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模糊控制是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本系统采用该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与控制软件的方案,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充电方式,此种方式使得铅酸蓄电池使用周期更长,寿命更长从而降低污染节省资源。本文阐述了几种基本的充电方式以及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几个因素,通过单片机实现对铅酸蓄电池充电电流、 电压和温度的模糊控制达到研究目的。关键词:充电器,铅酸蓄电 池,模糊控制,充放电,温度The Research Design of Charger for Lead Acid Battery Based on Fuzzy Control TheoryAbstractThe fuzzy control is one intelligence control method, this system uses this control theory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 design method that is implemented with hardware circuits and software controlling is proposed. The fuzzy controller of charging system is designed. This way causes the lead-acid battery use cycle to be longer, thus the life is longer reduces the pollution to save th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several basic charge ways as well as influence lead-acid battery life several factors, through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realization to the lead-acid battery charging current, the voltage and the temperature fuzzy control achieve the research goal.Keywords: Charger, Lead acid battery, Fuzzy control theory,Charge and discharge, Temperature目 录1 绪论.11.1 中国铅酸蓄电池技术发展历程 .11.2 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21.4 课题研究必要性 .22 影响铅酸蓄电池的因素.32.1 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 .32.2 温度对电池的影响 .52.2.1 自放电现象 .52.2.2 电池的寿命 .52.2.3 电池的内阻 .62.3 充电条件 .62.3.1 充电参数 .62.3.2 充电电压 .62.3.3 充电电流 .72.4 电池放电条件 .82.4.1 放电参数 .82.4.2 铅酸蓄电池的深放电 .83 铅酸蓄电池特性分析.93.1 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93.2 深放电与循环寿命的关系 .103.3 不同放电速率下温度对容量的影响 .103.4 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114 充电方式的模糊控制理论分析.124.1 充电曲线的优化 .124.2 模糊输入项的选定 .144.3 模糊控制方法 .145 充电器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166 系统软件流程图.177 结束语.17致谢.17附录.191 绪论1.1 中国铅酸蓄电池技术发展历程上世纪 50 年代中末期橡胶隔板取代木质隔板而引起的铅酸蓄电池隔板和负极添加剂的改革;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塑料槽、内连接而引发的铅酸蓄电池结构的改革;上世纪 80 年代中末期的“行业大引进” 而引发的铅 酸蓄电池制造装备、制造技术的改革(自 动铸板机、自 动和膏机、智能固化室、自 动装配线及免维护电池技术、拉网技术等)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诞生而引发的蓄电池结构的改革(阀控密封式,胶体 );上世纪 90 年代末由浙江长兴地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而引发的深循环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的革新等五个重要时期的发展。中国的铅酸蓄电池产业经过技术发展的五个重要历程以及持续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受欧美、日韩等先进工业国家在中国的投 资建厂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多数蓄电池生产厂家的蓄电池化成充电机采用人工操作,充放电时间、次序、电流大小都人工操作执行。