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1 概概述述 1 1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1 2 勘勘察察目目的的和和任任务务 1 3 执执行行的的规规范范 标标准准及及要要求求 1 4 勘勘察察实实施施概概况况 1 5 完完成成勘勘察察工工作作量量 2 工工程程测测量量 2 1 测测量量引引测测点点 2 2 工工程程测测量量精精度度和和方方法法 3 场场地地工工程程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3 1 区区域域地地质质条条件件及及环环境境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3 2 地地形形 地地貌貌 3 3 土土体体工工程程地地质质层层的的划划分分和和评评述述 4 气气象象及及场场地地水水文文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4 1 气气象象资资料料 4 2 场场地地地地下下水水类类型型及及赋赋存存条条件件 4 3 地地下下水水水水质质类类型型 4 4 地地下下水水 土土对对建建筑筑材材料料腐腐蚀蚀性性评评述述 5 土土层层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性性质质指指标标及及承承载载力力 桩桩基基参参数数 5 1 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性性质质指指标标的的统统计计 评评述述 5 2 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指指标标的的选选用用 5 3 土土层层承承载载力力特特征征值值 桩桩基基参参数数 6 场场地地地地震震效效应应 6 1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分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分组 2 6 2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6 3 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7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评评价价及及地地基基基基础础方方案案 7 1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评评价价 7 2 地地基基基基础础方方案案 8 基基坑坑开开挖挖与与支支护护 9 结结论论与与建建议议 9 1 结结论论 9 2 建建议议 附图 表 附图 表 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 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3 图例 图例 4 钻孔柱状图 部分 钻孔柱状图 部分 5 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 部分 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 部分 6 勘探点一览表 勘探点一览表 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8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9 标准贯入试验分层一览表 标准贯入试验分层一览表 10 分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分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11 水质分析检测报告 水质分析检测报告 12 波速测试报告 波速测试报告 3 1 概概 述述 1 1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受 XX 公司 以下简称 委托方 委托 XX 公司 以下简称 我公司 对其拟建 的 XX 广场 项目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 作 该项目由高层住宅 商业用房及地下室组成 根据规划 拟建高 层住宅 4 幢为 27 层 裙房 2 层 为剪力墙结构 商场 1 幢为 5 层 为框架结构 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见 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总建筑面积约 90122 2 平方米 该拟建工程场地位于 XX 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 1 2 勘勘察察目目的的和和任任务务 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 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对建 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 并对地基类型 基础形式 地基处理 基坑支护 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 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 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 建筑物的性质 规模 荷载 结构特点 基础形式 埋置深度 地 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 成因 分布范围 发展趋势和危害 程度 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 深度 分布 工程特性 分析 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 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 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预测建 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 沟浜 墓穴 防空洞 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 4 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 对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9 对地基类型 基础形式 持力层的选择提出建议 1 3 执执行行规规范范 标标准准及及要要求求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11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4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 