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_第1页
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_第2页
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_第3页
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_第4页
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加快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决策层审时度势,在大力提升“中国凉都”品牌的同时,把发展目光从地下矿产转向地上的绿水青山,大力发展山地旅游。2016 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 亿元,增长%,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发展山地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乌蒙山区,山奇水秀,气候宜人,有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和 30 多个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发展山地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山奇水秀。*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全市 93%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市内地形顺应地质构造展布,由西北向东倾斜,乌蒙山脉盘踞其中,最高峰韭菜坪为全省最高点,海拔 米,最低处在北盘江河谷,海拔 586 米。境内有大小山峰 1000 余座,溶洞有 131 处,主要河流有三岔河、北盘江,10 公里以上河流有 43 条。(二)资源丰富。*夏季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2016 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第一座以气候资源特色命名的城市;并多次荣获“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殊荣。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工业旅游示范点、4A 级旅2 / 5游景区各 1 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森林公园各2 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各 3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4 个,26 个省级农业园区、11 个“省 100 旅游景区” 。(三)历史久远。*历史悠久,境内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全国重点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据说距今有 26 万年的历史,与北京的周口店齐名。(四)文化多彩。*文化多元风情多彩,不同文化和谐共生、多元共融。境内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 44 个少数民族,有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县布依族盘歌,有原生态民族风情水城海坪彝族火把节。 “三线”文化感人,在“三线”建设博物馆,可以回味“三线”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感知“三线”建设大军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五)交通便捷。目前*月照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西安、武汉、海口等航线。公路方面,已建成杭瑞、镇胜、水盘、六镇、六六高速。铁路方面,已建成的贵昆铁路、南昆铁路以及即将建成通车的沪昆高铁横贯东西南北。二、*发展山地旅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旅游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3 / 5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仍然很弱,还存在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区域融合不足、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和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少龙头景区带动。全市现只有 3A 级景区 6家,4A 级景区 1 家,至今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缺少龙头景区带动,形不成规模效应。(二)缺少政策吸引。旅游实践证明,一个知名旅游企业落户,一个优秀旅游项目建成,甚至可以改变一座城市。(三)缺少抱团理念。各县区旅游景点景区各自为阵,缺少抱团发展理念,各自单打独斗,存在市内景区联动不够,形不成市内全局精品线路。(四)缺少宣传创新。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宣传营销对于一个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来讲至关重要。但是,与凉都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与*的毕水兴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相比,还缺少强有力的宣传手段,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缺少创新的宣传方式。(五)缺少有效管理。由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旅游资源条块分割等原因造成都在管又都管不好的现象。三、*发展山地旅游的几点建议(一)找准定位。要把山地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发展山地旅游,对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4 / 5底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围绕全省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定位,结合*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重新梳理*的目标和方向,把旅游做大做强,增加旅游生态和文化内涵。(二)塑好品牌。要把“贵州屋脊中国凉都”作为*山地旅游业的基本品牌。气候是*的特有资源,是*发展山地旅游的独特王牌。要以“贵州屋脊中国凉都”为全市山地旅游主打品牌,各县区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并注重品牌营销,充分盘活并持续释放山地旅游发展活力。(三)培育业态。要把自然景观旅游和民族乡村旅游作为山地旅游的基本业态。要把发展全域旅游、发动全民参与作为我们抓山地旅游业的基本方针。要让山地旅游的概念在全市做到全覆盖,让山地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全部囊括。同时还要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四)找好抓手。要把外拓市场、内优服务作为我们山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抓手。结合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利用好普查成果进一步优化全市旅游相关规划,高起点国际性修订完善,做好山地旅游顶层设计。(五)发动引擎。要把旅游体制创新和大数据运用作为抓山地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