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_第1页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_第2页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_第3页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_第4页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从江县 2016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自查报告按照省发改委,农业厅和州发改委、农业局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县于 2016 年 9 月拟定了从江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从江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 41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25 万元,农民自筹 16 万元。计划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1 个,发展项目 20 户。按照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文件,于 2016 年 10 月底开始筹备、启动建设,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县依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以及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进行了项目的实施。经过一年的实施,项目建设基本结束,根据项目的规定和要求,我县项目实施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2 / 28一、项目建设年度项目建设年限为 2016 年2016 年;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从江县 2016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落实在贯洞镇腊阳村实施,通过一年的实施。一是完成新建标准化猪舍设施 800 平方米,完成投资 20 万元;二是完成新建粪污处理池设施 80 立方米,完成投资 12 万元;三是完成生产道路硬化设施 100 平方米,完成投资 25 万元;四是完成疫病了防治器械设施 1 套,完成投资 2 万元;五是完成供水管道 1000 米,完成投资 2 万元;六是完成安装输送电线设施 1000 米,完成投资 2 万元;七是完成项目管理费用万元。三、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根据中央、贵州批准项目建设内容,总投资 41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25 万元,按责任要求中央支持的财政预算扶贫项3 / 28目资金分三期拔付,项目实施单位依据项目进度,向项目主管单位分别进行三次请款,即第一次于 2016 年 10 月 25日请款拨付 15 万元;第二次于 2016 年 12 月 20 日请款拨付 9 万元;第三次于 2016 年 12 月 1 日请款拨付万元。该项目实施以来实施单位向项目资金管理部门请款入帐运行共计投入资金 25 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支出万元,余款万元,其中支出情况如下:新建圈舍补助 12 万元建粪污处理池补助 8 万元生产道路硬化补助 1 万元疫病防治器械补助 1 万元供水管道补助 1 万元安装输电线路补助 1 万元实施方案材料费 万元4 / 28四、主要措施和经验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一是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由发展和改革局、畜牧兽医局、项目建设户具体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人、财、物检查督促项目工作进程,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监督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督促项目,实施的各项任务落实。二是项目技术建设由县畜牧兽医局主持,相关项目建设业立项目乡共同参与实施。由县畜牧兽医局抽调技术骨干力量组成技术小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实地指导项目实施技术建设。三是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人、财、物,畜牧兽医局技术小组负责对养殖场的圈舍建设,自动饮水装置安装设计、规划,指导完成标准化圈舍的建设工作;发展和改革局、5 / 28财政局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调度,监督工作;贯洞镇人民政府负责所在地的养殖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全力配合,按照方案要求和技术标准,投入自筹配套资金开展建设生产。四是为保证该项目的实施质量,县畜牧兽医局编印“新农村建设畜牧业科技培训教材” ,安排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进驻项目村开展猪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培训,主要采取理论授课,实地操作,日常咨询和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加大培训力度,使项目区养殖户基本掌握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确保了项目的实施。六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1、项目的启动结合政务公开制度,将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管理办法的规定分 3 期进行拨款,项目资金到位后,严格资金使用程序,管好用好项目资金。项目实施人员摸清项目户建设基本情况后,分期分批进行登记造册,项目户签定盖章后,将建设项目补助款全部兑现给项目户。6 / 282、为了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县畜牧兽医局按照管理程序,将每笔项目资金使用完毕后,执行严格的请款批准及使用制度,依照项目实施内容、规模和进度,项目实施人员分期分批经项目户签字盖章领取项目补助经费,然后由项目村审核,并加盖村民委公章,再经项目乡核实后加盖乡人民政府公章,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核实签字后予以报帐。做到所有项目资金的使用均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项目资金,保证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五是为认真实施好该项目实施单位安排技术人员到项目村实施该项目,并严格按以下技术方案操作:1、指导项目户圈舍建设规格均按:母猪舍长米宽米高米。仔猪保温间长 1 米宽 1 米高米,育肥猪舍长米宽米高米,种公猪舍长 4 米高米,育肥猪舍每圈最多适宜养肥猪 12 头,达到 1 头/m2。五、项目成效1、经济效益7 / 28通过项目的实施后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作重大贡献;项目实施后将新增产值 184 万元,利润 98万元;实施项目后可有效地带动从江县三元商品猪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三元杂交猪,充分发挥商品瘦肉型猪养殖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带动 50 大户从事三元猪的饲养,同时带动饲料加工,销售及生猪购销等,项目小区新增销售收入 160 万元。2、社会效益本项目带动面大,一方面可解决剩余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增强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使科技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利用科技指导生产,提高农民的科技养殖水平,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参与生产。同时为从江县农业结构调整树立起典范,有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养殖户从粗放型向科技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逐步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形成初具规模的养殖小区,涌现出大批的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从事优质猪规范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8 / 28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优质猪的科学养殖,一是通过种植优质牧草有效保护生态自然资源;二是通过利用牲畜粪便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减少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六、主要问题及打算存在主要问题1、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大。受市场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项目基础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项目建设投资压力的增大,项目建设户自筹配套资金有限,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加大。2、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对项目的实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项目户的文化素质水平不同,使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且农户经济能力低,投入不足。虽然在项目建设上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是引导项目户发展养殖业。