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产品设计原理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3 建材产品开发实例 混凝土砌块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美 比尔 巴克斯顿著 黄峰等译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 正确地设计 设计得正确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2 徐惠忠等编著 建材产品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 郭星主编 产品设计初步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8 本章参考文献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通常 产品的构成要素包括 功能 使用功能 审美功能 结构 用来支撑物体的一种构成形式 机构 机器中传递运动或转变运动形式的部分 材料 形态 外部形状及内在势态 色彩 1 产品设计原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产品设计的表现方法包括 二维图 设计草图 效果图 工程图 三维模型 形态模型 草模 展示模型 样机 产品实物 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人员 应具备的设计表现技能有 徒手绘制草图及渲染图的能力 使用泡沫塑料 石膏 树脂等材料制作模型的能力 掌握一种矢量绘图软件 如Coreldraw Illustrator 和一种像素绘图软件 如Photoshop 能绘制二维工程图 如使用AutoCAD 三维造型图 如使用Pro E Solidworks Rhino3D 3dsMAX 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 工业设计三门专业课程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浙大网络课件推荐 1 产品设计原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为 1 确定设计主题 2 开展设计调研 市场调查 消费者调查 技术调查 确定产品定位 为什么要设计 为谁设计 有何功能 如何实现设计 产品开发周期 3 设计构思 方法有 造型的发想法 头脑风暴法 缺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 检查提问法 转化 引申 变动 缩放 颠倒 替代 重组 联想法 相似 对比 等 4 设计方案评价 筛选 5 制作草模 分析 优化 确定设计方案 制作精细效果图 6 设计制图 模型制作 7 编制设计报告书 设计展示 1 产品设计原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人类认识形态是通过视觉和触觉 而视觉优于触觉 光线作用于眼睛使人感觉到色与形 抽象的形态包括 点 线 面 体 将三维立体的形表现在二维平面上 常采用透视图 投影图 展开图 效果图等表现手法 现实的形态包括 自然形态 各种山水 动植物等天然产生的形态 人为形态 按照人的意愿 采用一定加工技术产生的形态 我们生活在立体空间之中 已具有立体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但是 当进行思维活动时 常常把立体的东西投影到平面上来思考 这是由于要表现的维数越多就越难以想像 1 产品设计原理 形态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几何形的三原形为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其他形可以通过几何原形的一系列操作构造出来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是分割 积聚 造型设计和建筑设计 实际上都是空间分割 积聚是以单体构成群体 随着单体数量的增加 单体的特点相应减少 积聚的质加强 例如团体操 形态构成的其他方法有 贴印法 摹拓法 物影照片 剪辑 拼贴 1 产品设计原理 形态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色彩本质上是光 光线进入眼睛 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 就产生了物体颜色和形状的感觉 因此 光是产生颜色感觉的物理基础 眼睛的视觉特性是产生颜色感觉的生理基础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 光是一种电磁波 波长在380 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可见光 牛顿通过色散实验发现 太阳的白光是由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这七色光混合而成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光谱中 每一种颜色的光只有一种波长 这种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 单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称为复色光 光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决定 波长决定色相 振幅决定明暗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眼睛所见到的色彩是由于波长不同而显现的各种色彩 波长在780 610nm为红色波长在610 590nm为橙色波长在590 570nm为黄色波长在570 500nm为绿色波长在500 450nm为蓝色波长在450 380nm为紫色振幅决定色彩的明度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光有不同的光源 除了太阳光之外 还有灯光 火光 磷光等 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 它是由不同波长的色光复合而成的 而有些光源却不是 比如人造光并不是白色的 而是有一点呈黄色 日光灯的光是呈蓝色 太阳光也不是总呈白色 早晨的光线有一点呈蓝色 傍晚的光线呈红色 观察会发现 光又分为直射光与漫射光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在白光光谱中有三种色光 其中任意一种都不能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 而除这三种色光之外的任何色光均可由这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 