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6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 理 试题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二模数学 理 试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已知集合 则 2 xxxM 13 RxyyN x NM A B C 或 D 1 xx 1 xx0 xx 1 x 10 xx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2 01 31 1 x Mx xxx xxNy yxRy y 或 故选 A M 1Nx x 考点 1 集合的表示 2 集合的交集 2 已知复数满足 为虚数单位 则复数则复平面内对应的zizi32 31 iz 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 所以 对应的izi32 31 231 3 3 413 ii z i 点为 在第三象限 故选 C 13 3 44 考点 1 复数的几何意义 2 复数的运算 3 已知数列满足 且 若 则 n a15 1 a 3 43 2 a 21 2 nnn aaa0 1 kk aa 正整数 k A 21 B 22 C 23 D 24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得 数列是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为 n a 令得 故 故选 C 2 151 3 n an A0 n a 47 2 n 2324 0 0 23aak 考点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4 设点是双曲线的右焦点 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与双曲F 0 0 1 2 2 2 2 ba b y a x F 线的两焦点间的距离的比值为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61 A B 022 yx022 yx C D 023 yx023 yx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到渐近线的距离是 所以F 22 bc b ab 可得 得 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即 1 26 b c 1 2 2 b a 1 2 2 yx 故选 B 022 yx 考点 1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2 双曲线的性质及渐近线方程 5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某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xyzO 0 0 1 A 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为 0 1 0 B 2 0 0 C 2 1 1 D A B 23 C D 2 14 2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其正视图的最大投影面是在或xOy 或平面上 故最大面积为 不可能为 故选 D xOzyOz22 2 考点 1 几何体的三视图 2 空间坐标系的应用 6 设是由轴 直线和曲线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区域 集合Ax 10 aax 2 xy 若向区域上随机投一点 点落在区域内 10 10 yxyx PP 的概率为 则实数的值是 192 1 a A B C D 16 1 3 1 2 3 2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是由轴 直线和曲线围成的曲Ax 10 aax 2 xy 边三角形区域 所以区域的面积为 故 解得A 233 0 0 11 33 a a x dxxa 3 1 1 3 1 1192 a 故选 C 1 4 a 考点 1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2 几何概型概率公式 7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则输出的的值是 a A B C D 2 8 1 4 1 2 1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图可知 开始时 第一次运行后 2 1ai 1 2 3 ai 第二次运行后 第三次运行后 依此类推 又 3 3 2 ai 2 4ai 故输出的的值为 故选 C 20163 672 a 3 2 考点 1 程序框图 2 循环结构 方法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 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 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 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 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 4 处理循 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 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 8 若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所得到的图象与函数 6 sin xy 3 的图象重合 则的一个可能取值是 xy cos A B C D 2 2 3 3 2 2 1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sin 6 yx 3 的图象 又函数 不妨设sin 36 yx cossin 2 yxx 解得 验证 B C D 选项可知其均不满足 故选 A 362 2 考点 1 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 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9 设点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上 则 yxP 03 02 0 yx yx x 的最小值为 12 22 xyxz A B C D 1 5 5 2 5 5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记点 由 1 0A 知的最小值点数到直线 2 222 211zxyxxy zPA z A 的距离 即 故选 D 20 xy 22 2 12 5 5 21 考点 1 可行域的画法 2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10 对于平面向量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命题 若 则与的夹角为锐角 1 p0a b a b 命题 是 的充要条件 2 p a bab ab 命题 当为非零向量时 是 的必要不充分 3 p a b 0ab abab 条件 命题 若 则 4 p