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1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1 0 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及外购零部件 加工件的外观品质要求 为生产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以及利于执行 顺畅 特制定本文件 2 0 适用范围 2 1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 检验 IQC QA 之运作 以及其它无客人特殊要求的产品 客人有特殊要求时 则按客人要求执行 2 2 为供方提供检测依据 3 0 参考依据 无 4 0 面的说明及定义 E C B 4 1 A 面为正面 产品在正确的使用过程中 面对使用者的一面为正面 4 2 B 面为底面 相对于正面的下部为底面 4 3 C 面为右侧面 相对于正面的右侧为右侧面 4 4 D 面为背面 相对于正面的反面为背面 4 5 E 面为顶部 相对于正面的正上部分为顶部 4 6 F 面为左侧面 相对于正面的右侧为左侧面 5 0 产品表面等级划分 产品表面等级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 可划分为 A 级面 B 级面 C 级面 5 1 A 级面 客人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 如灯体正面和正上方 在不移动或转动产品时都能看到的表面 5 2 B 级面 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 客人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 如灯体的侧面和后面 灯罩下部 5 3 C 级面 客人在移动产品或转动产品 或产品被打开后 才可以看到的表面 F D A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2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如灯体底面 灯体部件内部面 产品组装后需贴装饰面板或标识掩饰的面 通常表面不作处理的面 说明 A 以上等级规定的是产品的外观标准 对于产品在客人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表面不适用此标准 B 以上 A B C 表面等级的定义 是以最终客人处使用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产品的零部件或 产品在后续装配 安装过程中被掩盖 则按照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 如果产品的零部件在后 续装配 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 则按照不被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6 0 常见缺陷的名称 定义或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序 号 缺陷名称缺陷的定义或现象缺陷产生的原因 1赃污其他颜色或物质粘附在物件表面的现象1 1 物件接触容易上色或容易粘附的物质 没有有效地进行隔离所致 1 2 工作台面或工作环境不干净 2变形物件表面发生碰撞或挤压 造成物件表面 凹凸不平 结构变化的现象 2 1 物件受外力冲击或重物长时间挤压 人为损 坏 运输过程中发生猛烈碰撞 3杂质物件表面附着不同的物质3 1 原材料混杂不同的物质或其表面附着其它物 质 4刮伤或划 伤 其表面有一种细而长 且有一定的深度的 一种不良现象 4 1 物件表面因操作或运输 包装不当 受到尖 锐或锋利物品伤害 划损 物件之间相互摩 擦 造成物件表面损伤 4 2 制造过程中保护不当 被尖锐或利器所伤 工作台面过多硬的杂物 不及时打扫台面 5碰伤其表面有一种宽而长 痕迹比较粗而边缘 模糊 但没有深度 且有一定的面积的一 种不良现象或表面凹凸不平 5 1 物件之间相互交叉碰撞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包 装防护不当 人为损害 物件堆积过多或过 于密集 造成物件表面受外力作用 导致其 表面损伤 6破损 破裂 裂纹 产品有裂痕 裂口处粗糙不平 裂纹方向 不规则的一种现象 6 1 受外力作用或上下向外的力作用 受外力冲 击或重物挤压 跌落 6 2 生产加工工艺问题 6 3 员工操作时对产品防护不当 6 4 原材料包装防护不当 6 5 装配不合理 装配工具力度过大 6 6 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 7模痕产品表面产生一定面积的拖 拉 印痕7 1 由于模具本身制作问题 比如 模具结构不 合理 精度不够等 7 2 模具在操作过程中的损伤 7 3 生产在装模过程中不平衡 造成出模偏斜 拉 拖伤物件表面 边口 孔位 