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doc_第1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doc_第2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doc_第3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doc_第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 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 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 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10枚乘的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 ,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 和赵壹。13、张衡的 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14、史记原名 ,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 、列传五个部分构成。16、东汉前期的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 ”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 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 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1)、论贵粟疏 (2)、陈政事疏 (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 (2)、陈政事疏 (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 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1)、治安策 (2)、淮南子 (3)、吕氏春秋4、西汉政论散文的风格转变是从东方朔开始的,他前期的应诏上书辞气纵横,后期的 却牢骚满腹。(1)、治安策 (2)、潜夫论 (3)、答客难5、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 太初年间约三千余年的历史。(1)、秦始皇 (2)、汉文帝 (3)、汉武帝6、班固的汉书体例上模仿史记,但将“世家”并入“列传”,将“表”改为“ ”。(1)、志 (2)、书 (3)、论7、东汉末期开始出现抒情散文,著名的是 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1)、秦嘉 (2)、蔡邕 (3)、赵壹8、一般认为,汉赋是从楚辞发展而来,西汉初期 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可视作从楚辞向汉赋的过渡。(1)、司马相如 (2)、陆贾 (3)、贾谊9、司马相如之后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汉宣帝时期的王褒和西汉末期的 。(1)、东方朔 (2)、扬雄 (3)、枚乘10、汉代小赋的写作是从汉宣帝时期的 开始的,他的咏物小赋洞箫赋风格不像大赋那样板滞。(1)、王褒 (2)、扬雄 (3)、枚乘11、东汉前期的赋作题材有所扩大,出现纪行赋如班彪的北征赋、述志赋如冯衍的显志赋,还有班固的以描写都市繁华景象为主的 。(1)、二京赋 (2)、两都赋 (3)、三都赋12、东汉中期的赋作抒情成分增加,比较著名的有 的长笛赋和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并开始形成个人的风格特色。(1)、扬雄 (2)、张衡 (3)、马融13、东汉后期的赋作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等。其中赵壹的 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1)、二京赋 (2)、刺世疾邪赋 (3)、思玄赋14、汉王朝的音乐机构“乐府”大规模采集民歌是从 时期开始的。(1)、汉高祖 (2)、汉文帝 (3)、汉武帝15、最早记录“汉乐府民歌”作品的是南朝 的宋书乐志。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有所增广。(1)、沈约 (2)、谢灵运 (3)、陶渊明16、按郭茂倩的乐府歌曲分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歌曲中,其中“ ”歌中保存最多。(1)、相和 (2)、鼓吹 (3)、杂曲17、刘兰芝是“汉乐府民歌”著名叙事诗 中的人物。(1)、陌上桑 (2)、孔雀东南飞 (3)、白头吟18、 的咏史是现存有姓名可考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1)、班固 (2)、张衡 (3)、辛延年19、东汉晚期 的赠妇诗、留郡赠妇诗情感充沛,艺术表现上也有一定技巧。(1)、辛延年 (2)、宋子侯 (3)、秦嘉20、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于 时代。(1)西汉哀平 (2)、东汉章明 (3)、东汉桓灵三、名词解释题:1、贾谊2、鼌错3、淮南子4、史记5、司马迁6、汉赋7、七发8、司马相如9、扬雄10、盐铁论11、汉书12、班固13、王充14、张衡15、秦嘉16、“汉乐府民歌”17、孔雀东南飞18、陌上桑19、文人五言诗20、“古诗十九首”四、简答题1、简要概述两汉文学发展情况。2、简要概述西汉前期政论散文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情况。3、简要概述两汉辞赋发展情况。4、简要概述两汉散文发展情况。5、简要概述两汉乐府民歌的发展情况。6、简要论述两汉文人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情况。7、简要概述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8、简要概述史记的思想内容。9、简要论述史记的艺术表现手法。10、简要论述从左传到史记的史传体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11、简要概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12、简要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13、简要论述孔雀东南飞的主要艺术成就。