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s_第1页
新生儿疾病s_第2页
新生儿疾病s_第3页
新生儿疾病s_第4页
新生儿疾病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大附三院芳村分院 吴杰妍 新生儿期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 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期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胎龄( gestationalage, GA): 从最后 1次正常 月经第 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根据胎龄分类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足月儿 ( full term infant )37周周 GA4000g 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 ( low birth weight, LBW )儿儿BW 7天 母乳性黄疸,败血症,肝炎,胆道闭锁2 发展速度:快 溶血症;慢 肝炎,胆道闭锁3粪便及尿颜色4家族史: G6PD缺陷病,乙肝等5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 产时感染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Hb低 (可能 ),网织红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 2-10/100白细胞2. 尿二胆:胆红素 (结合 ) 肝性、肝后性黄疸 ;尿胆原 溶血 3. 大便:白陶土样 胆道闭锁;色深 溶血 4. 溶血症血清学检查5. 血培养,尿培养 6. 肝功能: a. TB, DB b.血清转氨酶 c. 血清甲胎蛋白7. 有关胆道闭锁的特殊检查 : a. B超 ; b. 肝活检:胆小管大量增升 ;c. 剖腹探查: 221mol L( 12.9mgdl) , 早产儿 257mol L(15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 (DB)34umol/L(2mg/dl)伴随症状一般情况良好,不伴其它 临 床症状伴随症状:溶血性黄疸 -伴 贫 血,网 织红细 胞增高。败 血症 -伴中毒症状,如神萎、不哭、体温不升。新生儿肝炎 -伴消化道症状,血清胆 红 素有波 动 。先天性胆道 闭锁 -伴肝 脏进 行性 肿 大,大便灰白,黄疸逐 渐 加深。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 四 联 症 : 手足徐 动 症、眼球运 动 障碍、听 觉 障碍、牙釉 质发 育不全及智力障碍。 体征 :皮肤黄疸部位估计血清胆红素黄 疸 部 位 血清胆红素 umol/L(50)头颈部 100躯干上半部 150躯干下半部及大腿 200臂及膝关节以下 250手、脚心 250一、辨证要点1、辨生理与病理2、辨阴阳(病程、皮肤色泽、舌苔),阴黄分寒湿、瘀血(是否有瘀积表现)3、辨识变证(虚脱、动风)二、治疗原则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不需治疗;病理性胎黄治以利湿退黄为主。 辨证论治 (一)常证1、湿热郁蒸症候:主症黄如橘皮,不乳,发热烦躁,口渴,甚则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腻。治法主方:清热利湿。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三、证治分类2、寒湿阻滞症候:主症色晦暗,或黄疸持续不退,伴湿困脾阳症舌淡苔白腻。治法主方:温中化湿。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 3、气滞血瘀症状:主症色深黄晦暗无华,血瘀症,或大便 灰白,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治法主方:化瘀消积。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二)变证1、胎黄动风症候 :阳黄 +神昏、抽搐。治法主方:平肝熄风,利湿退黄。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二)变证2、胎黄虚脱 症候 :主症阳气虚衰欲脱治法主方:大补元气,温阳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其他疗法 1.中成药2.药物外治3.推拿4.针灸疗法 目的:找出原因,相应治疗:1. 1周内尽快有效地处理溶血症和 其它原因的严重黄疸 防核黄疸2. 2-3月内确定胆道闭锁 肝门空肠 吻合术;肝移植。(一 ) 光疗:1.原理 : 光 尿液未结合胆红素 水溶性异构体 排出425-475nm(蓝色 ) 胆汁510-530nm(绿色 )日光灯 ,日光 需 12 24 h 血胆红素才下降 2.设备 : 光疗箱、光疗灯、光疗毛毯 眼罩 ,尿布(一 ) 光疗:3.指征 : 早产儿出现黄疸 , 足月儿 12.9mg/dL, 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出现4.副作用 : 发热 , 腹泻 , 皮疹 , 核黄素缺乏 , 青铜症 (二 )药疗: .葡萄糖:补充葡萄糖醛酸的原料 2. 白蛋白、血浆: 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核黄疸发生 换血前 2 4h使用可增加胆红素的换出3.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能力与 pH成正比pH7.4 两者结合比 2:1(mol)pH7.0 两者完全分离(二 )药疗:4. 肝酶诱导剂 :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可拉明 )作用: 诱导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增加 Y蛋白含量 利胆作用5. 静脉免疫球蛋白 (IVIG):早期应用 ,封闭抗体6. 减少肠肝循环:活性炭,肠道微生态药(三 ). 换血疗法 :作用 : 1.减轻溶血 2.防止核黄疸 3.纠正贫血 .指征 :1. 产前已诊断 ,出生时已黄疸 ,Hb342mol/L(20mg/dl)3. 已有核黄疸早期表现4. 