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教案_第1页
康复医学教案_第2页
康复医学教案_第3页
康复医学教案_第4页
康复医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第一节 康复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掌握康复的定义 对象 方式及对策 澄清目前掌握康复的定义 对象 方式及对策 澄清目前 对康复的模糊认识 对康复的模糊认识 2 了解康复医学的组成 康复评定以及主要康复治 了解康复医学的组成 康复评定以及主要康复治 疗途径 疗途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康复的定义 康复的定义 2 康复预防及主要康复途径 康复预防及主要康复途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康复的定义 正确理解康复的定义 2 康复医学的的定义与分类 康复医学的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教具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2 讲授 时间 讲授 时间 1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课题内容 1 康复的定义 康复的定义 2 康复医学的概念 对象与 康复医学的概念 对象与 范围 组成 形成与疾病的关系 范围 组成 形成与疾病的关系 3 康复医学管理 康复医学管理 掌握要点 1 康复的定义 对象 方式 康复的定义 对象 方式 2 康复治疗的分类 康复治疗的分类 举例 康复与恢复 康复与恢复 康复医学 是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 治疗是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 治疗 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 并导致躯体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 并导致躯体 性残疾者 使其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性残疾者 使其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 限度 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限度 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提问 1 什么是康复 什么是康复 2 残疾的分类 残疾的分类 3 康复的种类 康复的种类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康复的概念及康复简要总结康复的概念及康复 的对象 康复领域及康复方式的对象 康复领域及康复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康复 一 康复的定义康复的定义 二 康复的内涵康复的内涵 三 康复医学的概三 康复医学的概 念念 四 康复与学的对四 康复与学的对 象与范围象与范围 五 康复医学的组五 康复医学的组 成成 1 康复预防康复预防 2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六 康复医学管理六 康复医学管理 4 布置作业 1 什么是康复 什么是康复 2 康复的领域 康复的领域 第一章 课 题 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地位 自学 第三节 残疾的发生与预防 教学目的 1 掌握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掌握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2 掌握残疾的分类 掌握残疾的分类 3 了解残疾的预防 了解残疾的预防 教学重点 1 掌握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掌握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2 掌握残疾的分类 掌握残疾的分类 教学难点 1 残疾的概念残疾的概念 2 残疾的分类残疾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简要介绍本节课主要讲解的 内容内容 残疾的发生与预防残疾的发生与预防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康复 什么是康复 2 康复医学的组成 康复医学的组成 3 康复治疗途径 康复治疗途径 4 提问人次提问人次 2 3 人次 人次 2 讲授 时间 1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2 残疾的分类 残疾的分类 3 残疾的预防 残疾的预防 掌握要点 1 残疾的概念 残疾的概念 2 残疾的形成原因残疾的形成原因 举例 残疾 是指因外伤 疾病 发育缺是指因外伤 疾病 发育缺 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 不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 不 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能力的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能力的 状态 状态 提问 1 什么是残疾 什么是残疾 2 导致残疾的原因 导致残疾的原因 2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残简要总结残疾的概念 形成原因 残 疾的分类 疾的分类 3 布置作业 1 什么是残疾 什么是残疾 2 残疾的分类 残疾的分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康复医学 的地位 略 第三节残疾的发生第三节残疾的发生 与预防与预防 一 残疾的概念残疾的概念 二 残疾的分类残疾的分类 1 传统模式传统模式 2 ICIDH 模式模式 3 ICF 模式模式 4 我国残疾分类方我国残疾分类方 法法 三 残疾的预防三 残疾的预防 简史简史 课 题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学 教学目的 掌握人体力学原理掌握人体力学原理 教学重点 1 运动的面与轴 运动的面与轴 2 关节运动的原理 关节运动的原理 3 人体的力学杠杆 人体的力学杠杆 教学难点 1 关节运动的原理关节运动的原理 2 人体的力学杠杆人体的力学杠杆 教学方法 训练法训练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运动面与轴的演范工具运动面与轴的演范工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运动学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运动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康复医学 什么是康复医学 2 什么是残疾 什么是残疾 3 残疾的分类残疾的分类 提问提问 3 4 人次人次 2 讲授 时间 1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人体的基本运动平面与 人体的基本运动平面与 运动轴运动轴 2 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 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 3 关节运动的方向 关节运动的方向 掌握要点 1 运动面与运动轴运动面与运动轴 2 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 