14、简要概述“古诗十九首”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与“汉乐府民歌”的联系。15、简要概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6、简要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五、论述题1、联系具体作品,论述两汉辞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2、联系具体作品,论述两汉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3、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史记的主要思想内容。4、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史记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5、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史记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6、联系具体作品,论述“汉乐府民歌”的主要思想内容。7、联系具体作品,论述“汉乐府民歌”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8、联系具体作品,论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9、联系具体作品,论述文人五言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10、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内容。11、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2、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13、联系具体作品,试述两汉时期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变化情况。中古文学习题集之一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题:1、三国时期的“三曹”指曹操、_和曹植。2、“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_、徐干、阮禹、应瑒和刘桢。3、曹丕的七言诗 艺术成就突出,被称为“七言之祖”。4、建安时期,被称为“建安之杰”、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中,以_和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6、太康文坛当时最富盛名的作家是 ,他的诗已开始注意对偶和平仄。7、太康文坛上能够继承建安风骨的杰出诗人是 。8、东晋后期开创了“田园诗派”的伟大诗人是 。9、_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10、 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11、刘宋初期的诗人 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12、南朝宋齐时期,谢灵运和谢脁的山水诗、 的乐府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13、南朝齐武帝萧赜时期,出现了自觉讲求声律、风格清怨工丽的“永明体”,以 最为著名。14、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大力提倡下,庾信、徐陵等人形成了以写宫廷猎艳生活为主、风格轻靡颓废的“ ”。15、_是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著名诗人。16、庾信后期的赋,以 _最为著名。17、 是南朝优秀的骈文家,他的别赋最为著名。18、 的后汉书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北朝 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文笔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0、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干宝的 最为著名。21、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小说(佚事小说)以刘义庆的 最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1、建安时期最为本色的诗人是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质朴的形式披露自己的胸襟。(1)、曹操 (2)、曹丕 (3)、曹植2、建安时期,以曹丕称帝为界,在创作上风格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的著名作家是 。(1)、孔融 (2)、曹植 (3)、王粲3、建安时期,与“建安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女作家是 。(1)、张华 (2)、陈琳 (3)、蔡琰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他能诗善赋,刘勰称他为“七子之冠冕”。(1)、孔融 (2)、曹植 (3)、王粲5、“建安七子”中的 以诗著称,在当时名气很大,与曹植齐名并称。(1)、刘桢 (2)、陆机 (3)、徐干6、曹植的赋以 最为著名。(1)、哀江南赋 (2)、两都赋 (3)、洛神赋7、 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创造了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陶渊明、庾信、陈子昂、李白都仿此作成组的咏怀诗。(1)、曹操 (2)、王粲 (3)、阮籍8、嵇康的 是一篇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和反名教思想的散文。