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说明书_第1页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说明书_第2页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说明书_第3页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说明书_第4页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定南县城于 2002 年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 定南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2 2020 年 五年来 定南县人民政府依据该规划全面而有序地展开中心城区的城 市建设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根据 2002 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发 2002 13 号 文件指示精神 从端正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明确近期城市建设重点 加强规划规范性的高度 突出强调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性 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的 通知 建规 2002 204 号 为了促进并引导近期建设规划工作 建设部颁布了 近期建 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定南县人民政府为控制和引导定南县中心城区 2010 年以前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更好 地衔接定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依据以上文件精神及江西省建设厅 的统一部署 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对 定南县城市总体规划 执行情况总结 检讨的基础上 结合新的变化因素与现状城市建设状况 协调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 动态 修正与完善总体规划用地布局 特编制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 第二章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一 优势条件 1 区位条件优越 定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交界处 是江西省的 南大门 是江西省承接广 东产业梯度转移的最前沿地区 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2 交通联系便捷 中心城区西部有京九铁路车站及大广高速公路出入口 县城距广州 深圳 珠海 香 港 澳门等城市均只有 4 小时左右车程 从定南到广州可当天来回 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定 南有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 3 资源丰富 有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定南县水电资源丰富 县域内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2 26MVA 且已并入赣南电网 电 力十分充足 为今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定南县域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其中钨矿 稀土矿 石墨矿 钛铁矿均储量较大 开发前 景较好 其他矿藏还有砂金 铅锌 基性辉长岩 萤石 膨润土 瓷土等 定南县旅游资源亦比较丰富 包括九曲河自然保护区 礼亨水库 云台山 兰洲峰 京九接轨纪念公园等 适合城市居民假日短期旅游休闲 4 旧区的拆迁改造易于形成良好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 定南县城目前正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但由于定南是山地城市 可建设用地少 因此城市建设是在旧区大规模拆迁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 虽然提高了城市建设成本 但是 对于城市良好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避免了一般城市的大规模 无序建设所导致的重复改造过程 5 劳动力资源充足 定南县人多地少 全县人均耕地仅 0 8 亩左右 农村地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这为定 南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外出打工人员返乡 给定南注入新的 活力 近十年来定南县有数万人外出打工 他们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开拓了眼界 增长 了见识 学习到一些新技术 随着一些外出打工人员的返乡 带回新的技术和信息 可以 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6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十五 期间定南县的工业发展较快 产业结构由原来较为初级的 一 三 二 的形 式调整为现在的 三 二 一 结构 虽然工业在经济总量中还未占主导地位 但从另一个 角度来看 定南县的环境还未遭受到严重的工业污染 这使得定南可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借鉴经济较发达城市以前的经验 少走弯路 二 劣势条件 1 山地多 可建设用地少 定南县城地处山区 地形复杂多变 地面高差大 城市发展受地形限制 可建设用地少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城市布局无法集中 只能分散布局 这将使得城市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加 2 中心城区总体规模小 