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_第1页
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_第2页
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_第3页
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_第4页
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我驻杨屋村工作组结合*镇的实际情况,围绕镇委开展“123”党建活动,针对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的调研课题进行深入农村调研,希望此次调研能为镇委镇政府作决策提供帮助。现在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镇农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班子成员任职年限的历史和现状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贯彻实施,*镇对农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推进干部年轻化,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整体功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我镇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农村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农村班子内部成员的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全镇各村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镇共有 20 个村(居)委会,从 1996 年起全镇近 5 届农村党政领导班子来看,35 岁以下的农村党政领导干部占总数的比例由 17%增2 / 10至 33%,全镇农村领导干部的任职平均年限由原来的 43 岁减至 38 岁。农村领导班子的人员无论从数量、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等,都有变化明显,详见下表(参考 1996 年以来有记载干部统计数据) 。表一、1996 年以来农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 龄 年 度30 岁以下313536404145465051 岁以上1996618312830233 / 101999822292728182002925353023122016929343220920164 / 1010363730187表二、1996 年以来农村领导干部任职年限分布情况表任职年限年 度担任现职年限不满1 年13年35年510 年10 年以上5 / 1019961120353832199912233237282002152135342920161420376 / 10352820161722363726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镇农村领导干部从 1996年的 4150 岁为主体,变为目前的 3545 岁为主体,3140 岁干部所占比例呈明显提高,50 岁以上干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尤其是从最近几届村干部的情况看来,农村领导班子中 51 岁以上干部已经占极少部分。别一方面,我镇农村领导班子成员平均任职年限也呈明显下降,1996 年任职不满一年干部为 11 人,任职 3 年以上干部为 20 人,而到了 2016 年任职不满一年干部为 17 人,任职三年以上干部为 22 人。目前,我镇 20 个村(居)委会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 38 岁,已配备 35 岁以下年轻干部 20 人,有 4 个村配备有 30 岁以下年轻干部。总体我镇各村党政班子基本形成了以 35 至 40 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7 / 10二、*镇农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班子成员任职年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存在的问题。经过全面仔细地分析,比对我镇历届农村领导班子的年龄和任职年限数据,我镇各村党政领导干部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年龄跨度逐渐缩短,层次减少,从表中可以看出,从以往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到现在各村的干部过于集中在 3040岁这个年龄界限,从而导致老中青搭配在个别村还不够合理。二是年龄分布过分集中, 3040 岁的年轻干部占大多数,干部搭配缺乏互补性,可能影响农村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三是农村领导班子调整太频繁,会导致班子结构的不稳定性。(二)问题原因分析。一方面,实行年龄上“一刀切”打乱农村领导干部年龄结构,即过分强调干部年轻化和急于盲目轮换领导班子。从总体上看似乎有利于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建设,但它却造成了农村领导干部年龄结构的硬伤,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刀切”使一些素质、能力、体力都比较好的干部,因年龄关系或换届轮换而退出领导岗位,造成部分农村领导人才的浪费,也不符合农村领导干部“能者上、庸者下” 、人尽其才的要求,严重挫伤这部分农村干部的进取心,影响了他们的工8 / 10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削弱了农村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领导干部年轻化。在实际工作中,把优化年龄结构与实现干部年轻化等同起来,不切实际地提高年轻干部比例。事实上如果一届领导干部中提拔的年轻干部过多,随着这批干部年龄增大,五年或十年后仍然在职,但年龄结构已趋于老化,但再新提拔年轻干部的空间就比较小,这就人为造成领导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三、促进*镇农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班子成员任职年限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一)农村领导班子要形成梯形的年龄结构。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干部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每个农村党政领导班子应由不同年龄层次的干部组成,以形成一个适应自身工作需要,有利于实现班子的新老交替,保持班子的生机与活力的梯形年龄结构。总的要求,应按照“年轻化”的要求,体现以年龄稍大的干部为中坚,中年干部为主体,青年干部为基础,老中青有机结合。由于农村处在工作一线,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工作性质主要是以抓落实为主,因此,建议农村党政班子成员中,应以 35 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40 岁以上和 30 岁左右的干部应有一定数量。9 / 10(二)加强干部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新进入农村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虽然学历比较高,而且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他们的工作经历少,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全面加强农村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工程。学习和培训可以多种形式进行,比如,举办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农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要以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使之尽快适应农村两委班子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只有真学,才能实用,干部队伍的素质才能过硬,行为才能取信于民,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秩序才能越来越好,农村经济发展才能越来越快,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大有希望。(三)规范任职年龄界限。在农村领导班子的选配上,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严格控制职数前提下,形成科学合理的梯次结构,在整体布局上,既要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干部,也要让中年干部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单纯地以年龄取人,更不能搞一刀切。在班子调整时,既要注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接班人” ,也要注意保留经验丰富、老练沉稳的中年干部搞好传帮带,努力做到新老交替,平稳过渡。一般来说,50 岁、40 岁、30 岁左右的干部在乡镇班子中应按 244 的比例搭配较为适10 / 10宜,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