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读书沙龙发言稿_第1页
2015年9月读书沙龙发言稿_第2页
2015年9月读书沙龙发言稿_第3页
2015年9月读书沙龙发言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读书沙龙发言稿 张艳超 2015 年的这个暑假 我认真拜读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这本 书 并做了读书笔记记录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看到书的作者并 不是我所耳熟能详的教育名家 于是我用手机百度了一下作者刘儒 德 他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和博士攻读并毕业于北京师 范大学 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毕业名 校任教于名校 书还没读就对作者有了崇拜和羡慕之情 读完之后才意识到 书中用浅白的语言 生动的故事 有趣的实 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 效应和法则 让我 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所学的知识 去解释 建构它们 生成自 己的理解 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 心灵的震撼 里面的 64 条心理效 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 枯燥 抽象 不实用 对我的教 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 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 想教 好学 除了通透教材掌握业务知识之外 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 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 引导孩子有 兴趣 主动的参与学习 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列举三个 方面的三个经典原理 是我感悟最深的地方 一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莫等墙倒塌再造墙 遗忘曲线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 如何和遗忘做斗争 最基本的答案就是 复 习 重复你所学的内容 德国伟大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 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 髓 及时复习 德国另外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 线 先快后慢 这样的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 加强记忆 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 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 渐增加 复习就是 温故而知新 温故 是形式 知新 才是最终的 目的 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 当然 达到 知识 不是依靠机械 的重复 简单的记忆 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重点 这 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 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 知识 的认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这个效应中 我体会到了一点 就是说要及时的对我们的教 学做到及时的反思 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 让学生在记忆复习 的过程中严格遵守遗忘规律及时复习 语文没有新知识 确实语 文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结构上延伸的 扩展的 所以我们可以不断 温故 然后才能知新 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 晕轮效应 在这篇文章的开篇作者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 一 个老师上课 发现两个学生在睡觉 他们都把书铺在自己的面 前 结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差生叫起来批评说 你看看人家 指着另一个睡觉的学生 平时成绩很优秀 人家睡觉还看书 呢 你倒好 一看就睡觉 扪心自问 在座的各位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这一心理效应 的影响 产生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其实 不仅仅是老师存在 这样的错误理念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 同样是刚刚毕业到同一 单位参加工作 领导或同事在最开始总会青睐名校毕业的员工 有好的机会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或者她来自名校 在这方面 肯定比其它人要强 从这个故事我想到我在教育上所犯过同样 错误的偏差 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偏爱 我为自己曾经的低俗感 到惭愧 为了防止以后的晕轮光环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们 在座的所有人应该实事求是 全面掌握学生信息 公正公平对 待每一位学生 三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课堂管理中的潜规则 80 15 5 法则 课堂管理 是教师教学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经常听 到有老师说 气死我了 某某某又怎么样了 我也常常遇 到这样的情况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典型课堂中的 80 15 5 比 例 在典型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 80 的学生已经发展起了 适合的课堂行为 很少违反规则 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 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 少数学生 15 会周期性的违 反规则 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 有时会与这些规矩 作对 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 为 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 最后 5 的学生是长期 的规则违反者 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从这篇文章中我认识并学习到 优秀的课堂管理者的诀窍就是 要控制不让那 15 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 维持那 80 准备学习的学生的兴趣 同时又不把那 5 的学生逼上绝境 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巧用教育中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