这三种色光就叫做色光三原色 或色光三基色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规定 用红 R 波长700nm 绿 G 波长546 1nm 蓝 B 波长435 8nm 的单色光作为色光三原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色光混合形成新色调的光 符合加色法 三原色等量混合时 有以下规律 红光 绿光 黄光 R G Y 红光 蓝光 品红光 R B M 绿光 蓝光 青光 G B C 红光 绿光 蓝光 白光 R G B W 见右图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色光的加色混合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三原色不等量混合时 可以调出几乎所有的色光 混合后色光的亮度是各原色光亮度的总和 掌握色光混合的基本规律 可以分析某种色光由哪些原色光以何种比例混合而成 或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将混合形成何种色光 例如 浅黄色光 有白光成分 W R G B 和黄光成分 Y R G 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组合比例为R G B 2 2 1 反之 已知三原色光的比例为R G B 2 1 2 可先将其中的白光成分 W R G B 分出 剩下的组成品红色光 M R B 由此确定三原色光的比例为R G B 2 1 2时混合形成灰品红色光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光如果一种色光与另一种色光混合形成白色光 那么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 上图中 红与青互补 绿与品红互补 蓝与黄互补 光谱中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找出与之对应的补色 色光减色法的规律 白光 红光 绿光 蓝光 青光 白光 绿光 红光 蓝光 品红光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黄光 白光 红光 绿光 蓝光 白光 绿光 蓝光 红光 白光 红光 蓝光 绿光 白光 红光 绿光 蓝光 黑光 因此 从白光中减去 利用色料有选择性吸收色光的特性 可以用色料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 一种 两种或三种原色光 就可以调出所需的颜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2 物体色物体可分为两类 发光体 非发光体 物体的颜色一般指非发光体的颜色 物体呈现颜色可分为两种 光在物体表面产生干涉现象而呈现的颜色 如肥皂泡 羽毛的颜色 物体对光有选择性地吸收 反射 透射而产生颜色 物体的颜色一般指后者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2 物体色简单地说 一种物体如果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全部单色光 它就呈现黑色 如果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全部单色光 它就呈现白色 如果能全部透射太阳光 它就是无色透明体 如果只反射 透射 一部分单色光 其余单色光被吸收 则呈现反射 透射 光的颜色 即物体颜色与被吸收光的颜色互为补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2 物体色根据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透射 情况 可以将物体分为彩色物体 消色物体 凡是对白光有选择性反射 透射 和吸收的物体 都是彩色物体 彩色物体又可分为透明彩色体 不透明彩色体 消色物体即没有色彩的物体 包括白色 灰色 黑色及不呈现颜色的透明体和半透明体 消色体对任何波长的单色光的反射 透射 能力都一样 没有选择性 一般把物体反射光的反射率在75 以上的物体的颜色称为白色 反射率在10 以下的物体的颜色称为黑色 反射率在10 75 之间的物体的颜色称为灰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2 物体色物体由于自身的光学特征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颜色 称为物体的固有色 通常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变的 而物体呈现的颜色 受物体 光源 观察者这三大要素的影响 物体尺寸小 易受环境色的影响 物体表面致密光滑 对光的反射能力就强 颜色鲜艳 明快 但也容易产生镜面反射而失去固有色 粗糙表面的物体固有色表现较强 而且不易受环境色干扰 环境色与主体色产生颜色对比 会影响观察者的视觉感受 光源的光谱成分 亮度 照射距离 照射角度等会明显影响物体颜色 如绿色颜料在红光照射下呈现黑色 白色物体在什么颜色的光源下就呈现什么颜色 观察者若有色盲 色弱等色觉缺陷 或因年龄增长而使晶状体变黄 以及人固有的视觉规律 视角 视觉暂留 错觉 疲劳 都会造成对物体颜色的错误判断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我国古代将黑 白 玄 偏红的黑 称为色 将青 黄 赤称为彩 合称色彩 现代色彩学将色彩分为两大类 无彩色系 有彩色系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无彩色系指黑和白 将纯黑逐渐加白 使其由黑 深灰 中灰 浅灰直到纯白 分为11个阶梯 做成一个明度色标 凡明度在0 3 的称为低调色 4 6 的称为中调色 7 10 的称为高调色 一般地 高调明快 低调朴素 明度对比较强时光感强 形象的清晰程度高 明度对比较弱时光感弱 模糊不清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明度色标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有彩色系有三个基本特征 色调 明度 彩度 在色彩学上也称色彩的三要素 无论什么颜色 都可以用这三个特性来定性 定量地描述 而颜色的这三个特性即可以用仪器测定 也可以用目测比较评定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在电脑 画图 中 选择菜单 颜色 编辑颜色 体会色调 如 红 黄 绿 等颜色 饱和度 颜色的深浅程度 亮度 图像的明暗程度 的作用 HSL色彩的表述方式是 H hue 色相 S saturation 饱和度 以及L lightness 亮度 H hue 分量 代表的是人眼所能感知的颜色范围 这些颜色分布在一个平面的色相环上 取值范围是0 到360 的圆心角 每个角度可以代表一种颜色 色相值的意义在于 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光感的情况下 