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 举例 人体运动的面与轴 矢状面 人体运动的面与轴 矢状面 额状面 水平面 额状面 水平面 x 轴 轴 y 轴 轴 z 轴 轴 提问 1 基本运动平面有哪些 基本运动平面有哪些 2 运动轴有几种 运动轴有几种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 简要总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 基本术语 基本术语 4 布置作业 1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及相互关系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及相互关系 2 试述何为屈曲 伸展 外展及内收 试述何为屈曲 伸展 外展及内收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学 一 人体运动学定义一 人体运动学定义 二 骨骼运动学二 骨骼运动学 1 运动的平面与运动 运动的平面与运动 轴轴 2 关节运动的术语 关节运动的术语 3 关节运动的方向 关节运动的方向 4 运动自由度和运动 运动自由度和运动 链链 三 动力学三 动力学 1 作用于人体的力作用于人体的力 1 内力 内力 2 外力 外力 2 人体的力学杠杆人体的力学杠杆 1 第一类杠杆 第一类杠杆 2 第二类杠杆 第二类杠杆 3 第三类杠杆 第三类杠杆 课 题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 第二节 人体生物力学 教学目的 1 掌握肌肉的生物力学 掌握肌肉的生物力学 2 掌握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掌握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3 了解骨痂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了解骨痂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教学重点 1 掌握肌肉的生物力学 掌握肌肉的生物力学 2 掌握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掌握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3 了解骨痂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了解骨痂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教学难点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解剖室肌肉模型 骨模型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1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及相互关系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及相互关系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骨骼的生物力学 骨骼的生物力学 2 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3 骨痂的生物力学 骨痂的生物力学 4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5 肌肉的生物力学 肌肉的生物力学 6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7 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力学 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力学 掌握要点 1 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2 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 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 举例 1 软骨的剪切性 软骨的剪切性 2 肌肉和肌腱的力学特性受年龄 肌肉和肌腱的力学特性受年龄 和解剖部位的影响的例子和解剖部位的影响的例子 提问 1 什么是软骨的可塑性 什么是软骨的可塑性 2 随年龄的增长韧带会出现随年龄的增长韧带会出现 什么样的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 3 随年龄的变化肌肉特性会随年龄的变化肌肉特性会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生物力学 一 骨骼的生物力学一 骨骼的生物力学 二 应力对骨生长的二 应力对骨生长的 作用作用 三 骨痂的生物力学三 骨痂的生物力学 四 关节软骨的生物四 关节软骨的生物 力学力学 1 关节软骨的结构与 关节软骨的结构与 组成组成 2 关节的润滑 关节的润滑 3 软骨的生物力学特 软骨的生物力学特 性性 1 渗透性 渗透性 2 粘弹性 粘弹性 3 剪切性 剪切性 4 拉伸性 拉伸性 五 肌肉的生物力学五 肌肉的生物力学 1 肌肉的分型 肌肉的分型 2 肌肉的收缩形式 肌肉的收缩形式 六 肌腱和韧带的生六 肌腱和韧带的生 物力学物力学 1 肌腱和韧带的拉 肌腱和韧带的拉 伸特性伸特性 2 影响肌腱和韧带 影响肌腱和韧带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肌肉的特性有哪些 肌肉的特性有哪些 4 布置作业 1 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有哪些 2 肌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有哪些 力学的因素力学的因素 七 周围神经损伤的七 周围神经损伤的 生物力学生物力学 1 神经卡压损伤的 神经卡压损伤的 分类分类 2 神经卡压的生物 神经卡压的生物 学效应学效应 3 神经牵拉伤的分 神经牵拉伤的分 类类 4 神经牵拉的生物 神经牵拉的生物 力学力学 课 题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 第三节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神经学基础 自学 教学目的 1 掌握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 部位的影响 掌握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 部位的影响 2 掌握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运动队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 运动队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 2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5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 复习提问 1 肌肉和肌腱受运动的影响 肌肉和肌腱受运动的影响 2 应力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应力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3 提问提问 2 3 人次人次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 部位 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 部位 