目前中国的铅酸蓄电池产品技术水平已普遍接近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产品水平;其中中国自主创新型产品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为代表的深循环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在某些方面已超越欧美、日韩等先进工业国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基地。1.2 现状及发展趋势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都要经过化成工艺,化成就是通过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使蓄电池极板上形成活性物质。蓄电池的化成过程,就是将蓄电池的正、负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浸在稀硫酸的化成槽里,通以大电流,巾 帼若干充、放电周期,电能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及人类对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潮夕能等自然能的开 发利用和电动 汽车产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安全性高,电压带宽、价格低廉及高 资 源再生率的最佳能源产品将迎来广阔地发展空间。届时 ,所有城 镇、乡村太阳路灯、家庭用电系统、电动汽车等都是由铅酸蓄电池组或铅酸蓄电池堆提供能量。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 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 资源循 环型” 能源产品。其生产属深加工、劳动密集型方式。随着人类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自然能的开发利用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铅酸蓄电池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将面临着广阔地发展空间。当今世界,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产品与资源相依并存已是全球之共 识,人类之追求。在 21 世纪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铅酸蓄电池将充分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3 铅酸蓄电池的特点铅酸蓄电池一直是最重要的可充式电化学储能体系,它保持其主导地位不受挑战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这一点似乎令人惊奇,因为铅酸蓄电池的反应物质很重,能储存的能量很一般。但是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使铅酸蓄电池保持其杰出的地位,例如:反应物质是低溶解度的固体,反应是高度可逆的。反应物质的定义明确,没有中间氧化态。从而高于开路电压的任何电压都能使电池充足电,当作为备用电源进行浮充电时,蓄电池不需要进行均衡充电。电极的电子导电率足够大;不需要加入导电添加剂。2V 的单体电池电压很高,所以数量不多的 单体电池组合就能够达到足够高的整体电池电压。尽管正电极的电位很高,铅因为其惰性可以用于制造导电部件。以上一览因素还可以扩展,它表明了一个有效的电化学储能体系需要多少化学和物理性能。1.4 课题研究必要性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若使用不当,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 铅酸蓄电 池寿命的因素很多,而采用正确的充电方式,能有效延 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放电过程的影响较少。也就是 说, 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 充坏” 的。由此可 见,一个好的充 电器对蓄 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电池业快速发展,已成 为世界最大的 电池生产国。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池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由于用途广泛,可重复使用,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但铅酸蓄电 池一直存在高水耗、高 污 染问题。我 们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对铅酸蓄电池充、放电 曲线进行分析, 结合其他各个因素寻求一种最优状态使得铅酸蓄电池使用周期更长,寿命更长从而降低污染节省资源。产品高比能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长寿命;生产节能、减排、降耗、自动化、规模化;资源高循环利用率,可持续发展。2 影响铅酸蓄电池的因素铅酸蓄电池的放电反应如下:正极板:PbO 2+3H+HSO4+2e-PbSO 4+2H2O (1-1)负极板:Pb+HSO -4PbSO 4+H+2e- (1-2)电池的寿命一般在十年左右,或者说电池可循环使用次数为 300600 次,这些都是在最佳环境温度(2025 )条件下的参数。而铅酸蓄电池有其污染严重的弱势,延长电池的寿命和使用周期就成为了必然,下面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分析。