通过旋转色相环来改变颜色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需要记住色相环上的六大主色 用作基本参照 360 0 红 60 黄 120 绿 180 青 240 蓝 300 洋红 它们在色相环上按照60 圆心角的间隔排列 HSL的L lightness 分量 指的是色彩的明度 作用是控制色彩的明暗变化 它同样使用了0 至100 的取值范围 数值越小 色彩越暗 越接近于黑色 数值越大 色彩越亮 越接近于白色 HSL的S saturation 分量 指的是色彩的饱和度 它用0 至100 的值描述了相同色相 明度下色彩纯度的变化 数值越大 颜色中的灰色越少 颜色越鲜艳 呈现一种从理性 灰度 到感性 纯色 的变化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色调 或色相 色别 是一定波长的单色光的颜色相貌 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 是不同色彩之间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 由于许多单色光的颜色可由其他单色光混合而得 因此将该单色光的波长定义为同一颜色混合光的主波长 所以色调又是主波长的同义词 色彩的主波长相同 色调便相同 如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代表不同类的色调 紫红 红 红黄等是红色类中不同的色调 在红色颜料中加入白 灰或黑 得到亮暗不同的色彩 但都属于一个色调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色相的数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 从三棱镜中分出来的是六色 牛顿色环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但每两种颜色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 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所以 不同的研究呈现为不同的划分方法 色相就出现有8种 20种 24种 甚至于100种等等 它们的排列是根据光的波长秩序 表示的方法就是 色相环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明度 或亮度 是颜色引起的视觉上明暗程度的感觉 越接近白色 明度越高 越接近黑色 明度越低 不同色调有不同的明度 如太阳光谱中 黄色明度最高 红色 绿色明度中等 紫色明度最低 同一色调可以有不同的明度 如红色有粉红 浅红 深红 红紫等 任何颜色 加入白色 都会提高混合色的明度 加入白色越多 明度提高越大 加入黑色 都会降低混合色的明度 加入黑色越多 明度降低越大 光波的振幅越大 色光的明亮度越高 振幅与波长的比值越大 明亮知觉度越高 白颜料属于高反射率的物体 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 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 即提高混合色的明度 混入白色越多 亮度提高就越多 黑色颜料属于反射率极低的物体 在其他颜料中混入黑色 可以显著降低混合色的反射率 即降低混合色的明度 混入黑色越多 明度降低就越多 不同色相的光 振幅不同 波长也不同 红色的振幅比波长的比值要小于黄色的 所以红色的明度要弱于黄色 色光中 黄色明度最强 紫色最弱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产生明度上的变化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1 由于光源的强弱或投射角度不同 2 由于同一种色相中含白色的量不一样 3 物理色的色相在明度上本来就存在差异 明度比较 白 黄 橙 红 蓝 紫 黑 歌德曾对纯色的明度做过如下数比 黄 橙 红 紫 蓝 绿 9 8 6 3 4 6 具有代表性的三组补色明度数比是 黄 紫 9 3 3 1 橙 青 8 4 2 1 红 绿 6 6 1 1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目前各国运用的明度等阶表主要有三种 11等度 孟塞尔色彩体系 8等度 奥斯特德色彩体系 9等度 日本色研体系 以孟塞尔色彩体系为例 白色的明度为10 黑色的明度为0 各种明度的等阶差为1 色彩的明度在色彩学上被称为色彩关系的骨架 是支撑色彩关系的基础要素 所以说 任何设计都必须将明度关系处理好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彩度 或纯度 饱和度 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或者说 色彩中含有黑色与白色的程度 即颜色的色觉强弱程度 在可见光谱中 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 纯色 饱和色 饱和色若掺入白色 即为未饱和色 彩度降低 饱和色若掺入黑色 灰色 即为过饱和色 彩度降低 标准色的彩度最高 其中红色最高 青绿色最低 黑 白 灰色的彩度最低 物体表面粗糙 表面呈漫反射 会使颜色的彩度降低 而物体表面光滑 表面呈单向反射 若对着反射光观察 会使颜色的彩度降低 而在其他方向上 颜色的彩度较高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任何色彩在光线下 要保证色彩的完全纯净是不可能的 光线越强 物体对于光线的折射也强 就要降低色彩的纯度 光线弱了 明度降下来了 也会降低色彩的纯度 在调和色彩的过程中 也会有同样的认识 某一种色相只要与任何一种其他色相混合 就会导致色彩鲜艳度的降低 色彩学上称为 减色混合 所以 减色的程度越大 色彩的纯度就越差 在光色中 各单色光是最纯净的 颜料是无法达到单色光的纯净度的 在颜料中 色相环上的色彩是最纯净的 而任何一种间色会减弱其纯净度 纯净的色彩看起来很刺激 视觉效果上冲击力就大 但也会难以与其他色彩相配合 画面往往就会难以控制 所以 在设计中有时需要降低颜色的纯度 使画面中的所有色彩都统一起来 协调起来 加色法混合 混合的结果是色彩的纯度不变 而明度增加 减色法混合 混合的结果是纯度降低 颜色混合得越多 色彩的纯度就越低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颜色的色调 明度 彩度是人的主观颜色感觉 并不是光的物理属性 颜色的色调 明度 彩度只有在亮度适中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一般人眼能够分辨的色彩总数约10000种 无彩色只有明度变化 没有色调和彩度 无彩色不包含在可见光谱之中 因此在物理学意义上不能称之为色彩 但从视觉角度来讲 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 