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初中物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一 长度的测量一 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 如直尺 卷尺 三角尺 皮尺等 通常在日常生活 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 用 精密测量工具 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如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 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 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如图所示 在使用刻度尺前 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零刻度线零刻度线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是否磨损 量程量程即测量范围 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应该做到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 应该做到的 五会五会 会选会选 会选 是指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选量程 选择刻度尺的量程时 要选择一次就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选量程 选择刻度尺的量程时 要选择一次就 能测完全长 不必分段测量的 选分度值 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 其测量精确程度越高 能测完全长 不必分段测量的 选分度值 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 其测量精确程度越高 而测量对象不同 所需要的精确程度也不同 要根据测量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精确程度的刻度尺 根据测量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精确程度的刻度尺 例如 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 行的测量 精确程度要求较高 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 因此要选用分度值是 1 毫米的米尺 而测量教室 的长和宽时 精确程度要求不高 长度较大 选用分度值是 1 里面的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会放会放 会放 是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不能歪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不能歪 斜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 用物体另一边对准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斜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 用物体另一边对准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就可得到物体的实际长度 就可得到物体的实际长度 会看会看 会看 是指读数时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不能斜视 读数时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不能斜视 会读会读 会读 是指在读数时 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 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在读数时 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 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数字 下一位数字 如 25 38cm 中 25 3cm 是准确值 0 08cm 是估计值 会记会记 会记 是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 还要住上测量单位 只写数值而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 还要住上测量单位 只写数值而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 意义的意义的 而忘记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放的错误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刻度尺的使用口诀 观察量分零观察量分零 即观察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根据需要选根据需要选 即按测量要求 量程 分 度值 选择刻度尺 紧贴平行放紧贴平行放 即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平行放置 估读带单位估读带单位 即必须 且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带上单位 注意 注意 记录时要注意 准确值 估读值 测量值 数值后面标明单位 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 如图所示 甲刻度尺分度值为 0 1cm 或 1mm 即精确到毫米 测量值可以读为 2 80cm 其中 2 8cm 是准确值 0 00cm 是估计值 乙刻度尺分度值为 1cm 只能精确到厘米 可以读为 2 8cm 其中 2cm 为精确值 0 8cm 为估计值 可见上面的刻度尺就没有 下面的刻度尺精确 反过来我们根据测量值 2 80cm 可知道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1mm 2 8cm 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所以 2 80cm 和 2 8cm 是不一样的 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的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最后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测量值一致 二 机械停表二 机械停表 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如图所示是机械停表的 表盘 在它的正面是一个大表盘 上方有小表盘 秒针沿大表盘转动 分针沿小表盘转动 停表的使用 停表的使用 一调 先进行调节 按下归零按钮 使指针指在 0 处 二按 按动停表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三停 计时结束时 要按动停表控制按钮 这时停表会 停在最后计时处 机械停表的读数机械停表的读数 大盘 秒针转动一圈的时间通常有 30s 和 60s 两种 分度值对应的也有两种 一种是 0 2s 另一种是 0 1s 机 械停表的读数为小表盘的分钟数 大表盘的秒数 先读小盘的读数 他的单位是分钟 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 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 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 接着读大盘的读数 他的单位是秒 如果是前半分钟就 读 0 30s 若为后半分钟则读 31 60s 三 温度计的使用三 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观察量程 即明确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所测温度不能超出此范围使用前 认清分度值 即温度计上最小一格所表示的数值 反映了温度计的精确程度 使用时会选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会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会读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 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会记 记录温度数值 不可漏写或错写单位 总结 温度及使用时常见的五种错误总结 温度及使用时常见的五种错误 12345 错错错错错 温度计的玻璃 泡与容器壁接 触 温度计的玻璃 泡与容器底接 触 温度计的玻璃 泡没有全部浸 入被测液体中 视线没有与温 度计中液柱的 液面相平 读数时 温度计的 玻璃泡没有继续留 在被测液体中 体温计体温计 1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 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 