2.1 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电池充电方法一般有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恒 压充电、脉冲充 电和三段式充电等几种。下面分别介 绍一下几种充电方式。(1)恒流充电(CC)恒流充电根据其充电电流的大小,又可分为浮充充电 (又称涓流充电)、标准充电及快速充电。该方法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采用恒定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如图1 所示。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易于做到,特别适合对 由多个电池串联的电池组进行充电。但由于某些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在充电后期,若充电电流仍然不变,充电电流多用于 电解质,产生大量气泡,这不仅消耗电能,而且容易造成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影响电池的寿命。图 1 恒流充电法曲线(2)恒压充电(CV)图 2 恒压充电法曲线在恒压充电法中,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u,i0 t充 电 电 压充 电 电 流 u,i0 t充 电 电 压充 电 电 流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充 电曲线如图 2 所示。从 图中可以看到,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这样对电池的寿命会造成很大影响。(3)恒流恒压充电(CC/CV)在 CC/CV 充电器中,充电通过恒定电流开始。在恒流充电 CC 周期中,为了防止过度充电而不断监视电池端电压。当电压达到设定的端电压时,电路切换为恒定电压充电,直到把电池充 满为止。在 CC 充电期 间,电池可以以较高电流强度进行充电,这期间电池被充 电到大约 85%的容量。在 CV 周期中,电池电压恒定,充电电 流逐渐下降,在电流下降到低于电池的 1/10 容量时,充电周期完成。恒流恒压充电曲线如图 3 所示。图 3 恒流恒压充电曲线(4)脉冲充电脉冲充电方式是比较新的一种充电方式。脉冲充电法是从对电池的恒流充电开始的,大部分的能量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被转移到电池内部。当电池电压上升到充电终止电压 后,脉冲充 电法由恒流转入真正的脉冲充 电阶段。在这一阶cvV段,脉冲充电方式以与恒流充电阶段相同的电流值间歇性的对电池进行充电。每次充电时间为 后,然后关闭充电回路。充 电时由于充电电流的存在, 电池电压cT将继续上并升超过充电终止电压 ;当充电回路被切断后,电池电压又会慢慢下cv降。电池电压恢复到 时,重新打开充 电回路,开始下一个脉冲充电周期。在脉cvV冲充电电流的作用下,电池会渐渐充满, 电池端压下降的速度也渐渐减慢,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电池电压恢复到 的时间达到某个预设的值 为止,可以认为cv 0T电池已接近充满,如图 4 所示。图 4 脉冲充电法曲线(5)三段式充电三段式充电主要包括恒流、恒压和浮充三个阶段,在充电开始时采用恒电流充 电 电 流 充 电 电 压恒 流 恒 压 u,i0 t充 电 电 压充 电 电 流 u,i t0充电,然后用恒电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的浮充充电。见图5所示就是三段式充电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到最少,但作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充电法不仅遵循蓄电池固有的充电接受率,而且能够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率,从而打破了蓄电池指数充电接受曲线的限制,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充电方式。图5 三段式充电法特性曲线2.2 温度对电池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化学反应中,温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较低时,化学反应变慢,一旦温度上升就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无论是采用何种电芯工艺设计生产的蓄电池,在充放电过 程中,都将或大或小地受到温度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2.2.1 自放电现象温度越高电池的自放电就会加速,所以最好将电池储存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饱和状态和自放电并不是呈线性变化的。一般在 20 的环境温度下,每月的自放电大约是 电池容量的 15%20%。但对于一个已经充满电的电池,在 20的环境温度下放置六个月,再使用时就必 须重新充电;而在 30的环境温度下只放置三个月后就必须重新充电。2.2.2 电池的寿命电池的寿命一般在十年左右,或者说电池可循环使用次数为 300600 次,这些都是在最佳环境温度(2025 )条件下的参数。但是作为用户必须清楚:使用温度比相对标准温度每升高 10,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 缩减一半左右。