定南县中心城区现状总人口不足 5 万人 总体规模偏小 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商业 文 化娱乐和大型公共基础设施 这使得县城的中心集聚能力不强 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的辐 射力较弱 3 经济总量小 起点低 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定南县 2005 年全县生产总值 12 4 亿元 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 7 56 亿元 全年财政总收入为 1 2 亿元 而财政总支出达 2 3 亿元 作为一个县来说经济总量较小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4 经济结构不太合理 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定南县2005 年三大产业结构为30 0 32 8 37 2 工业在经济总量中还未占主导地位 虽然近几年工业发展速度较快 但现状工业科技含量低 产品更新开发慢 工业增长也以粗 放型的数量增长为主 这给定南经济的腾飞带来一定的挑战 5 铁路和高速公路带来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虽然县城西部有京九铁路车站 也有大广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 但由于受山地地形的 限制 城区向西部的发展受到限制 靠近高速公路匝道口和火车站没有较大的可建设用地 无法就近布置工业区 削弱了铁路和高速公路给城市带来的交通优势 6 道路网络不完整 线路不顺畅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但城区内的道路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网 络 中心城区道路中 断头路 丁字路口太多 许多路与路之间衔接不畅 因而使得线路 绕弯太多 极不经济 同时 由于受山地地形的影响 很多道路从山间穿过 其两侧可开发用地少 使得单位长 度道路所服务的用地面积过小 道路密度大 提高了城市开发建设成本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简述 一 规划期限 近期 2002 2005 年 远期 2006 2020 年 二 县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 2005 年 35 远期 2020 年 60 三 城市性质 江西省南大门 赣粤边境物资交流的集散基地 以轻工业为基础的 具有开发经济形 态的山区生态城市 四 城市规模 1 人口规模 近期 2005 年 5 万人 中期 2010 年 6 2 万人 远期 2020 年 8 5 万人 2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 2005 年 4 5 平方公里 人均 87 平方米 远期 2020 年 7 7 平方公里 人均 90 平方米 五 总体结构与城市分区 定南县城的规划结构为 两条轴线 三个中心 五大片区 两条轴线 由火车站前路 京九大道 建设路 工业大道形成的城市主要发展轴线 以龙亭路和东风路为城市的发展次轴 三个中心 指商业中心 文化娱乐中心和行政中心 商业中心二个 主要商业中心位于建设路和龙亭路交叉口 次要商业中心位于建 设路和胜利路交叉口 文化娱乐中心位于城市东部 围绕龙神湖建设一系列文化 体育 休闲设施 行政中心位于城北新区 五大片区 老城区 以商业 文化娱乐 居住以及与居住相配套的教育 医疗等为主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城北新区 是全县的行政中心 城东工业区 为城市工业园区 良富工业区 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区 城西交通物流区 以仓储 货物转运功能为主的现代物流中心 六 工业用地结构 规划形成二个工业园区 城东工业园和良富工业园区 七 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 总体评价 五年来定南县城市建设基本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控制与建设 城市 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骨架已逐步拉开 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 市性质 城市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 和控制作用 近期发展用地亦相应编制了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 进行配套完善 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投资环境得以改善 2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骨架的拉开 现状城市建成区人口规模已基本达到 总体规划预测的近期 2005 年 5 万人 人口规模 3 由于受区域大交通的牵引 工业园区的超常规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行政中心搬迁的 带动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向北 向东 向南的趋势更加强烈 城市用地范围已超出总体规划 要求近期发展的范围 用地规模 包含已出让未建设用地及已平整未建设用地 略有突破 特别是良富 富田两片区工业的用地规模范围已超出总体规划规定的远期用地规模及范围 4 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 城市新区及主要发展区域出现众多 城中村 现象 急需整 治 同时 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山体保护力度不够 存在景观破坏和安全隐患 亟待改善 第四章 城市现状综合分析 一 县域概况 定南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边陲 历来是赣粤两省通衢的咽喉要地 素有 江西南大门 之称 地处东经 114 46 115 23 北纬 24 32 25 05 之间 东与安远 寻乌相连 南与广东龙川 和平交界 西与龙南毗邻 北与信丰接壤 县境东西长 58 4 公 里 南北宽 56 2 公里 南宽北窄 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状 