1亿吨 主要新建装置集中于华东 华南 西南地区 白雪松表示 这将有利于改变我国 北油南下 和 西油东调 的区域供求不平衡问题 改善 成品油产销布局 中中国泵业席卷全球产品技术创新仍是当务之急 中国制造 席卷全球 泵工业也不例外 中国制造的泵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对西方形 成强大挑战 但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与西方泵业相比 中国泵业具有的优势并不多 首先 低成本是中国泵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比西方平均每天少3美元 企业租赁厂房或建设厂房的费用也比在 西方国家建厂低 再有 中国建筑 石油 石化 环保市场高速增长和重大调水工程成为 中国泵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可以说 中国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是中国泵业保持优势的先决 条件 但是 这些优势是企业的外在环境造成的 并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的 如果环 境改变 中国泵业将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同西方泵业相比 中国泵业的设计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尚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大多数中 国泵企业的设计能力只能满足国内市场 引进的先进技术很少再做创新 当海外客户参观 中国重工业项目的时候 比如造纸 石化等 发现很多项目的泵产品只是在西方的设计原 型基础上按公称制和 DIN 标准做了改变 导致中国泵业企业很难把产品出口到西方市场 中国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目前可以为海外泵业企业生产零部件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 CNC 加工中心和 CNC 数控机床 AutoCad CMM 等设备 但是这些设备很少用于国内产品 的加工 这也妨碍了中国泵业设计能力的提高 中国有些泵业制造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设备 可以实现自动操作 工作环境治理得非常好 令西方的铸造企业都相形见绌 但是大多数企业都设备陈旧 工作环境恶劣 目前 中国 泵业企业可以铸造铝 铜 铸钢 铸铁 304和316不锈钢 复合材料的泵产品 但由于铸 造工艺手段落后 铸钢 铸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很少被节省下来 设计能力跟不上 加工工艺落后 成为了桎梏中国泵业的枷锁 加之外资企业的本土 化 中国泵业今后的发展不容乐观 由于国内大批的轴承 密封件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同 样具有价格优势 所以 西方的一些泵业公司纷纷到中国建厂 一方面 加强中国市场的 开发力度 另一方面 在中国加工零部件到本国装配厂组装 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为了解决目前中国泵业存在的问题 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政策 正如中通协泵协分会总工王 安生在文章中指出的 国家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 以 转让技术 联合设计 合作制 造 等方式同外方合作 同时确保国内企业有足够的分包比例 促进国内企业掌握完整的研 发和制造技术 正因为如此 开发中国市场成功的外资公司大多是与中国国内企业成立合 资公司的企业 比如 KSB ITT 飞力等 在国家鼓励外资进入中国 同中国企业合作的同 时 中国泵业应抓住机遇 迎头赶上 十一五 规划我国能源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 2006年是我国 十一五 规划执行的第一年 我国节能工作根据万元 GDP 每年降低 4 4 十一五 期间降低20 的发展目标 努力改变过去高消耗 低效率的运行轨迹 但 是 能源经济发展的形势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的偏差 具体表现为 1 能源利用效率下降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进入 十五 以后 我国能源消费速度开始 加快 并且逐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能源利用效率开始逐年下降 能源消 费需求快速上升 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 GDP 增长10 9 的同时 煤 电同比分 别增长了12 8 和12 全国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上升0 8 全年的节能形势也不容乐观 能源效率下降的势头在2006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若2006年全年单位 GDP 能源消耗高于 2005年 意味着 十一五 期间单位 GDP 降低20 的目标必须在4年内完成 每年要降低 5 4 十一五 期间完成节能降耗20 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2 高耗能行业在经济发展中仍起带领作用 十五 以来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成为引领工业快 速发展的主要行业 近几年来 由于能源供需关系紧张 能源工业成为投资建设的重点 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列各行业之首 但是 能源工业本身的能源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非 常突出 这反映了能源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没有与规模扩长同步增长 基本上 属于低技术水平的粗放型的规模扩张 在许多发达国家 能源工业既是为社会提供能源产 品的生产部门 也是实施节能工程 推广节能技术的实施部门 在我国 能源工业本身在 节能降耗 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就存在不少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使能源部门 本身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 