例如,电池在标准温度为 20时 ,使用寿命 为 10 年,那么温度上升到 30时,其使用寿命就会减少到五年;若温度继续上升到 40时,其使用寿命就会缩短到 2 年半。当蓄电池寿命终了时,其内阻就会增加(这是由于活性材料损耗导致的),电池的容量就减少了。若电池充满电 后,其容量仍达不到新电池容量的 70%时,就 说明该电池可能已报废。2.2.3 电池的内阻使用中,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降低,电池的内阻就会增加,内阻增加到一定程度,电 池就会停止供电。表面上是在较冷的环境中 电 池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但实际上是因为电池内阻太大, 电池的电能都消耗在内阻上,因此无法正常供 电。但是,一旦温度回到20 25,电池就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了。高阻抗会缩短电流的恒定状态,所以想要完全充 电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2.3 充电条件2.3.1 充电参数充电基本上是放电的逆向过程。只要电压刚刚高过平衡电压,充电就会立即开始。实际 上要使蓄电池中串 连连结的所有电池在要求的时间内达到完全充电,就必须使用较高的电压。随着 电池电压的增高,副反应水分解作为附加反应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充电方法总是必须在低速率高效率充 电和高速率低效率之间折衷。充电过程主要是由三个参数决定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蓄电池温度。“充电接受能力 ”或“充电-电流效率”表达了蓄电池实际所能接受的电流份额,并且可以在随后的放电中放出来。它是有充电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同时发生的副反应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制衡来决定的。充电接受能力不是一个常数,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充放电是非常频繁的。充 电电压、充 电电流、温度这三个参数会直接影响电池寿命。电池的充电过程也直接影响着电池使用的稳定性。一个稳定的充电过程(充 电过程控制充电电压和电缆的低损耗,并对电池组的单节电池均匀充电)可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提高电池充电能力、延长电池寿命。对电 池充电可在0 40的较宽的温度范围内 进行,但由于温度对电池的影响,我们提倡在环境温度 为20左右进行充电。为 了防止充电时蓄电池的温度上升过快,减少电解液中水的 损耗, 应该遵守恒流、恒压的模式来对电池进行充电。下面从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2.3.2 充电电压铅酸蓄电池有三个充电电压参数:(1) 最大充电电压最大充电电压就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电压值。一般在25 的温度下,规定每个单电池充满时的电压在2.32.4V之间,所以一块完整的电池(包括6单电池) 电压在13.814.4V 之间,误差0.03V。当温度上升时,最大充 电电压就会降低。电池充电过程中尽量不要断电,否 则会影响电池寿命。(2) 浮充电压 (小于最大充电电压)为了使电池充电更饱和,当铅酸电池充电将要结束时,要改用浮充电压继续给电池充电。浮充工作方式下的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减少,自放电和深度放电的容量能及时得到补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较高,因此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更长。浮充时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必须保持恒定, 同时, 该电压的选择应使蓄电池因过充而造成的损失处于最低程度。蓄电池在浮充过程中, 由于浮充电压与温度有关系, 所以浮充电压的选择 要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变化, 这对延长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十分重要。根据铅酸电 池制造商提供的数据: 单节电池在25 下的浮充电压为2.252.28V ,这个值随温度有 0.005V 浮动。 虽 然不同蓄电池的浮充电压、浮充电流及温度特性曲线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浮充电流随着浮充电压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加。(3) 额定电压无论是什么样的电池都有一个额定电压,即在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的开路电压( 无 负载) 。由于铅酸蓄电池的放电曲线不呈线性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额定电压就是电池容量在50 %左右的开路电压。假如电池充满电后放置24h以上,我们就认为额定电压为 12V。在每种电池的外包装上都标有其额定电压,见表1所列。表1 不同芯体类型的电池的额定电压值电池种类 镍氢电池 镍镉 铅酸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额定电压 1.2 1.2 2.0(2.1) 3.6(3.7)一块铅酸蓄电池一般是由几个单电池组成的电池组来。从表1可以看出, 一个单电池的电压为2.0V ,六个单电池组合时的铅酸蓄 电 池就为12V。