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 登高登高 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 痛和忧思 一 导入 师 由登高而想起 节日寄情 九月九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初读诗歌 读通文句 1 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 关注诗歌内容理解 师 你从诗歌读到了什么 自由讲述自己理解 不限制首颈颔尾联 不要怕错 说出自己真实理解 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关注如何更有效读懂诗歌并做好 相关试题 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理解 可对别人的理解加以 补充 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第 2 页 共 8 页 3 尝试用现代的文字讲述诗歌内容 提示 把诗歌幻化成画面 并把画面连串起来 适当合情合理添加内容 1200 多年前 一个秋天 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 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 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 枯黄的 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 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 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 一位老人踽踽独行 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 蓬头垢面 步履蹒跚 面对万里江天 面 对孤独的飞鸟 面对衰败的枯树 老人百感千愁涌上 心头 4 齐读诗歌 巩固诗歌内容认知 1 知人论世 深入理解 师 我有这样一个观点 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即 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作 者 化身为其人 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 写的 否则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认知 感觉诗歌内 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就难以领会其中的意蕴内涵 我认为理解诗歌是必要的 不能停留表面读通 注意 所谓理解 就是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赏析 诗歌的一个前提 第 3 页 共 8 页 我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 我想我就是杜 甫 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 我就站在长江边上 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登高望远 怀想 教师范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体验性自由朗读 进一步推动理解文本 教师 诗人登高 怀想了什么呢 学生结合初读文本收获回答 提示 怀念家乡 思念亲人 牵挂祖国 同时更 凄凉地想自我人生 想自己这一辈子 师 理解诗的作者 理解诗的内涵 走进作者的 内心中去 我们常说一句话 叫做文如言为 加深读悟作者的心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关注本文写作背景 解题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九月重阳节登 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 已经五十六岁 长期 颠沛流离的生活 加之心情抑郁忧愤 致使诗人身患 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 触景伤怀 抒发了自己的 第 4 页 共 8 页 内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是客 居他乡的意思 漂泊他乡 流浪他乡的意思 登台 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为什么登台 是为了祈求 长寿 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 可是杜甫呢 常作客 不断在外面 远离家乡 心中眷念着家乡 百年多病 深感自己老病孤独 孤苦伶仃 形单影只 无所依傍 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艰 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 但是由 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杜甫的忧国忧民 颠沛流离 坎坎坷坷 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 生 小结 杜甫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 又有个人的 苦难 二者都有 他既忧国 忧民 又忧身 我特别 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 就是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 常以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 而 杜甫却是无论穷达 都是兼济天下 学生齐读文本 加深理解认知 2 赏析诗歌意境 关注诗歌意境创设 第 5 页 共 8 页 教师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语调低 沉 忧伤 为何这样做呢 同样是写秋 毛泽东 沁 园春长沙 我们当时怎么读的 教师 暗示 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诗歌的一 些字句的暗示 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 不自觉 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 因而也就进入了杜甫的语言所 设定的特定情境 如果说对诗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 那么这 种暗示就是 生 感性的 师 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 既需要理性的把 握 也需要感性的表现 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 但任何时候 都不要忘了感性 的表现 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赏析诗歌意境创设的诗句 师 哪几联是感性的描写 生 首联 颔联 师 再读诗歌 关注诗歌感性的描写文字内容 学生反复自由读 然后讲述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如选用的景物及描写的特点 急风 高天 哀猿 清渚 白沙 飞鸟 第 6 页 共 8 页 教师 这些感性文字各给人什么感觉 设身处地 想想 A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心寒 B 天高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 很孤单 C 哀猿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D 飞鸟 想象一下 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提示理解 师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 而 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 而不是多只 提示理解 我们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 象的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比较理解 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 鹰击长空 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 鸟鸣山更幽 它们有什 么不同吗 提示 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王 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 自然 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颔联景物描写赏析 落木 长江 学生讲 教师引导 提示 由落木萧萧 我们想到什么 由树及人 第 7 页 共 8 页 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我想 杜甫看到 落叶飘零 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 已是晚年 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生命短暂 如果说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 那么 不尽长江 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大 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 个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悟读 那么 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 你就是杜甫 面对萧萧落木 你应该是什么心情 读这句你应该想 什么 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提示 我心里想 我老了 我怎么这么快 转眼 间就老了呢 沉郁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 杜甫 感到怎么样 无可奈何与一种宏大气势 有无可奈何 但同时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一个有阔大的胸襟 的知识分子来说 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 难道他对生 命的短暂想不通吗 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 长生不老呢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 他知道人无论活到 何时 都难免一死 所以 他又感到豁达 坦荡 胸 襟开阔 师生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