abb 2 2 bab 其中的真命题是 A B C D 1 p 3 p 2 p 4 p 1 p 2 p 3 p 4 p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命题 当时 向量与的夹角可能为 故为假命题 1 p0a b a b 0 命题 当 时 则向量 中至少有一个零向量或2 p baba ba 故 当 时 则 cos 1a b ba ba baba 故为真命题 命题 当 时 成立 当3 p0 ba baba 向量 与为非零向量时 与反向 未必有 故为假 baba a b a b 0 ba 命题 命题 若 则 故为真 4 p abb 2 2ababbabbb 命题 正确 故选 B 2 p 4 p 考点 1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1 已知直线 是曲线 与曲线 的一条公切线 若l 1 C 2 xy 2 C 1 0 ln xxy 直线 与曲线的切点为 则点的横坐标 满足 l 1 CPPt A B 2 1 0 t1 2 1 t C D 2 2 2 t 12 2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记直线 与曲线的切点为因为 则直线 的l 2 C ln 0 1mmm l 方程为 又直线 的方程为 从而且 1 lnymxm m l 2 2ytt xt 1 2t m 消去得 即 设 2 ln1mt m 2 1 ln1 2 t t 2 1 ln 210 2 ttt 则 令解得 2 1 ln 21 2 f xxxx 2 11 2 2 x fxx xx 0fx 则函数在上递增 又 无零点 12 22 x f x 12 22 1 0 2 f 12 22 得在上单调递减 可得 所以 0fx f x 2 2 20 30ff 故选 D 12 22 考点 1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2 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及零点定理的应用 方法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及零点 定理的应用 属于难题 求曲线切线的一般步骤是 1 求出在处 yf x 0 xx 的导数 即在点出的切线斜率 当曲线在处的切 yf x P 00 xf x yf x P 线与轴平行时 在处导数不存在 切线方程为 2 由点斜式求y 0 xx 0 xx 得切线方程 00 yyfxxx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2 已知函数 则 2 3 2 1 x xxf xf x 2 log3f 答案 18 1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 333 log 2log 22log 18fff 故答案为 3 3 1 log log 18 18 1 33 18 18 1 考点 1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2 对数 指数的运算 13 已知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和为 4 则项的系数为 5 1 2 2 3 x x x a x 2 x 答案 160 解析 试题分析 令得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和为1x 5 1 2 2 3 x x x a x 解得所以的项为 5 3 2 1 2 a 4 2 a 2 x 系数为 故答案为 2 34 242 55 111 322160 x CxCxx xxx 160160 考点 1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2 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及系数和 14 已知在梯形中 将梯ABCDCDAB ABAD 2 AB1 CDAD 形沿对角线折叠成三棱锥 当二面角是直二面角ABCDACABCD BACD 时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BCD 答案 4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在梯形中 ABCDCDAB ABAD 2 AB 所以 取中点为 中点为1 CDAD2 2 ACBCACBC ABOAC 连接 当二面角是直二面角时 可得E DE OEBACD DEOE 因此 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 半径 1OAOBOCOE OABCD 1r 球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 2 414 4 考点 1 面面垂直的性质 2 外接球的性质及球的表面积公式 方法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棱锥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 属于难题 要求外接球的表面 积和体积 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 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 若三条棱两垂直则 用 为三棱的长 若面 则 2222 4Rabc a b cSA ABCSAa 为外接圆半径 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 特殊几 222 44Rra rABC 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 15 设数列满足 记是数列的前项和 则 n a 为偶数 为奇数 na nn a n n 2 n S n an 1 22016 S 答案 3 142016 解析 试题分析 设 12 2121 nn f naaaS 1 12 21 1 n f naaa 1 1324 2122 nn aaaaaa 1 1 21 12 21 2 2 n n n aa aaa 累加法得 4nf n 14nf nf n 1 21 4 41 144 4 3 n n f nf 故答案为 2016 2016 2121 4141 33 n n Sf nS 3 142016 考点 1 数学的划归思想 累加法 2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项和公n 式 方法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及数学的划归思想 累n 加法 属于难题 求解本题题一定要耐心读题 读懂题 通过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 行类比 联想 抽象 概括提炼出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成等比数列 21 n S 21 n S 这一重要隐含条件 然后根据累加法 利用等比数前项和公式求解 1 21 n S 4n n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16 已知点是抛物线上不同的两点 为抛物线的焦点 且满足NM 2 4xy F 弦的中点到直线 的距离记为 若 135 MFNMNPl 16 1 yd 则的最小值为 22 dMN A B C D 2 2 2 2 1 2 2 1 2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设 