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_第1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_第2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_第3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_第4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学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1 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 热爱祖国的 语言文字 2 理解词汇 语音 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 关系 把握文章的内容 3 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 分析古诗和现代 诗的语言 1 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 语言的抑扬美 3 语言的整齐美 1 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 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 不完全句 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 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 第 2 页 共 13 页 回环美和整齐美 3 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南朝时期 刘勰写了本书叫 文心雕龙 20 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 他为自己 的书斋起名为 龙虫并雕斋 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 年香港出版的 王力先生 纪念文集 的 前言 中 尊王力为 用世纪来计算 时间 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 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 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 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 而由他融会中西 贯通古今 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以及他培养的后 人的研究成果 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 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语言和文学 二 解题 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 是文学的重大课 题 高尔基说 文学创作的技巧 首先在于研究语 第 3 页 共 13 页 言 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 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 文学作品也是一刻 也少不了语言 没有语言 就没有人类社会 同样 没有语言 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 王力先生就是抓住 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 他于 1962 年发表的 中国 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略论语言形式美 两篇论文 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天 我们 学习的这篇文章 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 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三 研习课文 1 自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从文中至少提 出一个问题 2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由学生提出自 己的问题 3 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 构架 在第一部分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语言对 于文学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语言呢 明确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第一 第 4 页 共 13 页 就突出强调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 作者说要从三 方面学习语言 现代汉语 人民的语言 古代汉语 下文着重从古代汉语方面分析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词汇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明确 文学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 形 象思维要靠具体形象来构思 而构思 表现都需要语 言 具体说来 就是多用名词 不管是 诗经 的比 兴 还是诗歌的意境 都需要名词来丰富其形象 语音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明确 语言先有口头语言 后有书面语言 语言主要是为了让人交流 特别是诗 是为了让人朗 诵的 因而就有了声音的美 在中国诗中表现为抑扬 的美和回环的美 抑扬的美靠平仄 回环的美靠诗韵 语法和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在中国文学中 语言形式的美主要表 现为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 整齐的美靠汉语独有的 对仗 用语简洁靠不完全句和使动用法的灵活运用 四 拓展运用 从抑扬美 回环美和整齐美的角度 分析杜 甫的律诗 旅夜书怀 第 5 页 共 13 页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明确 从抑扬美的角度说 这首诗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仄按照一定的规律相间 构成抑扬 每句 三个音步 形成节奏 从回环美的角度说 这首诗首句不入韵 隔 句押韵 都押幽韵 来来回回的重复 构成回环的音 乐美 从整齐美的角度说 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各自 构成对仗 而且 星 月 是天文 平野 大江 是地理 颔联应属工对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是两个不完全句 