能源工业发展的速度过快 一些高耗能企业和能源生产技术也 获得了机会 3 价格还没有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工业部门是能源利用效率最低的部门 但 是 从2000 2005年 我国能源消费进一步向工业部门集中 近几年 高耗能行业包括能 源工业成为利润率较高 投资回报丰厚的行业 这说明 高耗能源产品价格增长幅度高于 工业产品平均价格和能源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 这也是高耗能行业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 情况下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能源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收益最高的行业 能源工 业的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利润的30 1 能源工业利润率过高除了能源价格上涨之外 还 有能源产品成本计算不完全的原因 4 落后产品与生产能力没有被淘汰 高能效产业与技术尚未广泛应用 尽管我国出台了有 关淘汰落后产品与生产能力的政策规定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 制 给落后的产品和生产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受需求与价格因素的影响 十五 期 间我国城镇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 2000 2005年投资规模增长了1 68倍 在全 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4 3 比2000年提高2 1个百分点 但是 投资项目大 多数是新增生产能力 节能项目与节能技术开发的投入相对较少 节能技术不能尽快推广 和应用 成本居高不下 2007年是我国扭转节能形势的关键一年 针对我国节能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应重点做好 以下工作 第一 加快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 要改变我国 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 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比重偏低的状况 目前 我国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15 按照目前的工业结构 如果高技术产业 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而冶金 建材 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地下降一个百分 点 万元 GDP 能耗可相应降低1 3个百分点 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同时 也要调 整贸易结构 要适度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 要继续狠抓有色 煤炭 电力 石油石化 化工 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 建筑和交通是目前用能增长最快的领域 必须高度重视 这两大行业的节能工作 第二 充分发挥价格 税收 信贷的杠杆作用 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根据资源条件和市 场变化情况 适当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 充分发挥价格 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 使能源 资源流向能源效率最高的行业 实行节能税收优惠政策 对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与生产设 备 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要提高高耗能产品出口的税收和高耗能加工贸易的税率 对于 改造和更新落后生产技术与设备的企业 要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 融资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 外国政府贷款等 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要加大政府投入 支持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 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改造 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以及 节能管理的能力建设等 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的资金投入 煤炭价格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船舶工业持续增长吸引投资者眼球 规模盛大的第二届广州海事展吸引了数千名造船业人士汇聚羊城 广州地区船舶制造业的 欣欣向荣 更是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 记者从海事会上了解到 作为华南地区船企 老大 的广船国际 去年经济效益相当不俗 全年共完成总产值 37 1 亿元 2006 年 广船国际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 各项经济 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其民用船舶的建造保持高效运作 交船迅速 订单充足 生产 任务已排至 2011 年 预计 2007 年产值有望突破 40 亿元 基于良好的业绩支撑 该公司去 年 6 月的股改获得成功后 其股票在资本市场呈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 位居广州地区上市 公司中市值排行榜第 6 位 一跃成为国内首家市值超百亿的船舶行业上市公司 被媒体评 选为 2006 年中国十佳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 2006 年的确是股票市场丰收的一年 记者了解到 除广船国际以外 由中船集团控股 的沪东重机 江南重工等船舶板块 在股市中同样也有优异的表现 专家分析 牛市背后 的船舶牛股 得益于中国船舶行业的崛起 也反映了国内造船业的繁荣 