量程为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 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 量程为 35 摄氏度 摄氏度 42 分 分 度值是度值是 0 1 2 体温计是医用温度计 除了测温范围和分度值的设计要符合测量体温的要求外 它与一般温度计相比还有 一个主要区别 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 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 测量体温时 水银膨胀通过细小的管上升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 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 水银柱便在细管处断开 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所以体温所以体温 计可以离开人体再读数 正因为如此 在每次使用体温计前都要用手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几次 使水银重新计可以离开人体再读数 正因为如此 在每次使用体温计前都要用手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几次 使水银重新 回到玻璃泡中 回到玻璃泡中 3 体温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体温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 构造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很细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无小细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无小细管 量程35 42 20 110 30 50 分度值0 1 1 1 用法 离开人体读数 用前需甩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不允许甩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不允许甩 四 天平的使用四 天平的使用 1 天平的结构 天平的结构 实验室常用工具 托盘天平 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的构造 分度盘 横梁 标尺 游码 指针 平衡螺母 托盘天平的构造 分度盘 横梁 标尺 游码 指针 平衡螺母 托盘等 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托盘等 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2 天平的使用步骤 天平的使用步骤 放平 放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对于需要调节底座水平的天平 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 使底座水平 拨零 拨零 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平 调平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 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 的幅度相等 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 把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 若指针向左偏 这时应向右调平衡螺母 若指针向右偏 这时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可简记为 左偏右调 或 右偏左调 测量 测量 称量前 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 称量时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 用镊子按 先大后小 的顺序 依次在右盘中试加砝码 若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 此时需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 衡 这里要注意 物体和砝码要遵循 左物右码 原则 加砝码要 先大后小 读数 读数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读取游码在 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 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整理 整理 测量完毕 把物体取下 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 把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以备下次使 用 注意 1 测量前天平平衡的调节遵循 放平拨零调平衡 的原则 即把天平水平放置 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 当指针偏左时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反之向左调 此时千万不要移动游码 2 测量时天平平衡的调节遵循 左物右码移游码 的原则 即把被测物体放在做盘中 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 法吗 加减砝码时要由大到小进行 带最小的砝码加上后右盘微翘时再移动游码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此时 不能在调节平衡螺母 3 天平使用的四个注意事项 天平使用的四个注意事项 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 称量称量 和和 感量感量 称量称量 是指天平所能称量的物体的最大质量 是指天平所能称量的物体的最大质量 感量感量 是指天平所能称是指天平所能称 量的物体的最小质量 量的物体的最小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称量会损坏天平 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感量 将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已调解好的天平 当位置移动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方可进行测量 已调解好的天平 当位置移动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方可进行测量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 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不能把砝码弄湿 弄脏 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不能把砝码弄湿 弄脏 五 量筒的使用五 量筒的使用 1 用途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用途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2 单位 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使用毫升 单位 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使用毫升 mL 为单位标度的 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单位 为单位标度的 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单位 1mL 1cm3 10 6m3 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分度值 最上面的刻度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3 量筒的使用方法 量筒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使用前 首先要观察量筒的单位标 度 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 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 如水 煤油灯形成的液 面 也有的液面呈凸形 如水银面 4 使用量筒的五个注意事项 使用量筒的五个注意事项 量筒呈圆柱形 体积与高度成正比 刻度均匀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刻度数由下向上逐渐变大 其单位一量筒呈圆柱形 体积与高度成正比 刻度均匀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刻度数由下向上逐渐变大 其单位一 般是般是 mL 1mL 1cm3 实验室中量筒量程一般有 10mL 20mL 50mL 100mL 100mL 几种 分度值也各不相同 分度值越小 测量结果越精确 但并不是越小越好 测量前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被测物体体积等因素选择量筒的量程和分度测量前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被测物体体积等因素选择量筒的量程和分度 