(1)、大人先生传 (2)、五柳先生传 (3)、与山巨源绝交书9、 和张华是西晋初年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1)、王粲 (2)、阮籍 (3)、傅玄10、太康文坛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等一批作家,其中“三张”指 、张协和张亢。(1)、张华 (2)、张载 (3)、张衡11、左思的 八首是他诗歌的代表作。(1)、咏怀 (2)、咏史 (3)、杂诗12、西晋覆灭后,在敌后并州率兵坚持抵抗的著名诗人是 。(1)、陆机 (2)、张华 (3)、刘琨13、陶渊明的辞赋中,以 最为人称道。(1)、哀江南赋 (2)、归去来辞 (3)、洛神赋14、南朝宋初期的 大力开拓山水诗,山水诗从此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1)、陶渊明 (2)、谢灵运 (3)、郭璞,15、刘宋时期的 是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七言及五言乐府,对李白、杜甫、高适、岑参有很大的影响。(1)、鲍照 (2)、谢脁 (3)、何逊16、“永明体”作家中,风格清新、成就最高的是 。(1)、谢灵运 (2)、谢脁 (3)、郭璞17、南北朝时期骈赋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1)、鲍照 (2)、江淹 (3)、庾信18、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它的作者是北朝的 。(1)、郦道元 (2)、颜之推 (3)、杨衒之19、南朝乐府民歌 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1)、陌上桑 (2)、木兰诗 (3)、西洲曲2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是 。(1)、华丽铺陈 (2)、简约隽永 (3)、质朴浅易三、名词解释题:1、“建安风骨”2、“三曹”3、曹操4、曹丕5、曹植6、“建安七子”7、王粲8、“正始文学”9、阮籍10、“太康文学”11、陆机12、左思13、刘琨14、陶渊明15、田园诗16、归去来辞17、南朝乐府18、西洲曲19、北朝乐府20、木兰诗21、山水诗22、谢灵运23、鲍照24、“永明体”25、谢脁26、庾信27、哀江南赋28、“宫体诗”29、搜神记30、世说新语四、简答题1、简要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情况。2、简述建安时期的诗歌发展情况及其艺术风格。3、简要概述曹操诗歌的艺术特点。4、简要概述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5、简要概述阮籍诗歌的艺术特点。6、简要概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点。7、简要概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8、简要概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9、简要概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点。10、简要概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特点。11、简要概述谢脁诗歌的艺术特点。12、简要概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13、简要概述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14、简要概述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15、简要概述“永明体”的形成及其主要艺术特点。16、简要概述“宫体诗”的形成及其主要艺术特点。17、简要概述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发展情况及其艺术特点。18、简要概述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发展情况及其艺术特点。五、论述题1、联系具体作品,论述建安时期诗歌的艺术风格。2、联系具体作品,说明曹植诗歌艺术风格的变化情况。3、联系具体作品,论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4、联系具体作品,论述陶渊明田园诗所取得的主要艺术成就。5、联系具体作品,论述陶渊明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6、联系具体作品,对比分析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7、联系具体作品,论述从建安时期到南朝末期的诗歌艺术特色的变化情况一、怎样学习古代文学史?1、掌握发展脉络诗歌:可从表现内容(题材内容、情感内容两方面)、体裁特点、语言特色、艺术手法、意境创造等方面的发展中进行梳理。例如:(一)先秦诗歌的发展脉络:(1)、远古谣谚古弹歌、蜡辞、周易中的歌谣等,大部分是二言体,表现的是上古初民的生活和愿望,这是中国诗歌的原始状态。其特点是语言简单、节奏简短、有简单的押韵要求,也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已经初步掌握了比喻、象征、白描等艺术表现手法。(2)、诗经比较全面地表现了从商代中期、历经西周、直到春秋中期黄河流域先民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体裁上是成熟的四言体。语言简洁,讲究押韵,节奏和谐、琅琅上口。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艺术修辞手法,特别突出的是“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出色运用,尤其是“兴”(暗喻、象征)的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代表手法。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已进入成熟阶段。(3)、“楚辞”“楚辞”尤其是屈原的诗作,是先秦诗歌继诗经后的又一个高峰,它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从集体吟唱到个人创作的转变。楚辞是杂言体,是四言体向五言体转变的过渡阶段。楚辞表现的是具有时代感的个人情感,并将这种个人情感发挥到极致。楚辞的语言运用极为出色,华丽的词藻与浪漫的环境、深沉的情感水乳交融,拓展了汉语言的表现空间和暗示功能。