并在色彩世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颜色对于观察者会产生多方面的作用 如视觉现象 在绿色背景上灰色纸片会呈红色 心理效应 色调的冷暖感 色彩爱好的民族差异 颜色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属性 生理作用 红色 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 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进血液循环 橙色 诱发食欲 帮助恢复健康和吸收钙 黄色 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 绿色 有益于消化和身体平衡 有镇静作用 蓝色 能降低脉搏 靛蓝 调和肌肉 止血 影响视听嗅觉 紫色 对运动神经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 黑色 精神压抑 导致疾病发生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许多颜色已成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 红色 是强烈的刺激色 又叫兴奋色 多用于提示危险的标志 黄色 是醒目色 在交通管理中 用作警示的作用 蓝色 是冷色 具有平静 凉爽的特点 在工业中用作管理设备上的标志 绿色 是背景色 对人的心理不起刺激作用 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给人以安全感 在工业中多用作安全色 其他颜色 也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白色 具有减色作用 减少强烈的色彩时 加入适量的白色来解决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颜色的属性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创造舒适的作业 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色彩调节可使环境变得更加明亮 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乏 增强工作的乐趣 提高劳动效率 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 体现某种风格和情调 减少事故和灾害 提高工作质量 增强对物质的爱护心理等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给色彩起名字 如紫红 浅蓝 玫瑰红 橄榄色等 方便 直观但不精确 而标准化 科学化的表示方法是色立体 色立体是用三维立体的形式把色彩的明度 色调和彩度的关系得以全部呈现的色彩体系 现今世界上影响较大的色立体有三种 美国的孟塞尔 Munsell 色立体 德国的奥斯瓦尔德 Ostwaid 色立体 日本色彩研究所 P C C S 色立体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人类对于色彩的描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和欧洲的古希腊时代就有了 但对于色彩体系的表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步完善起来 1667年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S Newton 1642 1727 用玻璃三棱镜发现了七色光 1704年 他写了 光学 阐述了色彩的问题 在以后的200年里 有许多科学家相继发表文章 提出了对色彩体系的看法 如1730年莱 布朗的三原色说 1776年哈里斯的最早的色相环 1810年德国的伦格制作了球形色立体 1874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赫林发表心理四原色学说 这些都是近代色彩视觉理论的基础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1905年 美国的色彩学家孟塞尔 H A Munsell 创立了色立体 并于1915年出版了 孟塞尔色彩图谱 提出色彩的三属性 其理论影响很大 美国的国家标准局和美国的光学协会 分别于1929年和1943年修订了 孟塞尔色彩图谱 1973年出版了 MunsellBookOfColour 孟塞尔色彩图册 其中有1105块颜色样品 成为美国统一使用的色彩手册 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孟塞尔色彩体系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孟塞尔 Munsell 色立体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孟塞尔表色体系中 红R 黄Y 绿G 蓝B 紫P为基本色 在相邻的基本色间又增加了YR 黄红 YG 黄绿 BG 蓝绿 BP 蓝紫 RP 红紫 5种间色 形成10种核心色相 然后 把每一种色相分为10个等差度 并标注从1到10的序号 构成了100种色相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这个表色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中间是一根垂直的轴 是从白到黑的无彩色系 也是体现了明度上的等级差 孟塞尔的明度等级为11级 上面的是白色 明度为10级 下面是黑色 明度为0级 中间分为9个等级差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每一种色相是通过色彩的纯度变化形成一个平面的三角形态 三角形与色相对应的那条边就与中心轴贴在一起 色相与中心轴可以有一个关系 这就是色相的纯度等级序列 越靠近中心轴 色彩的纯度就越低 色相与明度轴的顶端相联系 明度不断提高 而纯度不断降低 色相与明度轴的底端相联系 是明度不断降低 而纯度也不断降低 而中心轴的色彩纯度为0 当某一色相与中心轴的11个明度等级配色 并且按照不同的比例来配色 就形成每一色相的纯度渐变三角形 100个三角形与中心轴相连 便造就成一个立体状的结构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由于每一色相的明度是不同的 所以对中心轴来说 各种不同的色相是处在不同的明度水平高度上 由于各种色相的纯度等级数不同 与中心轴的垂直距离也不同 红色的纯度为14 是纯度等级中的最高值 而蓝绿的纯度值仅为6 所以 这个色立体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很有规则的立体状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1922年 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德 W F Ostwalt 