值 值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 用排液法测固体体积时 量筒内要预 先倒入适量的液体 若液体过少 放入固体后 液体不能浸没固体 若液体过多 放入固体后 液面会超过量筒 量程 读数时 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 或凸液读数时 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 或凸液 面的顶部 保持相平 俯视或仰视时的读数均不准 俯视面的顶部 保持相平 俯视或仰视时的读数均不准 俯视 时的读数会偏大 仰视时的读数会偏小 时的读数会偏大 仰视时的读数会偏小 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的体积 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的体积 六 弹簧测力计六 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弹簧 指针 刻度盘 挂钩 吊环等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弹簧 指针 刻度盘 挂钩 吊环等 常用的弹 簧测力计的构造如图所示 2 实验探究 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实验探究 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如图甲所示是一根弹簧在拉力作用下被拉伸的实验情景 根据实 验中的拉力 F 大小和对应的伸长量 x 在图乙中采用描点法画出弹 簧的伸长量 x 与拉力 F 图像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 在 0 4N 的范围内 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 直线 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当拉力大于 4N 时 伸长 量与拉力不成正比关系 事实上 当拉力超过 4N 时 弹簧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 弹簧无法自动的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情况我 们称之为形变超出了弹性限度 探究归纳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且弹簧的伸长探究归纳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且弹簧的伸长 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 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 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注意 注意 前提 在弹性限度内前提 在弹性限度内 重点 弹簧的伸长量 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叫弹簧的原长 弹簧受到拉力重点 弹簧的伸长量 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叫弹簧的原长 弹簧受到拉力 后的长度叫弹簧现在的长度 弹簧手拉力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叫做弹簧的伸长量 后的长度叫弹簧现在的长度 弹簧手拉力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叫做弹簧的伸长量 3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估计被测物体 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估计被测物体 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认清量程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他的最大测量值认清量程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他的最大测量值 认清分度值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分度值 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认清分度值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分度值 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认清零点 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如果不在先调零 调不到零刻度线上时 如果在零刻度认清零点 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如果不在先调零 调不到零刻度线上时 如果在零刻度 之下 记号零点误差继续使用 指针在零刻度之上则换用其他测力计 之下 记号零点误差继续使用 指针在零刻度之上则换用其他测力计 使用前拉动几下 避免指针与刻度盘摩擦过大或卡壳使用前拉动几下 避免指针与刻度盘摩擦过大或卡壳 测量时 拉力的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时 拉力的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读数时 弹簧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下方可读数 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垂直读数时 弹簧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下方可读数 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垂直 七 液体压强计七 液体压强计 作用 作用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构造 构造 如图可知 液体压强计主要由 U 形管 橡胶管 探头 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 三部分构成 原理 原理 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 差 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压强的大小 3 实验探究 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实验探究 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图示控制变量现象及分析结论 控制深度 液体密度 相同 改变液体压强 计探头的方向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 即液体内部压强不变 说明液体 内部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与方 向无关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 同种液体在同 一深度 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控制液体的密度 探 头的方向相同 增大 深度 U 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 由于液体 的密度 探头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所以压强变大是因为深度变大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 变大而变大 控制探头的方向 深 度相同 增大液体的 密度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 由于深度 探头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所以压 强变大是因为液体密度变大 不同的液体 在同一深 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 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越 大 液体的压强越大 探究归纳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 压探究归纳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 压 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4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时 注意以下三点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时 注意以下三点 实验前应检查蒙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 连接用的橡皮 管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 