其象征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胆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散文:可从思想内容(题材)、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叙事模式、原则、人物形象刻划手法、论述模式、原则)等方面的变化中进行梳理。例如:(二)先秦散文的发展脉络:历史散文:周易、尚书(早期,纪事简略而不完备、体裁单一、体例杂乱、)春秋(过渡期,纪事简略但注重完整性,编年体)左传、国语、战国策(成熟期,叙事模式从依时而述转向依地而述、依人而述,集中叙事,语言风格从纡徐婉曲转向铺张扬厉,人物形象刻划手法从比较注重材料选择、个性特点发展到全方位进行刻划。)诸子散文:老子、论语(春秋晚期、诸子散文的早期,语录体、对话体、格言式,不注重论辨,语言简朴)墨子(战国早期、过渡期,初步转向论辨体,注重逻辑,但语言仍质朴。)庄子、孟子(战国中期、成熟期、庄子为诸子散文的顶峰,既注重论辨又注重文采。)韩非子、荀子(战国晚期、发展期,特别注重说理和修辞。)(三)两汉诗歌的发展脉络:“汉乐府民歌”(西汉早期和中期:房中乐、文人乐府汉武帝收集民间乐府东汉乐府歌辞,从适应统治者的政治娱乐需要转向注重反映社会生活和生活情感,汉乐府民歌感情充沛、想象奇特、人物鲜明、语言简洁自然而又清新活泼,与早期民歌不同的是语言情韵兼致,因而刺激了文人的诗歌创作。)文人拟乐府歌辞(从模仿到注重语言修饰)文人五言诗(开始新诗体的创新)“古诗十九首”(情感深沉、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成熟的五言体,语言清新自然而又洗炼典雅,注重艺术意境的创造。)(四)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西汉前期:贾谊吊屈原赋(雏形期,刚从宋玉赋转型)枚乘七发(定型期,叙事单一,注重语言的铺排,以铺陈写物为中心。)司马相如子虚、上林(成熟期,词藻华丽、注重夸饰,内容空洞)西汉后期:王褒(西汉中期、歌功颂德,但出现咏物小赋)、扬雄(西汉晚期、注重模仿前人,没有个性和创造性。)东汉前期:班彪北征赋、班固两都赋、冯衍显志赋(以大赋为主,歌功颂德、道德说教,但题材有所扩大)东汉中期:马融长笛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抒情成分增加,开始注意个人情感,富有想象力。)东汉后期:张衡思玄赋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以小赋为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批判社会现实。)(五)两汉散文的发展脉络:西汉前期:政论散文为主,关注社会重大政治问题。代表作家是陆贾、贾谊、鼌错,词气纵横,笔力雄健。注重说理,高屋建瓴。西汉中期:一是体系完整的政论散文,代表作品是淮南子(道家思想的综合)、春秋繁露(儒家思想的体系化表述)。从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进行透彻的说理。二是历史散文,代表作品是史记,深入地总结政治历史经验。西汉后期:散文式微,代表作家是刘向、扬雄,转向对典故、文字的追逐,旁征博引,词气淤塞。东汉前期:政论散文走向平实化,代表作品是桓谭新论、王充论衡。从生活常识对社会文化各方面进行批评,语言质朴,明白晓畅。历史散文走向专业化,出现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态度严谨,语言典雅。东汉后期:政论散文走向批判现实,代表作品是王符的潜夫论,词气激愤。出现抒情散文,代表作品是秦嘉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情感深沉,言词委婉。这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一个新的类型。2、掌握重点掌握重点作家作品,对重点作家,要了解其生平思想、了解其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重要作品,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特点,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例如:先秦文学的重点:诗歌:1、诗经的内容、时代特色、艺术成就(成熟的四言体,篇章结构,语言风格,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等)、地位(第一部诗歌合集,标志着中国诗歌的成熟)、影响(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论述)2、屈原及其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语言瑰丽)、表现手法(象征、想象)、艺术意境(情景交融、情韵悠长)、地位(第一个诗人、开创新时代)、影响(语言、意境创造、理想追求、爱国主义、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散文:1、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特别是庄子(思想内容,想象力,篇章结构:回翔往复、形散神不散,语言特点:绚丽多姿、生动传神,意境创造特点:汪洋辟阖而又深沉婉曲,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影响:思想、艺术表现手法,地位)2、历史散文:左传(叙事模式和原则、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影响)、战国策(语言特点、文采、气势、人物刻划、文学虚构、影响)两汉文学的重点:诗歌:1、“汉乐府民歌”(内容,生活气息,情感表现特点:感情充沛、淋漓尽致,想象奇特,人物鲜明,语言:简洁清新、情韵兼致,影响)2、“古诗十九首”(内容,情感表现特点:深沉,意境创造特点:习见景物表现委婉的感情,语言特点:委婉洗炼,影响)散文:史记(主要思想内容,意境创造特点: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篇章结构:内容情感气势融为一体、节奏起伏跌宕,材料取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人物刻划:细节典型化、口语个性化,叙事语言特点:简练明畅、引而不发,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1、重点作家作品:曹植、陶渊明、西洲曲、木兰辞2、重要文学现象:建安文学、山水诗、田园诗、永明体、宫体诗、小说(产生时代,代表作家、风格特点、影响)二、怎样写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作家、作品和专有名词(一般是一种文学现象),各有不同的要求、要点。1、作家:要点:(1)生活的时代、简单的生平。(2)主要作品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这两点要求简短,高度概括)。