JGJ72 2004 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08 6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 GJ120 99 8 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79 2002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123 1999 10 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 参考 1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 年版 等 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件及图式 图例 苏 K01 2011 1 4 勘勘察察实实施施概概况况 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版 本工程 拟建多层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拟建高层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场地等级为二级 地基等级为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岩土 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按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5 2008 确定抗震 设防类别为丙类 统计勘察工作量如下 机钻孔 29 个 孔深 23 40 米 静力触探孔 47 个 孔深 23 33 米 勘察方法上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样 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 静 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和波速测试 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进行 1 4 1 钻探和取样 本次钻探采用 XY 1 型钻机 1 台 20T 双桥静力触探仪 1 台及 其配套设备 采用机械回转钻进及泥浆护壁工艺 全孔连续取芯 终孔孔径 110mm 每次采取原状样前均进行了清孔 使孔内干净 孔底残留虚土厚度在规定范围内 样品采集后随即蜡封保存 以防 水份散失 并采取了防震 防晒措施 及时送实验室测试 原状土 样质量等级 级 1 4 2 标准贯入 采用 42mm 触探杆 锤重 63 5Kg 自由下落 落距 76cm 器具符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表 10 5 2 要求 试验方法符合该规 范第五节要求 粘性土 砂性土实施标贯 1 4 3 静力触探 本次静力触探试验采用CLD 15 型静力触探机 探头采用锥底 面积 15cm2的双桥探头 连续匀速进行 压入速率控制在 1 2m min 内 数据采用 LMC DC310 型静探微机自动采集 探头进 场测试前其漂移量满足规范要求 测试时按要求进行归零测量 温 漂及深度校正 测试器具及测试方法满足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及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有关规定 1 4 4 波速测试 6 本次勘察波速测试 采用单孔检层法 测试自下而上进行 同一 试验深度上重复试验多次 以保证试验质量 本此次勘察共完成4 个波速测试孔 20 43 47 69 1 5 实实施施完完成成勘勘察察工工作作量量 本次勘察具体孔位详见平面位置图 完成工作量详见下表2 完完 成成 勘勘 察察 工工 作作 量量 一一 览览 表表 表表 2 工作内容和试验项目单位数量 钻探孔进尺 29 孔 米885 30 静探孔进尺 47 孔 米1319 70 原状土样件136 扰动土样件12 标贯试验次122 勘探点测量点76 2 工工程程测测量量 2 1 测测量量引引测测点点 本工程高程系统为 相对高程系 高程点由甲方提供 BM 点位于 南海路与 里海路路中心线交点处 该点高程BM 0 00 米 各勘探点具体位置详见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2 工工程程测测量量精精度度和和方方法法 本工程坐标系统 采用相对坐标系统 O 点为用地红线西南角交点 各勘探点坐标由 CAD 软件读出 采取 GPS 进行放孔 在勘察施 工结束后 再次对所有钻孔位置及高程进行了复测 3 场场地地工工程程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3 1 区区域域地地质质条条件件及及环环境境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场地区位于 郯庐断裂影响区内 郯庐断裂带为我国东部一条大型 7 活动断裂带 为主要发震断裂带 对本区影响较大 工程场地无基岩 出露 均为巨厚的第四系所覆盖 工程区周围断裂构造不发育 区 域地质稳定性较好综合分析认为 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 场地周边未发现有污染源 且场地地势平坦 无影响工程稳定 性的环境地质条件 3 2 地地形形 地地貌貌 该场地位于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 地势开阔 平坦 现为整平后 场地 周围无地表水系 地面相对标高 1 37 0 52 米 场地地貌单元为水网平原 地貌单一 3 3 土土体体工工程程地地质质层层的的划划分分和和评评述述 根据钻探 静力触探以及土工试验等资料综合分析 将本场区勘察 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层划分为 5 层 场地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现自上 而下分述如下 层 粉土 灰黄色 稍密 中密状态 局部粘粒含量高 为粉质粘 土 光泽反映弱 干强度低 摇震反应中等 刀切面粗糙 韧性低 层 粘土 灰 灰黄色 可塑状态 局部偏软 高压缩性 光泽反 应中等 韧性较高 干强度中等 无摇震反应 刀切面较光滑 层 粘土 黄褐色 可塑 硬塑 刀切面较光滑 光泽反应中等 韧性较高 干强度高 局部含砂 层 粘土 黄 黄褐色 硬塑 坚硬状态 主要成分为粘粒 含 Fe Mn 结核 含砂姜 砂姜层状或透镜体分布 含砂 局部砂含量较 高 刀切面光滑 干强度高 韧性高 8 层 中粗砂 淡黄色 稍湿 密实 主要成分为长石 石英 颗粒 呈亚圆形 局部粘粒含量高为粉质粘土 上述各土层的空间分布 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各 地层厚度 埋深及层顶标高见下表 场地地层厚度埋深及层顶标高统计表场地地层厚度埋深及层顶标高统计表 工程名称 世贸广场 勘察阶段 详细勘察 层 号 厚度 最小值 米 厚度 最大值 米 厚度 平均值 米 层底标 高 最小值 米 层底标 高 最大值 米 层底标 高 平均值 米 埋深 最小值 米 埋深 最大值 米 埋深 平均值 米 数据 个数 13 105 