7 4 模具保养不当 造成模腔锈蚀 8麻点物件表面呈现出的细小颗粒或小坑点8 1 由于周围环境不清洁或空气干燥 空气中飘 浮的灰尘颗粒 附着在加工物件的表面 8 2 物件所使用的材料的密度较小 分子间隙大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3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导致物件表面呈现出细小针孔 8 3 注塑 压铸件 因在生产过程中 脱模剂过 多 造成物件表面出现一些坑点 9不光滑物件表面粗糙或手感较差9 1 由于产品表面加工粗糙或模具表面粗糙 导 致产品表面不平整 10缩水塑胶或压铸成型时 因材料 工艺等原因 使塑胶表面或压铸表面出现的凹陷的收缩 现象 10 1 机器调节不当 如压力 温度 时间 10 2 产品在成形过程中 保温保压时间不够 10 3 模具或材料之间不配 11融接痕因材料在模腔内流动 熔接处形成的线状 痕迹 11 1 模具温度不够 导致材料在模腔内流动时 间过长 其前端的温度降低 当相互融接 时 不能完全融接在一起 12凹凸不平物件表面有凸起或凹坑12 1 物件表面因受外力冲击或挤压 使产品表 面呈现出凹凸现象 13缺料产品表面或周边有残缺13 1 产品表面因加工或模具原因 使产品成型 后 出现缺损现象 14烧焦产品表面因温度过高或被火直接灼烧 使 其表面呈现出黑色炭化物或焦黄 14 1 由于产品在烘烤过程中 其温度过高 致 使产品表面呈现黄色且脆性 喷油 或达 到产品自燃点 致使产品表面呈现炭化 木 制品 14 2 由于产品在制造过程中 其原材料在机器 内温度过高 停留时间过长 塑胶 15批锋产品周边或孔边 高出其平面的尖角或锯 齿形 不规则形凸起或毛刺 15 1 由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因模具或加工工 艺问题 致使产品断切面呈现出不规则尖角 或锯齿形凸起 16刮手产品表面粗糙或用手触摸刺手16 1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因表面处理不干净 导致 产品表面粗糙或尖刺 17拼接痕迹产品表面因材料缺少或缺损 用同一种材 料拼制 造成产品表面出现的细小缝隙或 细线或错位现象 如菲林 模具 木制品 17 1 拼接时作工不细心 或作工粗糙 导致产 品表面出现易看见的痕迹 17 2 在拼接过程中使用不同质的材料 加工后 形成错位现象 18龟裂物件表面出现的不规则裂纹 18 1 因材质 模具 机器 生产工艺等因素 致使产品加工成型后 其表面呈现出不规则 裂纹 压铸件 注塑 木器等 19结疤物件表面呈现的质地坚硬 颜色较深材料19 1 因树枝枯竭后 树干继续生长 将枯竭的 树枝干包裹其中 形成结疤 20发霉产品表面出现绒毛状的物质或粉状物 20 1 产品因存放在在潮湿的空气或环境中 或 长期不通风的环境中 致使产品表面 21分模线产品沿合模线在零件表面形成的可观察到 的线状痕迹或多余材料 21 1 因模具的精度不够 致使产品成形后 在 前后模的分界面 形成一条明显的线条 21 2 产品在成形过程中 因机器压力过大 造 成其模具内压增大 前后模之间出现细小缝 隙 产品成型后 在前后模的分界面 形成 一条明显的线条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4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22黑点在有色物件表面镶嵌或附着的黑色物质22 1 产品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 由于材料中的 杂质或环境不洁净 从而导致产品成型之后 有杂质镶嵌在产品内部或表面 23水口不平因产品采用模具生产的进料口 在出模后 出现的与产品表面不平齐现象 23 1 在注塑或压铸产品时 其进料口在出模后 经过人工加工后 与产品表面不平齐或高出 24汽泡在透明物件内部 出现的透明泡状物或产 品表面呈现出的泡状凸起 24 1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工艺制作中密封 或排气不当 造成空气被封闭于产品内 如玻璃 注塑 压铸 24 2 产品材质内有杂质 在经过高温后 发生 澎胀 在产品内部形成泡状凸起 如电镀 烤漆 25顶白产品出模时 其内部使用的顶针 将产品 表面顶出白色印 25 1 模具内顶针过长 致使产品在出模时 顶 针将其表面顶出白色印 25 2 产品壁较溥或产品冷却时间不够 保温 保压时间 造成产品在出模时被顶凸起 26蹦边物件边沿缺损或破裂 尤指玻璃陶瓷 26 1 产品在加工时 因操作不当或工艺问题 致使产品周边出现缺损或破裂 26 2 产品在加工或工艺设置不当 或在加工过 程中 温度过高 造成物件表面破裂 玻璃 27水纹 气夹 纹 产品表面呈现出的白色亮斑痕或细小条纹27 1 在压铸和注塑产品中 因生产工艺或模具 结构问题 产品因受高压气流的影响 模腔 内所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 当受到模腔内高 温的作用 在产品表面形成气雾状亮斑 27 2 产品在成型过程中 因模腔内的循环水的 影响 模腔内的气体在冷热条件作用下 在 产品表面形成气雾状亮斑 