每句包括三个名词 把作者漂泊无 依的境遇 孤独寂寞的情怀 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 课堂小结 第 6 页 共 13 页 知识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 能力以知识为 基础 要将知识向能力转化 还要进行训练 同学们 课后可以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分析几首古代诗 歌 通过了解诗歌的语言形式美 达到对中国文学的 热爱 六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一 2 将文中的古文古诗进行摘录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二 研习课文 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 以由同学们回答 老师作补充说明 1 什么是形象思维 明确 形象思维既是文学的思维活动 又是 思维方式 文学艺术工作者从观察生活 吸取创作材 料 到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 都要用到形象思维 它要经过联想 想像 形成完整的审美意象 这个过 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 不能抛弃事物的现象情态 形象思维的过程 总有语言的参与 2 作者引用 文心雕龙 中的话是什么意思 第 7 页 共 13 页 明确 刘勰 字彦和 他的主要著作是 文 心雕龙 共 50 篇 分总论 文体论 创作论 批 评论四个部分 神思 是第 26 篇 属创作论部分 故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 其意思是 构思的妙处 是作家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 融会贯通 这 里初步总结了形象思维的特点 作家的联想和想像离 不开事物的形象 比兴 是第 36 篇 也属创作论 部分 诗人比兴 触物圆览 物虽胡越 合则肝胆 其意思是 作者运用比兴方法 是对事物进行了全 面观察 作者的思想和比拟的事物 虽然像胡 越两 地那样距离极远 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像肝胆那样密 切 物色 是第 46 篇 属批评论部分 山沓水 树杂云合 目既往还 心亦吐纳 春日迟迟 秋风飒 飒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其意思是 高山重叠 流 水环绕 众树错杂 云霞郁起 作者反复地观察这些 事物 内心就有所抒发 春光舒畅柔和 秋风萧瑟愁 人 像投赠一样 作者以情接物 像回答一样 景物 又引起作者创作的灵感 以上三段文字 都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 离 不开形象思维 离不开具体的形象 3 什么是平上去入 它大体上是怎么演变的 怎么划分平仄 明确 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 第 8 页 共 13 页 的 只能大体上说说 平上去入 是中古的汉语声调 这一学说起源于南朝 沈约著的 四声谱 认为 声 调问题 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 而独得胸衿 穷其 妙旨 这说明古代汉语的声调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存在 了 根据古代韵书的记载 中古汉语语音的声调一直 是四声 每个声调中又有不同的韵部 到了元代 北 方话的声调起了重大变化 平分阴阳 入派三声 平声分成了阴阳两声 入声字被分解到了其他三声中 古人把平声类作为一类 把上去入三声作为一类 归 为仄声 用普通话读古诗有的已经不押韵了 就是因 为入声韵消失了 4 什么叫 辙 明确 中古音韵最常用的是 106 韵部 宋代 以后 称之为平水韵 平声 30 韵 上声 29 韵 去声 30 韵 入声 17 韵 古代各个时期的各类韵文 取韵 读相同或相近的字 依照一定的韵例而重复出现 造 成语音上的和谐美 就是押韵 上古韵文按上古音韵 部来押 中古以下韵文则按诗韵 词韵 曲韵来押 戏曲专用的韵分十三大类 叫十三辙 每一韵被称为 一辙 如文中提到的 灰堆辙 怀来辙 乜 邪辙 又叫 迭雪辙 发花辙 又叫 麻沙辙 词语 合辙押韵 指的就是诗词曲的押韵情况 第 9 页 共 13 页 5 整齐的美是汉语独有的吗 为什么 明确 对偶和排比是语言形式整齐美的两种 形式 排比作为修辞手段是人类共有的 但对偶是汉 语独有的 就因为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 6 散文化的韵文 和 韵文化的散文 有 什么区别 明确 用韵的文体就称为韵文 如歌谣辞赋 诗词曲以及用韵的颂赞铭诔等都是韵文 六朝以来 把凡是不重排偶不押韵的散体文章 包括经传史书在 内 都称作散文 骈体文是韵文中的重要形式 它的 特点是 在语句上 讲究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 一般 是用平行的两句话 两两配对 直至篇末 而且一般 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这叫骈偶和 四六 在语音上 讲究平仄相对 在用词上讲究用典和藻饰 在高一学 的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滕王阁序 就是骈 体文 赤壁赋 是加入了散文句子的骈体文 被作 者称为散文化的韵文 而 岳阳楼记 是在文中加入 了 韵文句子的散文 被作者称为 韵文化的散文 7 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 又与平仄相 配 怎么学 明确 先熟读成诵 再试着理解意思 有条 第 10 页 共 13 页 件的查查原书 三 朗读文中引用的古诗文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解决了一些知识性问题 这些问 题的解决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堂课 不可能 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 同学们可以根据手中的学习资 源 逐步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五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方案二 一 导语 二 自读课文 总结作者分析语言形式美的方法 三 交流学到的方法 四 补充古诗的平仄规则五律的平仄 五律的平仄 共有四种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 基本格式 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 变化罢了 两种基本格式为 第 11 页 共 13 页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 扩展的方法是在五字句 的前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 平上加仄 仄起 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 第 12 页 共 13 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