804 16 5 28 3 87 4 583 105 804 1676 23 104 303 57 8 60 7 57 8 156 508 907 7376 35 609 307 66 16 90 14 06 15 8113 7016 6015 3976 47 0021 9013 12 37 86 23 16 28 9323 0037 0028 5176 50 204 002 94 41 12 36 96 39 8436 9040 0039 4513 说明 统计厚度时主层厚度中不含亚层厚度 4 气气象象及及场场地地水水文文地地质质条条件件 4 1 气气象象资资料料 宿迁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光热资源比较优越 四季分明 气 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 14 1 年均日照 2315 小时 太阳总辐射量约为 117 千卡 平方厘米 全年日照数 2271 小时 无霜期较长 平均为 211 天 初霜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 降雪初日一般在 12 月中旬 活动积温 5189 全年作物生长期为 310 5 天 年均降水量为 892 3 毫米 由于 受季风影响 年际间变化不大 但降水分布不均 易形成春旱 夏涝 秋冬干天气 4 1 场场地地地地下下水水类类型型及及赋赋存存条条件件 9 场地勘探深度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 主要为上部潜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 1 层粉土中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 补给 排泄以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 迳流滞缓 与降水联系密切 潜水 位直接受降水控制 勘探期间测得潜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约为 1 30 2 20m 据区域水 文地质资料反映 拟建场地潜水近 3 5 年内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自然 地面下 0 50m 地下水年变幅一般在 1 00m 左右 4 2 地地下下水水 土土对对建建筑筑材材料料腐腐蚀蚀性性评评价价 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附录 G 场地环境类型分类 本区环境 类别为 类 根据所取水样进行的水质分析报告显示 该场地地下水 土对混凝 土有微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作用 详细指标分项见附表 水 土质分析报告 场地周围无污染源 5 土土层层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性性质质指指标标及及承承载载力力 桩桩基基参参数数 5 1 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性性质质指指标标的的统统计计 评评述述 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 对场 地内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数据 进行分层统计 分析 提供各项统计指标的标准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变异系数 样本数 统计过程中 对个别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处理 各项物理力学 指标的平均值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标贯试验击数经杆长修正计算平均 10 值 注 剖面图中标贯击数为实测值 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标准值 用平均值乘以统计修正系数计算 含水量 孔隙比 土重度 液性指 数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和标贯击数等统计修正系数按 1 计算 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 抗剪强度 n 704 1 2 678 4 n 直剪 固快 C 值的统计修正系数 均按 1 计算 n 704 1 2 678 4 n 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为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汇总 表 5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和静力触探分层汇总表 表 6 其中物理性指标 压缩性指标采用平均值 抗剪强度指标采用标准值 各土层物性指 标的变异系数符合规范要求 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附件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表 5 抗剪强度 快剪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含水 率 重 度 kN cm3 孔隙 比 塑性 指数 I P 液性 指数 I L 压缩 系数 a 1 2 1 MPa 压缩 模量 Es MPa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度 1 粉土 30 218 6 0 870 7 71 63 0 288 19 216 1 2 粘土 39 317 8 1 10820 1 0 81 0 53 4 024 36 7 3粘土31 518 5 0 91218 5 0 46 0 306 538 211 5 4粘土27 019 0 0 80419 4 0 15 0 1612 072 714 6 各层土原位测试指标统计表各层土原位测试指标统计表 表表 6 标准贯入试验 击 静力触探试验 qc kPa fs kPa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平均值 标准值 平均值 标准值 经杆长修正 平均值 标准值 平均值 标准值 1 粉土 4 74 34 74 3182417133531 2 粘土 3 23 02 92 76265763433 3粘土10 09 28 17 52514216810096 4粘土27 026 318 718 351715021237229 5中粗砂51 042 528 824 215837 248 5 2 物物理理力力学学指指标标的的选选用用 11 对评价岩土性状的指标 含水率 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 饱和 度等应选用指标的平均值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岩土参数指标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压缩指数等 宜选用指标的平均值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岩土参数 