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复习学案完整版_第1页
《仁者爱人》复习学案完整版_第2页
《仁者爱人》复习学案完整版_第3页
《仁者爱人》复习学案完整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复习学案复习学案 一 复习要点一 复习要点 1 背诵 1 6 5 26 章 2 重点掌握 盍 诸 病 伐 施 匡 微 弟 相 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并重点 掌握 立 达 盍 诸 等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本章节的内容 理解 仁 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准确理解 忠恕 的内涵 了解孔 子的 仁爱 观与墨子的 兼爱 观的区别 4 掌握 博施济众 一以贯之 能近取譬 被发左衽 一匡天下 立人达人 等 熟语的意思 二 二 重要思想陈述重要思想陈述 1 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外在的形式 而在其内在本质 即 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仁 仁者爱人 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孔子的 仁爱 建立在 礼 等级制度 的基础上 也是以 礼 为原则和指导的 所以他提倡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以亲情为纽带 推己及人 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 实现 仁爱 而墨子 兼爱 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 人与人之 间互相友爱 利益共享 显然墨子的这种观点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 在阶级社会里 是难以实现的 2 仁 的根本 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即 孝悌 仁 的内涵 对人尽心竭力 待人宽厚仁慈 即 忠恕 仁 的实行途径方法 能近取譬 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仁 的评判标准 看一个人是不是 仁者 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 要看他是否对社会 对百姓作 出了贡献 3 忠恕 忠 是指对人尽心竭力 即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恕 是指待人宽厚仁慈 即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的 忠恕 观 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首先要 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 仁爱和善为前提 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 尽心竭力 与人为善 这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有积极意义 三 课文基础知识检测三 课文基础知识检测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左衽 壬癸 烹饪 荏苒 B 盍 荷枪 溘然 磕头 C 匡正 诓骗 框架 眼眶 D 师冕 勉励 免除 分娩 1 1 B B A A r nr n r nr n r nr n r nr n B h B h h h k k k k C C ku ng ku ng ku ngku ng ku ngku ng ku ngku ng D D mi nmi n 2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 出则弟 谨 言行不苟 而信 夫子之道 忠恕 饶恕 而已矣 B 盍 何不 各言尔志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 周济 众 C 见之 虽少 必作 肃立 微 卑微的 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D 愿无伐 攻打 善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文化典籍 2 2 B B A A 忠恕 对人尽心竭力 仁爱宽厚忠恕 对人尽心竭力 仁爱宽厚 C C 微 无微 无 D D 伐 夸 伐 夸 3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谨而信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子钓而不纲 敝之而无憾 A 同 同 B 不同 不同 2 C 同 不同 D 不同 同 3 3 A A 表并列 表并列 表转折 表转折 4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非尔所及也 师冕见 及阶 子曰 阶也 A 同 同 B 不同 不同 C 同 不同 D 不同 同 4 4 C C 介词 在 介词 在 动词 做得到 动词 做得到 动词 至 到 动词 至 到 5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可谓仁之方也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道一以贯之 固相师之道也 A 同 同 B 不同 不同 C 同 不同 D 不同 同 5 5 B B 结构助词 的 结构助词 的 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代代词 代 吾道吾道 6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与师言之道与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管仲非仁者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A 同 同 B 同 C 同 不同 D 同 6 6 C C 介词 跟 同 介词 跟 同 通假字 通通假字 通 欤欤 表猜测语气 吧 表猜测语气 吧 动词 结交 动词 结交 7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吾道一以贯之 吾其披发左衽矣 尧舜其犹病诸 A 同 同 B 不同 不同 C 同 不同 D 不同 同 7 7 A A 用 用 表推测语气 表推测语气 8 下列句中 诸 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亦欲无加诸人 各 众多 B 尧舜其犹病诸 之乎 C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之乎 D 君子求诸己 之于 8 8 A A 诸 之于 诸 之于 9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B 于斯三者何先 C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D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9 9 A A A A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BCDBCD 均为宾语前置 均为宾语前置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弟子 入则孝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子路曰 敝之而无憾 3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11 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 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贯 贯穿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贯 贯穿 博施济众 博施济众 广施恩惠 拯救众民 广施恩惠 拯救众民 立人达人 立人达人 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 提高地位 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 提高地位 立 建树 成就 达 发达 显贵 立 建树 成就 达 发达 显贵 能近取譬 能近取譬 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 替别人着想 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 