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及解决问题汇总_第1页
工艺流程及解决问题汇总_第2页
工艺流程及解决问题汇总_第3页
工艺流程及解决问题汇总_第4页
工艺流程及解决问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急需解决问题 急需解决问题 1 1 脱硫装置中氯离子含量高 对不锈钢设备腐蚀严重 脱硫装置中氯离子含量高 对不锈钢设备腐蚀严重 2 2 煤气水分离产生轻质酚中煤气水分离产生轻质酚中机械杂质多 机械杂质多 3 3 低温甲醇洗产生的碳六混合物臭味大 低温甲醇洗产生的碳六混合物臭味大 碳六混合物下游主要用加氢 脱硫也可调汽油 碳六混合物下游主要用加氢 脱硫也可调汽油 脱硫工艺流程简介 脱硫 脱硫工艺流程简介 脱硫 本装置为 4 台 600T h 锅炉的烟气脱硫系统 采用上海申川环保 科技有限公司的氨水法脱硫技术 工艺吸收剂主要为主体工艺产生 的废氨水 由锅炉引风机来的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经脱硫塔入口烟气 挡板门进入脱硫塔 高温烟气进入脱硫塔内经过除尘 洗涤 降温 至 50 65 烟气与含吸收剂的循环液在其中充分接触反应 烟气 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后 由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水滴 通过脱硫塔的 出口烟道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循环液经浆液循环泵输送至脱硫塔喷淋吸收层 吸收烟气中的 SO2 形成亚硫铵溶液 并流入氧化罐中 亚硫铵溶液在氧化罐内被 从底部鼓入的空气强制氧化为硫酸铵 脱硫塔下部为蒸发循环段 硫酸铵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充分利用烟气中的热量 把饱和硫酸铵中 的水蒸发而析出硫酸铵结晶 固含量浓度 5 15 wt 的硫酸铵 溶液通过吸收塔底部排出泵送入后续硫铵工段 经两级旋流器浓缩 离心机脱水后的含水 5 左右的粗产品去干燥器进一步干燥成含水率 小于 0 5 的硫铵成品 然后经包装 码垛 在硫铵仓库房堆放 吸收塔下部为蒸发循环段 设置两层喷淋 上部为吸收循环段 设置两层喷淋 塔外设置氧化罐 氧化空气管网直接布置在氧化罐 内的下部 吸收循环液通过浆液循环泵送至脱硫塔上部吸收区与烟 气充分反应 并流入氧化罐内 塔内设置二级除雾器 蒸发段上部 设置一级 吸收段上部设置一层 本脱硫装置采用两炉一塔配置 共两个吸收塔 其中 1 2 炉共用一个吸收塔 3 4 炉共用一个 吸收塔 脱硫工艺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 SO2 H2O H2SO3 2 H2SO3 2NH3 H2O NH4 2SO3 3 NH4 2SO3 SO2 H2O 2NH4HSO3 4 NH4 2SO3 1 2 O2 NH4 2SO4 5 煤气水分离工艺原理 产生轻质酚 重质酚 煤气水分离工艺原理 产生轻质酚 重质酚 利用无压重力沉降原理 焦炭过滤吸附特性和煤气水中不同组 分的密度差 把煤气水中的含尘重质酚 重质酚 轻质酚分离出来 利用气体在液体中因压力降低溶解度减小的原理 经闪蒸膨胀 分 离出煤气水中溶解的 CO2 CO NH3 等气体 煤气水分离流程简述煤气水分离流程简述 从加压气化装置废热锅炉 C606A01B G R 来的含尘煤气水 199 2 1MPa 进入余热回收器 C623A03 管程与来自除氧站的锅 炉给水 150 1 2 MPa 壳程 换热 出 C623A03 壳程的低压 蒸汽 158 0 5 MPa 并入低压蒸汽管网 出 C623A03 管程的煤 气水 169 2 0 MPa 与来自煤气冷却装置的含焦油煤气水 166 2 1 MPa 混合后进入煤气水换热器 C623A01ABC 与喷射 煤气水泵 J623A02 03 打来的喷射煤气水 70 4 5 MPa 换热 出 C623A01ABC 的喷射煤气水 140 4 2 MPa 去加压气化装置 出 C623A01ABC 管程的含尘煤气水 140 2 0 MPa 进入 C623A51 低温热能换热器管程与壳程醇醚车间来的热水 90 0 35 MPa 进行换热 换热后的煤气水进入含尘煤气水冷却器 C623A02ABC R 管程与系统循环冷却水 32 0 4 MPa 壳程换 热后和煤锁气分离器 