创立了奥氏表色体系 1931年出版了 色彩科学 一书 成为近代的两大表色体系之一 1955年 德国的光学协会对奥氏表色体系做了重新修订测试 成为德国的工业标准色体系 即 DIN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1964年 日本的PCCS对孟塞尔色彩体系进行了修订 并于1978年出版了 色彩世界5000 这个色彩系统将孟塞尔色彩体系变得更为完善和科学 增加了8个色调 将明度的等级差由原来的1改为0 5 色彩的彩度值从原来的2改为1 这样一来 颜色的样品达到了5000张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目前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 DIN 表色体系 在美国和一些美洲国家使用孟塞尔表色体系 而在亚洲地区 不少国家使用日本的色标样本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在使用孟塞尔表色体系的国家中 颜色的标注方法是 HV C H 是色相 HUE 的缩写 V 是明度 VALUE 的缩写 C 是纯度 CHROMA 的缩写 例如 5RP4 12 表示色相为纯红紫色 明度等级是4 纯度等级是12 无彩色只标出明度 如N8表示明度为8的灰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目前 涂料工业中对漆膜颜色的规定还是以孟塞尔坐标系统为准 国家标准GB T3181 1995规定了漆膜颜色标准 GB T6749 97规定了漆膜颜色的表示方法 GB T9761 88规定了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方法 GSB TG51001 94提供了漆膜颜色的标准样卡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颜色的测定有两种 一种是使用仪器进行比色 另一种是目视比色法 目前 国内对涂料色彩的检测大多还用目测法 规定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进行平行比较 色光差异的评级分为 近 似 稍 较等4级 国际上对颜色的评价一般利用色彩色差计 由于色差计总是利用同一光源和照明方法来测量 测定条件总是一样的 无论在昼间或夜间 室内还是室外 也不掺杂观察者的个人因素 测定的数值总是量化和精确的 色彩色差计擅长揭示细微的颜色变化 用数值来表示色差 便于调色和保存资料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4 颜色的表示方法国际流行色的预测是由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 国际流行色协会 完成 国际流行色协会各成员国专家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讨论未来十八个月的春夏或秋冬流行色定案 协会从各成员国提案中讨论 表决 选定一致公认的三组色彩为这一季的流行色 分别为男装 女装和休闲装 中国流行色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的全国性协会 挂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1982年成立 1983年代表中国加入国际流行色委员会 协会定位是中国色彩事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时尚前沿指导机构 业务主旨为时尚 设计 色彩 服务领域涉及纺织 服装 家居 装饰 工业产品 汽车 建筑与环境色彩 涂料及化妆品等相关行业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不同颜色相互混合 能得到新的颜色 此过程称为调色 色光混合属于加色混合 色光三原色为红 R 绿 G 蓝 B 混合后色光的亮度是各原色光亮度的总和 三原色等量混合后得到白光 在计算机上 色光混合系统用GRB配色模式来表示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色料混合属于减色混合 色料三原色为品红 Magenta 黄色 Yellow 青 Cyan 混合后色料的亮度降低 三原色等量混合后得到黑色 在计算机上 色料混合系统用CYMK配色模式来表示 印刷油墨调色是在色料三原色的基础上加入了黑色 Black 绘画手工调色是在色料三原色的基础上加入了黑色 白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减色混合的原理是色光减色法 品红色光与绿色光互补 黄色光与蓝色光互补 青色光与红色光互补 白光照在青色料上 红光被吸收 只反射绿光和蓝光 因此呈现青光 同样的 品红 黄色料分别吸收绿光 蓝光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滤色镜的作用属于减色混合 如黄色滤色镜 吸收了白光中的蓝光 黄光的补色 透过红光 绿光 呈现黄色 若黄色滤色镜后面加上青滤色镜 吸收红光 则透过的光呈现绿色 若黄色滤色镜后面加上青滤色镜再加上品红滤色镜 吸收绿光 则没有光透过 呈现黑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两个原色相混合调出的颜色称为间色 或第二次色 两个间色混合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混合调出的颜色称为复色 或第三次色 颜色的基本过渡规律见下图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色料三原色 间色 复色 互补色 12色环 伊顿色相环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色料混合的规律 纯色与黑色混合 混合色变暗 纯色与白色混合 混合色变亮 两原色不等量混合 混合色的色调偏向比例大的原色 两原色等量混合 混合色等于两次减色的结果 例如 品红 黄 红 相当于白光 绿光 蓝光 红光 其中品红 白光 绿光 黄 白光 蓝光 三种原色等量混合为黑色 因此两个互为补色的色料混合可得到黑色 三种原色不等量混合时 其中等量部分混合成黑色 使混合色变暗 剩余两原色或剩余一原色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 可知第三种原色参加混合并不能改变混合色的色调 只降低了明度 两种成分不同的颜色 只要视感一致 就可以互相代替 此为减色法代替律 或演色律 说明了颜色运用的灵活性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混色定律 1 补色律 补色律是指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 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2 居间律 居间律是指混合色圈上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 