抗剪强度指标 应选用指 标的标准值 5 3 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参数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参数 根据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 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的 5 2 5 条计算得出各土层的相应承载力特征值 再根据各土层的特性经综合分析 比较 结合地区勘察经验 土工 标贯 静探查表 综合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详见表 7 承承载载力力特特征征值值综综合合确确定定一一览览表表 表表 7 地方经验 土工静力触探标贯 综 合 确定值 fakfakfakfak 层 号 名 称 KPaKPaKPaKPa 1粉土142104118100 2 粘土1127210590 3 粘土184223183180 4 粘土248530438240 5 中粗砂 311280 12 桩基参数表桩基参数表 表表 8 8 桩极限 侧阻力标准值 桩极限 端阻力标准值 预制桩钻孔桩预制桩钻孔桩 qsikqsikqpkqpk 层号 KPaKPaKPaKPa 15550 25050 36560 4908550001600 6 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地震效应 6 1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分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分组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附录 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宿迁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 30g 设计地震分组位于第一组 6 2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根据本次 4 个钻孔的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 速平均值 Vse 为 177 16m s 测试成果详见后附 波速测试报告 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 50m 按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表 4 1 6 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 类 场地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值为 0 45s 根据场地的地质 地形 地貌 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3 GB50011 2010 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6 3 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场地内粉土具有液化趋势 经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结合土工试验颗 粒分析结果 对场地内地下水位以下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根据 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4 3 4 条规定以标准贯入测试 按公式 Ncr N0 ln 0 6dS 1 5 0 1 dW 3 c 1 2 ds 20m 进行判定 判定结果 粉土为液化土层 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20 米 孔号 033772 IIE15 8613 3014 84 液化指数范围 13 30 15 86 平均值 14 67 根据液化程度 分布 地层结构等条件 综合判定该建筑场地液化 等级为中等 7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评评价价和和地地基基基基础础方方案案 7 1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评评价价 7 1 1 场地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郯 庐大断裂影响范围内 该断层为活动性断层 根 据已有资料 拟建场地覆盖土层厚度 60 米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4 1 7 条之规定 可忽略发震断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场地稳定 适宜本工程建设 7 1 2 地基土稳定性和均匀性评价 均匀性评价 桩基持力层 粘土处于同一地质单元 场地内建筑 物的主要持力层层面坡度小于 10 水平方向地基土性质变化不大 属 均匀地基 14 稳定性评价 场地内无沟浜 墓穴 防空洞等不利埋藏物 对本 区可能产生的地质构造距本区较远 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场地地基稳 定性较好 适宜本工程建筑 7 1 3 地基变形特征 由于荷载差异大 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 对于砌体承 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对于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 制 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 应由倾斜值控制 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 降量 本工程多拟建建筑采用桩基础 持力层和下卧层为中低压缩性 土 沉降量较小 地基变形特性可满足规范要求 7 2 地地基基基基础础方方案案 根据建筑物特点和场地条件 基础形式和持力层作如下考虑 综合评定场地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 结合建筑物的抗震类别 全 部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1 拟建建筑荷载大 天然地基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需采用桩 基础 A 预应力方桩 若采用预制桩 沉桩分析如下 拟建场地中分布的 层粘土 中低压缩性 分布均匀 厚度较大 为良好的桩基持力层 其中 层土可顺利穿过 层粘土沉桩较困难 施工时应 采取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如引孔等 具体桩长应根据土层情 况 选择合适桩长 预应力方桩施工时 为减少挤土效应对沉桩的影 