是的准线 1 16 MFm NFny 2 4yx 1 2 dmn 2 2222 2cos1352MNmnmnmnmn 2 22 2222 4 mn mnmnmn 2 22 4 mn A 故选 D 2 2 22 22 4 22 4 mn MN d mn 考点 1 抛物线的定义 2 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方法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 以及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 最值 属于难题 与焦点 准线有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拋物线的定义有关 解决这 类问题一定要注意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相互转化 1 将抛线上的点到 准线距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 2 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 离 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将的中点到直线 的距MNPl 16 1 y 离记为转化为到焦点的距离和的一半 d 17 已知分别是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 且满足cba ABC CBA AcCabcoscos 2 1 求角的大小 C 2 设 求的最大值并判断当取得最大值时 sin 2 2 sin34 2 BC A y yy 的形状 ABC 答案 1 2 为直角三角形 3 C322 ABC 解析 试题分析 1 由正弦定理得 再利ACCABcossincos sinsin2 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诱导公式及两角和的正弦定理求解 2 先利用余弦二倍角公 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将原式化为 即是sin3cos2 3AA 进而得结论 2sin2 3 3 A 试题解析 1 由正弦定理得 ACCABcossincos sinsin2 即 BCAACCACBsin sin cossincossincossin2 又 则 0sin B 2 1 cos C 0 C 3 C 2 sin 2 2 sin34 2 BC A y 3 sin 2 cos1 32 AA AAAcos3sin cos1 32 32cos3sin AA 32 3 sin2 A 由得 当时 取得最大值 此时为直角三角形 3 2 0 A 6 Ay322 ABC 考点 1 正弦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余弦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公式 18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 为提高学生对读书的重视 让更多的人畅游于书海中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某高中的校学生会开展了主题为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思考伴 随人生 的实践活动 校学生会实践部的同学随机抽查了学校的 40 名高一学生 通过 调查他们是喜爱读纸质书还是喜爱读电子书 来了解在校高一学生的读书习惯 得到 如下列联表 喜欢读纸质书不喜欢读纸质书合计 男 16420 女 81220 合计 241640 1 根据上表 能否有 90 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读纸质书籍与性别有关系 2 从被抽查的 16 名不喜欢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名学生 求抽到男生人 数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 E 参考公式 其中 2 2 dbcadcba bcadn K dcban 下面的临界值供参考 2 kKP 0 150 100 050 0250 0100 0050 001 k 2 0722 7063 8415 0246 6357 87910 828 答案 1 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读纸质书籍与性别有关系 2 99 1 2 解析 试题分析 1 直接利用公式求出的 2 2 dbcadcba bcadn K 2 K 观测值 对比表格中数值即可 2 的可能取值为 利用排列组合知识及古 0 1 2 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出个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 再利用求期望公式求解 试题解析 1 计算随机变量的观测值得 2 K 故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读纸质635 6667 6 20201624 481216 40 2 2 K 99 书籍与性别有关系 2 的可能取值为 0 1 2 20 11 0 2 16 2 12 C C P 5 2 1 2 16 1 4 1 12 C CC P 20 1 2 2 16 2 4 C C P 的分布列为 012 P 20 11 5 2 20 1 2 1 20 1 2 5 2 1 20 11 0 E 考点 1 独立性检验 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 19 如图 四棱锥中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ABCDP ABCD PDC 在上 ABCD 90 DACPCPDADACMPB 1 若点是的中点 求证 平面 MPB PACDM 2 在线段上确定点的位置 使得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PBMBMCD 3 6 答案 1 证明见解析 2 点是的中点 MPB 解析 试题分析 1 取的中点 连接 先证平面 DCOPOOA CDPOA 所以再证 进而平面 2 以所在 DCPA PACM PACDMOPOCOA 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可求得平面的法xyzMCB 向量 再设 可得 进而利用空间向量加角余弦公式求PBPM 1 0 1 2 n 解 试题解析 1 证明 取的中点 连接 DCOPOOA 则又从而取的中点 连接 由 DCAODCPO OOAPO PANMNON 为中点 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平面MPBMNOCPACM CM 平面 所以平面 CDM CDCDMCCDCM PACDM 2 解 由平面平面得平面 故以所在 PDCABCD POABCDOPOCOA 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由已知得xyz2 DC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0 1 0 D 0 1 0 C 0 2 1 B 1 0 0 PMCB 由 得 111 1 nx y 1 1 0 CB 0 1 1 CP 则 1111 1 11 01 1 10 