的影响的影响 2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要点 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制动对各系统及组织的影响 制动对各系统及组织的影响 提问 1 运动以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觉 运动以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觉 得哪些能力有所提高 得哪些能力有所提高 2 长期卧床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长期卧床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逐条总结运动和制动分别对不同的系统逐条总结运动和制动分别对不同的系统 和部位的影响和部位的影响 4 布置作业 1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2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运动对机 体的影响 一 一 运动对心血运动对心血 管系统的影管系统的影 响响 二 二 运动对呼吸运动对呼吸 系统的影响系统的影响 三 三 运动对肌纤运动对肌纤 维的影响维的影响 四 四 运动对骨骼运动对骨骼 肌的影响肌的影响 五 五 运动对关节运动对关节 代谢的影响代谢的影响 六 六 运动对骨代运动对骨代 谢的影响谢的影响 七 七 运动对肌腱运动对肌腱 的影响的影响 八 八 运动对脂代运动对脂代 谢的影响谢的影响 九 九 运动对中枢运动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的 影响影响 课 题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教学目的 1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及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 2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 掌握步态分析的相关概念及分析方法 掌握步态分析的相关概念及分析方法 4 掌握平衡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掌握平衡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5 掌握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掌握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及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 2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1 徒手肌力的测定 徒手肌力的测定 2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教学方法 讲 练法讲 练法 教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5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 复习提问 提问提问 2 3 人次人次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肌张力的定义及异常肌张力的表现 肌张力的定义及异常肌张力的表现 2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3 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 4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肩 肘 腕 髋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肩 肘 腕 髋 膝 踝等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正常膝 踝等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正常 值 值 掌握要点 1 肌张力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肌张力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举例举例 肌肉力量的测定肌肉力量的测定 三角肌前部三角肌前部 1 级级 仰卧 试图肩前驱可触及三角肌前部收缩仰卧 试图肩前驱可触及三角肌前部收缩 2 级级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置滑板上 肩可主动屈曲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置滑板上 肩可主动屈曲 3 4 5 级坐位 肩内旋 肘屈 掌心向下 肩前屈级坐位 肩内旋 肘屈 掌心向下 肩前屈 达达 90 阻力加于上臂远端 阻力加于上臂远端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定髋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外展 内收 外展 内收 1 体位 仰卧位 体位 仰卧位 板书设计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 定 一 肌张力评定 1 定义 2 异常肌张力 3 肌张力的检查 方法 4 肌张力的评定 标准 5 评定的注意二 肌力评定 1 徒手肌力测定 2 等长肌力测试 3 等张肌力测试 4 等速肌力测试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 一 关节活动度测定 定义 各关节活动度的测 量方法 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异常的 2 固定臂 左右髂前上棘 固定臂 左右髂前上棘 3 移动臂 股骨纵轴 移动臂 股骨纵轴 4 轴心 髂前上棘 轴心 髂前上棘 5 正常值 外展 正常值 外展 0 45 度 内收度 内收 0 20 度度 提问 1 肌肉力量的测定时肢体的摆放 肌肉力量的测定时肢体的摆放 2 测量肩关节外展轴心位置 测量肩关节外展轴心位置 3 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的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的注意事项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方法 注意事项等 简要总结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方法 注意事项等 4 布置作业 1 髋关节外展内收的测量方法 髋关节外展内收的测量方法 2 测量关节活动度时体位摆放要求 测量关节活动度时体位摆放要求 分析及测量时注意 事项 课课 题题 第三章第三章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 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一 肌张力评定一 肌张力评定 二 肌力评定二 肌力评定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 掌握肌张力的定义及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 2 掌握 掌握 MMT 分级标准分级标准 3 掌握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判断程序 主要肌肉的 掌握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判断程序 