9 / 28下一步打算1、县畜牧兽医局积极抓好项目的后续管理。争取上级支持,对项目户后期资金的支持明确项目成果发挥持续效益。2、继续深入项目村搞好培训等工作。通过努力,争取早日达到先进地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的水平。3、加强养殖生产防疫措施完善和实施4、根据我县山区养殖业的特点,配套优质牧草的种植,提高养殖综合效益,逐步建立具有从江县山区特色的现代养殖发展模式。项目实施中对存在问题我们要进行限期整改,不足之处,希望领导给予批评指正。从江县畜牧兽医局2016 年 3 月 5 日10 / 28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自查报告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总投资 500 万元,计划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2 个。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建设年度项目建设年限为 2016 年2016 年;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本养猪场通过一年的实施。一是完成新建标准化猪舍设施1500 平方米,二是完成新建粪污处理池设施 50 立方米,三是完成供水管道 100 米。三、主要措施和经验为提高生养猪场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11 / 28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一是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由发展和改革局、畜牧兽医局、项目建设户具体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人、财、物检查督促项目工作进程,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监督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督促项目,实施的各项任务落实。二是项目技术建设由县畜牧兽医局主持,相关项目建设业立项目乡共同参与实施。由县畜牧兽医局抽调技术骨干力量组成技术小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2016 年 3 月 27 日川县畜牧食品局青川县发展和改革局12 / 28关于申请验收 2016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报告广元市畜牧食品局:根据广发改投资XX120 号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 XX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规划建设我县 5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项目。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特申请验收。一、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批复建设凉水跃进、乐安寺大桥、蒿溪地坪、乔庄城郊、板桥上马等 5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总投资 402 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 225 万元,自筹 177 万元。项目农户 116 户,改扩建圈舍 6543m2,配套建设沼气池 1976m3 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113 台套。养殖规模达 5220 头。其中:改建种猪扩繁场一个,即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投资 15913 / 2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100 万元,自筹 59 万元。改扩建圈舍1743m2,配套建设沼气池 776m3 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30 台套;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5 个,投资 243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125 万元,自筹 118 万元。项目农户 116 户,改扩建圈舍 4800m2,配套建设沼气池 1200 m3 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83 台套。二、项目完成情况项目下达后我们迅速组织项目实施,自 XX 年 3 月,5 个养殖小区和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相继开工建设。但项目刚启动即遭遇“”地震,凉水跃进、板桥上马两处规划地址因搭建板房或其他用地需要,无法继续实施。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凉水跃进、板桥上马分别调整至凉水凉华和沙洲寺沟,并在孔溪乡弓家河村高家梁社增设 1个生猪养殖小区。“” 地震后在县委、县府及项目乡镇党委、政府强有力的14 / 28领导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6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于 6 月中旬开始重建。截止 2016 年 8 月底:1、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已建成圈舍 1743m2,配套建设沼气池 776 m3 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30 台套。建成规模占计划数的 100%。2、6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项目农户 128 户,建成圈舍,配套建设沼气池及防疫设施、饮水管、用电线路、场内道路等附属设施,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213 台套。建成规模占计划数的 282%。(详见:青川县 XX 年度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种猪扩繁场)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现已投入资金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 142%。其中:青川县凯歌肉联厂种猪扩繁场已投入资金 159 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100%。其中中央资金 100 万元, 自筹 75 万元;6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已投入资金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169%。其中中央资金 125 万元, 自筹万元。15 / 28项目资金管理采用报帐制,即项目竣工后,经县财政局、发改局、畜牧食品局和项目乡镇政府等组成的青川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方能报帐。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进行了自查,请上级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附件:关于 XX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报告-广东茂名电白县桐林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肉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 ,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利于增加猪肉供应,改善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有利于尽快消除高致病疫情造成全国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生猪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负面影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利措施。16 / 28我县区生猪养殖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无龙头企业带动,养殖规模小,品种品质差,产业链条短,三元杂交所占比率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养殖方式所能解决的。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养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唯一出路。通过标准化规模场的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我区的生猪质量,促进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更可通过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使我县的生猪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时清除和处理养猪所产生的污水污物,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县的新农村建设。电白滨海新区桐林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做到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采用天然黄土场生态健康的半散养方式,尤其重视养殖环境与水源洁净,出栏的生猪肉质鲜美,猪肉产品全部实现无公17 / 28害化,其中 40%以上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 AA 级标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港头村委港头村,有水坭乡道入场部,运输条件优越,交通方便,供水、供电设施完善,远离居民区,环境僻静,排污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 22至,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很适宜猪的生长发育。