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_第1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_第2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_第3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_第4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市积极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以灌区良性运行为目的,积极实施产权制度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节水增收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灌区运行模式。一、基本情况被称为“微型湖北”的*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山区、丘陵、平原兼有。最高海拔为,最低海拔为,相对高差为。耕地面积 66 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小麦、豆类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之间,径流深 374mm,径流系数。由于*市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多样,各个干旱时段的地区分布不同,轻重不一,极易出现伏秋连旱,干旱灾害十分频繁,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在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实施前,末级渠系工程建设管理废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末级渠系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灌溉面积缩小,效益衰减严重;水量损失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维护成本费用高,农民水费负担重。针对这种情况,*市大力推行以奖代补机制,2 / 5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把深化水价改革作为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2016 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成效十分显著。二、改革措施1、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末级渠系建设完善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前提和基础。项目所在地政府极为重视末级渠道建设改造,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指挥长的末级渠系建设指挥部,各镇也相应成立了指挥部和工作专班,为末级渠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末端灌溉渠系建设以奖代补政策的通知的政策性文件。对由农业用水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过流能力/s 的支渠以下的末端渠道节水改造项目,按推广 U 型渠改造方式,分 U30、U50、U70 和 U70 以上 4种规格,每米分别补助 10 元、15 元、20 元和 25 元的材料费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投入末级渠系建设的积极性。2、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 ,结合实际,把项目区范围内的小水库、堰塘、引水渠、斗毛渠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全部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将工程按照协会的章程分段承包给用水小组及用水户,让农民觉得是自己的产权,爱护渠道工程跟爱护自己3 / 5的房屋产权一样来进行管理和维护。产权明晰后,农民投资维修、改造和兴建小型水利设施的积极性明显提高。3、协会管理,规范运作。实施农业水价改革以来,全市共成立农民用水协会 38 个,涉及全市 10 个镇 86个村 70800 户、灌溉面积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协会大力宣传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组织农民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放水取水口修建标准的测流堰,并悬挂水价、水费和水量公示牌,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区划和水文边界不一致而产生的用水纠纷,使末级渠道实现了送水到门户,放水到田头。项目建成后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承担渠系工程项目、量水工程设施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具体负责工程维修、管理、用水收费,初步形成了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工程自己管”的良好局面。4、终端水价到位。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协会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经费不足。为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水费从元提高到元,以便增加工程管理维护费用。目前,灌区经营性农业灌溉水费按实际受益面积收费,征收标准按灌溉水价每方元(其中基本水价每方元上交水源单位,计量水价每方元) 。虽然水价增加了,但通过水价改革后,农民负担水费的情况不断没有增加,反而4 / 5是减少了,主要是放水时间减少,用水量也减少,管水的人员工资减少,又增加了协会对渠道工程管理养护的能力。三、改革成效1、节水效果明显。实施以奖代补政策以来,累计投入 2185 万元,完成骨干渠系衬砌万米、末级渠系硬化万余米,渠道过水能力提高 2 倍多,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提高到以上,灌溉保证率由 60%提高到 90%;新增灌溉面积21678 亩,改善灌溉面积 54271 亩,改善排涝面积 14523 亩;新增节水能力 239 万 m3,节水 20%,节水效果明显。2、农民增收效益。实施农业水价改革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10%以上,增产 17138 吨,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 750 元以上,经济效益突出。以*市半月燎原项目为例,按照农作物平均亩增产灌溉效益计算表计算,实施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后亩平增收元。项目实施前,水费亩支出 51 元,占亩产值%,占亩均纯收益的 9%。项目实施后,水费亩支出元,占亩产值的%,占亩均纯收益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水费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3、社会效益。突出表现在密切了干群关系、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提高了灌溉保证率,灌溉次序良好。末级渠系的硬化建设不仅解决了输水“跑、冒、滴、漏”的问题,为今后水费的计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5 / 5了联系农民与干部的“纽带” , 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信任度、凝聚力。同时通过末级渠道的改造,减少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节约水资源,缩短用水周期,降低用水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民用水难、成本高、水费负担重的问题。四、推广情况*市以奖代补农业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