主要肌肉的 手法检查方法手法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肌张力的定义及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定义及检查方法 2 徒手肌力检查的体位摆放 徒手肌力检查的体位摆放 3 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判断程序 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判断程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 各肌群的肌力检查 各肌群的肌力检查 2 徒手肌力检查法标准及判断程序 徒手肌力检查法标准及判断程序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 练法讲 练法 教具教具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5 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 复习提问 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提问 2 3 人次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 课题内容 1 肌力测定原则 2 徒手肌力测定及三角肌 肱二头肌 腹 肌 臀大肌 股二头肌等主要肌群肌力 的测量 掌握要点 1 肌力测定方法分类 2 徒手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 3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主要肌肉肌力的判定标准 提问 1 徒手肌力检查方法的分级 板书设计 第三节徒 手肌力检 查法 一 肌 力及肌力 检查法的 目的 二 评 定分级 三 徒 徒手肌力 检查法的 基本原则 及判断程 序 四 肌 实际操作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 简要总结肌力测定的定义 注意事项 徒手肌力检 查法的分级和测量方法等 4 布置作业 1 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分级 肌力的检 查方法 注意事项 课课 题题 第三章第三章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 三三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四四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 五五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平衡与协调的评定 六六 感觉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教学目的 1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2 上肢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 上肢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 3 掌握正常步行周期的定义 偏瘫的几种异常步态掌握正常步行周期的定义 偏瘫的几种异常步态 4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方法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方法 5 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教学重点 1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2 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 正常步行周期 正常步行周期 4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方法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方法 5 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教学难点 1 1 各个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各个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2 2 步行周期步行周期 教学方法 讲 练法讲 练法 教具 测角计 尺子或带自子测角计 尺子或带自子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3 5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复习提问 1 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分级 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分级 提问提问 6 7 人次人次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 2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肩 肘 腕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肩 肘 腕 髋 膝 踝等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髋 膝 踝等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及正常值 及正常值 掌握要点 1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举例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定髋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外展 内收 外展 内收 1 体位 仰卧位 体位 仰卧位 2 固定臂 左右髂前上棘 固定臂 左右髂前上棘 3 移动臂 股骨纵轴 移动臂 股骨纵轴 4 轴心 髂前上棘 轴心 髂前上棘 5 正常值 外展 正常值 外展 0 45 度 内度 内 收收 0 20 度度 提问 1 测量肩关节外展轴心位置 测量肩关节外展轴心位置 课题内容 1 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 参与行走过程的 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 参与行走过程的 肌肉与关节活动 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肌肉与关节活动 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偏瘫的几种异常步态 偏瘫的几种异常步态 2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3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掌握要点 1 正常步行周期 引起异常步态 正常步行周期 引起异常步态 的原因与表现的原因与表现 2 平衡的评定方法 平衡的评定方法 3 协调的评定方法 协调的评定方法 举例 正常步行周期 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正常步行周期 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 着地起 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被称一个步着地起 