全县总面积 1318 72 平方公里 2005 年全县共辖 7 个镇 县域户籍总人口为人 公安局提供数据 其中非农业人口 36599 人 非农化水平 18 73 城镇常住人口 70600 人 城市化水平 36 12 高于全省同 期平均水平 35 6 0 52 个百分点 2005 年全县生产总值 12 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3 1 人均生产总值 6479 元 人 三 产比例为 30 0 32 8 37 2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 79 亿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3 5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 25 65 平方米 二 中心城区建设概况 定南县的中心城区就是历市镇的镇区 位于县域的中部偏西 地理坐标东经 115 01 北纬 24 46 县城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低丘山岗从西到东横贯市区北缘 街道 依山而建 礼亨水库下游水从北 杨梅水从南流过县郊 后汇合为下历河 2005 年底 定 南县中心城区总人口 48998 人 城市建设总用地 425 2 公顷 人平建设用地 86 78m2 人 另中心城区现已出让未建设用地 54 6 公顷 已平整用地 85 2 公顷 现状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受地形条件制约 总体空间布局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分区 存 在一定问题 工业分布在城区北部 东部和南部 三面开花 部分工业用地与居住 公共 建筑等用地混杂在一起 造成一定程度的相互干扰 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 现状中心城区大体分五片区展开建设 老城区 城北新区 富田区 良富区和城西区 五 片区主要以老城区为中心 向东 南 西 北四方向伸展建设 老城区位于中心城区中部 主要沿建设路展开建设 是现状城市主中心所在 集聚了 城区大部分商贸 行政 文教等设施 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后 受大交通对城市发展的牵引 带动了城西区的发展 城西区主要沿京九大道带状展开建设 随着县级行政中心的北迁 为城市寻求了新的发展空间 城北新区 近年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已初步形成以县 级行政中心为核心 龙亭路 市政大道为轴线的发展格局 同时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东环路 西环路的建成及工业大道的延伸改造 进一步拉动良富 富田二个工业园区 的建设步伐 且已初具规模 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定南县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骨架已全面拉 开 正显现出蓬勃发展 欣欣向荣的局面 三 人口现状 定南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2 2020 统计的定南县中心城区人口为 39306 人 统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 计范围为城东 城南 城西 城北四个居委会 以及中心城区附近的六个村庄 杨梅村 良富村 和顺村 恩荣村 历市村和中沙村 近两年来 随着富田工业区的启动建设 拉 动城市向东建设骨架 城市建成区已突破原总体规划界定的范围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人口 统计范围除中心城区四个居委会外 还包含杨梅村 良富村 和顺村 历市村 恩荣村 中沙村和富田村 砂头村 7 个村庄 户籍人口总计 43998 人 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城区 现有暂住人口约 5000 人 现状中心城区城市总人口为 48998 人 规划按 4 9 万人计 2005 年底中心城区人口构成表 地 名人口数 人 历市镇30421 非农人口 历市村1418 恩荣村2765 和顺村1117 良富村1588 杨梅村2040 中沙村1230 富田村 砂头 3419 暂住人口5000 合计 中心城区总人口 48998 资料来源 历市镇派出所 从中心城区人口构成来看 中心城区户籍总人口为 43998 人 其中非农人口 30421 人 非农人口占户籍总人口 69 14 中心城区近十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表 年份 常住人口数 人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率 综合增长率 1995285716 9455 1462 08 1996300596 046 0852 08 1997317518 8247 4756 29 1998315148 85 16 31 7 46 1999323049 2215 8525 07 20003307317 266 5523 81 20013434510 128 3638 46 20023587511 4733 0844 55 2003374269 8629 7843 34 2004421498 79117 7126 19 20054399810 7633 1143 87 平均9 8236 0545 87 资料来源 历市镇派出所 从自然增长来看 2000 年前后为生育高峰 自然增长较快 但总体自然增长趋势较平 缓 年平均增长9 82 中心城区机械增长变幅较大 98 年以前中心城区的机械增长率较高 但是自1998 年后中心城区的机械增长率相对较低 在98 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主要 原因是由于1998 年前京九铁路定南段正在施工 有大批的外来人员迁入定南县中心城区务工 导致中心城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1998 年京九铁路定南段竣工后 大批务工人员返迁 因此 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 从1999 年至2003 年中心城区机械增长又逐渐回升 呈现增长态势 2004 2005 两年定南县开始启动富田工业园区的建设 中心城区人口统计范围扩大 2004 年 之前未包含富田村人口 2004 年中心城区人口统计中已包含富田村人口 导致人口大幅度增 加 若排除人口统计范围 变更导致人口剧增因素 2004 2005 