2.3.3 充电电流对于正常充电(充电时间大约在14h左右),充电电流一般设定为电池容量的1/10。如果一个电池的容电 能力在50Ah ,那么它的充电电流就设置在5A。通常,电池的最小充电电流不得小于电池容量的1/20,最大的充电电流不能超过容量的1/5。图 6所示为典型的电池充 电特性曲线,从 图6可以看出:(1) 在蓄电池充入电量达到80% 之前,保持恒流工作方式;充入电量达到80%后充电过程从恒流过程转为恒压过程,电池端电压被限定到14.3V ;(2) 当电池端电压上升至稳定点14.3V 附近时,充电过程已进入中后期,电极表面附近电解液浓度升高,使电池内电流迅速降低;(3) 当充电至后期,电池电流已明显减小,所以浓差极化作用随之减少,而电化学极化作用随之增加, 电池电流继续衰减,只是电流衰减的速度变得较为缓慢;(4) 充 电进入末期,充入的电流主要用于电池内氧循 环,极少的电流用于电池活性物质的恢复,所以电 池电流几乎保持不变。图6 电池充电特性曲线2.4 电池放电条件绝不能让电池短路。如果电源线不匹配, 电池的内阻就会增加,放电过程中电池会发热,这将加快电压 降的速度。 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一般 单个的电池电压放电到1.61.9V之间就要停止使用,否则就有可能损坏电池,甚至可能使电池报废。对于野外使用的12V标准电池来 说,电压在1011V 之间就要停止使用。由于电池使用初期端电压下降较为缓慢,随着放电深度的加大放电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到一定程度 电压会陡降。所以,必 须事先设定更换电池的电压范围值。2.4.1 放电参数一定的负载下,蓄电池能放出的容量取决于反应速率,是影响各个步骤反应速率的动力学参数决定了电池的容量。因此,容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蓄电池的设计。除了蓄电池的设计之外,主要影响容量的放电参数是:(1)放电电流。(2)电压限制,例如,必须要规定放电终止电压。(3)温度。影响释放能量的另一个参数是蓄电池的充电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蓄电池以前的履历有关。2.4.2 铅酸蓄电池的深放电深放电:是指蓄电池放电超过了生产者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因此蓄电池放出了过量的容量。深放电对蓄电池是有害的,因 为活性物质过度工作,特 别在重复进行深放电时尤其有害,其结果是早期衰减和容量损失。甚至用正常的放电终止电压,可能进行的循环次数随着放电深度(DOD )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在铅酸蓄电池中,两个电极对于深放电都是敏感的:(1)在溶解再沉积机理中,当铅和二氧化铅分别溶解在电解液中并作为新的化合物硫酸铅沉淀下来时,活性物质产生了彻底的转变并且失去原有的结构。当转变进行的过深中,活性物质失去了大部分原有的结构。正电极对此特别敏感,因为二氧化铅粒子间的导电桥会退化,可能会失去部分粒子间的接触以及粒子与板栅之间的接触,这意味着它们不能再参加电化学反应。当粒子间的连接被破坏时,活性物质脱落的可能性增加,活性物 质的机械强度也会减弱。(2)因为有反极的危险,负电极对深放电是敏感的。活性物质中的膨胀剂可能会因氧化而失去作用。(3)铅酸蓄电池在随后再充电时枝晶增长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深放电期间,大部分的酸被消耗,余下的电解液变为稀酸,在 这样的溶液中, 铅的溶解度明显增加,这有可能在隔板周围形成细纤维(枝晶),蓄 电池在随后充电时,造成枝晶短路。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在溶液中加入硫酸钠,以降低放电时硫酸盐的溶解度。而终止电压过低并不能充分表示深放电的特征深放电是活性物质转变的程度的问题。用大负载放电,可以达到很低的放电终止 电压, 这主要是因为这消耗了活性物质孔内的酸液,只是有限量的活性物质发生了转变。电极材料的结构只是浅地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小电流放电可能会使活性物质过度转变,甚至用一般的放电终止电压也是这样。这样可以归纳为:(1) 用大电流、低终止电压放电不会损坏铅酸蓄电池,除非放热量过大和导电零部件过热。(2) 用小电流进行完全放电会过度使用活性物质,这对蓄电池是有害的。重复进行深放电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每次深放电都会使情况恶化,其结果是大量的不太危险的“ 深放电” 会造成与少量几次 严重的深放 电同样的损坏。3 铅酸蓄电池特性分析3.1 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通常分为循环寿命和浮充寿命,而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有充电速率、放电速率和浮充 电压。 电池的电压 与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单格电池电压下降 4mV,也就是说电池的浮充 电压有负的温度系数-4mV。普通充电器如在 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而在环境温度 为 0时就会有充电不足,在温度为 45时,可能会因严重过充电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蓄电池的工作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的目的。蓄电池有 4 种工作状态:通常状态、过电流状态、 过充电状态和过放电状态,但由于不同的过放电电流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所以对蓄电池的过放电电流检测也需要分别对待。