猪场布局分布合理,猪舍的建设、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并建有绿化带。办公、生产、生活三区严格分离,合理使用。猪场实行高度集中式封闭管理,后勤人员与生产人员工作区域全然分开;实行小单元、全进全出的最新设计模式,保育猪与育肥猪分区饲养。项目区内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桐林生猪养殖场,创建于 2002 年,拥有固定资产 420 万元,占地总面积 45 亩,建筑面积18 / 282350m2,其中猪舍面积 2100m2、办公及生活区面积 250 m2,拥有相关的配套仪器设备。现生猪存栏量 1000 头,年出栏商品肉猪 2000 头。二、工艺技术方案1.品种选择品种主要选择优质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2.规划方案桐林生猪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采用全进全出制生产技术。即将养猪生产环节上相对集中的猪群按生产过程组成配种、分娩、培育、生长、肥育等生产工艺群,实施整群进、整群出的“全进全出制”连续流水线生产,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空间和合理地进行劳动管理。3.工艺流程:采用分段制管理工艺流程:仔猪哺乳期 4 周,保育期 56周,生长期 78 周,育成期 78 周,全程 2326 周。具19 / 28体操作流程如下:母猪产仔:每头成年母猪平均年产两窝,每窝产活仔 10 头。仔猪: 35 日龄断奶,成活率 90%以上。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转到育成舍 3542 天,培育期成活率 95%以上。肥育猪:育成仔猪到 70 日龄转入育肥舍,肥育期 105 天,肥育期成活率 98%以上,平均体重达到 120 公斤出售。三、特色圈养为满足部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猪肉的追求。我养殖场借鉴日本畜牧养殖法,尤其重视养殖环境与水源洁净。养殖过程中,严格规定养殖户仅用农家饲料,并实行天然黄土场地内的半散养,让猪尽情拱食黃土,补充矿物质,这种养殖方式下出栏的生猪肉质鲜美,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四、环境保护措施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建设地周边有大量的菜地、粮20 / 28地和草地。通过这种生物循环的方式能有效地把各个环节的废物消化于循环之中,变废为宝,积极有效地防止废物对外环境的排放,防止对外环境的污染;采取粪尿分离,猪粪经密闭发酵处理,部分进入沼气生产,降低场内废气的产生量;实现雨污分流将自然水和粪水分离,收集的粪水用于农灌,通过农作物和土地对粪水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实现循环利用;强化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处理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设臵焚烧设施;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综上所述,本项目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为标准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较好地解决了畜粪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场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养殖场拟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图:五、动物防疫为保证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对生猪疫情防治控制工作确切落实。21 / 28养殖场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市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拟定疫病防治、控制方案及扑灭措施,并严格执行。饲养的生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数的 100%,免疫合格率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耳标佩戴齐全,免疫档案规范。接受动物防疫监督 机构做好口蹄疫及流行性疾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按程序上报,并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本场设置紫外线消毒室,进厂的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先进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另外还应设置兽医室、隔离舍、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另外,应对养殖场及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消毒,采用高锰酸钾喷雾的消毒形式。采取相应措施隔离发病生猪,对病死猪进行焚烧、安全填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将病死猪出售。六、效益分析1. 社会效益22 / 28增加肉食供应。项目建成后,猪场实行标准化管理,每年可多出栏商品肉猪 8000 头,按每头 120 公斤出栏,屠宰率九成计,则每年四川鑫地园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关于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总结我司 XX 年在老鸦镇梓潼村兴建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和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精心选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施工建设。其选址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猪场现占地 160 亩,已建成种猪圈舍 12470、育肥猪圈舍5870,生产管理及其它生产用房等 1750,场内绿化隔离带面积 14300。建成日净水 1000 吨的水处理设施设备和自动饮用水系统。建成粪污沼气发酵罐、贮气罐 1250 立方米,以及农户沼气使用系统。2016 年出栏肥猪 12046 头。我司从建场以来,认真遵守畜牧法 、 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四川省生猪养殖地方标准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规范操作,坚持自繁自养,在养殖规23 / 28模、建设规范、技术力量 、防疫条件、环保设施、饲养管理、档案材料等方面符合生猪养殖场备案条件,完成了养殖场的备案工作,取得了畜禽养殖代码。通过了县畜牧局动物防疫条件达标验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且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了完整的生猪养殖档案。现有能繁母猪存栏 657 头,后备母猪存栏 335 头,生长育肥猪存栏 4870 头,现已出栏肥猪 6819 头。2016 年通过了市畜牧局种猪生产经营条件验收合格,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我司自今年初参加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活动内容查漏补缺,对软、硬件设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弥补,进一步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实现了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规定的“五化”目标。现将我司的创建工作和取得的成24 / 28绩总结如下:一、所做工作宣传发动,做好创建工作的思想准备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和农业部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 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要求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对示范场创建活动保持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去。围绕创建要求转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责任感。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责任根据示范场创建条件和建设内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制定了我场示范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将其逐一分解落实,做到目标到岗,责任到人。25 / 28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狠抓落实1、管理制度化。建立完善各项生产管理、防疫消毒、档案管理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并严格遵照执行。2、种猪良种化。先后从绵阳恒力通、成都巨星集团等种畜场引进 PIC 种猪 238 头、祖代长白种猪 65 头、祖代大约克种猪 102 头和。生产 LY 母猪 1600 头。年生产优质瘦肉猪万头。3、养殖设施标准化。在养猪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四川省地方标准规模猪场建设技术规范和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周密选址规划,精心设计施工建设。猪场建筑设施严格按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臵,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管理区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势较高;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