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基础点: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炼字、炼句、诗眼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1)炼字,即锤炼词语,是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来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以形象地描摹事物或精确地表情达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包括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等。(2)炼句就是锤炼句子,好的诗句,使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或是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诗句精警动人。鉴赏诗句题着眼于诗歌描景、抒情、情景交融、推陈出新、创新等几个方面。(3)诗眼就是诗句中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的字,赏析诗眼,和炼字的角度基本相同。(4)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有哪些。重难点:1.诗歌的语言风格鉴赏。2明确诗眼并赏析。考法综述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关键点在于把握其语言的艺术特色,解题时我们需要在了解诗歌语言特色的前提下积累常见的语言风格。命题法1炼字典例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重点是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就题目要求赏析的字眼从词性、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角度分析其对诸如使诗句内容更形象生动、使感情表达更酣畅淋漓等方面的作用。答题时最好采用先具体后概括或先分析后总结等形式,首先对诗句加以解释,然后再对其作用做总体概括。本题题目要求对“湿”“迷”二字进行简要赏析。通过阅读诗歌可知,本题中的“湿”“迷”二字运用了使动的用法,诗句的含义是“风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从而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典例2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答:_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属于炼字型。作答时,可按解释意思、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指出表达效果三个步骤进行。“常”与“偏”是副词,往往表示程度的差别,在这古诗中两字,使客观景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好像是“寒山”“新月”有意为之,增强了作者的悲秋之感。解题法1解答炼字题的基本方法(1)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副词、修饰语的咀嚼。在鉴赏字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2)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3)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3)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4)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为什么?思维过程(1)结合字词的用法特点、词性特点和修辞特点解释它的字义,包括字面义和语境义。(2)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解说字词的作用,或谈它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或谈在描摹情景情态的效果。(3)分析表达效果,即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答题模式字的含义是(这一部分视情况而定),写出了的意境,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有的作用。炼字的不同词性的作用一首诗词往往因一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来说,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心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赏析炼字题时,一定要熟知不同词性的不同特点。1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又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中的“垂”字、“涌”字,有力地烘托了苍渺高阔的意境。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我们必须格外留意。2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为动词。(1)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如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情景,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2)形容词的活用。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词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巧用形容词,可以绘景摹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黄、翠、白、青”四个形容词,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吴文英的“乡梦窄,水天宽”(鹧鸪天化度寺作),“窄”与“宽”形容与对照俱妙。3数量词数量词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情达意、说事明理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不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再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其中的“两枝”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数量词往往含虚数的意义,有很好的烘托作用,能增强诗句的表现力。4叠词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做修饰词或拟声词时),使情感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前两句,“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写出桑条颜色的青翠可人,这两个叠词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5虚词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唐朝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词的美的效果了。6拟声词拟声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命题法2炼句典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答:_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简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解答这类试题应首先指出诗句应用的表达技巧;其次联系诗句,分析内容;最后明确指出如此描写带来的艺术效果,即总结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题所选诗句从内容来看是写山中之景,手法上,首先就要考虑写景的常用手法,如动静、声色、视听等。“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山谷异常安静,风声响彻山间,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显得更加浓重,也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上一句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而下一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看到的景象,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解题法2解答炼句题基本方法炼句就是锤炼句子,使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或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警句、诗句动人。(1)找出关键词并解释其语境义。(2)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3)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1)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首句(承上启下或结句)。(3)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解答技巧(1)理解内容,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2)分析语言。有的句子倒装、有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凝练的美。(3)看表达技巧。有的字运用了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分析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4)看句子的位置。句子处在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句首,有点题,开篇、奠定情感基调之妙;中间有转折之意,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思维过程(1)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2)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3)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所起的作用。(4)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诗句写出了的内容,运用了手法,表现了情感,有的效果。命题法3语言风格典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风格特点的能力。先要考虑诗人的一贯风格,然后再根据具体诗歌进行分析。这首诗“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奇阆苑,诗风飘逸浪漫。解题法3解答语言风格题的基本方法(1)结合语言特点,辨识、界定风格。(2)结合具体诗句,阐释风格。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题干指向,或一步,或两步,不必拘泥,在界定风格时,可以概括、变通使用平时掌握的风格术语。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3)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4)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5)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解答技巧(1)掌握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做到心中有数,面对陌生的诗歌能从容应对。