当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的时间较长,则会严重降低电池的容量,减少电池的寿命;当电池处于过放电状态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则电池由于电池电压过低可能无法再充电使用,从而使得寿命降低。根据以上所述,充电方式对铅酸蓄电池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电池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蓄 电池保护电路必须能够对电池的非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做出动作以使电 池能够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电池的保护,保证蓄 电池的使用寿命。3.2 深放电与循环寿命的关系蓄电池中发生的基本过程与活性物质的改变和物质的传输有关。其结果是,老化是蓄电池固有的性质, 这是与电子模块的基本差异,电子模块只能置换电荷,而物理结构保持不变。因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必定是有限的,而蓄 电池的概率寿命成为重要的问题。但是概率寿命不仅取决于蓄电池的设计,而且主要取决于“活性物质的利用程度 ”;或者 换句话说,概率寿命主要取决于使用条件。而使用条件对使用寿命的巨大影响。一组小型蓄电池, 设计 有 5 年时间的浮充电寿命。蓄电池进行放电时,特别是 进行深放电时,其使用寿命不同程度的缩短了很多。蓄电池的使用范围不同,其使用寿命的判断参数也不同。蓄电池的使用通常是长时间充电和不同程度的深放电的组合。对于大多数固定型和动力电源,可接受的定义是:使用寿命的终止是以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到其额定容量的 80%为标志。这 个定义包括了蓄电 池要有过大容量的必要性,当要求蓄电池在整个使用期间保持其全部容量,其初始容量要到达计算容量的 125%。3.3 不同放电速率下温度对容量的影响下面是温度影响容量的例子。图 7 温度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容量各种放电速率下的影响图中给出了 4 条曲线,用 20时额定值的百分比表示容量。实际上随着电流增加,这 些额定值减小。而图中的曲 线更清楚的表明放 电电流较高时温度的影响更大。随着温度的降低,15 分钟 放电曲线的斜率比 20 小时放电曲线更陡。其原因是在高负载自傲的动力学的障碍更为严重。温度高于 20时,可以看到较高放低那倍率下的容量与额定值相比增加较快,因为此时动力学的障碍减小,容量的较大部分可以利用,在室温下未被利用。温度在零下时,铅酸蓄电池的一般问题是结冰, 结冰会使内阻增加,极化加大。由于低倍率放电时酸的利用率更高、更 为稀释,与高倍率放电相比,低倍率的电池能在较高温度下达到临界凝固点。3.4 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表 3-1 中的数据列出了各种放电时间和放电终止电压下的额定容量和相应的放电电流。 给不同的放电 率制定了各自的放电终止电压。表 3-1 各种放电时间和放电终止电压下的额定容量及相应的反放电电流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得到铅酸蓄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放电电流的依从关系,如图 8 所示。在铅酸蓄电池领 域, 经常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充电放电电流, I10 和I5是指 10 小时率和 5 小时 率放电所用的电流, 电流符号的下标表达放电时间的长短。表 3-2 放电电流与现有容量放电终止电压 1.83V(单体电池) 1.90V(单体电池)电流(A) 容量(Ah) 电 流(A) 容量(Ah)10 小 时率 6.9(I10) 69 6.3(I10) 631 小 时率 47(I1) 47 39(I1) 390.25 小时率 107(I0.25) 27 82(I0.25) 20.5下图所示为铅酸蓄电池的可用容量(或实际容量)与放电电流的依从关系。图中实线是 1.83V(单体电池)放电终止电压线。虚 线是放电终止电压增加至1.90V(单体电池)时的数值。小时型号容量 (Ah)10 8 3 1 13 16放电电流(A)10 8 3 1 13 16放电终止电压(V)Vab6904T 68.0 66.0 60.0 49.8 35.6 97.8 6.8 8.95 90.0 49.9 106.8 163.8Vab6905T 85.0 89.5 75.0 61.5 44.5 34.0 8.5 10.31 25.0 61.5 133.5 904.0Vab6906T 119.0 115.5 105.0 86.1 69.3 47.6 11.9 14.4 35.0 86.1 186.9 985.6Vab6907T 170.0 165.0 150.0 183.0 89.0 68.0 17.0 90.6 50.0 193.0 967.0 408.010(1.85)8(1.845 )3(1.895)1(1.79)1 3(1.73)1 6(1.675)图 8 铅酸蓄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放电电流的依从关系4 充电方式的模糊控制理论分析4.1 充电曲线的优化对于充电器的设计,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快速充电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IUI 快速充电 法,如图 9 所示。