两年中心城区人口机械增长均 在 33 左右 从近十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动情况来看 定南县中心城区人口综合增长 总体呈现 逐年递增趋势 四 土地利用现状 1 工业仓储用地 定南县现状工业用地布局较分散 中心城区的北部 东部和南部均有分布 同时老城 区内部还有零星少量分布 且与其它用地相混杂 现状工业用地 80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 的 18 82 现状中心城区仓储用地主要有二处 一处位于火车站西侧的粮食仓库 另一处是位于 西环路南段的危险品仓库 油库 另有几处小型仓储用地零星分布在老城区内 现状仓储 用地 25 2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5 93 2 居住用地 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老城区 火车站附近和富田工业区亦有少量分布 近年来定 南县房地产业发展较快 沿龙亭路及东风路两侧已新建大量居住小区 品质较高 居住环 境较好 但规模均偏小 老城区居住用地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绿化水平低 尤其是胜利北 路两侧居住用地市政设施配套不齐 布局散乱 建筑密度高 以私房建设为主 社区管理 体系不完善 分布在火车站及富田工业区居住用地主要为农村居民点 居住环境较差 现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5 状居住用地为 145 2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34 15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29 63m2 人 3 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 85 1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0 01 1 行政办公用地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布置在建设路两侧 县级行政办公中心布局在城北新区 城区 多数行政办公用地较宽敞 设施也完善 办公条件较 好 亦有部分行政办公用地条件较差 布局散乱 设施简陋 用地狭窄 建筑也陈旧 且与居住区和商业区混杂 规划有条件则应 搬迁或改造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9 4 公顷 2 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设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布局不平衡 其他功能区商业金融网点较少 满足 不了生活需求 现状专业市场主要有五个 盛昌贸易广场 摩托车 五金市场 二轻街家 电市场 天晟大市场 水果批发零售市场 建材市场 专业市场布局较合理 除天晟大市 场外 其他各市场规模均较小 主要为商住建筑形式 下店上住 居住与商业活动相互干 扰较大 城区现有农贸市场二个 一处为旺家乐市场 一处位于天晟大市场内 市场条件 较好 但数量小 服务半径较大 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现状商业金融用地 41 1 公顷 3 文化 教育 卫生 体育用地 现状文化设施用地严重不足 主要有文化馆 图书馆 老年宫 新建中 娱乐设施 零星分布在老城区 点多规模小 且在设备 消防 安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育 设施较全 用地布局较为合理 但部分小学用地狭小 城西区缺乏小学教育设施 城区现 有中学四所 小学四所 县办幼儿园两所 城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 7 家 布局较为合理 体育场一座 另有一体育场已选址 现状体育场规模小 设施简陋 无法满足大型体育赛 事 现状文教体卫用地 34 6 公顷 中心城区主要文化设施情况表 名称地址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职工人数 人 文化馆建设路6008903 图书馆建设路45015003 新老年宫 建设中 实验小学东侧 中心城区主要中 小学情况表 名称 班数 班 学生数 人 教职工 数 人 教学建筑面 积 m2 占地面积 m2 所处位置 定南中学5126202061643330636工业大道 118 号 实验中学6533412361113192048建设西路 28 号 职业中学28110262374045954工业大道 222 号 定南二中502684190960086580城北新区 实验学校 小学 542857138804918226解放路 38 号 逸夫小学34194697478227317环城南路 427 号 明德小学县政府北侧 恩荣小学龙神湖公园东侧 中心城区主要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表 名称地址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职工人数 人 病床数 床 县人民医院建设西路150009699158160 县中医院胜利南路3300634411570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路 县妇保院建设西路7004950109113 皮防所解放路57675 中山医院龙亭路 红十字医院工业大道50006860 4 其他公共设施 中心城区现有文物古迹一处 为烈士纪念碑 位于定南烈士陵园内 社会敬老院一处 位于礼亨水库旁 现有医护人员16 人 受益人数136 人 占地面积27 38 亩 总建筑面积 5587 平方米 有床位数126 床 主要设施有住房 活动室 医疗室 食堂 健身室等 设施 齐全 4 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 中心城区现有一火车站和一长途汽车站 火车站位于城区西部 长途客运站位于东风 东路 城区无大型专用停车场 城区现有主次干道十余条 无大型城市广场 现状城市对外交通及道路 广场用地65 4公顷 其中道路广场用地59 7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14 04 人均12 18m2 人 5 市政设施用地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6 现状市政设施主要有自来水厂 变电所 消防队 电信局 邮政局等 布局基本合理 现状市政设施用地 6 0 公顷 6 绿化用地 城区现有大型公共绿地三处 烈士陵园 生态公园 县政府前 和龙神湖公园 