3 代替律 代替律是一条很主要的定律 混合色的颜色不随被混合颜色的光谱成分而转移 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相同的颜色可以彼此相互代替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互补色相混合 色光混合的结果为白光 色料混合的结果为黑色 互补色对比作用极强 会产生诱导作用 一种视觉错觉 原色和复色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色 可调配出浅淡颜色 若加入黑色 可调配出深暗颜色 即白色和黑色的掺入 可明显降低颜色的彩度和明度 使原色调减弱甚至消失 因此把白色和黑色称为 消色 在调色过程中合理使用消色 可对颜色的色调 明度起矫正调节作用 色料混合的次数越多其纯度 明度越低 表现为脏 灰 暗的效果 因此要获得纯度较好的复色 就要利用色料中已有的间色或复色来调制 能用两种颜色调出的就不用三种颜色来调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色彩调制是学习色彩学的基础 包括辨色和调色 辨色能力是看到一种颜色后 能知道是由哪几种颜色调出来的 调色能力是知道一种颜色在加入另一种颜色后所产生的变化结果 色彩调制主要有两种方法 手工调色 计算机调色 手工调色是画家的最基本素质 需要对各种颜色的特性把握准确 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计算机调色是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 photoshop illustrator等 在CMYK配色系统或RGB配色系统中设定颜色的数字化变量 调出色卡或四色配色手册上指定的颜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原色的调配 红 黄 红橙 红多黄少 俗称桔红 橙色 等量混合 俗称桔黄 黄 蓝 黄绿 黄多蓝少 草绿 绿色 等量混合 中绿 蓝绿 蓝多黄少 深绿 蓝 红 红紫 红多蓝少 紫色 等量混合 蓝紫 蓝多红少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颜料调色表 熟褐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粉玫瑰红 纯白色 玫瑰红朱红色 柠檬黄 玫瑰红暗红色 玫瑰红 纯黑色紫红色 纯紫色 玫瑰红褚石红 玫瑰红 柠檬黄 纯黑色粉蓝色 纯白色 天蓝色蓝绿色 草绿色 天蓝色灰蓝色 天蓝色 纯黑色浅灰蓝 天蓝色 纯黑色 纯紫色粉绿色 纯白色 草绿色黄绿色 柠檬黄 草绿色墨绿色 草绿色 纯黑色粉紫色 纯白色 纯紫色咖啡色 玫瑰红 纯黑色粉柠檬黄 柠檬黄 纯白色藤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桔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土黄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涂料调色技术是指根据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 将几种不同的基本色素 色母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以产生所需要的颜色 调色过程中 首先应掌握颜色的基本过渡规律 选出正确的色母 所有的颜色都有主色与副色 在色环上 副色总是位于主色两侧 如主色为红色 则副色为桔色 紫色 互补色混合后会产生灰色 使彩度降低 变浑浊 因此尽量选择靠近主色的色母 避免加入互补色色母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因为颜色的种类非常多 需要了解各种颜料的性能 也需要对色彩差异的准确判断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 配色是利用测色和配色仪器和计算机程序 通过光电分光色差仪或光谱光度计 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分 以数字的形式记录测量颜色 将其输入调色 配色软件程序 计算出各种颜色的比例 及需要加入何种颜色来达到数值指标 再进行配色 既准确又快速 在汽车修补行业 电脑测色 调色系统已开始广泛应用 另一种人工配制复色漆 主要凭实际经验 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 各单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 做小样调配实验 然后进行配制 但也必须按照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配色的一般原则 1 使用共同的术语 如JIS 日本工业标准 色用语 CIE色用语 国际照明委员会 等 2 宜使用工业上能实现的颜色 工业配色要求稳定性 再现性 3 力求以较少的原色配制 色用多了 会造成原色混合互补 引起彩度下降 且可变因素较多 不易再现 4 使用合适的测定方法及仪器设备 研究部门应采用分光光度计 色彩计 视觉比色 检查部门应采用色彩计 视觉比色 生产现场易采用视觉比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配色方法 1 定量混合法 取赤 黄 绿 青 紫等原色 按1 9 2 8 3 7 8 2 9 1相混合 测得所得色 2 宜使用工业上能实现的颜色 工业配色要求稳定性 再现性 3 力求以较少的原色配制 色用多了 会造成原色混合互补 引起彩度下降 且可变因素较多 不易再现 4 使用合适的测定方法及仪器设备 研究部门应采用分光光度计 色彩计 视觉比色 检查部门应采用色彩计 视觉比色 生产现场易采用视觉比色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1 调色时需小心谨慎 一般先试小样 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 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 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 先加入主色 在配色中用量大 着色力小的颜色 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 慢慢地间断地加入 并不断搅拌 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 由浅入深 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 切忌过量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4 在配色时 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 