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ppt课件.ppt_第1页
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ppt课件.ppt_第2页
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ppt课件.ppt_第3页
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ppt课件.ppt_第4页
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纯胸腰椎骨折的中医诊疗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的常见病 以胸11至腰1段脊椎最为多见 屈曲性损伤占90 以上 单纯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最常见 暴力较大会出现脱位 并伴有附件骨折和韧带断裂等联合损伤 严重者 常合并脊髓损伤 而出现截瘫 相当于中医骨折范围 1 2 3 一 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O01 9 94 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 中医正骨学 第二版 董福慧 朱云龙 进行诊断1 有高处坠落或双足着地或弯腰时重物砸于伤者肩背部的外伤史 2 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外力挤压即造成压缩性骨折 3 局部肿胀疼痛 压痛 合并脊髓损伤时出现截瘫 4 早期常可出现腹胀 腹痛 肠鸣音减弱 5 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的部位与类型 4 分类 90年代以来 鉴于已有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缺陷 AO学派和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相继推出自己的分类法 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 承继AO学派长骨骨折的32323制分类 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类9组27型 多达55种 主要包括 5 A类 椎体压缩类 A1 挤压性骨折 A2 劈裂骨折 A3 爆裂骨折 6 B类 牵张性双柱骨折 B1 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 B2 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 B3 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7 C类 旋转性双柱损伤 C1 A类骨折伴旋转 C2 B类骨折伴旋转 C3 旋转2剪切损伤 8 9 10 11 12 13 14 二 中医治疗 一 早期 发病2周以内 1现场处理1 1如有休克 应及时抢救 1 2正确搬运 15 16 2整复方法 2 1屈曲型稳定型 加大脊柱后伸以复位压缩的椎体 姿势复位 腰部垫枕 2 2屈曲型不稳定型 姿势复位 腰部垫枕 2 3伸直型 头 膝抬高 屈髋 脊柱轻度屈曲位 使骨折复位 17 3复位后处理 3 1屈曲型 卧硬板床 腰部垫枕 3 2伸直型 头 膝垫枕抬高 保持屈髋 脊柱轻度屈曲 18 4练功活动胸腰椎骨折通过练功活动可以达到复位与治疗目的 不但能使压缩的椎体复原 保持脊柱的稳定 还可增加腰背肌力 不致于产生骨质疏松 稳定型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在复位后第二开就可以开始进行 不稳定的骨折可在伤后1 2周开始练功 19 5药物治疗症状 局部肿胀 剧烈疼痛 胃纳不佳 大便秘结 苔薄白 脉弦紧 治法 行气活血 逐瘀止痛 组方 桃核承气汤加减 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延胡索10g三七5g姜黄10g泽兰10g大黄10g芒硝6g陈皮6g茯苓10g甘草6g等 局部肿胀甚者加葛根 天花粉 茯苓各15g 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者加柴胡10g 土鳖虫10g等 中成药 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等 大便不通可采用服用麻仁软胶囊 番泻叶煎水代饮 肥皂水灌肠等手段 疗效评估 此期伤处疼痛较剧烈 往往合并有便秘 桃核承气汤具有活血止痛 行气通腑的作用 临床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病人大便通畅后 腰部疼痛随即明显减轻 丹红注射液有促进瘀血吸收的作用 也可缓解临床症状 20 6护理6 1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病人往往处于被动体位 应以仰卧位为主 可协助病人作直线翻身 对于老年瘦弱患者 为防止各种并发症 可以卧气垫床 6 2呼吸道护理勤翻身多拍背 能咳嗽者鼓励病人咳嗽 痰多者可以服用竹沥水等化痰中药 6 3皮肤护理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 并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 及时更换床单 发现皮肤的发红现象 应使受压皮肤悬空 或改卧气垫床 6 4泌尿道护理多饮水 多排尿 预防尿路感染 截瘫病人应定时更换尿管 每天行膀胱冲洗 21 二 中期 伤后2 4周 此期肿胀基本消退 局部疼痛逐渐消失 瘀末尽去 新骨始生 骨折处日趋稳定 应加强康复训练 1练功活动逐渐加强训练强度 增加训练次数 加大运动幅度和力度 可由五点支撑向三点支撑过渡 并加练飞燕点水等动作 2药物治疗症状 肿痛虽消而未尽 仍活动受限 舌暗红 苔薄白 脉弦缓治法 活血和营 接骨续筋 组方 新伤续断汤加减 当归尾12g地鳖虫6g乳香6g没药6g自然铜 醋煅 12g丹参10g骨碎补12g泽兰10g延胡索10g苏木10g续断10g桃仁10g甘草6g等 偏气虚者加北芪20g 偏血虚者加五味子6g中成药 伤科接骨片 三七伤药片等 大便秘结可服用麻仁软胶囊 一日二次 每次二片 22 疗效评估 此期伤处疼痛逐渐缓解 骨折处有纤维骨痂形成 应加强功能锻炼 新伤续断汤具有活血和营 接骨续筋的作用 我院自拟接骨散具有明显消肿止痛 接骨续筋作用 结合功能锻炼能进一步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 促进骨折愈合 23 三 后期 受伤4周以后 此期骨折骨折已临床愈合 但筋骨未坚 肢体未完全恢复 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对于不稳定骨折 下床时间应在6周以后 4个月内应避免作弯腰活动 1练功活动继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并逐步下床活动 同时开始行上下肢功能锻炼 可配合热熨 蜡疗 局部施以理筋手法 2药物治疗症状 腰酸腿软 四肢无力 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 舌淡苔白 脉虚细 治法 补益肝肾 调养气血 组方 六味地黄汤加减 补骨脂12g熟地10g山茱萸10g当归10g肉苁蓉10g仙灵脾10g自然铜10g续断10g骨碎补10g杜仲10g五加皮10g鸡血藤12g泽泻10g茯苓10g炙甘草6g等 疗效评估 此期伤处疼痛基本缓解 但活动后仍隐隐作痛 骨折已临床愈合 应进一步加强功能锻炼 同时六味地黄汤具有调补肝肾 充养筋骨的作用 24 三 难点分析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 大多数病人经过保守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绝对卧硬板床并安置合适的软枕可维持骨折的复位 良好的制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另一方面 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腰背部的后突畸形 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1 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如何做好 动静结合 一方面病人一般难以做到绝对卧床 即使是住院病人有时也难以配合 另一方面 病人因疼痛又不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以至于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 后期仍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腰背疼痛 2 早期因后腹膜血肿压迫腹腔神经丛而出现便秘 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这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瘀血蓄积腹中 肠道传导功能失常 桃核承气汤正合此症 但是对于顽固的肠麻痹往往收效不大 特别是老年体弱病人 中医起效较慢 常需结合西医禁食 胃肠减压 静脉营养等综合性措施才能解决 3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 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 缺乏基础实验研究 25 四 中医治疗应对思路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 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 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 1 首先要解决卧床病人解便问题 大多数病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卧床解便 这主要是病人的意识问题 其实也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到位 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强调与病人的沟通 使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治疗 尽量避免病人自行下床解便 仔细辅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防止出现慢性腰背疼痛 减轻劳动能力下降 2 对于容易出现腹胀 便秘的患者做到预防在前 早期干预 及早给予理气通腑之剂 同时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