图9 IUI 快速充电曲线图从图9可以看出,IUI是采用三级充电加浮充模式, A阶段为恒流充电,B为恒压充电, C阶段为恒流模式,D阶段为电池休息时间,E 阶段为浮充模式。虽然这种充电法可以达到不错的性能,但是仍有一些缺点:(1) 如果电池原来 处于充满状态,A阶段的大电流充电,会让一开始电池电压巨升,可能造成电池的永久 损坏;(2) B阶 段和C阶段的时间由A阶段的时间决定,如果电池原来处于较多电量,会造成虽然充电程序很快地完成,但实际上电池并没有充满电。为了改进以上缺点,所以提出了新的模糊充电法,如图10所示。图10 模糊充电法第1阶段是使用小电流(1.4A)进行恒流充电,目的在测试电池是否处于充满状态,如果 电池在第一阶段内 电压升到14.7V,即将 电池视为满电,然后切换到第8阶段的浮充模式。第2阶段是使用较大的电流,其目的在消除大电流充电造成的电压尖峰,而如果在第二阶 段内电压上升到14.7V,即 转第4阶段。第3阶段为主要的充电阶段,在此阶段中应 用模糊控制理论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作 为模糊输入得出充电电流的大小作为输出,直到电压上升到14.7V切换到第4阶段。第4阶段是以14.7V做恒压充电,但何时切换到第五阶段是以两个条件作为判断,第1个条件是时间超 过1个小时,第 2个是流入 电池的电流小于0.5A,而第1个条件到达时才会去判断第2个条件。第5阶段用1.3A恒流充电, 等充电到15.6V,此 时的判断分成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时间超过1.25小时,第2个是电压上升到15.6V,判断的先后顺序是12,只要到第1个情况,即转到第 7阶段,如果达到第 2个情况,则转到第6阶段。与IUI快速充 电法比较,模糊充电法有以下特点:(1) 在第1阶段,利用小电流充电,来测试电池是否在满电状态,可以避免在电池满电状态,仍以大电流来充电的潜在危险,以免造成电池的损坏;(2) 在第2阶段部分以 较大的电流充电,可以避免电池在进入大电流充电模式产生电压尖波,以免误判;(3) 在3阶段运用模糊控制,使得可以利用一组控制信号对4个电池做均匀充电,且可因电池电压、电量和温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程度的充 电电流,可避免因为一个固定大电流充电而造成的损坏;(4)在第5阶段采用 电流脉冲,其目的是为了让电池在充电末期温度不要升太高,确保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的增长。4.2 模糊输入项的选定由于电池铅板的腐蚀速度和外界温度有紧密的关系,温度越高,腐蚀速度越快-会导 致电池 损坏。因 为越高的温度,在定 电压充 电下,会使 电池吸收更多的电流,过多的电流则会导致电池温度上升更快。因此,充 电过程中电压、温度成了很好的标准来控制充电的进程。本文使用模糊控制理论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选择各个电池的电压、电量、温度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值。其中当电压高时, 输出电 流不可太大;当电量多时,要降低输出电流;当温度高时,必须对电压做补偿等。由以上的一些模糊规则, 经由模糊推理后,得到不同的充电电流,如 图11所示。图11 反馈系统系统基本框图4.3 模糊控制方法充电器模糊控制系统的实现是通过检测电池电量(Q)和电池电压( V) 变化作为模糊输入,经由模糊控制器 变成控制电流的输出,构成双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模型。 图12为本文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结构框图,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电池电压和电量,得出最适当的充电电 流值的控制。方法是利用反馈回的电池电压与电池电流算出的电量加以模糊化输入,再根据规则库中的条件执行模糊推论,而输出值再经模糊化得出此时电池的充电电流。图12 模糊控制器方框图将输入量V分为3个模糊状态:PL(正的很大)、PM(正的适中)、PS(正的很小),而将输入量Q分为四个模糊状态:PL、 PM、PS、ZE(约为0)。 经由参考电池手册的资料,可以建立如表3所示的模糊规则。电量总和 +电池的温度电池的电压充电电流单位时间内的电池电量反馈电池的电压反馈I+模糊控制器充电电路电池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电压模糊器电量模糊器模糊控制器 解模糊器经验值模糊规则电池电量 QI电池电压 V经由模糊化后的电量与电压,再利用模糊规则和Mamdani 的MinMinMax推理法,将其二 维的模糊资讯得到一组模糊量输出。最后把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值使用重心法解模糊化, 这种方法是求推论结果面积的重心,并以对应元素为输出操作量,其连续值公式 为式(1),以离散方式可以减少计算的时间,所以将输出领域Y分成P 个离散值,即 Y=Y1,Y2, YN,重心公式为式(2),然后我们由重心法求得输出电流,由此 电流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即表3 模糊规则电压/VPL PM PSPL ZE PS PSPM ZE PM PMPS PS PM PL电量/AHZE PS PM PL表4 模糊输入正规化( 离散化)电池电量(Q)正规化 电池电压(V)正规化输入资料的量化范围 离散段 输入资料的量化范围 离散段Qa0 -2a0=Qa1 -1a1=Qa2 0a2=Qa3 1a3=Q 2Vb0b0=Vb1b1=Vb2b2=Vb3b3=Vb4b4=Vb5b5=V-3-2-10123在输入模糊化的部分,将电池电压(V)分成7个正规化段落,而将电池电量Q分为5个正规化段落,其正 规化结果如表4所示。