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_第1页
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_第2页
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_第3页
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_第4页
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成份应用及输血安全,输血简史,古代输血抗凝剂的问世人类血型的发现,古代输血,英国人Lower首先进行动物输血 1665年法国人Denis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输血成功1667年,抗凝剂的问世,Loulit和Mollison发明了ACD保养液1943年Gibson发明了CPD抗凝剂1957年,人类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人Landsteiner首先发现ABO血型1927年Landstriner和Levine发现MN血型P血型1939年Levine和Stenson发现Rh血型1958年Dauset发现HLA抗原以后发现血小板抗原,血液成份疗法,又称成份输血,采用现代技术和器材设备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蛋白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目的。,血液成份制品,广义的血液成份制品指由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液衍生物制品。今天讨论的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是指以一单位全血为原料,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制备而成的制品,可直接用于临床输注而不需要作进一步处理。这类制品主要有: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等。,血液衍生物,主要指血浆蛋白的衍生物。用复杂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由许多献血员采集的混合血浆分离制备而成的血浆蛋白制品。主要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制品等。,血液成份疗法的临床意义,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血液成份的种类,悬浮红细胞(packed RBC)全血(whole blood)洗涤红细胞(washed RBC)去甘油冷冻红细胞(Frozen Deglyceride RBC)去除白血球之悬浮红细胞(leukocyte-poor RBC)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ce FFP)冰冻血浆(Frozen Plasmce FP)去病毒血浆冷沉淀(cryoprecipitate)单采血小板(platelet pheresis)浓缩白细胞(WBC concertrate)辐照血,我院2009年用血一览表,全血,主要成份:1单位全血约为200ml加入28mlCPDA抗凝剂。新鲜全血在第二天尚含所有凝血因子及白血球、血小板。Ht 32-42%储存条件/天数:42 保存35天功能: 1.每单位全血可提升Hb 5 g/L 2.补充红血球以增加携氧能力 3.补充及扩张循环血量适应症:急性出血,手术中出血量30%全血量或1000-1500ml失血量。 全血量=体重(KG)70 ml,添加剂红细胞(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主要成份:1单位MAP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和50ml添加剂血浆30ml、稳定的凝血因子,也含有白血球和血小板但无功能。储存条件/天数:42 保存35天。功能:每单位MAP可提升Hb 5 g/L可补充血液携氧能力。适应症: 1.血压下降20% 2.收缩压100/min 4.500ml以上至1000ml的出血 5.具症状的贫血不能用内科治疗(iron、folate、叶酸、vitB12等)或外科治疗(脾切或伤口缝合)改善之情况。,6.手术前须矫正的贫血(Ht24%或Hb80g/L)若病人有特殊病情,须依医师判断决定。 7.癌症病患Hb90g/L,且有需要者。 8.Ht30%有症状的心衰病人,心脏病病人及慢性肺阻塞病人。 9.长期慢性贫血病人 Hb80g/L,洗涤红细胞,主要成份:红细胞约70ml,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缺血浆及凝血因子。储存条件/天数: 42 保存24小时。功能:每单位可提升Hb 4 g/L。适应证: 1.血浆蛋白过敏(全身性荨麻疹、IgA缺乏症) 2.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烧发冷等的输血反应 3.PNH,解冻红细胞,主要成份:红细胞约70ml,缺血浆和凝血因子,缺白细胞及血小板,携氧能力与新鲜全血相同。储存条件/天数:-65 保存10年。解冻后4,24小时。功能:每单位可提升Hb 4 g/L。适应症 1.同洗涤红细胞 2.稀有血型病患的输血 3.具多项异体抗体病人的自体输血。,Rh阴性血型的输血问题,同型输注急诊输血 1.患者输血史、妊娠史 2.患者血清抗体筛查 3.患者知情权,尤其是未生育女性,去除白细胞之悬浮红细胞,主要成份:红细胞同MAP,含少量血浆及稳定凝血因子,WBC1106-108储存条件/天数:42 保存35天。功能:提升Hb,预防HLA同种免疫,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MV, HTLV-1感染。适应症: 1.为避免或延迟HLA抗体的产生需要长期输血的病人。 2.避免因输血引起CMV感染,如器官移植患者、骨髓移植患者和新生儿及免疫不全之患者(须 WBC对照值的1.5倍 2.Anti-thrombin 缺乏 3.凝血因子、之缺乏 4.华法林钠引起的副作用 5.DIC 、TTP 、溶血性尿毒症 6.大量输血造成的凝血因子稀释(以PT、APTT值作指标) 7.心脏手术后有出血现象或大手术后有出血现象。,8.新生儿的换血或输血。注意事项 1.避免FFP及MAP合并输注(当全血使用),已减少感染机会。 2.FFP及FP应避免作为补充蛋白质的来源,输注过量会引起循环容积超负荷的危险。 3.FFP及FP应避免作为血量扩张剂,因血浆可能传播疾病(HIV、肝炎等)以及可能引起输血相关的呼吸窘困症、过敏性休克以及荨麻疹等输血反应 4.FFP输注前于37解冻,最好2小时内输注完,最多24小时。,冰冻血浆 FP,主要成份:含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因子、;无WBC和血小板储存条件/天数:-20 保存5年功能:除因子、,其余皆可补充适应症: 1.烫伤病人 2.Ig缺乏 3.Albamin100109/L 一般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 109/L 一般不输注血小板计数 10-50109/L 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 10 109/L 应立即输注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现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 摘自临床输血技术规范,ABO血型不合BMT中的血小板输注,ABO血型 血小板输注主要ABO血型不合 供者血型、AB型次要ABO血型不合 受者血型、AB型 血型完全转为供者时输供者血型双不合A和B间 AB型 血型完全转为供者时输供者血型,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选择合适供者 HLA相合的供者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相合的供者血小板交叉配型血浆置换,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循环超负荷 枸橼酸盐中毒钾中毒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年老心功能不全患者慢性贫血儿童输大量陈旧血依赖输血生存的人,输血相关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CMV病毒梅毒其它病原体,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病毒标记物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窗口期 试剂敏感性检测病毒种类的局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