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被称一个步 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该侧下肢要经历支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该侧下肢要经历支 撑期 占整个步行周期的撑期 占整个步行周期的 60 和摆动期 占 和摆动期 占 整个步行周期整个步行周期 40 提问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康复评定 三 关节活动范围 测定 一 一 定义定义 二 二 各关节活动各关节活动 范围的测定目的与范围的测定目的与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四 步态分析 一 定义 一 定义 二 步态周期 二 步态周期 三 步态周期中 三 步态周期中 的肌肉活动的肌肉活动 四 临床步态分 四 临床步态分 析析 五 三维步态分 五 三维步态分 六 常见异常步 六 常见异常步 态态 五 平衡与协调功五 平衡与协调功 能评定能评定 一 概述 一 概述 二 平衡功能的 二 平衡功能的 评定评定 三 协调功能的 评定 1 正常步行周期 正常步行周期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正常步行周期的分期 偏瘫的简要总结正常步行周期的分期 偏瘫的 几种异常步态 几种异常步态 ADL 的评定方法 平的评定方法 平 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4 布置作业 什么是步行周期 什么是步行周期 课题内容 平衡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功能及在运动或受平衡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功能及在运动或受 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维持姿势的能力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维持姿势的能力 1 平衡的分类平衡的分类 2 平衡的维持机制平衡的维持机制 3 协调功能的定义协调功能的定义 4 协调功能的临床评定方法协调功能的临床评定方法 5 感觉功能的检查感觉功能的检查 掌握要点掌握要点 1 平衡的定义 平衡的定义 2 平衡的维持机制 平衡的维持机制 3 协调的临床评定方法 协调的临床评定方法 提问提问 1 什么叫平衡 什么叫平衡 2 平衡有哪些 平衡有哪些 3 你眼中的协调是什么 你眼中的协调是什么 4 感觉分为哪几类 感觉分为哪几类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简要总结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4 布置作业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平衡及协调的评定方法 第三章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康复医学评定 第五节第五节 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 课题内容课题内容 1 ADL 的定义及分类的定义及分类 2 ADL 的评定方法的评定方法 3 生命质量评定内容及常见评定方法生命质量评定内容及常见评定方法 掌握要点掌握要点 ADL 的评定方法的评定方法 提问提问 1 ADL 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意思 2 何谓生命质量 何谓生命质量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简要总结 ADL 的定义及分类的定义及分类 4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5 ADL 的定义及分类的定义及分类 第五节活动能 力与生存质量 评定 一 一 ADL 的的 定义 范围及定义 范围及 评定目的评定目的 二 二 ADL 分分 类类 三 三 ADL 评评 定方法定方法 四 四 ADL 评评 定的实施及注定的实施及注 意事项意事项 课课 题题 第四章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 教学目的 1 掌握运动疗法应用原则 功能位置的摆放 掌握运动疗法应用原则 功能位置的摆放 2 掌握物理疗法的分类及各种疗法的适用症与禁忌症 掌握物理疗法的分类及各种疗法的适用症与禁忌症 教学重点 1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2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肉训练及平衡练习的方法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肉训练及平衡练习的方法 3 运动处方的应用 运动处方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功能位置的摆放 功能位置的摆放 2 关节活动度练习的机制和基本原则 关节活动度练习的机制和基本原则 3 各种物理疗法的应用 适用症与禁忌症 各种物理疗法的应用 适用症与禁忌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运动疗法 复习提问 1 步行周期 2 平衡的分类 3 提问 2 3 人次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 课题内容 一 运动治疗方法的分类 1 关节活动技术 2 软组织牵伸技术 3 肌力训练技术 4 神经发育疗法 5 运动再学习疗法 6 强直性使用运动治疗 7 运动处方 二 物理因子治疗 1 电疗法 2 光疗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理治疗 一 一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 一 一 关节活动技关节活动技 术术 二 二 软组织牵伸软组织牵伸 技术技术 三 三 肌力训练技肌力训练技 术术 四 四 神经发育疗神经发育疗 法法 五 五 运动再学习运动再学习 疗法疗法 六 六 强制性使用强制性使用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 七 七 运动处方运动处方 二 二 物理因子治物理因子治 疗疗 一 一 电疗法电疗法 二 二 光疗法光疗法 三 三 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 3 超声波疗法 4 磁疗法 5 水疗法 6 冷疗法 三 手法治疗 1 西方关节松动技术 2 传统手法治疗 掌握要点 1 运动疗法的分类及使用 2 物理疗法的分类及使用 举例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方法 1 主动运动 2 被动运动 3 助力运动 4 关节功能牵引法及连续被动 运动 提问 1 什么叫运动疗法 2 物理因子疗法的分类及使用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 简要总结运动疗法的概念以及几种常 用运动疗法的训练方法及应用 4 布置作业 1 如何摆放功能位 2 物理因子疗法的分类及使用 四 四 磁疗法磁疗法 五 五 水疗法水疗法 六 六 冷疗法冷疗法 七 七 生物反馈疗生物反馈疗 法法 八 八 压力疗法压力疗法 九 九 石蜡疗法石蜡疗法 三 三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 一 一 西方关节松西方关节松 动技术动技术 二 二 传统手法治传统手法治 疗疗 课 题 第三节 作业疗法 教学目的 1 掌握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定作业疗法的步骤 掌握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定作业疗法的步骤 