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模拟题语文科试卷[1].doc_第1页
2009年高考模拟题语文科试卷[1].doc_第2页
2009年高考模拟题语文科试卷[1].doc_第3页
2009年高考模拟题语文科试卷[1].doc_第4页
2009年高考模拟题语文科试卷[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 级姓 名 考 号 2009年语文科高考模拟题命题人 常士强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为国学 方克立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有人提议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我不赞成这种意见。因为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国学中除了有小学、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军事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天文、地理、历法、算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农学、水利、工艺、建筑等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国近现 代学术文化和西学。B在本文作者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专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一种狭义的国学概念。C国学就是“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内涵十分丰富复 杂。D国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还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2下列关于作者不赞成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一个传统学科体系,而不是一个学科,它与现代学科体系不同。B就学术内涵来说,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的,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C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其学科内容势必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D国学经过不断地调整、完善,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于国学,学术界历来就有争论,但作者认为,目前学者实际上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达成共识。B近几年,在海外兴起一股中国热,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广义的国学相同。C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D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血脉,对此我们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开拓创新,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重京师。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郡国。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惧辟,并不屈云。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傭。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黄允以隽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注解:傭,受雇为人劳动,此处指受雇为人劳动的人。 雠问,辩驳问难。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奖训士类。 训:教导。B责躬而己。 躬:自身。C容独危坐愈恭。 危:谨慎。D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 数:列举。5.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说明郭泰尽心于教育的一项(3分)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A B 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郭泰虽然出身贫贱,但是学业有成,曾一时名重京师,后传授知识,教育成就很大B被有些人认为是恶人的左原,受郭泰耐心教导的影响,最终还是停止了报复行动C对茅容、孟敏、庾乘,郭泰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学习,使他们终有所成D郭泰称勉黄允才能杰出,告诫他坚守道德。后黄允受袁隗指使抛弃妻子被舆论鄙弃7.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5分)(2)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两题。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本词塑造了弄潮儿什么样的形象?(不超过40字)(5分) 答: 9.这首词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弄潮儿形象的?(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1)_,百年多病独登台。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2)寄蜉蝣于天地,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 (荀子劝学)(4)子曰:三人行,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乙 选考题(25分)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个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114题海啸武献卫海啸来的毫无征兆。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 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选自2008年第8期小说选刊)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D小说运用景物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信念的真理性。12“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6分)13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516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触电,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触电来自欣赏青年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的舞蹈雀之灵并结识她。雀之灵这个舞是1986年由杨丽萍创作并首演的。但是,这位年仅25岁的聋哑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和邰丽华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会客室。很难想象站在面前的这个清秀的女子就是舞台上那个充满灵动的舞者,她眉宇顾盼中流露出的那种婉约更是让人充满了爱怜。因为交流不便,我的问题必须要先告诉手语老师,而手语老师再将我的话转达给她,然后她以很美的手势将自己的意思告诉手语老师,然后才是我。她的表达简单、纯净,纯净地让我知道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采访的目的,所以,我们最终约定,将采访放到网络上用QQ进行。于是,一个特殊的没有阻隔的交流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醇美的世界。音乐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能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一曲雀之灵有多少节拍,她没有仔细计算过,但是我算过,700个左右,对于完全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700多个节拍完全合拍,惟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长期的无声世界使邰丽华有一种正常人无法拥有的平静心态,她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心灵的音乐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鸣。每次起舞,她就将自己带入快乐无比的心灵世界,在婀娜的旋转中找寻自己生命中的足印。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了梦想与爱。从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趋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灵体会为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惟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观众为这个残疾人艺术家抱以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后,本次艺术节的艺术总裁激动地对她说,与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你毫不逊色。如今的邰丽华,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雀之灵。每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舒缓的音乐声徐徐飘渺,轻灵舞动的,仿佛就是一只美丽而充满灵性的孔雀,在寂静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那样出神入化,都那样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满神魄和魅力的雀之灵。实际上,能舞出神韵来的,不只是雀之灵,邰丽华表演的每一个舞蹈中,都是这样。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处,也是最为感人之处。