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_第1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_第2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_第3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_第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登上地球之巅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9 9 这是一篇通讯 关键词是 探险 全文有三千 多字 是训练学生概述课文内容的好材料 而且要在 一堂课内完成阅读也不得不这样做 如何寻找契合初 一学生特点的切入口来进行长文短教是课堂教学的关 键 基于以上考虑 本堂课主要预设的教学内容为 1 快速默读 概述课文内容 2 课文为什么浓笔重 彩描写刘连满 3 探讨探险的意义 教学程序 一 导入 在 伟大的悲剧 中 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 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 其实 在我们中国 也有这样 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 今天 我们就来接触这 样一批 登上地球之巅 的勇士们 读题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2 板书课题 释 巅 3 怎么读 节奏 重音 语气 生读 4 补题 登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米 二 快速默读 概述文章内容 第 2 页 共 5 页 1 不看材料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 内容 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 屈银华 贡布于 1960 年 5 月 25 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2 快速默读课文 说说 登上 背后的故事 复述印象最为深刻 最令你感动的细节 先同桌互述 再相互交流 推选代表复述 可能的过渡 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连满 作者花了许多笔墨集中描写他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 段落 有 三 关于刘连满的对话 1 男女生读相关文字 作者的哪些语言给我们 留下深刻印象 讨论 A 对比式写法 B 内心独白 C 其他 2 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 作者为什么花 大笔墨写他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他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如 寒冷 黑夜 缺氧 他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貌 意志 毅力 团结 牺牲等 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 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 第 3 页 共 5 页 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 3 刘连满如何看待这次登山行动 他会不会后 悔 作者是怎么评价这次事件的 你觉得这样的探险 有没有意义 四 探讨探险的意义 1 20XX 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 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 两人遇难 3 人失踪 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 山的意义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 大学生不具有登山 运动员的专业素质 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 运动 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 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大学 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 参加登 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 你怎么看 3 我们听一听别人怎么说 别因为山难而丧失山鹰的精神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 就把山鹰社存在 的必要性完全抹杀 更不能把他们挑战自然 挑战自 我的行动归结为无谓的青春冲动 如果我们因噎废食 那么 我们不但失去了几个优秀的孩子 我们还会失 去冒险的勇气 探索的精神和征服的渴望 我们不能 第 4 页 共 5 页 失去这些精神财富 就像我们不能失去那些雏鹰一样 蔡方华 北京青年报 评论员 珍惜生命 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户外运动 探险 越 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做 觉得是一种时尚 觉得很刺 激 或者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承认 但我希望他 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生命 爱惜生命 能够 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点 否则会让你的亲人感到难过 王新宇 中央电视台记者 要懂得知难而退 人们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顶之类的具体目标看得过 分重要 当成了探险的目的本身 于是就和自己过不 去了 在制定目标时但求危险最大化 在实现不了目 标时也不肯知难而退 探险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 质量 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 因此 对于可预测的危 险理应防备 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牺牲 周国平 著名作家 登山要尽量避免危险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 任何看 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 都可能酿成悲剧 第 5 页 共 5 页 热爱登山的人 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 问题 可是 真正的登山者 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 命的人 相反 他们会尽一切可能 避免危险发生的 可能 次洛 国家登山队教练 五 小结 如有时间请学生小结 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 也是人类对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