常用方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 观察压强计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 变化 说明不漏气 如果不变 说明漏气 则要查出原因 加以修整 明确实验所使用液体是什么 不能让 压强计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过大 以免使部分有色液体从管中流出 如果流出了 要把连接用的橡皮管取下重 新连接 八 密度计八 密度计 用途 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用途 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构造 密度计是一根上部标有刻度 形状特殊的玻璃管 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小铅丸或水银 原理 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原理 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刻度特点 密度计在任何液体里都呈漂浮状态 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都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根据浮力计算公根据浮力计算公 式式 F浮 浮 液液gV排排可知 液体密度较大时 排开液体体积较小 密度计露出液面的体积大 反之就小 可知 液体密度较大时 排开液体体积较小 密度计露出液面的体积大 反之就小 所以密度计 上的刻度值是上面较小而下面较大 且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均匀的 上面距离大 下面距离小 读数 密度计上的数值表示待测液体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数 如 1 8 表示该液体密度是 1 8 103kg m3 九 验电器九 验电器 1 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 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2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 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 则说明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 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 则说明 物体带电 物体带电 5 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物 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物 体带电越多 体带电越多 6 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 使两片金属箔张开 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 使两片金属箔张开 一个小角度 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 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一个小角度 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 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 的电荷是同种电荷 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 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的电荷是同种电荷 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 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 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 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 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 规律总结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 1 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2 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 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 律判断 律判断 3 利用验电器检验 利用验电器检验 十 电流表十 电流表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 符号 量程 学生实验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 量程 学生实验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 0 0 6A 0 3A 当左端标有 号的接线柱和中间标有 0 6 的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 电流表的量成为 0 0 6A 此时电流的大 小要按指针所在位置表盘下排的数值读取 当左端标有 号的接线柱和右端标有 3 的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 电 流表的量成为 0 3A 此时要按表盘上排的数值读数 2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使用规则违反使用规则造成的后果 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如果误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电流表指示的就不是流 过该用电器的电流 而且很容易损坏电流表 此时被测得用电 器不工作 必须让电流从红色 或标识 号 的 接线柱流进 再从黑色 或标识 号 的接线柱流出 若将电流表的 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的指针将反向偏 转 无法读数 而且也容易损坏电流表 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被测电流 不能超过所选量程 如果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就无法读数 而且有 可能损坏电流表 这时应改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若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电流表将被损坏 3 正确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 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 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 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 同时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同时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实质上相当于一根导线 学习了电阻后就会理解 电流表实质上相当于一根导线 学习了电阻后就会理解 若将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电流表会把被 若将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电流表会把被 测电路短路 电路中电流会过大而容易损坏电流表或电源 测电路短路 电路中电流会过大而容易损坏电流表或电源 若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 根据估计的电流的大小 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 若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若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 根据估计的电流的大小 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 若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 大小 可采用大量程大小 可采用大量程 试触法试触法 选择合适的量程 试触时 将电流表的大量程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 观察电流表指选择合适的量程 试触时 将电流表的大量程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 观察电流表指 针偏转的范围 如果超过大量程 应迅速断开开关 