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_第4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2121 课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 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 晚清政府终于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步 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 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 是中 国 人自行设计 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候德榜将制碱奥秘公之于众 打破欧美强 国碱业的垄断 又发明了 候氏制碱法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 候德 榜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找出他们的共性 培养学生分析 比较 综合 慨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 如詹天佑 候德榜等人 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 2 指导学生詹天佑 候德榜等中国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整理 归纳出来 列表说 明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詹天佑和候德榜的卓越成就 认识到中国人具有杰出的创造发明才能 使同 学们体验到成功的欢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并树立献身科学 为国争光的信念 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 学习这一知识使同学 们感悟到伴随经济 近代化的过程 教育近代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通过讨论 你认为詹天佑 候德榜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 的问题 认识到詹 天佑 候德榜均出身贫苦 但能刻苦发奋 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候德榜和 侯氏制减法 京师大学堂 科举制度的废除 难点 理解詹天佑 候德榜等人发愤图强 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典型事例分析法 提问引导法 归纳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伴随中国经济 政治的近代化的过 程 教育近代化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 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 代化的重要措施 我们一起来学习晚清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 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26 页中的内容 回忆一下洋务运动的内容 思考 1 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 在实践上迈出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师提问 洋务派在培养洋务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洋务运动的需要 开始兴办 新式学堂 1862 年成立了京师同文馆 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它以培养外语 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 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 事学堂 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 军事和科技人才 2 维新派创办新式学堂 开办京师大学堂 3 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什么要创办新式学堂 教师拓展 学生回答 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和维新人才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新式教育的开端 1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 中西并用 2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宗旨 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 3 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 以经学为主 后来逐步增加了科学 商务 艺术等课程 4 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之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 科举制度废除 1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28 中的第二段内容 学生回答 由于科举考试一直是清朝选官的主要途径在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西 学的同时 还要学习四书五经 八股文 严重住足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2 科举制度的废除的时间 1905 年 历时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3 科举制度废除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废除 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 使得学校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 教师过渡 向西方学习 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 爱国主义则是 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128 130 中内容 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1 人物姓名 詹天佑 让学生了解詹天佑的简要生活经历 2 重要贡献 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 干线 3 修筑京张铁路年代 1905 1909 年 4 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呢 他又是怎样解决的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 129 页和 130 页的有关内容 并让学生一起探究 师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老师说明几点问题 詹天佑的创造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两处 第一 在居庸关青龙桥地段采用折返线巧妙设 计出了 人 字形走向的轨道 成功解决了坡度大 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 八达 岭隧道长 1091 米 詹天佑创造性地用中距凿井 同时打开四个作业面的方法 加快了速度 缩短了工期 京张铁路虽然只有 200 多米 但詹天佑在筑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过人胆识 和创造性智慧 是外国铁路专家受到震撼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5 成功原因 A 崇高的爱国精神 学成本领 报效祖国 B 良好的道德品质 勤奋好学 克服困难 全力以赴 C 强烈的创新意识 设计 人 字形路轨 三 侯德榜与 侯氏制碱法 1 候德榜的生平简历 通过老师介绍让学生了解 2 候德榜的 红三角 牌纯碱和 侯氏制减法 师 候德榜克服种种技术上的困难和挫折 战胜外国技术封锁和压制 揭开制碱的奥 秘那么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 生 师 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候德榜主持研制的 红三角 牌纯碱和一种新的制减法 侯 氏制减法 在中国和世界化学工业的地位 美国化学家称赞这是 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 所作的重大贡献 启发学生 自我提炼 成功时间 20 世纪 20 年代 代表作 制碱 成功原因 他们有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A 崇高的爱国精神 学成归来 投身实践 报效祖国 B 良好的道德品质 刻苦钻研 意志坚强 C 强烈的创新意识 挑战外国垄断 探索新工艺 敢于超越西方 教学小结 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 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 晚清政府终 于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步 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富强 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 工建成的京张铁路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 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候德榜将制碱奥秘 公之于众 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 又发明了 候氏制碱法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预习提纲预习提纲 1 教育变革原因 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涌入 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的弊端 变革势在 必行 表现 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1862 年 揭开了 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戊戌变法中 1898 年光绪帝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开中国高等教育 的先河 辛亥革命后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改名为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7 年蔡元培任校长 奉行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 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 四运动的发源地 1905 年清政府废除历时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 2 科技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侯德榜 制碱 侯氏制碱法 课堂小检测 1 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戊戌变法期间 创办了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学堂的办学方针是 宗旨是 课程分为 和 两类 教学内容最初以 为主 后来增加了科学 商务 艺术 外语 等科目 辛亥 革命后改为 1917 年 任校长 奉行 的办学方针 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 2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3 1909 年 由 主持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