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_第1页
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_第2页
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_第3页
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_第4页
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腹部,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Luzhou Medical College,临床医学本科局部解剖学,Chapter 4 The abdomen,任课教师 余崇林,Contents,第一节 概述,腹部属躯干的一部分位于胸部与盆部之间分为腹壁与腹腔2部其中轴骨为脊柱腰段表面境界上界胸廓下口下界 -自耻骨联合上缘-耻骨 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韧 带-髂嵴-第5腰椎连线,一、位置与境界,以腋后线为界分为腹前外侧壁和腹后壁2部分除后正中部以脊柱腰段作支柱外,大部分为肌性成份因腹壁大部柔软宽阔,故便于触摸腹内脏器,执行诊断、治疗及开腹手术,二、腹壁 Abdominal wall,是由腹壁围成的腔境界上界-随膈穹隆高达第4 (右侧) 和第5(左侧)肋间隙水平下界:小骨盆上口前外侧界:腹前外侧壁后界:腹后壁特点与意义其实际范围比表面范围大胸下部贯通伤可同时损伤胸部 与腹上部器官;反之腹上部器 官损伤可合并胸下部器官损伤,三、腹腔 Abdominal cavity,四、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四、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五、体表投影 Surface projection,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常用手术切口及层次腹股沟区,Contents,腹部巨大肿瘤,Scarpa 筋膜的附着与续连,腹部吸脂术 Abdominal liposuction,1. 三层扁肌,Next,2.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置-白线两侧、腹直肌鞘内形态-是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有34条腱划Tendinous intersection,此处常有 血管通过与腹直肌鞘结合特点-鞘前层结合紧密(尤腱划 处),但与腹直肌鞘后层 结合疏松,3. 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是包裹腹直肌的鞘状结构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形成分前后两层,前层由和构成; 后层由和构成,位置、形成特点上宽下窄坚韧而少血管约在中部有脐环临床意义脐疝,腹直肌鞘形成的结构,1. 白线 linea alba,脐疝,2. 半月线Semilunate line,位于脐下45cm处,是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方的弓形。此线以下鞘的后层全部转移至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此线以下缺乏鞘后层,腹直肌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3. 弓状线 Acuate line,(四)腹横筋膜 Transverse fascia,贴于腹横肌和腹直肌内面。在上腹部较薄,在腹股沟区增厚。,(五)腹膜下筋膜 Extraperitoneal fascia,又称腹膜外脂肪、腹膜外组织、腹膜外筋膜是介于腹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六)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贴于腹膜下筋膜内面。向上移行为膈下筋膜,向下与盆腔壁腹膜延续。,Fig,(一)浅层的血管、神经,(二)深层的血管、神经,1.血管:动、静脉伴行,下5对肋间后动脉1对肋下动脉4对腰动脉,腹壁上动脉 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起于胸廓内动脉,向下入腹直肌鞘,行于与之间,腹壁下动脉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起于髂外动脉经腹股沟管深环内侧、向内上入腹直肌鞘约在脐平面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营养腹直肌,Fig,于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起于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外侧半深面行向髂嵴营养髂嵴及邻近肌, 旋髂深动脉 Deep iliac circumflex artery,2.神经,第712胸神经前支,在与之间向前下在腋中线附近发外侧皮支在腹直肌外侧入腹直肌鞘其终支自白线两侧浅出名 前皮支分布于腹前外侧壁的肌、 皮肤及壁腹膜,(2)髂腹下神经 iliohypogastric n.,起于腰丛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在髂前上棘内侧约2.5cm 处穿腹内斜肌至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最后经浅环上方约 2.5cm浅出。皮支分布于耻骨联合上方的皮肤;肌支支配腹前外侧壁 下部的肌。,(3)髂腹股沟神经 Ilioinguinal n.,亦起自腰丛。在髂腹下神经下方一横指与之伴行(可共干),向下入腹 股沟管,最后经腹股沟管浅环浅出。 分布于阴囊(大阴唇)前部的皮肤。,(4)生殖股神经生殖支Genital branch of genitofemoral n.,为腰丛的分支。向下入腹股沟管,经浅环浅出。分布于提睾肌、阴囊(大阴唇)皮肤。,(一)选择手术切口的原则,能充分暴露并易于接近 要手术的器官损伤的结构尤其是血管 与神经少操作简便并可根据需要 扩大或延长切口 切口缝合后张力小,利于 术后愈合,1. 腹前壁正中切口,2. 经腹直肌切口, 弓状线以上,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弓状线以下,-上述层次中去除腹直肌鞘后层,(二)常用手术切口及层次,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3.右下腹斜切口(阑尾切口、麦氏切口),(一)位置、境界,(二)腹股沟区的层次,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腔隙韧带 Lacunar ligament 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1.皮肤2.浅筋膜(分两层)3.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形成的结构,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三角形裂隙,其内上部和外下部的纤维分别称内、外侧脚,联系两脚的横行纤维称脚间纤维,精索外筋膜 External spermatic fascia,-由腹外斜肌腱膜表面的薄层深筋膜自浅环向下延 续,被覆于精索表面而形成,4. 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 5.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m.特点:两肌的下缘均呈弓状 ,称弓状下缘两肌共同形成的结构提睾肌 Cremaster m.腹股沟镰Inguinal falx(联合腱 conjoined tendon),特点 -在腹股沟区明显增 厚形成的主要结构腹股沟管深环(腹 环)Deep inguinal ring(位置)精索内筋膜 Internal spermatic fascia,6. 腹横筋膜 Transverse fascia,7.腹膜下筋膜8.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脐正中襞(1条)-由膀胱尖至脐-含脐正中韧带(脐尿管遗迹)脐内侧襞(1对)-含脐内侧韧带(脐动脉遗迹)脐外侧襞(1对)-含腹壁下血管,3对窝,A.腹股沟内侧窝(对向腹股沟三角和腹股沟管浅环)B.腹股沟外侧窝(对向腹股沟管深环)C.膀胱上窝,B,B,C,(三)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1. 位置、形态,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是肌与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2. 通过结构,3. 构成-两口、四壁,A.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B.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C.上壁-与的弓状下缘D.下壁-腹股沟韧带E.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 肌(外侧1/3)F.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内 侧1/3),(四)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海氏三角),1.境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围,2. 临床意义-若腹腔内容物经此三角突出称腹股沟直疝,-,(五)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1. 概述,Put pressure over the deep ring and ask patient to cough.Is it controlled?,鉴别标志腹壁下动脉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直疝-经动脉内侧突出斜疝-经动脉外侧突出,1.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