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_第1页
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_第2页
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_第3页
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_第4页
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国投大同公司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大家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 我们荣幸地迎来了省厅安全检查组来到国投大同塔山煤矿检查 指导工作 首先国投塔山煤矿经营班子对省 市区各领导的到来 表示热 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把塔山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做一简要汇 报 不妥之处 敬请指正 一 企业简介一 企业简介 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8 月 是由国投煤炭公司和 大同市南郊区云峰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的 国投大同塔山煤矿属国投大同公司二级单位 于 2005 年 11 月 18 日 开工建设 由 30 万吨扩建为 240 万吨 矿井井田面积 8 146km2 地质储量 为 205 27Mt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 129 63Mt 主采煤层共有 2 3 5 8 9 五层 服务年限 41 3 年 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煤矿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按照精干高效的 原则 实行扁平化管理 全煤矿共有职工 595 人 其中研究生学历 1 人 本科 22 人 专科 78 人 中专及高中以上 395 人 高级职称 4 人 中级职 称 16 人 初级职称 16 人 煤矿绝大部分员工一专多能 一人多职 最大 限度地保证人员的精干高效 二 矿井概况二 矿井概况 一 地理位置与地形 一 地理位置与地形 1 1 交交通通位位置置 塔山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煤田东翼中部边缘地带 大同市南郊区口泉 乡上窝寨村西 行政隶属大同市南郊区 井田东北侧有京包铁路线 大秦 线 东侧有北同蒲线均交汇于大同市铁路枢纽 矿井东北界约 2 5km 有在 建的韩杨铁路 井田东侧有大运高速公路和大运公路 可通往大同市 太 原市 河北省 内蒙古等地 井田内有崖 西公路与口泉和大运公路相连 矿区内 外交通十分方便 2 2 地形 地貌及河流 地形 地貌及河流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东部 为低山丘陵地形 井田以高山地层出露多 为特征 该区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北岸支系 井田内主要沟谷 由北向南有井沟 珍珠沟 官窑沟 且常年无水 只在雨季才有短时水流 迳和各小窑排水流迳 上述沟谷均与口泉沟相连 流入大同平原后汇入桑 干河 3 3 气象与地震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中温带 大陆性气候 半干旱地区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气 候干燥 风沙严重 昼夜温差变化大 历年降水量 247 0 491 2mm 其中 6 9 月份降水量最多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历年最大月降水量 185 1mm 根据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三百万分之一 本区地震基本 烈度为七度区 4 4 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 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为地震 地震多以小震 群震形式出现 历史上 曾发生 5 级以上地震 14 次 二 矿井地质 二 矿井地质 1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矿井所处位置在大同煤田中东边缘地段 属大同向斜中东翼 为一走 向北东 10 30 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 东部煤层露头一带地层倾角较大 由 30 65 至直立 倒转 向西部逐渐转向平缓 倾角在 3 左右 2 2 断层断层 矿井井田内 5 煤层中共揭露断层 13 条 断层落差在 0 2 2 3m 之间 延展长度 30m 左右 对矿井的开拓及开采影响不大 3 3 含煤地层含煤地层 井田内赋存侏罗系煤层和石炭二叠系煤层 塔山矿井批准开采煤层为 石炭系太原组 本组地层约 73 5 97 6m 一般厚为 86 64m 主要可采煤层 分布稳定 在本井田内共含煤 8 层 煤层平均厚为 28 29m 含煤系数 32 7 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为 2 3 5 8 9 号五层 4 4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1 1 地表水 地表水 区内地形高差较大 植被稀少 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不利于大气降 水的渗透 但本区地层倾角较大 大气降水补给渗透较快 而大同地区一 直干旱少雨 因此补给量不大 管窑沟为井田的主要沟谷之一 且常年无 水 只有短时小窑排水补给冲积层和风化壳潜水 老窑积水 本井田上部有侏罗系报废矿井采空区积水 受下部采动裂 隙影响可能导入井下影响矿井生产 断层的补给 井田开采中未观测到断裂构造 破碎带有导水性 煤层露头 井田东部煤层为急倾斜煤层 倾角一般为 58 65 雨季 时矿井水明显增加 但水量较少 说明顺煤层层面和地层层面补给下部开 采区 2 2 含水层 含水层 寒武系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组 该组地层显露于井田东缘 构成口泉 山脉山脊 据区域性资料水位标高为 1120 1180m 之间 单位涌水量 0 208 l s m 渗透系数 3 30m d 本组地层赋存于煤层之下 但其水位高出 8 号层底板 100 200m 对该矿开采具有一定的影响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含水层 