城区 绿化不成体系 现状城区公共绿地总面积 13 7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3 22 人均公共绿地 面积 2 79m2 人 7 特殊用地 现状特殊用地主要有武装部 看守所二处用地 布局较为合理 特殊用地面积 4 6 公顷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一览表 用地代号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a 占总用地比 例 人均用地 人 R居住用地145 234 1529 63 公共设施用地85 120 0117 37 商业金融用地41 19 678 39 行政办公用地9 42 211 92 C其 中 文教体卫用地34 68 137 06 M工业用地80 018 8216 33 W仓储用地25 25 935 14 T对外交通用地5 71 341 16 道路广场用地59 714 0412 18 S 其中停车场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 01 411 22 绿 地13 73 222 79 G 其中公共绿地13 73 222 79 D特 殊 用 地4 61 080 94 规划建设总用地425 2100 0086 78 注 2005 年现状中心城区总人口 4 9 万人 五 基础设施现状 1 对外交通 1 铁路及火车站 定南县共有铁路线 1 条 即京九铁路线 京九铁路南北向贯穿定南县并从城区西侧穿 过 定南县城火车站系三等站 火车站 2005 年客运发送量 30 万人次 年 到达量 15 万人 次 年 2005 年货运发送 到达量 70 万吨 年 2 公路及汽车站 截止 2005 年底 定南县域内县乡村公路通车总里程为 819 06 公里 其中省道 69 2 公 里 县道 211 11 公里 乡道 95 998 公里 村道 410 499 公里 专用公路 32 253 公里 按 技术等级分为二级公路 52 017 公里 三级公路 20 715 公里 四级公路 92 815 公里 等外 公路 538 447 公里 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 乡镇为节点 省道和县道为骨架 县乡公路 为脉络 纵横交错 内通外畅 连接毗邻县 区 的公路网络 全县主要公路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定南县境内主要公路情况一览表 公路名称 公路 级别 公路 里程 公路等级 定广公路省道17 20二级 定汶公路省道10 85三级 安定公路省道41 15二级 小定公路县道46 09二级 桐广公路县道24 15三级 天九公路县道14 45四级 马陈公路县道14 89四级 大定公路县道32 90四级 白果前 光联县道26 30四级 里布岗 英兵坳县道5 58四级 龙头 留坑县道46 75四级 定南县城现状有长途客运站一座 位于东风东路与胜利南路交汇处 建筑面积约 3000 平方米 占地 3 10 公顷 属二级站 2 城市道路与广场 1 道路广场 现状城区道路主要以京九大道 建设西路 建设东路 工业大道 龙亭路 东风东路 胜利北路 胜利南路 西环南路等构成城市的主要道路骨架 城区主干道路总长 14 31 公 里 道路广场总面积为 59 7 公顷 人均占有道路面积 12 18 平方米 城区道路网密度为 7 6 公里 平方公里 主干道路密度为 3 37 公里 平方公里 现状城区仅一处小型商业广场 位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7 于大世界路的大世界广场 占地 0 30 公顷 城区主要道路情况详见下表 城区主要道路情况一览表 道路名称 长度 m 宽度 m 断面 形式 起讫点 京九大道137040三块板县工商管理局 杨梅路 建设西路 部分 27330一块板胜利北路 县工商管理局 建设西路 部分 134415一块板县工商管理局 杨梅路 建设东路74035一块板胜利北路 大转盘 工业大道 部分 43040一块板大转盘 计生委 工业大道 部分 70632一块板计生委 摩擦材料厂 工业大道 部分 220012一块板摩擦材料厂 下兰排 龙亭路163030一块板大转盘 县行政中心 东风东路144840一块板大转盘 胜利南路 胜利北路105010一块板城北加油站 建设西路 胜利南路146816一块板建设西路 东风东路 西环南路 部分 155018一块板京九大道 油库 西环南路 部分 55030一块板油库 胜利南路 环城南路 部分 80020一块板胜利南路 东风东路 环城南路 部分 73014一块板东风东路 环湖南路 城北路60024一块板城北变电站 明德中学 教育路6508一块板城北加油站 县二中 滨江路73012一块板一经路 四经路 一经路67024一块板龙亭路 制药厂 二经路34012一块板龙亭路 滨江路 三经路32024一块板滨江路 实验小学 四经路26010一块板滨江路 县政府 五经路25010一块板滨江路 中山医院 学元路40014一块板五经路 龙亭花园 文明路69018一块板环城南路 东风东路 南华路266012一块板东风东路 东环路 东环路364012一块板工业大道 定和路 大世界路26026一块板建设东路 环城南路 源江路130020一块板胜利南路 永定路 大世界源江路1609一块板胜利南路 环城南路 站前路13010一块板京九大道 火车站台 杨梅路2509一块板京九大道 粮食储备库 永定路1109一块板京九大道 源江路 中南路12010一块板京九大道 源江路 解放路38010一块板建设东路 胜利北路 老市场路1607一块板建设东路 解放路 宝金路13010一块板建设东路 环城南路 环湖北路4207一块板东风东路 环城南路 环湖南路4608一块板东风东路 环城南路 布衣路64016一块板环湖南路 东环路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城区道路性质不够明确 城市干道与过境公路 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功能不明 确 城区道路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 道路衔接不畅 城市交通设施不足 缺乏社会停车场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不够科学 沿路乱停 乱放现象多 阻碍了城市主要道路的通畅性 缺少道路绿化 3 给水工程 1 水源及供水设施 城区用水主要来自地表水 水源取自县城西北面 距县城约 3 公里处的礼亨水库 水 质较好 取水口也设于此 城区现有县自来水厂一座 位于胜利北路 于 1982 年建成 占 地面积 2 1 公顷 现有职工 48 人 日生产能力 2 5 万立方米 日 年实际产水量 160 万立 方米 最高日产水量 0 9 万立方米 日 平均日产水量 0 45 万立方米 日 供水人口约 4 万 人 给水普及率达 98 水厂工艺流程为网络反应池反应 斜管沉淀池沉淀 虹吸滤池过 滤 出厂水压为 4 