(3)艺术特色及成就(要求稍微详细,可从语言风格、情感表现特点、表现手法、意境创造等方面概括)。(4)地位及影响(要求简短)。例: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魏人。他一生以其兄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一个贵介公子,作品主要表现了对建功立业的追求,以白马篇为代表。后期备受压制和迫害,作品主要表现了他苦闷悲愤的心态,以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洛神赋为代表。曹植的作品前后风格变化很大,前期亢奋雄奇,后期沉郁愤懑。他的诗歌吸收并发展了汉乐府民歌和汉末文人古诗的艺术特点,描写细致、词藻华丽、注意对偶和音韵,工于起调,善为警句;能够将细致的景物描写与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他的辞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与浪漫色彩很浓,也有较高的的艺术价值。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其艺术手法尤其是雕琢词藻的特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作品:要点:(1)产生的时代及作者简介。(2)主要内容。(3)艺术特色及成就。(4)地位及影响。例:庄子:该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哲学论著的汇编。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一度做过小官,大半生隐居。他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庄子是庄周哲学思想的表述和阐发,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因此,他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出发,建立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观和政治观在内的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奔放驰骋、自由联翩的想象力;二是绚丽多姿、生动传神的语言艺术;三是回翔起伏、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结构;四是汪洋辟阖而又深邃婉曲的艺术意境。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奔放、汪洋恣肆、神奇瑰丽、恢诡谲怪的艺术风格。庄子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完美结合的典范,文体上也完全脱离了语录体散文的窠臼,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庄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放达阔大的胸襟、遗世独立的人格以及高超深妙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代作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3、专有名词要点:(1)文学现象出现的时代及形成过程,主要作家、作品,专有名词的来源。(2)主要内容。(3)艺术特色及成就。(4)地位及影响。例:“古诗十九首”:东汉末期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萧统将失去乐调和作者姓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编在一起,题为“古诗十九首”。由于这十九首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在古诗中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作品群,所以后来人们一直沿用了这个名称。 “古诗十九首”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作者可能是当时游学求宦的中下层士子。内容主要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和人生失意的苦闷悲哀之情。“古诗十九首”的情感表达特别深沉,有一种植根于生命深处的悲凉。在艺术意境创造上,擅长用习见, 的景物和生活场景来抒发深沉的感情,将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完美地契合到一起,创造出含蓄蕴藉、言近意远的艺术意境。语言风格既朴素自然、单纯清新,又高度洗炼、言简意赅。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标志着文学创作主体审美观念的成熟。它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在表现技巧、语言风格、体裁形式、意境创作和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创作,为五言诗的定型和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它上承诗经、“楚辞”,下启魏晋隋唐,在思想上和艺术形式上都为魏晋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三、怎样写简答题?写简答题要求写出要点即可,它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简单描述一定时段的文学发展脉络。(2)简单描述某种特定的文学现象。(3)简要概述或分析作家作品的某些特点。回答不同的问题时,要注意不同的要求。第(1)类:要点:这是比较典型的史论题,回答时要有史有论。(1)列举主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2)它们发展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变化及其原因,可以按时间为序描述,亦可把两方面分开进行描述)。例:请简要概述先秦两汉诗歌的发展情况。答:(要点)先秦诗歌的源头是远古谣谚,例如古弹歌、蜡辞、周易中的歌谣等,大部分是二言体,表现的是上古初民的生活和愿望,这是中国诗歌的原始状态。其特点是语言简单、节奏简短、有简单的押韵要求,也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