该组上 中部为砂岩 砂质泥岩 下部有 1 2 层铝土质泥岩 砂岩厚度 7 8 15 57m 全区发育 本组是奥灰与煤 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层 据邻区抽水单位涌水量 0 0002 l s m 含水性弱 煤层间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岩性为砂岩 砂质泥岩及煤组成 系砂岩 裂隙承压水 岩石胶结致密 裂隙不发育 埋藏深 补给条件差 含水性 弱 据邻区抽水资料 单位涌水量 0 0008 0 001 l s m 渗透系数 0 006 0 008 m d 该地层为本矿主要可采煤层 在开采过程中 证实其含 水较弱 3 3 隔水层 隔水层 井田范围内主要隔水层岩性以细粒为主 即粉砂岩 砂质泥岩 高岭 质泥岩等 这些隔水层广泛分布在煤层的上下 山西组岩性也以泥岩 粉 砂岩 细砂岩为主 底界 K3 砂岩就是太原组煤系地层的良好隔水层 故 该矿渗透涌水不会太大 4 4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该矿基岩风化壳及其相邻的下伏较浅地层 岩石裂隙发育 直接接受 大气降水补给 含水性较好 但井田地形陡峭 沟谷发育 地表植被稀少 本地区降水少 下覆地层岩石胶结致密 裂隙少 故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 二型一类 5 5 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 矿井目前井正常涌水量为 80m3 h 最大涌水量 120 m3 h 5 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 1 瓦斯 瓦斯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2009 年对矿井 2 煤层瓦斯鉴定结果为 CH4 相对涌出量为 0 1m3 t CO2相对涌出量为 0 21m3 t CH4绝对涌出为 0 51m3 min CO2绝对涌出量为 1 04m3 min 属低瓦斯矿井 2 2 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 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 根据 2009 年 2 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 2 号 3 5 号煤尘具有爆炸性 本矿井属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 根据 2009 年 3 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 2 号 5 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 级 三 矿井系统概况三 矿井系统概况 矿井采用主平硐与斜井联合开拓方式 井下几大系统情况如下 1 1 供供电电系系统统 本矿井上下均采用双回路供电 矿井 35kv 变电所电源取自杨家窑 110kv 变电所 35kv 母线 段 井下供电采用 10KV 高压入井 2 2 运运输输系系统统 运煤系统 工作面煤炭进入皮带顺槽胶带输送机转至 1075 皮带辅助运 输大巷通过井底煤仓 通过主平硐皮带 转至 101 皮带输送至洗煤厂 经 洗选后运至各储煤仓 辅助运输系统 辅助运输采用 WCQ 3B 型防爆无轨胶轮车运送矸石 材料和人员 3 3 通通风风系系统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副斜井及主平硐进风 回风斜井回风 配有 2 台通风机 型号为 BDK 8 N024 型轴流式风机 电机 YB450S1 8 2 200KW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工作方式为负压抽出式 反风方式 为电机反转反风 矿井和工作面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 采区实行分区 通风 4 4 综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 2 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现采面为 10205 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长度 240m 走向长度 1817 9m 采高 3 2m 日 产量 8000 吨左右 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5 5 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 我矿井下有两个掘进工作面 工作面按中线施工 采用锚网 锚索支 护 特殊区域采用矿工钢梯形棚支护 正常掘进时两个工作面都采用 EBZ 160 型综掘机 6 6 矿井排水系统矿井排水系统 井下排水系统采用集中式排水 在井底 1045 水平建有中央水泵房一座 主 副水仓各 1 个 主水仓仓容为 650 立方米 副水仓仓容为 350 立方米 综采工作面和掘进积水使用 BWQ40 40 型潜水泵和 114 管路一次排放到 主 副水仓 集中排放到地面 主平硐口标高 1156 米 井下中央水泵房底 板标高 1045 米 排水垂高 111 米 中央泵房选用 3 台 MD155 3 50 型水泵 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 一台 备用 一台检修 配用 YB2 315S 4 型西门子电机 3 台 110KW 电压 660V 2 趟 273 型无缝钢管做主排水管路 经管子道 辅运大巷 主平 硐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 水泵 管路运行方式 正常涌水期和最大涌水期 都是一用一备 7 7 消防洒水防尘系统消防洒水防尘系统 矿井建有完善的消防洒水防尘管路系统 主平硐工业广场建有 500m3 的消防水池 井下消防洒水采用 159mm 给水管道 每 100 米设一个防尘 接口 胶带大巷每 50 米设一个防尘接口 副斜井地面工业广场建有 300m3的消防水池 消防洒水采用 114mm 管道 两路管路在井下形成网 络 分别供向采 掘工作面 8 8 矿井六大系统矿井六大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 KJ90NA 系统 矿井人员定位采用 KJ153 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已委托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专项设计 计 划年底前建成 压风自救采用 ZYJ 型系统 设置了供水施救系统 行政通 信系统采用华为 C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