F606A04AB 开车煤气分离器 F606A05AB 火炬 气汽液分离器 V606A11AB 来的低压含尘煤气水 60 0 34 MPa 贮槽排污泵 J623D14AR 输送的含油煤气水 酚回收 624A 系列的氨凝 液一同进入含尘煤气水膨胀器 F623A23ABCD 出 C623A51 换热器壳 程取热后的热水 122 0 35 MPa 进入低温热能装置热能站循环 系统 当气化炉 B606A01B G R 开车时废热锅炉 C606A01B G R 产 生的开车煤气水 130 0 4 MPa 也可进入 F623A23ABCD 当煤 气水发生乳化时 需要含油煤气水进行破乳 当开车期间 由于煤 气水分离装置的含油煤气水膨胀器未启动 低温甲醇洗装置来的冷 凝液先进入含尘煤气水膨胀器 F623A23ABCD 上述各路煤气水在 F623A23ABCD 膨胀接近大气压 靠重力流入 初焦油分离器 F623A24ABCD 分离 含尘重质酚 67 0 11 MPa 从底部定期排放装车 重质酚 62 0 11 MPa 经初焦油分离器 外部液位调节器 SPP623A05ABCD 流入重质酚槽 F623A06 通过重质 酚泵 J623A11A R 送往成品罐区 煤气水 67 0 002 MPa 经 除气器 SPP623A01ABCD 流入最终油分离器 F623A25ABCD 从煤气冷却装置来的含油煤气水 73 1 7 MPa 与低温甲醇 洗装置来的冷凝液 8 1 7 MPa 混合进入含油煤气水膨胀器 F623A21AB 膨胀接近大气压 流入油分离器 F623A22AB 分离出的轻 质酚 58 0 002 MPa 经油分离器外部液位调节器 SPP623A04AB 流入轻质酚槽 F623A07 用轻质酚泵 J623A12AB R 打往静分油罐 F623B30 静分油槽主要接收来自 J623AB12AB R 输送来的轻质酚 接 收煤气水贮槽 F623ABCD03 顶部的轻质酚 经过静置 分离出轻质酚 中的煤气水 将罐底的煤气水经贮罐输油泵 J623B10AR 送入 F623B21AB 中 轻质酚输送至成品罐区 分离器 F623A22AB 的含油 煤气水 58 0 002 MPa 经含油煤气水分配器 SPP623A02AB 也流 入最终油分离器 F623A25ABCD 上述两股煤气采用 70 流程时经 F623A25ABCD 分离 轻质酚从 集油室流入油槽 F623A07 煤气水 60 0 002 MPa 流入第二 缓冲槽 F623A02 由过滤器供料泵 J623A04A R 经煤气水冷却器 C623A09ABCR 送双介质过滤器 F623A26ABCD 过滤 出来的煤气水送 入煤气水贮槽 F623AB03 经产品煤气水泵 J623A05ABC 送往酚回收 装置 当最终油分离器 F623A25ABCD 采用 40 流程时 初焦油分离器 F623A24ABCD 和油分离器 F623A22AB 出口煤气水先流入第一缓冲槽 F623A01 由煤气水输送泵 J623A01AR 经煤气水冷却器 C623A09ABCR 冷却至 40 后经回流煤气水分配器 SPP623A03AB 进入 F623A25ABCD 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煤气水流入 F623A02 后经 J623AO4AR 进入 F623AB03 含尘煤气水膨胀器 F623A23ABCD 来的膨胀气 67 0 11 MPa 含油煤气水膨胀器 F623A21AB 来的膨胀气 58 0 11 MPa 焦油污水槽 F623A08 来的膨胀气一同进入膨胀气冷却器 C623A07AB 经膨胀气气液分离槽 F623A10AB 和膨胀气鼓风机 J623A15 进入膨胀气鼓风机气液分离槽 F623A09 送往气化装置开工 火炬或硫回收装置 煤气水输送泵 J623A01AR 向加压气化装置提供低压喷射煤气水 高压喷射煤气水泵 J623A02AR 向煤气冷却装置提供高压喷射煤气水 冲洗水泵 J623A06AR 向各水泵和设备提供冲洗密封水 煤气水冷却器 C623ABCD09ABCR 壳程循环水串并联技改 提高煤 气水冷却器 C623ABCD09ABCR 冷却效果 减少设备吹扫切换频次 降 低工作量 煤气水分离装置增设四台收油泵及送油管线增粗技改 改善 ABCD 系列油槽送油泵 J623ABCD12 出口管线细 DN80 及流量小 12m h 不能满足工艺生产需要的影响 增设了四台流量 30 m h 的油泵 出口管线增粗 DN100 以满足工艺生产需要 新增 油泵出口管线与原油泵出口管线相联锁 新管线进料 DN150 在静 分油槽 F623BC30 