27 3 材料在模腔内流动 因受气压 循环水的 影响 在其材料交汇点 形成一条细小的条 纹 或一些细小条纹 28厚薄不均物件整体物料分配不均28 1 产品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 因模具或产品 流动性不佳 造成产品壁物料分配不均的 现象 29针孔产品表面出现的小针孔 29 1 物件所使用的材料的密度较小 分子间隙 大 导致物件表面呈现出细小针孔 29 2 产品表面因加工过度 导致产品表面密合 层损坏 从而露出其材质蔬松层 30折皱物件表面出现的折叠或折压痕 在物件表 面造成不规则的印痕 30 1 产品因包装不当或放置不当 造成对产品 的挤压或折压 从而在产品表面出现的皱折 痕 30 2 产品在放置过程中 因相互折叠 从而使 产品表面出现折压痕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5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31铜线氧化铜线表面出现发黑或绿色粉沫31 1 铜线因长期裸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或含酸碱 的空气中 使其表面出现发黑或绿色粉沫 31 2 铜线表面因受含酸碱液体污染 32异物在物体表面粘附或嵌入或遗漏在产品内的 与物体不同类型的物质 如砂粒 纤维等 32 1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因空气中的灰尘或飘 浮的纤维 吸附在产品未干的表面 32 2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因防护不当 导致其 它物质混入 32 3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因清理不彻底 致使 有其它物件遗漏在产品内 33水纹塑胶或铸造在成型时 熔体流动所产生的 可见条纹 33 1 产品在成型过程中 因模腔内的循环水的 影响 模腔内流动的液体 成型时 在产品 的表面形成细小的可见痕迹 34生锈氧化金属表面呈现红褐色粉沫或斑点34 1 因金属表面缺乏有效保护 被周围环境中 的酸碱所污染 34 2 金属表面因长期裸露在空气中 被空气中 的酸碱物质腐蚀 使其表面呈现红褐色粉 沫或褐斑 35漏光当光源发光时 末按设定的要求照射 而 是从被屏蔽的地方出 形成光斑 35 1 因光源体在被屏蔽的部位 出现蔽光物质 被损坏或脱落 或末被完全覆盖 形成光斑 35 2 透光版与覆盖层之间的配合有间隙 导致 光源从缝隙中透出 36多油 流 漆 流釉 物件表面出现多余油滴现象 36 1 因物件表面在加工过程中 由于表面处理 的时间过长或喷涂时间过长 导致物件表面 的油量过多 37少油 薄 漆 物件表面因覆盖层太薄或末完全覆盖 物 件表面呈现颜色暗淡 37 1 因物件表面在加工过程中 物件表面处理 时间不够或喷涂量较少 致使物件表面末被 完全覆盖或覆盖层较薄 导致物件表面颜色 暗淡 38水绩物件表面呈现出的黄色或淡黄色波浪印 38 1 因电镀件表面在烘烤过程中 物件表面因 清洗残留的水滴烘干后 在物件表面留下黄 色或淡黄色印 39抛光不良物件表面因加工打磨时出现的砂痕印 变 形 打磨不到位等现象 39 1 物件在表面处理时 由于使用的抛光砂较 粗 导致物件表面有打磨痕 39 2 物件在加工过程中 由于操作方法不对 导致产品表面变形或末打磨彻底等现象 40素材不良物件表面经过加工后仍不能掩盖的缺陷 如凹凸现象 皱折 缺损 砂孔等 40 1 因物件所使用的材料在运输或包装过程中 保护不当 造成材料表面损伤 40 2 材料在加工过程中 因机器或人员操作不 当 导致物件缺陷 如 压铸 注塑 玻璃 电镀等 41漏底物件表面因覆盖层太薄或末完全覆盖 局 部呈现出物件底色 41 1 因物件表面在加工过程中 物件表面处理 时间不够或喷涂量较少 或操作不当 致使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6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物件表面末被完全覆盖或局部呈现出物件底 色 或物件表面颜色暗 42套色不准彩盒中出现的重影42 1 菲林制作时 几个色在输出时移位 42 2 印刷晒版时网版移位 42 3 印刷调机不正 43字唛不清印刷字体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 43 1 在印刷过程中 所用的字版或菲林问题 字 版磨损或长时间末清洗 菲林晒版过程中 胶 片模糊或晒版错位 43 2 在印刷过程中 由于印刷机的滚筒校验不 平 或纸张不平 44粉点彩盒表面出现的白色点44 1 在印刷过程中 为了吸收和防止油墨未干 印刷纸张相互粘结所使用的扑粉过多 在 过 UV 时未清理干净 造成其表面出现白 色粉点 45漏网点彩盒表面某一处或几处出现的单一颜色45 1 在制作菲林时 在分色片过程中 某一片 色片某一部位损坏或几处损坏 45 2 在晒版时 拼版不小心或机器原因 某一 片版某一部位损坏或几处损坏 45 3 在印刷过程中因上版时不小心 将网版某 一片版某一部位损坏或几处损坏 46缺边 少角边角蹦裂或破损或缺料 