n CBxyx y n CPy 1 1 1 1 n 设 则 从而 PMPB 01 2 1 M 0 2 0 DC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由 21 1 CM DCM 222 1 nxy 221 222 1 1 20 21 10 0 nDCyx nCMxy y 则 所以 解得 故 2 1 0 1 n 12 2 1 1 6 cos 31 3 1 n n 1 2 当点是的中点时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MPBDMCB 6 3 考点 1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 空间向量加角余弦公式 20 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 过左焦点的直线与椭圆C 0 1 2 2 2 2 ba b y a x 2 1 e 1 F 相交于两点 弦的中点坐标为 CBA AB 7 3 7 4 1 求椭圆的方程 C 2 椭圆长轴的左右两端点分别为 点位椭圆上异于的动点 直线 CED PED l 与直线分别交于两点 试问的外接圆是否恒过轴上不4 xPEPD NM MNF1 x 同于点的定点 若经过 求出定点坐标 若不经过 请说明理由 1 F 答案 1 2 1 34 22 yx 7 0 解析 试题分析 1 由离心率得 设点代入 2 1 eca2 2211 yxByxA 椭圆方程 利用点差法可得 进而得椭圆方程 2 先证 1 7 4 0 7 3 c 12 3 4 kk 直线的方程为 得 同理得 圆与轴PD 2 1 xky 2 4 1 kM 6 4 2 kN x 的另一个交点为 进而由解得的值 即过定点 0 mR 11 1 F MF N kk m 试题解析 1 由离心率得 则椭圆的方程为 2 1 eca2 cb3 C 设点 联立 得 则 2 22 34 c yx 2211 yxByxA 2 2 2 2 2 2 2 1 2 1 34 34 c yx c yx 4 3 2 2 2 1 2 2 2 1 xx yy 又 解得 故椭圆的方程1 4 3 21 21 21 21 yy xx xx yy 21 21 xx yy 3 0 7 1 4 7 c 1 cC 为 1 34 22 yx 2 设点 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则 00 yxPPEPD 21 k k 又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 4 3 22 0 0 0 0 21 x y x y kkPD 2 1 xky4 x 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 则 2 4 1 kM PE 2 2 xky4 x 6 4 2 kN 故的外接圆的直径为 设圆与轴的1 3 6 3 2 21 11 kk kk NFMF MNF1 MNx 另一个交点为 则 解得或 0 mR1 4 6 4 2 21 11 m k m k kk NFMF 7 m 舍去 故过三点的圆是以为直径的圆 过轴上不同于点1 mNMF 1 MNx 的定点 1 F 0 7 R 考点 1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 2 点差法的应用及定点问题 方法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方程及 点差法 的应用 属于难题 对于有弦关中点问题常用 点差法 其解题步骤为 设点 即设出弦的两端点坐 标 代入 即代入圆锥曲线方程 作差 即两式相减 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 式 整理 即转化为斜率与中点坐标的关系式 然后求解 本题 1 就是利用 点差法 列方程求解的 21 已知函数 axxxf 1ln 1 当时 求函数的最大值 1 a xf 2 设函数 若对任意都有成立 32 1 2 xxaxfxxg 0 x0 xg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a 答案 1 2 0 2 1 解析 试题分析 1 由得增区间 得减区间 进而可得函数0 xf0 xf 取得最大值 2 讨论三种情况 不合题意 不合 xf0 0 f0a 0 2 1 a 题意 可证时 的最大值为 2 1 a 32 1 2 xxaxfxxg 0 0g 试题解析 1 当时 1 axxxf 1ln 当时 当时 1 1 1 1 1 x x x x xf01 x0 xf0 x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故当0 xf xf 0 1 0 时 函数取得最大值 0 x xf0 0 f 2 由函数得 32 1 2 xxaxfxxg 由 1 知 当时 1 122 1ln xaaxxxg1 a 0 fxf 即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 xx 1ln 1 x 当时 2 1 a 即函数0 1 12 122122 1ln xaaaxxaaxxxg 在上单调递减 从而 满足题意 xg 0 0 0 gxg 当时 存在 使得 0 2 1 a 1 2 1 0 a x0 1 21 0 1ln xax 从而 即函数在内单调递增 故存022 1ln aaxxxg xg 1 2 1 0 a 在 使得 不满足题意 1 2 1 0 0 a x0 0 0 gxg 综上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2 1 考点 1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求函数最值 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方法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求函数的最值以及不等式恒 成立问题 属于难题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 分离参数 af x 恒成立 min af x 即可 或 af x 恒成立 max af x 即可 数形结合 讨论最 值 min 0f x 或 max 0f x 恒成立 讨论参数 恒成立 不恒成立 不成立 本题 2 就是利用方法 求解的 22 选修 4 1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 在中 是的角平分线 的外接圆交于点 ABC CDACB ACD BCE 1 证明 BD AD BC AC 2 若 求的值 ACBDAD 2 EC BE 答案 1 证明见解析 2 3 5 解析 试题分析 1 延长至 连接 使得 可证得CDFBFBDBF 再由角平分线得 进而 ADCBFD BCFACD CAD CBF 即可得结论 2 先利用 1 的结论可得 再利用圆的割线定理ADACBC42 得 进而可得的值 BABDBCBE EC BE 试题解析 1 证明 延长至 连接 使得 因为 CDFBFBDBF BDBF 所以 又 所以BDFBFD ADCBDF ADCBFD 又因为是的角平分线 故 则 所以CDACB BCFACD CAD CBF 又 所以 BF AD BC AC BDBF BD AD BC AC 2 解 是的角平分线 所CDACB ACBDAD 22 AD BD AC BC 以 由圆的割线定理得 ADACBC42 BABDBCBE ADBE 2 3 ADADADBC 2 5 2 3 4 5 3 EC BE 考点 1 相识三角形的应用 2 圆的割线定理 23 选修 4 4 坐标系与参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