公斤 cm2 基本能满足城区用水压力要求 2 供水管网 城区供水管网主要由两根 DN500 浑水管引礼亨水库之水入水厂 由水厂引出 DN400 主 干管在水厂 胜利北路 建设东路 龙亭路 水厂形成环网 其他路段由干管引出 DN150 300 水管供水 管网基本能满足现状供水需求 城区输配水管线情况一览表 管径 mm 管线总长 km 管材 DN5003 1球墨铸铁 DN4004 9水泥管 DN3007 1球墨铸铁 DN150 20010 7球墨铸铁 水泥管 钢管 3 用水量状况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8 现状城区 2005 年实际售水量 114 万立方米 其中生活用水量 86 万立方米 工业用水 量 28 万立方米 与往年相比 城区用水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城区 2004 2005 年用水量情况表 年份 总用水量 万立方米 生活用水量 万立方米 生产用水量 万立方米 2004 年1088325 2005 年1148628 4 排水工程 1 排水体制 城区内地形复杂 排水困难 现有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 就近排水 除一 些大型企业内部有污水处理设施外 城区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 水均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 排水管网 城区市政排水管渠主要是 明沟盖板 布置在道路两侧 明沟断面采取两种断面 工业大 道 环城南路 京九大道等主要干道上采取 1 5x1 5m断面 其他道路排水管渠采用 15x1 2m 断 面 5 电力工程 1 电源 定南县位于赣州电网供电区域 境内无火力发电厂 电 源主要靠区外送入 境内用电由 1 座 220kV 变电站 2 座 110kV 变电站供电 变压器总容量为209 5 MVA 境内有水电站35 座 总装机容量为3 8MVA 城区用电主要来自220kV 百乐变和110kV 定南变 由35KV 中心变输送 2 变电站 定南县共有 1 座 220kV 变电站 2 座 110kV 变电站 9 座 35kV 变电站 共有主变台数 15 台 主变总容量为 277 1 MVA 定南县变电所情况一览表 变电站名称电压等级 KV 主变台数 台 总容量 MVA 百乐变2201150 定南变110251 5 岿美山变11018 中心变35220 月子变3528 鹅公变3514 龙塘变3513 15 老城变3513 15 天花变3512 高速变3516 3 天花铸钢厂变3515 鹰翔变35116 3 输配电线路 定南县现有 220KV 输电线路 1 回 自嘉定变电站引至百乐变电站 110KV 输电线路 4 回 分别由金塘变引至定南变 由百乐变引至定南变 龙南变引至岿美山变 大吉山变引 至岿美山变 此外 境内有 35KV 输电线路 14 回 线路总长 129 71 公里 城区 10KV 配电线路共有 8 回 主要以架空方式传输 4 供电负荷 2005 年全县年用电量为 1 07 亿度 定南县 200Kva 及以上企业负荷情况表 企业名称装机容量 KVA 用电最高负荷 KW 华润钢铁厂1600012000 南方稀土冶炼厂500400 摩擦材料厂400360 五丰公司500300 明骏公司1200900 石磊公司475400 庞源矿业公司500300 五丰种猪场500400 龙矿铸钢厂500400 二化厂20001800 宝利公司1000700 宝丰公司315200 自来水厂315200 金都宾馆315200 水泥厂630500 高速公路630600 岿美山钨矿630600 岿美山坑口31501200 宏远铸钢厂50004000 竹园工艺厂1600600 和顺砖厂200130 马竹砖厂200140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 海珠细木厂200150 泰丰来绣花厂200140 南方稀土有限公司315220 元邦磨察材料厂250180 陈建新石场315200 曾晓石场200140 肖世贵石场400300 于社华石场250210 赣州新桥艺品公司800600 5 存在问题 城区内无环形回路供电 无备用线路 一旦发生故障或遇检修容易造成大面积停 电 供电线路全部为室外架空设置 设备易老化 供电安全不能保证 高压走廊宽度不够 线路拐角多 城区配变布局不合理 许多地段电力线路与建筑物间安全距离不足 6 通讯工程 1 电信 城区现有电信局 电信支局各 1 所 分别位于龙亭路和京九大道 有市话程控交换机 1 台 装机容量为 15000 门 型号为中兴 ZXJ10 现状市话实装用户 12500 门 其中住宅电 话 12000 门 公用电话 500 门 市话普及率为 25 5 部 百人 现状长途电话通过光缆传输 电信局与电信支局之间中继线为 12 芯光缆 市话网络现有主干光缆 17 条 其中电信局 6 条 支局 11 条 市话网络铺设以管道为主 2 移动通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定南县分公司位于建设东路与东风东路交叉口处 现 状网络覆盖率达到乡镇 100 村庄 40 开办业务有全球通 动感地带 神州行等语音服 务和宽带上网 无线上网 IP 电话等数据业务 中国联通现无独立办公大楼 现状网络覆 盖率达 80 2005 年完成业务总量 500 万元 3 邮政 定南县邮政局位于龙亭路 下辖 10 个邮政所 其中城区 4 个 乡镇 6 个 现有微机 23 台 邮箱 360 个 自办邮路总里程数 540 公里 城区投递邮路总长度 56 公里 主要业 务有函件 包裹寄递 汇兑 特快专递 集邮 储蓄 物流 报刊发行 代收代办等业务 2005 年完成业务收入 492 85 万元 存在问题 城区报刊亭设置不足 城区内各单位 居住小区信报箱建设落后 4 广播电视 定南县广电局位于原政府大楼内 现有转播发射台1 座 调频广播电台1 座 卫星接收 站 2 座 2005 年底 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15500 户 其中城网用户7900 户 数字电视用户 400 户 全县广播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0 以上 100 的乡镇实现光缆联网 广播电 视光缆干线里程达200 公里 采取架空和地埋两种形式 其中 地埋7 4 公里 架空192 6 公里 目前 开展的业务有模拟有线电视接入 视频点播 数字电视 电视电话会议 互联 网等 7 燃气工程 城区现有石油公司气站 定康气站 乐满城气站 家乐气站 4 个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年总供气量达 1000 公斤 城区居民主要使用瓶装液化气 管道煤气开始在丽景花园居住小 区试行使用 采用 32 瓶 50 公斤瓶装液化气气化 通过气门站 采用 DN150 DN200 的主 干管 DN40 DN50 