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7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学 院:目录2 / 37一 前沿2交通位置图2地质发展简史2教学实情况5二 地层6地层概述63 / 37岩石地层6三 岩石7岩石概述7岩石类型及分述7四 构造8构造概述8褶皱84 / 37断层9五 经济、环境、旅游概况10峨眉山经济概况10环境旅游概况11六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简述13七 结束语13八 参考文5 / 37献14一 前沿交通位置图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东经。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北可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地质发展简史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在早震旦系时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6 / 37震旦系中后期到奥陶系初期,海水向我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 1 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 1000 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 1000 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到奥陶系后期,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峨眉山区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系的历史记录,二叠系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系的地层之上。早二叠系时期,我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 400500 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延至晚二叠系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 50 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 400 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后期,海水又再7 / 37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系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 1500 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直至晚三叠系,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到第四系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系末开始的,是大自然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白垩系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 1000 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始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我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峨眉山不断遭受8 / 37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 2000 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 ,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 2600 余米。近数十万年以来,包括金顶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 1000 米,平均每年上升 2 毫米。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即观心坡断层北侧,上升了约 500 米,平均每年上升 1 毫米。而山麓外侧,即9 / 37黄湾、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约 100 米,平均每年上升毫米。也正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的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 ,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以及下面的花岗岩计算,两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应有高度为海拔 7000 多米,而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过海拔 3099 米,那么还有 3000 多米的岩层怎么不见了呢?一方面是因为峨眉山山体本身,断层纵横,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另一方面,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剥蚀,致使其高度在增长的同时被减少。尤其是第四系冰期的出现,强大的冰川活动,极大程度地剥蚀着岩层。加之峨眉山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严重地浸蚀、冲刷岩层。各种岩层中,只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作用十分缓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过程中,被剥蚀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 3000 米岩层,从而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得以矗立在海拔 3099 米处。本 科 实 习 报 告10 / 37学 院 水利水电学院 学生姓名 杨明烨邱越 吴杰 武玉靖 彭杨懿 谢玉姝 牛文娟李院方 邱天野 郭时陈)专 业 农业水利工程学 号 1043063060 年 级 2016级 指导教师 何鹏教务处制表 二 一二 年 5 月 13 日牟珊实习名称:工程地质 实习专 业:学 号:姓 名:11 / 37实习地点: 黄湾龙门洞实习时间:实习成绩:指导教师:2016 年 8 月 23日目录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 . 31、实习目的: . 32、实习任务: .12 / 37. 33、实习要求: . 3二、实习内容: . 31、地貌部分 . 31、堆积地貌 . 32、侵蚀堆积地貌 . 413 / 373、侵蚀构造地貌 . 44、侵蚀溶蚀地貌 . 42、岩层: . 43、地质构造: . 6、断层 . 6、节理 .14 / 37. 7、褶皱 . 74、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 . 75、水文条件: . 96、工程地质问题: . 91、隧道位置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915 / 372、桥基与地质构造以及选址的关系 . 10三、实习心得 . 