46 1 产品材料在下料时 因材料欠缺 导致其 边角部分缺料 46 2 产品在拉深过程中 因下料尺寸小或放置 不当 造成最后切边时缺料 46 3 玻璃制品在下料时或包装不当 造成其边 角破损或缺料 46 4 塑胶压铸产品 在成形过程中 因机器调 节不当 造成其产品成型后有些部位缺料 47段缝差物件两界面出现的高低差或台阶47 1 物件表面两分界面因交接错位 出现高低 逻差 如模具分模线 焊接 拼接痕 组 装连接位等 48切边不正物件在加工切割时出现的偏斜现象 48 1 物件在加工过程中 因放置不当 造成在 切边时物件偏 49歪斜物件之间不垂直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或与平 面不垂直 49 1 组件之间在组合过程中 因组件本身的原 苯因 导致组合之后不垂直 49 2 组件之间在铆接过程中 因模具或放置原 因 导致铆接后有偏斜 50没上光油物件表面呈现出无光泽或暗哑现象50 1 在生产过程中 漏工序 50 2 在生产过程中 用错光油 51破裂物件表面有裂纹或破损51 1 易碎品受外力撞击或挤压 导致破裂 51 2 金属制品因模具问题 产品在冲压拉裂或 出模时 产品破裂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7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52未切断物件断切面粘连或有残留物粘连52 1 因冲切时 其刀口不锋利 造成其断切面 切口末完全断开 53拉深纹物件表面呈现的花纹或波浪纹53 1 物件表面因拉深成型 金属材料受力后 拉压时在其表面留下的延展纹 54吐酸电镀件结合部或铆接或焊接部出现的变色 生锈现象 54 1 电镀件在完成后 因末清洗干净或末完全 烘干 当存放一定时期后 其内部酸液由 内渗出 导致物件表面被污染或变色或生 锈 55切口不平物件断切面不整齐或凹凸现象55 1 因冲切时 其刀口不锋利 造成其断切面 切口末完全断开而拉断 55 2 产品部件在切边时 因刀口不锋利或机器 原因 造成断面不平齐 56凸凹痕物件表面与平面有段差 出现坑洼或凸起56 1 物件表面因受力挤压 造成其表面有凸凹 现象 56 2 物件在冲压或拉深过程中 因调机或材料 问题 造成物件表面呈现凸凹 56 3 产品在成型过程中 由于模具或机器原因 造成产品表面缩水或顶针顶凸现象 57夹伤物件在加工过程中 其表面有夹具的夹印 痕 57 1 物件在加工过程中 因产品缺乏必要的保 护 造成产品表面损伤 57 2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因夹治具的使用不当 或夹治具适用 造成其表面损伤 58混色同一颜色中的不同色58 1 喷油件在调油过程中 油漆末完全拌匀 喷涂后在其表面形成有其它颜色 58 1 塑胶件在成型过程中 由于机器末清理干 净 造成其产品中混有其它颜色 59砂粒在物件表面附着的细小颗粒59 1 喷油及烤漆件 在喷涂过程中 由于其喷 涂表面未干 空气中游离的灰尘颗粒 粘 附在其表面 烘干以后形成 59 2 电镀件在电镀过程中 由于电镀液中的杂 质 隋电解质的移动而附着于产品上 60桔皮在物件表面不平滑 呈现出象桔子皮状的 表面 60 1 喷油及烤漆件 在喷涂过程中 由于所使 用的油在调配时过稠 或添加的凝固剂过 多 以至于喷涂时不能有效散开 在进入 烘烤前未流平整就凝固 7 0 观测的条件 7 1 物件放置于距人体 50CM 距离 在自然光或 40W 的日光灯下 光线从人体的后上方 45 度角或与人眼视 线呈 90 度角照射 正前方以 45 度照射 被检测物体表面与人眼视线呈 45 度角 7 2 检验者眼睛视力良好 1 0 以上 不能有近视或色盲或弱视等不良现象 7 3 观察时间为 5 秒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8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7 4 观察物件不在反光的条件进行观察 8 0 缺陷等级及判定标准 8 1 缺陷等级定义 8 1 1 致命缺陷 产品缺陷可能会导致对人体生命造成伤害或危及生命 如 产品漏电 血液或不明污染物 放射 性物质 有毒物质或液体 腐蚀性物质等 8 1 2 严重缺陷 产品缺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或功能缺失 或者严重影响产品的观赏性 对人体可能造 成伤害 或不可擦拭的污物 或缺失重要标识 如产品无法使用 不定位 或严重损伤 破裂 锋 利尖角 功能或警告标识等 8 1 3 轻微缺陷 产品缺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观赏性 但不影响产品的结构 功能和使用性 如可擦拭污物 标识 模糊 产品表面轻微划伤等 8 2 判定标准 根据 AQL 抽样标准 参照产品缺陷分类和产品所处位置 参照不同物质的外观要求进行判定 8 3 判定总则 8 3 1 可接收的 A 级面 B 级面 C 级面的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 否则仍判不合格 8 3 2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为 