对输入量的模糊论语的所有元素,即它们的可能组合应用Mamdani 的MinMinMax推理法和重心法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模糊控制表,如表5所示。表5 模糊控制表电压/V-3 -2 -1 0 1 2 3-2 6.75 6.45 6.05 5.74 5.35 4.50 3.84-1 6.10 5.72 5.45 5.06 4.75 4.27 3.650 5.65 5.30 5.00 4.65 4.32 3.87 3.301 4.75 4.52 4.36 4.13 3.86 3.35 2.95电量/AH2 3.89 3.78 3.67 3.56 3.29 2.95 2.66充电器的模糊控制就是利用这张表,在实现模糊控制时,将控制表存入存储器中,本文采用单片机控制,当单片机控制端查询出到达某模糊输入量之后即可切换电流、温度等该阶段控制 输入量的大小得到下一阶段电池的充电方式。5 充电器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模糊充电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具有运算处理器和寄存器等满足存储等功能需求,也可以通过 完成 AD转换输入功能。充电器的系统结构框架如图13所示。电池(BCD):电压/温度小电源供应AC 110V功率因数修正电池 A电池 B电池 C电池 D均充器 A均充器 B均充器 C均充器 D驱动电路及功率放大器(TL494 脉冲调制电路等)单片机控制单元PC电池 A:电压/温度及总电流串口 PWM图13 铅酸电池充电器系统框图该充电系统主要分为单片机控制单元、TL494脉冲调制电路及其它外围电路三部分。单片机控制单元主要 负责控制信号的运算,采样信号的处理,以及充 电段数、充电量计算等功能,其中包括微处理器及其外 围电路等;TL494脉冲调节电路主要提供PWM控制信号;其它外围单元主要是将控制信号放大,用来控制切 换充电器对电池充电,其中应 包括开关电路、均充 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流取样电路、晶闸管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等。为了针对各个电池的充电曲线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充电电路结构。但这些结构有的只能使用特定的充电法,有的电路结构过于重复或电路上元件稳定性不佳。为了改善这些缺点,采用推挽的主电路结构另外串 联4个均充电路, 结合模糊充电法,可以经过判断控制一 组电池的电压电流回路,从而对4个电池加以均匀充电。单 片机运算出控制信号,经内部电路送至PWM部分经RC滤波成直流信号送人TL494和反 馈值做出比较得出所需PWM驱动信号送人功率 驱动单元,推 动开关电源供应器对电池充电,再将电池的电压、 电流及温度经由单片机上的AD,送回 给软 件做判断,完成整个电池充电系统 的控制。6 系统软件流程图在系统中,以单片机来实现整个控制单元的命令运算及充电的阶段。以单片机控制充电方式有如下特点:(1)使用单片机控制方式没有模拟器件老化及需要维护调整的问题,可靠度较高,且 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单片机控制可 针对不同种类电池进行微调,具有较大的弹性。充电程序应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数据读取部分,包括 电压 、电流及温度的信号读取和控制信号的输出;第二个部分是充电段数的判断,由反馈的电压、电流来判断是否进入下一充电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报告
- 2025中国东航东航股份空保管理部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船舶制造行业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精神卫生学病例分析与干预策略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电竞产业行业赛事运营与全球拓展研究报告
- 2025年航运行业智能航运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 2025年飞行器行业无人机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行业社交电商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家电维修行业家电维修服务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云计算行业云服务模式与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
- 大圆满前行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毕节威宁自治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地垃圾清理与处理方案
- 修井现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企业后备干部培养及管理办法
- 2025年标准服装行业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宜昌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山区道路施工施组
- 数控heidenhain说明书TNC直接提供两种加工孔模板的循环
- GB/T 42453-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