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如果指针偏转的范围小于大量程而针偏转的范围 如果超过大量程 应迅速断开开关 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如果指针偏转的范围小于大量程而 大于小量程 应选用大量程 如果小于小量程 应选用小量程 大于小量程 应选用大量程 如果小于小量程 应选用小量程 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 选用小量程测得的电流值要比选用大量程测得的电流值准确 这是因为小量程的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 选用小量程测得的电流值要比选用大量程测得的电流值准确 这是因为小量程的 分度值小 精确度高 分度值小 精确度高 试触出现的情况及原因 试触出现的情况及原因 a 指针不动 电路断路 指针不动 电路断路 b 指针偏转过大 所选量程小了 指针偏转过大 所选量程小了 c 这阵偏转很小 所选量程大了 这阵偏转很小 所选量程大了 d 指针向 指针向 0 刻度线左侧偏转 刻度线左侧偏转 接线柱接反了 接线柱接反了 方法技巧 分析电流表的连接时 首先要明确需要测量通过那个用电器或那段电路的电流 而且电流表必须方法技巧 分析电流表的连接时 首先要明确需要测量通过那个用电器或那段电路的电流 而且电流表必须 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其次是电流表连入电路时 电流是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其次是电流表连入电路时 电流是 进进 出 出 4 电流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读数 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例如 0 0 6A 或 0 3A 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即表盘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电流的大小 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即表盘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电流的大小 例如 电流表的量程是 0 3A 表盘上从 0 到最右端共有 30 个小格 那么每一个小格就代表 0 1A 即分度值为 0 1A 如果电流表量程是 0 0 6A 那么每一 个小格就代表 0 02A 即分度值为 0 02A 接通电路后 观察电流表指针总共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接通电路后 观察电流表指针总共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 这样就能知道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表读数的口诀 一看接线柱 明确其量程 二看最小格 确定分度值 三看指针处 正视仔细读 电流表读数的口诀 一看接线柱 明确其量程 二看最小格 确定分度值 三看指针处 正视仔细读 注意 当电流表指针指示的位置一定时 用大量程读取的数值是用小量程读取的数值的注意 当电流表指针指示的位置一定时 用大量程读取的数值是用小量程读取的数值的 5 倍 倍 十一 电压的测量十一 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高低用电压表测量 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电压的高低用电压表测量 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1 电压表的构造 如图所示 电压表的构造 如图所示 2 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 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 当用 和 3 两个接线柱时 量程为 0 3V 每一个小格表示 0 1V 当用 和 15 两个接线柱时 量程为 0 15V 每一小格表示 0 5V 3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原因 首先要调零 明确电压表的量 程和分度值 若不调零会造成测量不准确 如无法调到零位置 读数要记入这个差值 明确量 程和分度值的目的是便于快速并准确的读数 电压表应该跟被测用电器并联若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路就可以近似看成在电压表处形成断路 电路中的 电流几乎为零 此时 电压表将不能测出被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标有 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 正极 标有 号的接线柱靠 近电源负极 电压表的 0 刻度线通常在表盘的左端 如果 接线柱接反了 会使电压表 指针反向偏转 造成指针碰弯等损坏电压表的事故 我们在检查接线柱的接法是 否正确时 可根据电流的流向分析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所用 量程的最大测量值 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所用量程的最大测量值 容易把电压表烧坏 选用量 程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 可用最大量程试触法来选择合适的量程 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 负极上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 负极上 测出的是电源电压 但要注意所用量程的最 大测量必须大于电源电压 注意 在测量电压时 选用的电压表量程的最大测量值应等于或稍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为提高读数的注意 在测量电压时 选用的电压表量程的最大测量值应等于或稍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为提高读数的 准确性 在被测电压不超过量程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 尽可能用小量程进行测量 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时 准确性 在被测电压不超过量程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 尽可能用小量程进行测量 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时 要用要用 试触法试触法 来选择量程 来选择量程 选用大量程将电压表接入电路 开关轻轻闭合一下立即断开 同时观察指针的偏转情 况 若示数大于 3V 小于 15V 应选用 0 15V 量程 若示数小于 3V 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 应选用 0 3V 量程 拓展 试触法选择电压表量程可能会遇到的四种情况及解决方法 拓展 试触法选择电压表量程可能会遇到的四种情况及解决方法 指针不偏转 则可能电路中有断路 也可能电压表的接线有断路 应逐一检查各接线柱 排除故障 指针不偏转 则可能电路中有断路 也可能电压表的接线有断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5年网络视频直播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绿色环保材料研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妇女儿童发展公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人机交互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个性化医疗健康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智慧城市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食品外卖平台竞争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净化器行业空气净化器与居家空气治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报告
-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技术交底
-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 2023胶圈电熔双密封聚乙烯复合供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低压单体设备的停送电操作规程
- 幼儿园讲故事小鸭子找朋友
- ZZ029-养老照护赛项赛题(10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10套)
- 实验安全你我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
- 2023年陕西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考试题库
- 202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高一组决赛含答案和听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