罐出料泵 J623BC10 进料管线上 并新增设气动阀 两台静分油槽 F623BC30 用管线相联锁 DN150 通过中控开关气动 阀 现场开关手动阀调节 达到 F623BC30 能够同时接受 ABCD 四个 系列轻质酚的目的 提高产品产量 煤气水贮槽 F623AC03 增设收油管线及连通管线提高至 2 5 米技 改 使煤气水贮槽 F623AC03 增设 DN250 收油管线实现与 F623BD03 罐一样可快速收取罐内轻质酚 优化水质目的 操作人员通过认真 检查煤气水贮槽各导淋油层情况 保证收油位及时收取顶部轻质酚 杜绝油层增厚造成水质恶化 煤气水贮槽连通管线提高至 2 5 米 使出水贮槽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操作人员要及时切换污水泵 J623AD14AR 泵 及时抽取罐底部含尘重质酚 使水质得到优化 煤气水分离装置纯焦油槽 F623B06 改为成品返水贮罐技改 由 于成品罐区轻质酚贮罐静止沉降后不定期向煤气水分离装置返水 由于返水含油量较高 进入系统后增加系统负荷 使系统含油量增 高 影响出水指标 因此将 623B 系列纯焦油罐 F623B06 改为成品返 水贮槽 成品返水进入 F623B06 沉降分离 取样合格后启 J11 泵与 新加油泵出口管线相连送至静分油槽 F623B30 避免因直接返水至 F623B30 造成分离沉降时间长 影响产品外送 低温甲醇洗涤甲醇再生 碳六混合物产生工艺 低温甲醇洗涤甲醇再生 碳六混合物产生工艺 粗煤气经 E613A01 下段洗涤轻油 水 氨等杂质的富硫富碳甲 醇从 E613A01 塔底部经过超滤器 F613A05 滤除杂质后 通过 LV613A007 减压节流后进入 E613A07 预洗闪蒸塔 段减压闪蒸 减压闪蒸脱除轻组分气体和大部分 CO2 气体 两段闪蒸气体送到 E613A04 段 H2S 浓缩塔 进行硫化氢富聚 从 E613A07 段出 来的预洗甲醇经 C613A17 复热 由 39 升高至 5 后进入 E613A07 段继续闪蒸 闪蒸后甲醇进入 F613A11 混合室进行脱油处 理 来自水处理 40 的脱盐水 约 5t h 进 E613A06 塔 CO2 尾气洗塔 洗涤回收 E613A03 段和 E613A04 段排放气中的残留甲醇蒸 汽 然后经 J613A08 泵升压至 0 55MPa g 分两股送出 一股 约 1t h 直接输送到 F613A11III 室作为萃取剂 另一股 约 4t h 进入 E613A07 段作为洗涤剂 洗涤从 E613A08 过来的不凝气中携 带的甲醇 60 洗涤后的甲醇水混合液送到 F613A11 混合室参加 萃取轻油 甲醇 水 轻油混合物在 F613A11 I 混合室的加热室加热至 34 37 充分混合后 由 J613A09 泵加压送出 通过距离 F613A11 萃取槽顶部约 15CM 左右的分布器分布后 进行萃取分离 分离出的优质轻质酚浮在甲醇水上层 优质轻质酚溢流至萃取槽两 侧 F613A11 IV 油室 经 J613A11 泵送到优质轻质酚贮罐 F613A12 后 通过 J613A12 送至罐区优质轻质酚储罐 含有微量轻油 H2S 气体 的甲醇水溶液从萃取槽底部经过可调漏斗溢流到 F613A11 甲醇水 室 经过 J613A10 泵送到共沸塔给料加热器 C613A18 壳程与 E613A09 塔底部经 J613A15 送出的废水 136 换热到 85 后 进 入 E613A08 共沸塔进行优质轻质酚 HCN CO2 H2S COS NH3 等 气体的气提 E613A08 的气提气是由 C613A20 再沸器用低压蒸汽 0 5MPa g 间接加热产生 在 E613A08 塔内残余的优质轻质酚 HCN CO2 H2S COS NH3 被气提出来 塔顶产物经 C613A19 冷凝 下来 收集在共沸塔的升气盘上 冷凝液分为二股 一股作为 E613A08 共沸塔回流液 另一股经过 FICA613A24 约 1 5t h 60 送到 F613A11 混合室混合后 送至萃取槽萃取回收轻油 F613A11 的闪蒸汽气进入 E613A08 第 20 层塔盘经 E613A08 共沸塔顶五层塔盘 洗涤后 进入 E613A07 塔 段 J613A08 泵送出的脱盐水洗涤回收 不凝气中的甲醇蒸汽后 通过 PIC613A078A 送入 WSA 总管或 PIC613A078B 送至火炬排放 E613A08 共沸塔塔底部甲醇水溶液由 J613A13 泵送至 E613A09 甲醇水塔精馏塔进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