替别人着想 安老怀少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 使其安逸 关怀年轻人 使其信服 安 安顿 怀 关怀 尊重老人 使其安逸 关怀年轻人 使其信服 安 安顿 怀 关怀 被发左衽 被发左衽 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被发 散发不作髻 左衽 瓣襟向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被发 散发不作髻 左衽 瓣襟向 左掩 左掩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 纠正混乱局势 使天下安定下来 匡 匡正 改正 纠正混乱局势 使天下安定下来 匡 匡正 改正 四 探究题四 探究题 1 阅读下列文段 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 曰 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 则管仲知礼乎 曰 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 而知礼 孰不知礼 3 22 子路曰 桓 公 杀 公 子 纠 召 忽 死 之 管 仲 不 死 曰 未 仁 乎 子 曰 桓 公 九 合 诸 侯 不 以 兵 车 管 仲 之 力 也 如 其 仁 如 其 仁 14 16 子贡曰 管仲非与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以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也 14 17 1 用斜线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1 1 子路曰 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桓公杀公子纠 召忽死之召忽死之 管仲不死管仲不死 曰曰 未仁乎未仁乎 子曰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不以 兵车兵车 管仲之力也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如其仁如其仁 2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 知礼 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 肯定其为 仁者 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2 2 孔子否定管仲 孔子否定管仲 知礼知礼 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也像国君一样建 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也像国君一样建 三归三归 反坫反坫 塞塞 门门 国君享有的建筑 国君享有的建筑 在孔子看来 是违背了 在孔子看来 是违背了 礼礼 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 仁者仁者 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 匡正天下 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由此看来 孔子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 匡正天下 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由此看来 孔子 仁仁 的的 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看他能否维护王权 安定百姓 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看他能否维护王权 安定百姓 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 疾苦 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疾苦 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2 同是主张相爱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 主张在 亲亲 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墨子的兼爱则主张 兼相爱 交相利 说 爱人者 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 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 墨子兼爱 是无父也 2 2 孔子的 孔子的 仁爱仁爱 是建立是建立 礼礼 等级制度 的基础上 也是以 等级制度 的基础上 也是以 礼礼 为原则和指导的 所以他提倡为原则和指导的 所以他提倡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以亲情为纽带 推己及人 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 实现 以亲情为纽带 推己及人 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 实现 仁爱仁爱 而 而 墨子墨子 兼爱兼爱 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 利益共享 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 利益共享 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 义的观点 在阶级社会里 是难以实现的 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 义的观点 在阶级社会里 是难以实现的 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 至于孟子说至于孟子说 墨子兼爱 是无父也墨子兼爱 是无父也 一方面是说儒家的 一方面是说儒家的 仁爱仁爱 与墨家的与墨家的 兼爱兼爱 有着根本区有着根本区 别 一强调等级 一强调平等 别 一强调等级 一强调平等 二是春秋战国 二是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各派之间互相争论 批评对方 攻其一 各派之间互相争论 批评对方 攻其一 4 点 不及其余 所以讥刺墨家的点 不及其余 所以讥刺墨家的 兼爱兼爱 因平等而因平等而 无父无君无父无君 3 阅读下列文段 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 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4 15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 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6 30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2 仲弓曰 雍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11 2 注释 1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这句话是说 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 都要像迎接贵宾和 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邦 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 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忠 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否矛盾 3 3 忠忠 指对人尽心竭力 积极为人 即指对人尽心竭力 积极为人 即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恕恕 指待人宽厚 推己及人 即指待人宽厚 推己及人 即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矛盾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 就叫做忠恕之道 就是不矛盾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 就叫做忠恕之道 就是 仁之方仁之方 实行仁的方法实行仁的方法 4 阅读下列文段 回答后面的问题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