响 应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 控制打桩速率 并考虑因为桩的挤密效 15 应产生的桩偏位及桩的上浮 预应力管桩施工时 应以标高和贯入度 双重控制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可按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08 计算 建筑物桩型 桩端持力层选择比较和估算承载 力见表 9 单单桩桩极极限限承承载载力力标标准准值值估估算算一一览览表表 表表 9 9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N 桩 型 孔 号 桩 长 桩顶 标高 桩端 标高 桩 端 持力层 桩端入 持力层 深度 m 500 mm 预应 力方 桩 18 2 0 20 054 103642 预应 力方 桩 40 25 4 0 29 0513 105042 注 计算桩长自地表下 2 0m 和 4 0m 算起 估算结果仅供初步设计时参考 最终单桩 承载力应按规范以载荷试验确定 B 灌注桩 由于本场地 层粘土预应力方桩施工比较困难 本工程也可采 用钻孔灌注桩 以 层粘土层粘土作为桩基持力层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必要措施 减少成孔泥浆排放对环境 的不利影响 处理得当 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 层为粉土 桩基施工时易发生塌孔 建议采用泥浆护壁 选择合适的泥浆比重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 1 0m 以上 避免造成孔底沉碴厚度过大 并严格按规范和规程要求 进行清孔 确保灌注混凝土之前 孔底沉碴厚度小于100mm 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施工应严格按照 相关规程执行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可按 建筑桩基 技术规范 JGJ94 2008 计算 桩型 桩端持力层选择比较和估算 承载力见表 10 16 单单桩桩极极限限承承载载力力标标准准值值估估算算一一览览表表 表表 1 10 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N 桩 型 孔 号 桩 长 桩顶 标高 桩端 标高 桩 端 持力层 桩端入 持力层 深度 m 800 mm 灌注 桩 18 2 0 20 054 103630 灌注 桩 40 25 4 0 29 0513 105301 注 计算桩长自地表下 2 0m 和 4 0m 算起 估算结果仅供初步设计时参考 最终单桩承 载力应按规范以载荷试验确定 8 基基坑坑工工程程评评价价 8 8 1 1 基基坑坑工工程程概概况况及及周周边边条条件件 地下室深度约 4 0 米 基坑等级为二级 基坑基坑西侧最近距离 南海路 18 米 有市政管线分布 南侧距离里海路最近距离 10 米 8 8 2 2 基基坑坑工工程程地地质质及及基基坑坑设设计计参参数数 本场地地下室范围存在软土 基坑等级为三 与基坑支护工程有 关的主要地层为 层粉土 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及基坑设计 参数见表下表 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 第 4 8 4 款选择合适参数 基基坑坑开开挖挖设设计计参参数数一一览览表表 表表 10 c 土层土体重度 kN m3 含水率 w 土粒比重 Gs 孔隙比 e cq 18 630 22 690 8707 018 2 8 8 3 3 基基坑坑支支护护 降降水水方方案案及及抗抗浮浮设设计计 8 3 1 基坑支护 地下室开挖影响范围内地层为 层粉土 坑底为 层粉土 由 17 于粉土具易产生渗流 管涌的特点 开挖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护和防渗 措施 如井点降水 以防止土体侧向滑动以及渗流 管涌引起坍塌 基坑侧壁稳定性较差 应采用止水帷幕 降水和支护的方法 根 据场地环境和地质条件 基坑开挖应采用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由设计 人员经过计算后确定 建议进行抗滑稳定和抗渗流变形的计算 8 3 2 基坑降水 场地内地下水水位较高 基坑开挖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 鉴于 场地基坑影响范围内含有粉土 为相对透水地层 其水量较大 采用集 水明排时易产生流砂 管涌等现象 基坑降水方式建议采用管井进行 水位以降至基底下 0 5 1 0 米为宜 降水工程的设计计算参数如下 层 粉土 kv 4 27 10 4 cm s kh 4 37 10 4 cm s 8 3 3 抗浮设计及基坑稳定性及可能的破坏模式 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埋深建议取整平后地表以下0 5 米 基础 设计时 建议进行抗浮稳定性 底板抗冲剪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计算 如建筑物荷载无法满足抗浮稳定性 建议设置抗拨桩 基坑影响范围分布有粉土 侧壁稳定性较差 地下水位较高 基 坑开挖时 易造成流砂 整体稳定性较差可能产生局部滑动破坏和突 涌 建议进行止水帷幕 降水和支护 由于基坑侧壁和底部分布有粉 土 建议设置止水帷幕 作抗渗流稳定演算 且底部存在承压水 应 演算管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洞察及研究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评练习题
- 健康医疗业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健康管理技术手册
- 农业生产性劳务对接服务平台建设指南
- 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操作手册
- (2025年标准)果林赔偿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规划编制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广东免租协议书
- 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业指导书
- 2025-2030中国冷冻榴莲行业供需现状究及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DBJ41T 137-2014 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 百岁居区域+乐活内外勤宣导材料
- 内蒙古职工考勤管理制度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吉林大学介绍
- 卫浴设备安装技能的培训与认证
- 废气处理工程协议
- 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正式版)
- QCSG1204009-2015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