10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认识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 实习目的: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 实习任务: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16 / 37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行初步训练。3、 实习要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详细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二、实习内容:1、地貌部分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1、堆积地貌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 300 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 200KM,海拔400490 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17 / 37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 30 米,以 3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 17 米,坡度减为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 20 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 23 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 1015 米。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2、 侵蚀堆积地貌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18 / 37出枯水位 2 米;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 210 米;于线路 100 到 400 米处有大面积的一级和二级河流阶地。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3、 侵蚀构造地貌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 500600 米,相对高度 50100 米;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 5001000米,相对高度 100300 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4、侵蚀溶蚀地貌19 / 37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 8001200 米,主峰 2037 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 570 米,相对高度 30 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2、岩层:峨眉山地区的地层除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顶部到第四系均有出露。第四系:最常见的第四系沉积层包括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坡积层;侏罗系:上部砖红、紫色泥岩为主,夹杂少量砂岩及粉砂岩,中部和底部为紫灰、灰绿、灰黄、紫红等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回旋层组成;三叠系上统:上中部为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或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深灰、灰黑色灰20 / 37岩、泥灰岩、泥岩或页岩的韵律层;三叠系中统:上部为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夹膏溶角砾岩,中部以灰岩为主,底部为云泥岩及中层状白云岩;三叠系下统:上部以白云岩为主、最顶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中部为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底部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旋回层;二叠系上统:上部为紫红、灰绿、黄绿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回旋层,下部为微晶、隐晶、斑状及杏仁状玄武岩组成;二叠系下统:上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巨厚层状的石灰岩,夹少量薄层泥岩,底部为灰、灰黑色页岩、泥沙岩夹少量砂岩及粉砂岩。前震旦系:灰白、肉红色花岗沉积岩构造:泥岩:在铁路沿线 100 至 200 米处的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泥岩,属侏罗系泥21 / 37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颜色为褐色,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遇水软化,不利于桥墩的修建。后田坝的泥岩内部带有石膏状纤维,因此富含 SO42-,容易对桥墩造成腐蚀,因此工程性质差。石膏具有遇水易膨胀, 侏罗系泥岩失水易干缩的性质,因此也不利于桥墩的修建。页岩: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属于三叠系上统。页岩致密,硬度低,表面光泽暗淡。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页岩抗风化力弱,易出现葱花状风化构造,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页岩不22 / 37透水,往往成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层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水底淤泥等沉积物由于水的退却二出露地表,形成未固结的土,一段时间后,经物理化学作用,土里的水逐渐蒸发,土质逐渐固结,形成固结土,最终形成沉积岩。铁路沿线1800 米左右处可以明显的看到层积岩层面构造。层积岩的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是指层积岩层面上保留有层积时水流、风、雨、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浪拍打过的痕迹、虫迹、泥裂、雨痕等23 / 37在线路沿线 1800 米处有大面积的层积岩出露。岩层产状:走向 N 165 倾向 252 倾角83 层积岩的层面构造白云岩: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和其他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颜色多为灰白色,遇稀盐酸不易起泡,滴镁试剂由紫变蓝,岩石露头表面常具刀砍状溶蚀沟纹。属于三叠系中统。在铁路沿线 550 米处有大量白云岩存在。白云岩刀砍状沟纹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地址实习报告24 / 37实习简介实习时间:XX 年 5 月 8 日5 月 10 日。 