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 当涂料干燥后 颜色加深 因此 如果来样是干样板 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 如果来样是湿样板 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 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 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 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 需更加注意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6 调配复色涂料时 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 溶剂系统也应互溶 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 会影响质量 甚至发生分层 析出或胶化现象 无法使用 7 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 如果配正绿时 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 配紫红时 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 配橙色时 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8 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 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 如催干剂 固化剂 稀释剂等的颜色 以免影响色泽 9 在调配灰色 绿色等复色漆时 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 颜料的密度 吸油量不同 很可能发生 浮色 发花 等现象 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 防浮色剂来解决 如常加入0 1 的硅油来防治 国外公司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 需分清用在何种溶剂体系 加入量一般在0 1 1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5 颜色合成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10 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 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明 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 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 涂料工程称之为 透色 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 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 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 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 奶油色 粉红色 象牙色 天蓝色 应采用白色做底漆等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6 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 有秩序 协调地组织在一起 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的美感的重要因素 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 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 总会在色相 明度 纯度 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 对比过强的配色关系需要通过加强共同性来调和 不明朗的配色关系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6 色彩的调和色彩秩序论 自然界景物的明暗 强弱 冷暖等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秩序 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去判断自然界中的色彩秩序和优劣 并成为人们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 因此色彩的调和要有一定的秩序 互补色原理 从色彩生理角度上说 互补色的配合是调和的 因为人在注意某一色时 总是欲求与此相对的补色来取得生理的平衡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6 色彩的调和面积比例论 色彩的面积对比和均衡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在配色中 较强的色泽要适当缩小面积 较弱的色泽要适当扩大面积 这是色彩均衡的一般法则 如果有意识让一种颜色占支配地位 将会取得富有感染力的效果 运用中性色调和 运用中性色来缓解色彩的对比程度 是指用黑白灰来调和画面的色彩 在两个相邻的色彩之间嵌入黑白灰这些无色相的中性色 既使画面的色彩对比和谐 又能使相邻的色彩得到加强 1 产品设计原理 色彩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1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 对称给人一种秩序感 均衡 平衡 使人感到安定 比率 比例指形态的部分与部分 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主要指长短比例 黄金分割 将一线段分为长短两段 使 短比长等于长比全 节奏与韵律 节奏表现为有规律的重复 如 高低 强弱 长短 大小 浓淡等 韵律是在节奏基础上的发展 如 重复 渐变 起伏 旋转 自由韵律等 对比与调和 对比表现为大与小 重与轻 圆与方 多与少 高与低 长与短 密与疏 厚与薄 黑与白 冷与暖等 调和也称协调 与对比正相反 强调形式要素的共同因素 既变化多样又富于秩序 1 产品设计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2 