(2)对照诗歌风格特色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切合的例子,运用具体例子说明自己的主张。思维过程(1)明风格。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列例证。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析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模式该诗(句)具有的语言特色,从句子(词语)中可以看出的特点,作者运用这些语言表现了的情感。常见诗歌语言风格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总之,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呈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20个字,毫无难解之处,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2清新雅致(也称之为“清新自然”“清新”)此种语言风格的诗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也常多样,多用比喻或拟人,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声色并茂,常表达作者怡然喜悦的感情。如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类似的诗还有王维与孟浩然等的山水诗。3华美绚丽其特点是常常借用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来表现奇幻的情思,常表现在运用典故上。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晓梦”与“春心”,表现诗人的多情易感;“蝴蝶”与“杜鹃”,引起读者翩飞、悲啼的联想;“月明”与“日暖”,引人入苍凉寥廓、温丽凄迷的情境。诗人化实为虚,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难以指实言明却又有所感知,从而吟咏于口而思索于心。4委婉含蓄这种风格的诗往往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意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为花醒,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开的惋惜之情。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雄浑磅礴这种风格的诗气势雄伟,立意高远,笔力雄健,气概恢宏。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壮、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7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歌的特点。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8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怀才不遇,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9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穷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0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至。忧愁是杜甫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11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12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享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13旷达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人物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听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词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词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另外,我们要熟记一些鉴赏语言特点的常用术语:行云流水、细腻传神、言近旨远、淋漓尽致、言简意赅、浓墨重彩、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脍炙人口、有节奏感、有音乐美、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有艺术感染力等等。题组一炼字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答:_答案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如,荒,荒凉冷落;瘦,贫瘠。(字的本义)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月,瘦瘠之至。(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作用效果:“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在感情上所起作用)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借助注解),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来对炼字型题目进行答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和炼字综合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即可。开头两句要抓住“高卧”“仰看”的描写来体现悠闲自得的心情,炼字的题目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方面分析,此题是景物描写,应从“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分析,写出山峰的特征。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注暮亦行。注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答:_答案“刮眼明”,指令人眼界明亮、开朗。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景色清新明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答:_答案这一句的诗眼是“锁”。“锁”字含义丰富,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意味。解析“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古代填词,有个基本写作方案,那就是上片描叙景色,下片状情。以景带情,定好调子。起句开门见山,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春日迟迟,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一个“弄”字,形象生动鲜明。良辰美景,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春天多么美好啊!第三句开始转折。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是阴霾的日子,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往事不堪回首。“锁”字,除了描绘云雾压楼的阴霾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喻意。题组二炼句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答:_答案构思精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解析赏析诗句主要的切入点是意象的含义、意境的创设以及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其中手法的运用往往伴随“炼字”而出现。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赏析诗句的切入点一般为意象的选取,手法的运用,此题主要的就是“花须落”“柳絮行”“蜂抱”“鱼吹”的结合,手法上注意“抱”“吹”的运用。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首先理解两句诗的基本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每句诗对诗歌主旨及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一首诗的结句与“怪来诗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关系,也是诗人情感凝结处;第二首诗的结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正面展现自己的情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侧面衬托隐者的生活状态。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答:_答案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解析这是一个写景的句子,作用在于借景抒情,理解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竟”和“空”来分析。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注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德州市庆云县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开发中的网络文学与动漫产业版权运营策略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碳排放管理与技术创新责任报告
- 2025年地热能供暖在智慧城市能源系统中的应用趋势报告
- 2025年碳足迹评价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
- 农发行曲靖市富源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平潭驾驶安全培训中心课件
- 2025年河北十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厨师培训考试题
- 农发行丽水市缙云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广东珠海市下半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合同制职员3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软件开发驻场合同协议
- 矿山承包法律合同范本
- 音乐培训机构招生
- 时文语法填空-电影篇 《731》 《长安的荔枝》 《戏台》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高中美术 《设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 1 课件
- 贵阳市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征地区片价补偿标准
- 小学数学德育纲要
- 230w光束灯中文说明书
- 关于鼓励员工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的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