同是少女角色,却能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爱、活泼奔放,任长发飘洒,欢跃山林,展示着勃动的青春;在千手观音中,12位女孩、24只手,融成一尊金光闪闪的吉祥观音,所有的意境,似乎都凝结在邰丽华那颇带禅意的含蓄表情之中。她脸上虽无一丝媚笑,但在目光流盼、眉宇舒展、玉指轻拈之间,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与吉祥的祝福邰丽华的舞蹈如诗如画,含意隽永,不仅可以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讴歌了生命的尊严、价值和伟大的人类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对于弘扬华夏文化、人道主义和文明友爱,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无国界文明艺术节上,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尽管她还很年轻,还是因其杰出的才华与贡献,而被业内人士推选为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如果说艺术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断去跋涉,搏击那种惊涛骇浪,那么人生的过程却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浅浅地濯足,体味其中静谧的清冽。我问她残疾人自己的舞蹈是什么样的舞蹈,她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删节自新华社网络中心张伟涛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15下列对人物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人物通讯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写得十分感人。B第2节“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是说邰丽华跳舞时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另一种动人的神韵。C通讯第4节用具体数字说明邰丽华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苦行僧般的毅力意志艰难坚毅地将雀之灵舞蹈的音乐节拍一个个深深刻进心灵的经过。D通讯的主旨是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E作者认为,邰丽华用舞蹈书写了灿烂的人生,邰丽华用舞蹈将中国残疾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给了世界。16通讯以“生命的雀之灵”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7通讯中用了许多抒情性议论句,请举例说说去掉这些句子可以吗?为什么?(6分)18通讯结尾写道,邰丽华“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有人说,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要实现这个愿望无异于痴人说梦;有人说,有了名的邰丽华想出风头,制造更大的名人效应;有人说,邰丽华不想躺在已有成绩和荣誉的象牙塔上,她那超越自己,追求人生新目标、新境界的精神值得赞赏;有人说,邰丽华为创造真正的残疾人舞蹈艺术形式,让所有的残疾人共享舞蹈艺术美的献身精神叫人敬佩。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这点小错误对你这个年年当模范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不足为训。B刚走下舷梯,载誉归来的三名宇航员就被记者们围得严严实实,被相机的闪光灯晃得眼花缭乱。C美国金融风暴发生,布什总统处心积虑,建议投放七千亿美元救市,遭到白宫议会的反对。D两个奥运的圣火相继熄灭了,但造型独特的“鸟巢”、美轮美奂的“水立方”永远地留在了北京,成为惠及首都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物质财富。2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信息化程度高、现代传媒手段高度发达的几天,在表现形式、表现空间等方面,文学面临着新媒体的严峻挑战。B在近日下发的强化成本监审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要求,抓紧制订各垄断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定价成本构成和审核标准。C教育部发言人说,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它所要选拔的是综合能力最强的那些人接受高等教育。D世界原油价格下调了,据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原油进口与去年同期比较,同比下降了38。21.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解释“应急科普”的含义,不超过35个字。(3分) 去年5月12日,当地震波来临之际,桑枣中学的老师大声喊道:“所有人趴在桌子下I”随即打开,教室的前后门。 地震第一波刚过,趴在桌下的学生们立即快速有序地冲出了教室。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全部集中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仅1分36秒。 如此迅速的撤离,离不开平时的演练。为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桑枣中学每周二都结合实际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每天晚上教师对学生宿舍床位进行两次安全检查,每学期开展一次逃生演练活动。 中国科普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说:“桑枣中学之所以在危险时刻能作出这么迅速的反应,是因为应急科普显示了巨大作用。” 答:应急科普是_2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6分)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 ,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23. 下列内容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学生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言要委婉,有利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5分) (1)月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同学。 (2)月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 (3)月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财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月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月日上课迟到5分钟。 评价:六、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古董商到家里做客,我拿出一块田黄印石,长约四寸。“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商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块完美。”“我当年是以高价买的!”我大吃一惊。“你听我说完哪!”古董商笑着说;“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此了。”我取出了传家之宝黄瓷盖碗。“这个盖子早该扔了。”古董商一见便说;“不连盖子,要比连盖子,容易卖,价钱也好。”“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盖反比无盖来得便宜?”当然!因为盖子有缺损,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件东西,发现盖子已破,还会买吗?他把盖子放在案上,并将碗捧到我面前;“可是这样子,几人知道还有个盖子?于是买主只当是只完美无缺的碗,而会爱不忍释了!”“同样的道理!”他又指着印石和画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温润上好的田黄,有谁知道原来的要大得多;而那画没几人看过,切了边仍是不错的构图,谁会注意到已比原来少了半截?”听着古董商的评说,我唏嘘不已。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C(C项:国学就是“古学”、“旧学”或“国故学”,错在“就是”,太绝对化。原文为“略同于”。)2D(D项只是陈述事实,没有揭示出原因。)3C(A项:“目前学者实际上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错,原文是“多数学者”、“基本一致”; B项:“近几年,在海外兴起一股中国热”原文没有表述,属于无中生有,另外,“与广义的国学相同”也不正确,应为“大体相同”; D项:“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血脉”错,原文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漏掉“文化”二字,属于偷换概念。)4C(危,端正)5B(第句讲郭泰结交名人;第句讲茅容孝敬母亲事;第句讲庾乘学有所成,是讲郭泰尽心于教育的结果。有的项不选)6D(“后黄允受袁隗指使抛弃妻子”不符合文意,实际上是黄允欲求富贵娶袁隗的侄女而抛弃妻子的)7(1)后来不再出行而传授学业,弟子达到数千人,他勉励提拔的士人都像他鉴别的那样。(教授 以千数 奖拔 鉴 句意各一分)(2)后来他能讲解谈论,自己以为等级低,每次都处在下座,学生博士都到他那里辩驳问难,因此郡学中把下座看成高贵。(以 卑第 就 雠问 句意)8.塑造了弄潮儿具有精湛技艺、身手不凡、履险如夷、英勇无畏、搏击风浪的形象。9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两句(写弄潮儿能在潮头上立泳而使手中的红旗不湿,)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写来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以钱塘江潮之排山倒海、壮阔惊险的描写渲染烘托出弄潮儿的精湛技艺和英勇无畏。结句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用梦醒后尚心有余悸进行烘托,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和弄潮儿的形象。10略三、11AC(A:不是冒险,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坚定地认为,死囚犯也是生命,他们在未被执行死刑之前也有逃生的权利;C:“紧张和绝望心理”错。环境描写是衬托气氛,外貌描写是写外人的心理感受,反衬他品德的高尚。)(5分)12第一问: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