2 掌握作业疗法的组织与常用方法 掌握作业疗法的组织与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 制订作业疗法的步骤 制订作业疗法的步骤 2 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 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本次课所要讲的内容简要介绍本次课所要讲的内容 作业疗法作业疗法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1 运动治疗方法的分类 运动治疗方法的分类 2 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分类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分类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作业疗法措施及其与功能的相作业疗法措施及其与功能的相 关性 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订关性 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订 作业疗法的步骤 作业疗法的作业疗法的步骤 作业疗法的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掌握要点 1 掌握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订掌握作业疗法的分类与制订 作业疗法的步骤作业疗法的步骤 2 掌握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掌握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 举例 作业疗法 应用与日常生活 工作有作业疗法 应用与日常生活 工作有 关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 指关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 指 导残疾者或已部分恢复功能的患者导残疾者或已部分恢复功能的患者 有目的 有选择地进行某项活动 有目的 有选择地进行某项活动 并产生某一特定效果或目标 以进并产生某一特定效果或目标 以进 一步改善和恢复身体 心理和社会一步改善和恢复身体 心理和社会 方面的功能 方面的功能 提问 1 什么是作业疗法 什么是作业疗法 2 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二节第二节 作业疗法作业疗法 概述概述 作业疗法措施及其作业疗法措施及其 与能力的相关性与能力的相关性 作业疗法的分类与作业疗法的分类与 制订作业疗法的步制订作业疗法的步 骤骤 四 作业疗法的常四 作业疗法的常 用方法用方法 一 作业疗法中 一 作业疗法中 的功能训练的功能训练 二 作业疗法中 二 作业疗法中 的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 五 治疗时间和频五 治疗时间和频 度度 六 作业疗法的临六 作业疗法的临 床应用床应用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作业疗法的概念 作业疗简要总结作业疗法的概念 作业疗 法的分类 制订作业疗法的步骤 法的分类 制订作业疗法的步骤 常用的作业疗法 常用的作业疗法 4 布置作业 1 作业疗法的概念 作业疗法的概念 2 作业疗法的分类 作业疗法的分类 常用的作业疗法有哪些 常用的作业疗法有哪些 课 题 第三 节 言语与吞咽障碍治疗 教学目的 1 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病变部位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病变部位 2 掌握失语症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方法掌握失语症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方法 3 吞咽障碍的基本治疗方法吞咽障碍的基本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 1 失语症的类型及病变部位失语症的类型及病变部位 2 失语症的评价及治疗方法失语症的评价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 失语症的评价及治疗方法失语症的评价及治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简要介绍人类语言的独特性简要介绍人类语言的独特性 复习提问 1 作业疗法的分类 作业疗法的分类 2 作业疗法定义 作业疗法定义 3 提问 提问 2 3 人次 人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语言功能 障碍 一 言语治疗一 言语治疗 1 定义定义 2 解剖解剖 3 分类及部位分类及部位 4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5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二 构音障碍二 构音障碍 1 定义定义 2 分类分类 3 评价评价 4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定义 分类 评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定义 分类 评 价方法 治疗方法 价方法 治疗方法 掌握要点 失语症的分类 病变部位 评价及治失语症的分类 病变部位 评价及治 疗原则 疗原则 举例 失语症主要类型 失语症主要类型 Broca 失语 失语 Wernicke 失语 传导性失语 皮质下失语 传导性失语 皮质下 失语 失语 提问 1 失语症的主要类型 病变部位 失语症的主要类型 病变部位 特点 特点 2 失语症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失语症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简要总结失语症的定义 类型 治疗基简要总结失语症的定义 类型 治疗基 本原则 本原则 4 布置作业 1 失语症的分类 病变部位 失语症的分类 病变部位 2 失语症的基本治疗原则 失语症的基本治疗原则 课 题 第五章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教学目的 1 掌握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及评定 脑卒中后的康复掌握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及评定 脑卒中后的康复 治疗 治疗 2 熟悉脑卒中后异常的运动模式 康复目标及训练计熟悉脑卒中后异常的运动模式 康复目标及训练计 划的制订 划的制订 教学重点 1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2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教学难点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及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及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 教学方法 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具 光盘 多媒体设备光盘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5 分钟分钟 复习提问 1 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2 