的配气管 对用户实行低压送气 8 防灾工程 1 消防 定南县城区现有 1 个消防支队 位于建设西路西段 占地面积约 0 3 公顷 现有专职 消防人员 20 余人 消防车 2 辆 消防指挥车 1 辆 2 防洪排涝 流经城区的主要河流有两条 下历河从城北自西向东流经县城 集雨面积 66 5 平方 公里 其中礼亨水库坝址以上 35 平方公里 主河床长 15 75 公里 河面平均宽度 9 米 河床比降 5 43 另一条是杨梅河 集雨面积 13 8 平方公里 主河床长 6 7 公里 杨梅 岽脚至与下历河汇合处 河面平均宽度 7 米 河床比降 9 83 两河在城区东部汇合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0 城区内易涝地段为下历河的北楼背 田螺塘田段和杨梅河的牛轱围 牛加栏田段以及 历市镇政府 县看守所 县林业局等机关单位周边地段 下历河两岸土堤总长 7 8 公里 河堤平均高度 2 3 米 土堤顶宽 1 米 内坡 1 1 5 外坡 1 1 杨梅河两岸土堤总长 5 6 公里 河堤平均高度 2 2 米 土堤顶宽 1 米 内坡 1 1 5 外坡 1 1 浆砌块石河堤顶宽 0 8 米 内坡 1 0 2 外坡 1 0 8 县城现 有防洪圩堤 4 条 共 17 公里 保护农田 3000 余亩 人口 5 万余人 9 环卫设施 现状环卫所位于城管局 原政府 办公大楼内 有职工 95 人 洒水车 2 部 垃圾车 2 部 手拉式板车 75 部 城区内现有垃圾中转站一座 位于建设西路 占地约为 350 400m2左右 市区有果壳箱 133 个 水冲式公共厕所 2 座 垃圾填埋厂一座 位于城区南部 小黄坝 2001 年开始使用 设计年限 60 年 日填埋量 50 吨 日 城区现有垃圾主要为生 活垃圾和少量工业垃圾 垃圾日产量约为 50 吨 垃圾收集主要以垃圾袋装化上门收集为主 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 现状环卫维护车辆停放在县建设局大院内 没有专用停 放场地和清理配套设备 在东风东路侧正在建设一处垃圾压缩站 占地约 600m2 存在问题 定南县城环卫工作相对滞后 县城内只有 1 座垃圾中转站 且规模相对较 小 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要求 垃圾投放存在严重问题 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普遍 现 存的一些露天垃圾堆蚊蝇孳生 影响市民身心健康 现阶段市区内公共厕所数量严重缺乏 由于现有垃圾采用统一填埋方式 没有经过分类处理 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六 定南县城市建设发展评价 本轮总体规划实施五年来 定南县中心城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相 适应的 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城市建设是一个承上启下 滚动发展的过程 定南县城区五年来的扩展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 规划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战略性的 指导意义 1 定南县城市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在规划指导下 城市建成区建设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2 年定南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3 4 平方公里 城区 总人口 3 9 万人 到 2005 年城市建设规模达 4 25 平方公里 城区总人口达 4 9 万人 基 本上完成了总体规划近期建设目标 城市实际建设速度与规划城市发展速度同步 2 用地布局趋向合理化 2002 年现状中各种用地相互混杂 尤其是老城区部分工 业用地分布在居住用地中 造成了一定的相互干扰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的开发基 本能按规划进行 城区大部分工业已通过土地置换迁往城区外围 其它如公建用地也按规 划要求布置 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比原来有所改善 3 公共设施配建水平有一定提高 原定南县城区公建相对较少 尤其是商业 规 模小 数量少 分布零散 且主要布置在城区主干路建设路两侧 服务半径较大 居民使 用不便 至 2006 年 这种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3 道路体系不断完善 城市骨架已经拉开 定南县城市规模的扩展是以道路的铺 设为先导的 2002 年定南县城区道路网络还不完整 道路等级不清晰 道路体系仅局限于 老城区 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道路网络不完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对部分现状道路进行了 拓宽改造 同时按照规划新建了东环路 西环路 工业主干道 市政大道等主要道路 使 城区的骨架趋向完善 4 产业发展迅速 2002 年城区工业用地仅 36 7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0 81 到 2006 年城区工业用地为 80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8 82 用地扩张是 2002 年的 2 2 倍 并先后建设了二个工业园区和一个工业小区 带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5 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居住环境得以改善 2002 年城区公共绿地极度缺乏 五年 来中心城区先后建设了龙神湖公园 城北行政绿化广场两个大型的开敞式公共绿地 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城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城区的绿化水平 2 现状城市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1 城区道路系统还不完善 绿化水平低 整体居住环境较差 2 用地不够经济 沿街两层皮现象明显 私房建设多 3 工业布局混乱 三面开花 包围城市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空间发展 4 城市建设过程中 对自然山体保护力度不够 有些地段的城市建设通过对山体 的开挖来获得用地 