实习地点: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实习人员: 实习分工:实习目的:了解黄湾至龙门洞沿线的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 13 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 10 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维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维海陆过渡相;侏罗纪下第三系维湖泊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沉积,洪积层及冰川沉积。以下为观测点的地层年代表,如下图所示:25 / 37峨眉山区地域地层简表二叠系分布于挖断山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为上,下两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厚大的石灰岩,底部夹煤线的粘土岩,下统有茅口组。上统为一套陆相火上岩沉积物和陆相河湖沉积物宣威组。茅口组(P1m) 厚 144290 米。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其中在 NO-2,NO-3,NO-4,NO-5 观测点都能观察到并且发育完全。宣威组厚 739 米。灰黄色玄武岩、灰黑色灰岩、褐灰色薄层状细粒紫红色砂岩、杂色粘土状泥岩、杂色粘土岩夹炭质页岩及煤线。包含观测点有:NO1-NO8。三叠系26 / 37分布于龙门洞地区,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完全。下统分为两组,飞仙观组和嘉陵江组。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即岩屑砂岩,粉砂岩,含粘土矿物的灰岩,玛瑙砾岩,灰白色薄层灰岩,泥质白云岩,水云母粘土岩,褐色页岩等。中统也只有一组为雷口坡组。其岩性主要为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煤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上统只有一组,即须家河组。其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和煤线。(1) 飞仙观组 厚 183244 米。紫红色薄层细粒岩屑砂岩,硬度不高。夹煤砂岩,具有大型斜层理,泥裂等。这些岩层表面风化严重。(2) 嘉陵江组 厚 181274 米。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灰白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特别是风化后成刀砍状白云岩。还有泥质白云岩和水云母粘土岩等。整个地层属于海滨相沉积。27 / 37(3) 雷口坡组厚 348485 米。形成峡谷地貌。含粘土矿物,泥质(4)白云岩,这些岩石的硬度小。刀砍状薄层白云岩,水云母粘土岩,灰黑色薄层灰岩。属于浅海沉积。须家河组厚 4155 米。含有炭质夹煤线黑色页岩,其中含有植物和贝壳的化石。加多层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发育有大型板状层理。包含的观测点有:NO9-NO20。侏罗系分布与伏虎寺右侧。分为下上两统。下统只有一组,既珍珠冲组,岩性主要为一套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上统为遂宁组,其岩性为粉砂岩,砖红色粉砂质泥岩等。珍珠冲组厚 4155 米。黄灰色块状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夹粉28 / 37砂质泥岩,其中含有植物化石。遂宁组厚 270280 米。砖红色粉砂质泥岩,上面有局部产透镜状薄层石膏。还有少量灰岩,石英和砂岩。其中有棕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包含的观测点有:NO21-NO24。地质构造断层1 挖断山断层这是断层接触远照,外边已经严重风化,被茂密的植物所覆盖。不会产生山体滑坡。力学性质:压性 断层性质:逆断层断层成因:岩层受力厚断开且断开后两侧岩层有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断层面产状:216 描述:植被茂盛,岩层重复出现。在正前方是峨眉河。29 / 37左图:上盘 右图:下盘2 善觉寺断层力学性质:压性 断层性质:逆断层断层成因:主要受地壳水平挤压应力形成。 断层位臵:于峨眉哈成 45,并且横切河谷。描述:在断层附近有断层破碎带。长 100 米左右,这是由于断层形成是断面摩擦产生的。而且还有岩堆的形成,长50 米纵向 100 米,同左图:上盘 右图:下盘30 / 373 伏虎寺断层力学性质:压性 断层性质:逆断层断层位臵:于峨眉河成 45,处于山脊。断层成因:岩层受力厚断开且断开后两侧岩层有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描述:该断层区植被茂盛,在下盘去有坡积层,但已经被植被固定,风褶曲挖断山倒转倾伏背斜褶曲类型:倾伏倒转背斜褶曲。褶曲成因:岩层受力挤压运动作用产生形成。岩性描述:左翼为青灰色和灰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表面风化大,表面为灰黑色31 / 37且岩石硬度大,敲击后有难闻的气味。右翼为中厚层业状灰褐色灰岩,节理为张节理,敲击有羽毛烧焦的味道。峨眉黄湾至龙门洞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简介实习时间:XX 年 5 月 8 日5 月 10 日。 实习地点:峨眉山黄湾 至 龙门洞。实习人员:。 实习分工:实习目的:了解黄湾至龙门洞沿线的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 13 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 10 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维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维海陆过渡相;侏罗纪下第三系维湖32 / 37泊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沉积,洪积层及冰川沉积。以下为观测点的地层年代表,如下图所示:峨眉山区地域地层简表二叠系分布于挖断山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为上,下两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厚大的石灰岩,底部夹煤线的粘土岩,下统有茅口组。上统为一套陆相火上岩沉积物和陆相河湖沉积物宣威组。茅口组(P1m) 厚 144290 米。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其中在 NO-2,NO-3,NO-4,NO-5 观测点都能观察到并且发育完全。宣威组厚 739 米。灰黄色玄武岩、灰黑色灰岩、褐灰色薄层33 / 37状细粒紫红色砂岩、杂色粘土状泥岩、杂色粘土岩夹炭质页岩及煤线。包含观测点有:NO1-NO8。三叠系分布于龙门洞地区,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完全。下统分为两组,飞仙观组和嘉陵江组。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即岩屑砂岩,粉砂岩,含粘土矿物的灰岩,玛瑙砾岩,灰白色薄层灰岩,泥质白云岩,水云母粘土岩,褐色页岩等。中统也只有一组为雷口坡组。其岩性主要为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煤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上统只有一组,即须家河组。其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和煤线。(2)(3)(4)1f 高。夹煤砂岩,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