早产儿 ,放宽指征方法 : 1. 血源可用同型血 ,O型血2. 换血量 2倍血 (285ml),换出 85%致敏红细胞,60%胆红素及抗体3. 经静脉、或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 (四 )禁用药:磺胺异恶唑( SIZ)维生素 K3 (六)纠正不利因素:1.饥饿:葡萄糖不足 葡萄糖醛酸 胆红素结合 开奶早2.缺氧:胆红素结合是需氧过程 (每一步 ),BBB通透性 防止窒息3.便秘:胎便较其它大便胆红素高 5-10倍,故肠肝循环 4.失水:血液浓缩,胆红素浓度 5.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 预防调护 思考题:1、如何区分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2、简述胎黄的病因病机 3、胎黄如何辨证治疗?病例分析 1患儿男 12天,主诉:黄疸 5天。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无黄疸,生后 7天出现皮肤黄,纳呆,黄疸迅速加重,到保健院就诊,查胆红素 364mol/L。来诊症见:面目皮肤深黄如橘皮,小便深黄色,烦躁,便秘,唇红舌红苔黄腻。 体查:肝肋下 2cm,脾末未及 。诊断:胎黄证型:湿热郁蒸证候分析:患儿为新生儿,生后 7天才出现黄疸,发展迅速,精神烦躁,符合病理性胎黄,湿热郁蒸型。由于感受湿热之邪,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肤目皆黄,中焦气滞,升降失常,故便秘,湿热化火,窜犯营血,故黄疸明显加剧,热扰心神则烦躁,唇红舌红苔黄腻乃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大黄、栀子、生地、丹皮 2患儿 女 26天,主诉:黄疸伴腹胀 25天。病史:患儿在家出生,足月,顺产。生后第二天出现面黄伴腹胀,大便秘结,脐部红肿、流脓,反复发热,烦躁哭闹,间断治疗。今晨来诊症见:皮肤深黄色暗,发热,不乳。体查:体温 38 5 精神差,口腔粘膜瘀点,脐部红肿流脓,肝肋下 4cm质硬,脾肋下 1cm,舌暗有瘀点。 诊断:胎黄 证型:瘀积发黄 证候分析 :本病病程长,有脐疮病史,黄疸出现时间早,消失时间长,精神状态差,舌有瘀点腹有包块符合胎黄,瘀积发黄诊断。由于感受湿热之邪,失治导致湿瘀交阻,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流溢肌肤,故面目、皮肤深黄而晦暗,血滞瘀阻,故腹有包块。湿热化火,扰乱心神故反复发热,烦躁哭闹。气机郁滞,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病久耗伤气血,故精神差。舌有瘀点瘀斑,为瘀积之象。治法 化瘀消积。代表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黄、牛膝、红花、桃仁、柴胡、枳壳、赤芍、川芎、桔梗、甘草第一节 胎怯一、概念病名 传统 胎怯、胎弱。国际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胎怯,又称 “胎弱 ”。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主证)的一种病症。临床不论胎龄长短,以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并发新生儿窒息、黄疸、硬肿症、败血症等疾病的比例高(重证)二、预后: 1、本病因并发新生儿窒息、黄疸、硬肿症、败血症等疾病的比例高,死亡率也较高,成为目前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出生时体重低于 2500g的新生儿,死亡率随着出生体重的减少而急剧上升。 2、出生时低体重不仅对体格发育有很大影响,还将影响小儿的智能发育。 病因病机 病因:先天不足,五脏皆虚(肾脾为主);病位:肾脾;病机:化源未充,涵养不足,肾脾两虚。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 )病因:有早产、多胎,孕妇体弱、疾病、胎养不周等造成先天不足的各种病因,及胎盘、脐带异常等。 ( )症状:新生儿出生时形体瘦小,肌肉瘠薄,面色无华,精神萎软,气弱声低,吮乳无力,筋弛肢软。一般体重低于 2500g,身长少于46cm。鉴别诊断胎怯多数为低出生体重儿,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胎龄皮 肤头 发耳 壳乳 腺外生殖器 指、趾甲跖 纹体重身长未满 37周薄,水肿,发亮,有毳毛,胎脂多细而乱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无结节或结节 4mm,平均 7mm睾丸已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稍软,已达到指 (趾 )端足纹遍及整个足底2500g大多正常四肢屈曲状肌张力差足月儿早产儿外 表水肿,发亮,毳毛多 ,胎脂多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干燥,脱皮,无毳毛,胎脂少 耳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早产儿耳软骨已发育,耳舟成形、韧小于胎龄儿 耳 壳早产儿乳腺无结节或结节 4mm小于胎龄儿 乳腺结节 4mm,平均,平均 7mm乳 腺小于胎龄儿 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早产儿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外生殖器(男)早产儿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小于胎龄儿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外生殖器(女)早产儿跖纹少小于胎龄儿 跖纹遍及整个足底跖 纹 1、辨证要点:以脏腑辨证为纲,有五脏禀受不足之别及轻重之分 2、治疗原则:补肾培元为基本法则。可根据证情需要,分别采取益肾充髓、补肾温阳、补气养血、温运脾阳、肾脾并补等。 (1)肾精薄弱证候: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辨证:本证为胎怯最常见的证型,多见于早产儿,以肾精薄弱,元阳未充为特征。治法:益精充髓,补肾温阳。方药:补肾地黄丸加减。证候:啼哭无力,多卧少动,皮肤干皱,肌肉瘠薄,四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