10cm 的圆内 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其要求值 8 3 3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其规定的标准数量值 对于同一表 面同一区域 在测量时应以其最大值为准 玻璃制品外观检验规范 检验判定结论检验 项目 检验要求判定标准 CrMaj MinOK 1 1 长宽尺寸不能超出公差范围 0 5mm 1 2 孔位尺寸 1 2 1 直径实测大于要求 0 5mm 但组装后不影响产 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 1 2 2 直径实测大于要求 0 5mm 组装后对产品的使 用性和外观有影响 或不能组装或松动 1 2 3 直径实测小于要求 0 1mm 导致不能组装 1 2 4 孔位偏斜 1mm 组装后不影响产品外观 组装后影响产品外观 但不明显 尺寸尺寸满足图纸设计 要求 组装后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编号 编号 QC 001 版次版次 改次 改次 A 0 首次发布日期 首次发布日期 2006 09 15 最新生效日期 最新生效日期 2006 09 15 外观检验标准 三 玻璃 三 玻璃 第第 9 页页 共共 11 页页 如果使用单头产品 对外观影响不大 如果使用单头产品 对外观影响较大 注 如果客人对玻璃尺寸要求较严 如 NP026 则必须 按客人要求执行收货 缺损及破裂面积 0 5m 蹦边玻璃周边及孔边 无缺损 破裂 0 1m x 0 3m 汽泡直径 0 5mm 在 10c 内 最多不能超过 3pcs 且距离 25mm 汽泡直径 0 5mm 1mm 在 10c 内 最多不能超 过 2pcs 且距离人 25mm 汽泡直径 1mm 3mm 在 10c 内 最多不能超 过 1pcs 汽泡直径 3mm 不能接受 汽泡玻璃表面及内部 不能有明显的汽泡 和杂质 吹制玻璃的汽泡直径 1mm 在 10c 内 最多不 能超过 3pcs 且距离人 25mm 在 40w 日光灯或自然光下 视力在 1 0 以上观察物件 离人体 50cm 处 无明显差异 色差不能超过所签样板 范围 如果颜色有差异 但组合后整体颜色配合较好 无明 显差异 可接受 与所签样板比较 其透明度较差或雾状 与所签样板比较 其透明度比较差 透明 度差 不能超过所签样板 范围 组装后整体效果差异不明显 可接受 在 40w 日光灯照射下 在 30cm 处观察 其制品无明 显痕迹及花纹 在 30cm 处观察 其痕迹及花纹不明显 水纹 印 玻璃制品表面及内 部 无明显的流痕 及花纹 在 30cm 处观察 其痕迹及花纹明显 变形玻璃制品表面及孔 位不能有变形现象 在 30cm 处观察 玻璃制品无明显的变形或凹凸不平 玻璃制品喷油后 其周边应无多余的油或宽度为 1mm 且呈直线 喷油后 其喷油表面的油点或杂质 1 0 5mm 最多 4pcs 且距离 25mm 2 1mm 最多 2pcs 且距离 50mm 油点 杂 质 玻璃制品表面在经 过喷油处理后 其 表面或周边不能有 多余的油或油点 杂质 流油 在 10c 内 其流油点 3mm 最多 1pcs 且在同一表面上相互距离 25mm 刮花不可接受 擦花面积 3m 刮花玻璃制品表面无明 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法青年宣传课件
- 税收宣传课件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贷款投资顾问服务合同
- 移民保护政策解读课件教学
- 江苏省扬州市刊江实验校2026届中考英语适应性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再就业中心管理办法
- 2025年古埃及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 甘肃入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彩超知识培训课件
- 禁毒防艾健康知识课件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2025年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主题家长会 课件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的阶段小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电气大样图集
- 运梁便道施工技术方案(填土)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解读PPT课件
- 2150滚筒式切头飞剪机设计
- 每日防火巡查情况记录表
- 供应商考核评分表
- 基于单片机的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 二年级24点练习题库(共1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