工业产品设计美学基本要素规格美 产品必须标准化 通用化 系列化 以满足工业化生产 工艺美 先进的加工手段赋予产品时代感 材质美 天然及人工合成材料自身的质感 色彩美 色彩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功能 周围环境 人对色彩的需求等因素 尺度比例美 尺度是产品与人的生理或习见的某些标志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中国画讲究 丈山 尺树 寸马 豆人 结构美 力学的许多新成就为产品设计的结构美提供了新的途径 如原本粗笨的形态改为精巧轻盈的结构 舒适美 人体工学是研究机器与人的适应问题和整体效能问题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舒适感 1 产品设计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3 建筑产品造型设计的评定标准实用性 产品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审美性 对美的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造型设计应适应大众共同的审美观点 综合考虑时代 国籍 民族 社会 个人等因素 独创性 完全模仿与离奇古怪都是不可取的 应该是平凡之中见新意 经济性 设计者应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方式 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装饰应避免不必要的附加物 建材产品的造型设计必须服从建筑造型的总要求 必须考虑到制作工艺和施工的制约性 1 产品设计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建材产品设计 就是通过对建材产品的外观 造型 性能 模具 制造工艺的预先规划和安排 使未来所产出的制成品 既能够满足建筑业对于建材产品的要求 又能够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 建材产品设计学是一门以建材产品外观和造型设计为主 兼顾功能和工艺设计的科学 是工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建材产品设计原理学习要求 1 了解形态学 色彩学 美学的基础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正确地应用到建材产品设计中 2 了解建筑材料的几何外形 掌握建材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学会常用建筑材料的外观与造型设计 3 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知识 理解材料组成 结构 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成分与结构设计预测产品的使用功能 4 了解建材产品的主要成型工艺原理和模具设计 制造方法 通过系统学习 要求在掌握建材产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具备能够独立设计理想建材产品的初步能力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建材产品设计的目的在于 借助美学 形态学 色彩学等知识和手段 在产品外形 颜色 装潢等方面加以完善 勇于创新 以提高建材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 使产品的结构设计 艺术造型和安装施工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制造出有利于建筑直接使用的深度建筑材料 通过模具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 使建材生产更加快捷 顺畅 高效 这有利于与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衔接 设计是建材产品生产的重要一环 建材产品的形式 性能 市场竞争力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水平 作为建材专业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掌握一定的产品设计知识 对于今后开发新产品 新工艺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建筑物的色彩 是根据其使用目的 人的爱好 周围环境来设计的 它还受到气候 地理条件 传统风格等因素的影响 秦砖汉瓦马头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江南民居的色彩特点是青瓦白墙 北方四合院的色彩是青砖灰瓦 古代庙宇的墙用土红色以示庄严 建筑物的色彩一般倾向暖色 高明度 低纯度 这与传统的建筑材料 木材 石灰 砖瓦 的大面积使用有关 现代建筑涂料色彩丰富 但使用中应避免产生轻浮的色彩效果 如外墙不应涂成粉红 粉绿等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墙体材料产品实例 2 常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设计要点 七 建筑材料产品设计简介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乡村建筑用装饰混凝土砌块和装饰砖的研究 课题起止年限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下演出市场复苏中的演出市场演出市场演出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策略优化与实践研究报告
- 新能源行业绿色信贷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趋势2025研究报告
- 基于2025年的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市场拓展的中医药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 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练习题(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综合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研究
- 青年Originally创新驱动的社会创业研究-洞察及研究
- 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技术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