权威人士曾评述 中国船舶工业成功地打进了国际市场 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发展壮 大起来 成为了 中国入世的前哨站 广船国际的表现是中国造船工业的一个缩影 该企 业的发展带动了广州地区船舶工业良性发展 目前 中国船舶工业正为晋居 世界第二 做积极的努力 国家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 展规划 出台后 广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造船已被列入支柱产业之一 并即将形成更大的生产力 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认为 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造船 业和船舶配套制造业将是实现 造船强国 的基石 关键词 船舶 市场需求有限 履带起重机勿盲目求大 对大型起重机生产企业来说 是迎合目前市场的需求 还是追求未来的发展 这已经成为 一个两难的问题 而日前随着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 QUY600 型履带起重机的问世 更促 进了业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2006 年底 中联重科研发的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QUY600 型履带起重机在长 沙中联麓谷工业园顺利下线 对大型履带起重机市场来说 它的问世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 与研发的高级工程师黎伟雄告诉记者 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开始在 400 吨以上的履带起重机 产品领域有所作为 实现了这一等级产品的国产化 这也意味着我国大型液压履带起重机 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将被打破 这一由中联重科于 2005 年 8 月开始研制的履带起重机 其起重高度为 138 米 在塔式工 况下能达到 190 米 主要用于石化 钢铁 风力发电等行业的大型设备安装 该起重机体 重接近 1000 吨 举重最高可以达 600 吨 可谓是目前国产履带起重机排名第一的 大力神 此前 国产设备举重最高记录仅为 400 吨 中联重科对这个大块头的市场前景满怀信心 其负责人孟凯告诉记者 从国内外厂家在 300 吨以下履带起重机市场的争夺情况看 可 以肯定 一旦技术过关 重大装备国产化后在市场竞争中将具有绝对优势 该机价格比国 外同类产品低 30 左右 在售后服务上也占有绝对优势 大型化已成发展潮流 扫描当前国内市场 以抚挖 徐重 三一和中联浦沅为代表的国内优势企业已开始向 中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发起强势进攻 其产品除了 QUY600 型履带起重机外 还有三一重 工集团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SCC4000 履带式起重机 另据消息 中联重科还 计划在 2009 年以前 自主研发 50 800 吨两大系列 11 个型号的履带起重机 实现性能吨 位阶梯系列化 并在专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履带起重机制造平台 是什么 原因促使履带起重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呢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曾荣获工程机械行业终身荣誉奖的原中国工程机械 工业协会理事长杨红旗对记者说 在各种类型的起重机中 履带起重机以其吊装移动的精 确性而成为大型设备安装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近两年随着国内石油 石化 核电 电站 钢铁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增多 我国对超大设备吊装的需求增长快速 另外 企业要想获得 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站在全球发展的角度去看自身的发展 要融入全球竞争环境中去 而 发展大型履带起重机正是为今后的国际竞争做技术储备 也就是说 缘于企业参与国际化 竞争的需要 最后 大型履带起重机技术的发展反过来 也可以提升中小吨位起重机技术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 目前履带起重机的大型化已经成为业内众多制造企业发展所追求 的重要目标 发展国产大型履带起重机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对于渴求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讲 更是非常必要 然而 相对于国内各个大型履带起重机制造业表现出来的热闹气氛来讲 发展大型化大型 履带起重机的做法目前似乎还没有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 上海浦高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大型吊装总承包和大型吊车出租为主的专业型公 司 现有的 5 台 350 750 吨大型履带起重机全部为德国利勃海尔的产品 据介绍 2007 年还将有 5 台利勃海尔 350 750 吨履带起重机到货 当谈到国产大型履带起重机时 上海 浦高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祥表示 他不考虑国产大型起重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对成本的顾虑 国产大型履带起重机主要元件和钢材还采用进口 所以价格并不比 进口同吨位履带起重机占显著优势 而使用寿命目前肯定比进口产品要短 维修费用也会 高不少 其次是产品质量 国产大型起重机刚刚起步 在产品性能上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 在较大差距 而施工设备的维修势必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所以能力允许条件下 还 是青睐进口大型履带起重机 可以想像 在履带起重机市场上 抱有这样观点的用户一定不只有陈建祥一人 要博得用 户的广泛认可 大型履带起重机的国产化未来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需要稳扎稳打 长期发展 小型产品不可偏废 中联重科 QUY600 型履带起重机的问世很让业内为之振奋 但据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