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心得体会_第1页
关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心得体会_第2页
关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心得体会_第3页
关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心得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关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心得体会2016 年,我县全面启动了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项目建设面积 50 万亩,分 6 大片区。2016 年,全县玉米单产 660 公斤,示范区玉米单产 718 公斤,增产%;2016 年,全县小麦单产 540 公斤,示范区小麦单产达到 606 公斤,增产%。全县小麦单产实现了“十二连增” ,总产达到亿斤,比去年增产 2100 万斤。回顾创建工作历程,农机化技术在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等关键环节发挥了主导作用。一、积极探索实践,农机技术模式初步形成自 80 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县粮食种植连年普遍采用浅耕浅作的耕作方式,致使土壤耕层逐年变浅、板结严重,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易涝易旱;“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作物抗倒伏性差,同时造成种子和人工的浪费。传统耕作方式已成为制约粮食进一步增产的瓶颈。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我们每年都将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机械等关键农机技术与机具作为补贴的重点,引导农民积极购买并大力倡导新型耕作方式,但由于农民多年形成的耕作习惯,以致未能有效地大面积实施。作为基层农机部门,多年来我们一直深入践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特别是进入2 / 4新的世纪,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和“小麦宽幅播种技术” 、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等多项农机化技术项目,通过单个农机技术项目的实验和探索,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统一机械秸秆还田、统一机械深松、统一免耕(或宽幅)播种、统一机械施肥和节水灌溉、统一机械植保、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农机技术模式,为粮食高产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作业技术标准。二、几点体会和存在的问题(一)几点体会体会一: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和成熟是高产创建的前提。农机技术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艺技术成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艺的发展,带来了对农机具和农机服务需求的空间。就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具体诠释。通过农机农艺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了良机+良种+良肥效益的最大化,单就畦宽标准施行,它既满足了农业技术的要求,又照顾到群众灌溉的需要,还便于 “六统一”技术模式的应用。体会二:农机标准化作业是高产创建的关键。农机标准化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的基础上,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即工厂化生产。它的最大特点3 / 4就是把农机技术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体会三:紧紧依靠各级组织是高产创建的保障。大面积的运用农机化技术实现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化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繁杂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单靠农机部门一家很难独立完成,必须紧密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实施。如桥涵闸、沟路渠等基础设施的整治;种子、耕、种作业费用的补贴拉动;对每台宽幅或免耕播种机每台再给予 3000 元的累加补贴;对个别做工作后不理解的农户给予产量上的承诺;不符合要求的耕种机械不允许下地作业等问题。体会四:节本增效是高产创建得以实现的根本。由于实行农机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精简化,可提高作业工效 30%以上,减少种子用量 30%-40%,平均每亩可节省劳动用工个,提高粮食单产 10%,每亩节本增效 200 元以上。实实在在的效益打消项目区群众对“六统一”农机技术模式的疑虑,使项目区群众思想上认同、行动上配合、工作上支持,为农机技术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群众的认识程度与高产创建技术要求之间的4 / 4矛盾;二是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农机规模化作业之间的矛盾;三是不同的土壤和墒情与标准之间的矛盾;四是农机合作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与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