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定义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定义 3 构音障碍治疗方法构音障碍治疗方法 4 提问人次 提问人次 3 4 人 人 板书设计 第五章 脑卒中 的康复治疗 一 主要功能障碍 的评定 二 康复治疗 三 常见并发症的 处理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2 脑卒中后康复目标及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康复目标及康复训练 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制订 3 脑卒中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脑卒中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 疗疗 掌握要点 1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2 脑卒中的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脑卒中的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 治疗治疗 举例 仰卧位翻向侧卧位 仰卧位翻向侧卧位 1 翻身前的准备工作 双手掌对翻身前的准备工作 双手掌对 掌 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在上 肘关节掌 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在上 肘关节 伸展 双手上举 高于头部 再回原位 伸展 双手上举 高于头部 再回原位 2 身体上部的旋转动作 双手上身体上部的旋转动作 双手上 举 肩部充分前伸 向左右摆动 举 肩部充分前伸 向左右摆动 提问 1 脑卒中后病人异常运动模式产生机制 脑卒中后病人异常运动模式产生机制 2 偏瘫各期的康复目标的制订 偏瘫各期的康复目标的制订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总结脑卒中后主要的功能障碍及评定 康总结脑卒中后主要的功能障碍及评定 康 复治疗的目标 训练计划的制订 复治疗的目标 训练计划的制订 4 布置作业 1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目标及原则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目标及原则 2 脑卒中后病人异常运动模式产生脑卒中后病人异常运动模式产生 的机制 的机制 课 题 第六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教学目的 1 掌握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 轮椅上训练 掌握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 轮椅上训练 步态训练等 步态训练等 2 熟悉脊髓损伤早期关节保护和训练 预防体位性熟悉脊髓损伤早期关节保护和训练 预防体位性 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 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 3 了解截瘫体操的训练方法 了解截瘫体操的训练方法 教学重点 1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 2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轮椅上训练及步态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轮椅上训练及步态训练 教学难点 1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轮椅上训练及步态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轮椅上训练及步态训练 2 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训练 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训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具 光盘光盘 教学进程 1 导言 时间 2 3 分钟分钟 复习提问 1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2 脑卒中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早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3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目标及原则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目标及原则 4 提问人次 提问人次 2 3 人 人 板书设计 第六章 脊髓损伤 的康复治疗 一 损伤平面的评一 损伤平面的评 定定 二 早期的康复训二 早期的康复训 练练 三 恢复期的康复三 恢复期的康复 训练训练 2 讲授 时间 2 学时学时 课题内容 1 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和训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和训 练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 练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 2 脊髓损伤恢复期肌力训练 坐脊髓损伤恢复期肌力训练 坐 位训练 步态训练 轮椅上训练 位训练 步态训练 轮椅上训练 3 截瘫体操 截瘫体操 掌握要点 脊髓损伤恢复期肌力训练 步态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肌力训练 步态训练 轮椅上训练 轮椅上训练 举例 肌力训练的重点 是肌力要达到肌力训练的重点 是肌力要达到 3 级 级 可以逐步采用渐进抗阻练习 肌力可以逐步采用渐进抗阻练习 肌力 2 级可级可 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 肌力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 肌力 1 级时只级时只 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训练 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训练 提问 1 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措施有哪些 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措施有哪些 2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肌力训练方法 3 小结 时间 4 5 分钟分钟 总结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方法及恢总结脊髓损伤早期的关节保护方法及恢 复期的肌力 步态 轮椅上训练及截瘫复期的肌力 步态 轮椅上训练及截瘫 体操的训练方法 体操的训练方法 4 布置作业 1 脊髓损伤早期关节保护的原则及脊髓损伤早期关节保护的原则及 措施 措施 2 脊髓损伤轮椅上训练的方法 脊髓损伤轮椅上训练的方法 3 脊髓损伤恢复期步态训练的原则 脊髓损伤恢复期步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