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景观破坏 而且开挖后护坡及绿化工作没有很好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1 的跟进 今后容易发生泥石流 山体滑坡等险情 给城区的安全带来隐患 5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影响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 近期建设重点 1 面对城市发展现实 分析城市发展趋势 合理调整城市发展目标和任务 2 寻求城市发展空间 进一步展开城市建设骨架 组织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 沟通 各功能片区的交通联系 3 合理有序地展开工业园区建设 努力培植城市经济增长极 本着 以人为本 保 护生态 的原则布置工业用地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4 调整城市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 突出中心城市的职能 配套完善建设公共服务设 施 体现赣粤边境物资交流集散基地和山区生态城市特色 5 完善配套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本着 容量适度超前 设施逐步跟进 的原则展开 建设 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做好山水文章 构筑绿地景观系统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城 市品位 实现城市园林化目标 7 本着 高起点 高标准 的原则 有序展开新区建设 协调各片区职能 实现城 市建设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8 健全房地产市场 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 按照 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的方针 有序推动旧城改造和 城中村 整治 第五章 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 地形地貌 定南县地形复杂 地貌多样 在多种地质条件的作用影响下 整个地势形成东 西 北面崛起 中南部稍低 朝南敞开的岭谷相间 山丘起伏的丘陵低中山地 以大帽嶂 天 光山 马尾山 焦坑嶂 神仙岭 大步山一线为界 呈北高南低 东西等高呼应的姿态 最高点在东部镇田留輋村的大山坳 主峰海拔 1072 米 次峰 1066 米 最低点在九曲河出 口处的三溪口 海拔 156 米 相对高差 916 米 平均海拔 300 米 定南县属于丘陵低中山地貌 可划分为构造剥蚀丘陵和侵蚀构造中低山 2 个地貌单位 分属 4 种地形 即低山丘陵剥蚀地形占 42 3 剥侵蚀堆积谷地断陷盆地地形占 30 6 中 低山侵蚀地形占 26 6 河谷堆积侵蚀地形占 0 5 地势大致呈东 西 北三面崛起 向 中南部倾斜 中南部丘陵广布 历市 天九一带 谷地较为广阔 西部和南部山谷绵连 定南县位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 地壳运动频繁 岩浆岩极为发育 东西向 和北东向成为主体构造 地层残缺不全 有泥盆系 寒武系 侏罗系 震旦系 白垩系 第四系 石炭系出露 二 用地综合评价与分析 规划将城区内土地按适用性分为四大类二小类 土地适用性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 地形地貌因素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洪涝侵害影响 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确 定 划分为 1 已建成区 即现状已建设用地 2 适宜建设用地 包括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他适宜建设的区域 已批租的用 地和即将开发建设的已划拨用地 已平整用地 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 但要根据资源 环境条件 合理确定开发模式 规模和强度 根据定南县城的用地情况适宜建设用地细分 为 类建设用地 地形坡度 15 不占用良田 地势高 不受洪涝灾害 工程地质条件 好 地下水位低 地下含水贫乏 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类建设用地 地形平坦 坡度 5 地势较高 不受洪涝灾害 占用部分田地 工程地 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位较高 含水量丰富 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 3 限制建设用地 包括一般农田用地 山地绿化区 绿化隔离地区 重要的生态廊 道等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点 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城市建设 应尽量避免开发此地 4 禁止建设用地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以及过高山体 作 为生态培育 生态建设的首选地 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适应性用地评价一览表 类 别用地面积 ha 占总用地比例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定南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2006 2010 说明书 说明书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禁止建设用地901 335 87 限制建设用地609 4224 25 适宜建设用地576 9122 96 类建设用地344 8713 72 其中 类建设用地232 049 24 已建成区425 216 92 合 计2512 83100 第二部分 近期建设规划 第一章 概 述 一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 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规划控制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